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晉文公問守原議》原文及翻譯

柳宗元

原文:

①晉文公既受原於王,難其守。問寺人②勃鞮,以畀③趙衰。 
②余謂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樹霸功,致命諸侯。不宜謀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晉君擇大任,不公議於朝,而私議於宮;不博謀於卿相,而獨謀於寺人。雖或衰之賢足以守,國之政不為敗,而賊賢失政之端,由是滋□。況當其時不乏言議之臣乎!狐偃為謀臣,先軫將中軍。晉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於內豎,其可以為法乎? 
③且晉君將襲齊桓之業,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齊桓任管仲以興,進豎刁④以敗。則獲原啟疆,適其始政,所以觀視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興,跡其所以敗。然而能霸諸侯者,以土則大,以力則強,以義則天子之冊也。誠畏之矣,烏能得其心服哉?其後景監得以相衛鞅,弘、石得以殺望之,誤之者,晉文公也。 
④嗚呼!得賢臣以守大邑,則問非失舉也,蓋失問也。然猶羞當時,陷後代若此;況於問與舉兩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晉君之罪。 
(有刪節) 
[注釋]①原:地名。②寺人:宦官。③畀:給予。④豎刁:齊國宦官。 

譯文/翻譯:

晉文公從周天子那裡受封原邑(今河南濟源)之後,被此地的防守問題所困擾。於是向家奴勃鞮諮詢,勃鞮推薦了趙衰。
照我說,鎮守原邑是國政中的重大事件。只有守住了原邑,才算得上順承了天子詔命,才能樹立霸主的威嚴,才能對諸侯們召喚、傳令。對於這樣的大事,不應該和服侍自己的小臣討論,從而侮辱了天子的命令。而晉侯挑選重大的人事抉擇,不在朝會上公開討論,卻在自己的寢宮裡偷偷議論;不向輔政大臣們廣泛徵求意見,卻只聽信一個家奴。雖然或許趙衰的才幹足以守衛原邑,國家的政事不因此而敗壞,但開明的政治被破壞以至喪失的發端,卻由此開始滋生蔓延了。況且當時並不缺乏可以與之探討國事的能臣啊!狐偃這樣聰明才智的人為國家出謀劃策,先軫這樣的名將統帥著國家的主力部隊,晉侯卻把他們拋在一邊,不向他們詢問,反過來卻和身邊的家奴決定國家的.大事。這怎么可以作為效仿的對象呢?
晉侯將要繼承齊桓公的事業,尊奉周天子,這本是一個遠大的志向。既然這樣,就應該知道齊桓公因為任用管仲才得以興旺,因為進用豎刁而招致失敗。那么晉侯現在獲得了原邑,開闢了疆土,正是他施展抱負的第一步,亦可以以此觀察諸侯的反應。結果在這個關鍵時候,晉侯反而違背了齊桓公興盛的道路,卻沿著他失敗的道路前進了。這么做卻能當諸侯的霸主,是因為他晉國土地廣闊,國力強盛,又有天子冊封的大義名分。諸侯服從晉侯,實在是怕他而已,怎么可能心服呢?後世景監得以推薦商鞅為相,弘恭石顯得以殺害蕭望之,造成這些政治悲劇的源頭,都在晉文公。 
柳宗元《晉文公問守原議》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柳宗元《晉文公問守原議》原文及翻譯0
柳宗元《晉文公問守原議》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