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宋綬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宋綬,趙州平棘人。綬性孝謹清介,言動有常。為兒童時,手不執錢。家藏書萬餘卷,親自校讎,博通經史百家。綬幼聰警,額有奇骨,為外祖楊徽之所器愛。徽之無子,家藏書悉與綬。綬母亦知書,每躬自訓教,以故文章為一時所尚。年十五,召試中書,真宗愛其文,遷大理評事,聽於秘閣讀書。大中祥符元年,複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與父皋同職。
時太后猶稱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簾決事,而仁宗未嘗獨對群臣也。綬奏言:“唐先天中,睿宗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處分軍國重務,除三品以下官,決徒刑。宜約先天制度,令群臣對前殿,非軍國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書上,忤太后意,改龍圖閣學士,出知應天府。太后崩,帝思綬言,召還,將大用,而宰相張士遜沮止之,復加翰林侍讀學士。
有詔罷修寺觀,而章惠太后以舊宅為道觀,諫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奩中物也,諫官、御史欲邀名邪?”綬進曰:“彼豈知太后所為哉,第見興土木違近詔,即論奏之。且事有疑似,彼猶指為過。或陛下有大闕失,近臣雖不言,然傳聞四方,為聖政之累,何可忽也。太祖嘗謂唐太宗為諫官所詆,不以為愧。何若動無過舉,使無得而言哉?”
郭皇后廢,帝命綬作詔曰:“當求德閥,以稱坤儀。”既而左右引富人陳氏女入宮,綬曰:“陛下乃欲以賤者正位中宮,不亦與前日詔語戾乎?”後數日,王曾入對,又論奏之。帝曰:“宋綬亦如此言。”時大臣繼有論者,卒罷之。
帝春秋富,天下久無事,綬慮宴樂有漸,乃言:“人心逸於久安,而患害生於所忽。故立防於無事,銷變於未萌。事至而應,不亦殆歟?臣願飭勵群司,不以承平自怠。”又上:“馭下之道有三:臨事尚乎守,當機貴乎斷,兆謀先乎密。能守則奸不能移,能斷則邪不能惑,能密則事不能撓。願陛下念之!至若深居燕間,聲味以調六氣,節宣以順四時,保養聖躬,宗社之休也。”再遷吏部侍郎。
時宰相呂夷簡、王曾論議數不同,綬多是夷簡,而參知政事蔡齊間有所異,政事由此依違不決,於是四人者皆罷。綬以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留侍講筵。
元昊反,劉平、石元孫敗沒,帝以手詔賜大臣居外者,詢攻守之策。綬畫十事以獻。復召知樞密院事,遷兵部尚書、參知政事。時綬母尚在,綬既得疾,不視事,猶起居自力,區處後事。(選自《宋史》)
譯文/翻譯:
宋綬,趙州平棘人。宋綬性格孝順恭謹又清正耿直,言行非常有規律。還是很小的時候,手裡從不拿錢。家裡藏書有萬餘卷,親自校對書籍以正誤謬,通曉經史百家。他小時就非常聰明機警,額頭有奇骨,深受外祖楊徽之器重。徽之無子,家裡的藏書全都給了宋綬。宋綬的母親也有文化,常常親自教化,因此文章深受當時崇尚。十五歲的時候,皇帝召來面試中書,真宗喜愛它的文章,升為大理評事,任其在秘閣讀書。大中祥符元年,又在學士院面試,任集賢校理,與他的父親宋皋職位相同。
當時太后掌權,五天到一次承明殿,垂簾斷事,當時仁宗不曾單獨面對眾臣決事。宋綬上奏說:“唐先天中年,睿宗做太上皇,五天接受一次群臣朝拜,處理國家要務,任命三品以下的官員,裁決刑罰。我們應該遵奉先天舊有制度,讓群臣到前殿奏對,除非國家大事,任免官員都到前殿聽旨。”奏書呈上,違背了太后的旨意,改任龍圖閣學士,後又調出朝廷任職應天府。太后駕崩之後,皇帝深思宋綬所言,召令還朝,將要重用,當時宰相張士遜阻止了這件事,後任翰林侍讀學士。
當時有詔令停建各種寺觀,章惠太后擬把舊宅改建為道觀,諫官和御史上言這件事。皇帝說:“這是太后的私有財產,諫官、御史想求取好名聲嗎?”宋綬勸諫說:“他們怎能知道太后的所作所為啊,只是看見大興土木有違最近的詔令,就上書表述自己的觀點。再說事情也有嫌疑之處,他們還能指出過錯。如果陛下有大的過錯,即使近臣不說,也能傳播到各地,而成為聖明政治的拖累,怎么可以忽略呢。太祖曾經說太宗被諫官詆毀,也不認為是羞愧的。哪如舉動沒有過錯,使他們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呢?”
郭皇后被廢棄,皇帝讓宋綬擬制詔令:“應當追求德績,來適合天下母親的表率形象。”不久就有近臣拉來陳氏富人家的女子入宮,宋綬說:“陛下您竟然打算用卑賤的女子居於中宮,這不和以前的詔令相違背嗎?”幾天以後,王曾入朝奏對,又上奏陳述自己的觀點。皇帝說:“宋綬也這么說。”當時大臣相繼有論奏的,終於擱止了這件事。
皇帝年輕,天下長時間無事,宋綬憂慮皇帝宴飲歡樂加劇,於是說:“人的內心往往在長久安定的時候變得安閒,那么禍害就會在所忽略的方面滋生出來。所以,應該在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嚴加防範,在壞事還沒有萌芽的時候就消除它。事情發生了才反應,不也太危險了嗎?我希望在思想言行方面整訓百官,不因為太平而懈怠。”又上書說:“統率部下的方法有三:遇事就重視堅守節操,面對機會重要的是立即決斷,最初計畫應該儘可能嚴密。能夠堅守那么奸邪之人也不能改變你的志向,能夠決斷那么xie6*惡之徒也不能迷惑你的行為,能夠縝密那么凡事也不會阻撓你。希望陛下考慮!至於深居閒暇時,習xing6*愛好是用來調理六氣的,布散調適是用來順應四時的,調養好貴體,這是國家的福運啊。”連續升遷任吏部侍郎。
當時宰相呂夷簡和王曾的觀點常常不同,宋綬常常認可夷簡的觀點,參知政事蔡齊偶有異見,有時政事遲疑不決,於是四個人都被罷官。宋綬憑著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的身份留在侍講筵。
無昊反叛,劉平、石元孫或戰死或被俘,皇帝把親自書寫的詔令頒賜給未在朝的人,徵詢作戰的策略。宋綬謀劃了十件事情獻給皇上。於是再次被召任職樞密院事,升任兵部尚書、參知政事。當時宋綬的母親還健在,宋綬生病之後,便不再處理政務,生活起居自食其力,自己籌劃安排身後之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