《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原文及翻譯

柳宗元

原文:

冬十月,作新亭於馬退山之陽。不斫椽,不剪茨,不列牆,以白云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昭其儉也。
是山崒①然起於莽蒼之中,馳奔雲矗,亘數十百里,諸山來朝,勢若星拱。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②,俗參夷徼③,周王之馬跡不至,謝公之屐齒不及,岩徑蕭條,登探者以為嘆。
歲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試於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嘗徘徊此山,以寄勝概。乃壁乃塗,作我攸宇,於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風止雨收,煙霞澄鮮,輒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於是手揮絲桐,目送還雲,西山爽氣,在我襟袖,以極萬類,攬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閩嶺,佳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郁湮,是貽林間之愧。故志之。

譯文/翻譯:

這年冬天十月份,在馬退山的南面修建了一個新亭子。(亭子)沒有砍削椽子,沒有修剪亭頂上的茅草,沒有修建四周的牆,把白雲當作籬笆,青山當作屏風,來彰顯它的儉樸。 
這座山高高聳立在茫茫群山之中,直插雲霄,綿延幾十近百里,四周群山朝向著它,那情形好像眾星拱月。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這,不被地處邊遠而阻隔。但因為這兒與荒僻之地接壤,風俗與東部邊界之地夾雜,周穆王的遠遊之馬未曾來過,謝靈運的足跡也沒到過這裡,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尋的人也為此而慨嘆。 
辛卯年(元和六年),我二哥獲命擔任當地長官,來到這個地方試任。因為他實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就政通人和,政通人和就有更多閒暇時間。因此他常常流連於馬退山,寄懷於這裡的美景。(他)就築圍牆塗泥漿,建造自己安適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時間內就建造完成了。每當風停雨駐,空氣清新的時候,(他)就戴上頭巾穿上便服,帶領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頂登上茅亭。(他們)就手彈著琴,眼望著環繞身邊的流雲,日落時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懷之中,遠處的自然萬物,收攬過來還放不滿手心。 
美麗的事物不是因為本身美麗而聞名,而要藉助人(的欣賞與活動)才得以揚名。(比如)蘭亭,如果沒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長的竹子,也將荒蕪和隱沒在空山之中了。這座亭子,身處嶺南偏遠之地,是美景但人跡罕至,(如果我)不記下(我仲兄)在這座山上建造的亭子的事,會使美好的景觀湮沒,這將留下愧對山林溪水的遺憾。所以寫下這篇記。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原文及翻譯0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