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言文教學的十化法

激活文言文教學的十化法

一、文以載道的思化法

選入教材的古典文學作品是我國寶貴的文學遺產,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浩瀚的文學典籍中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較為完美統一的藝術珍品,其思想內容廣闊而又深刻。其中,有讚頌見義勇為的崇高品德的,如《信陵君竊符救趙》;有歌頌為國捐軀的仁人志士的,如《梅花嶺記》;有歌詠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的,如《與朱元思書》;有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的,如《促織》;還有勉勵青年努力學習的,如《勸學》總之,我們的文言文教學必須克服咬文嚼字、單純傳授知識的傾向,立足於古,著眼於今,做到文以載道、文道結合,能動地發揮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薰陶作用。

二、熟讀勤背的詩化法

中國是詩的國度,從古到今,名篇佳作數不勝數。中國古典詩詞就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它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要學生有毅力,有興趣,盡可放手讓他們大量閱讀、背誦、摘抄古詩詞,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以詩為契機,突破文言文這一學生頗感吃力的學習難點,激發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習的效果就好多了。學生通過經常吟詠、感悟分散於古詩詞中的許多文言信息點,會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連學生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求訓索旨的實化法

字求其訓,句索其旨,這是前人對古籍訓詁的基本要求。今天,我們在文言教學中,對一些關鍵字句應特別注意,指導學生逐漸摸索、尋求學習文言文、落實掌握文言字詞句知識的有效方法。如《祭妹文》中的遠吊揚州,很多教輔資料都譯為遠遠地到揚州弔唁友人,但課文後文卻說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遊?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可見袁枚當時到揚州既非弔唁友人,又非慰問親友,而是遠遊。既是遠遊又怎能說是弔唁呢?學生一查工具書才明白,原來吊字還可讀作dì,當至來講。像這樣通過教師的導學,使學生循序積累、落實掌握相當數量的常用實詞、虛詞、句式,對培養中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無疑是十分有用的。

四、分類梳理的識化法

要讀懂文言文,除需掌握大量的虛詞實詞外,還需了解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識。古代文化常識包羅萬象,它與文言課文中的許多知識相交*,散見於課文和課文注釋中,點多面廣,是文言知識中一個很有學習價值的綜合性側面。抓住這個知識面,按稱謂、記時、地名、職官、科舉等分類梳理,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採用編歌訣變句式列圖表等適合學生識記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學得輕鬆有趣,花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真正識記儘可能多的文化常識。

五、聯繫現實的時化法

要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必須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出來。否則,其他任何教學手段都將失去它應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呢?教材第五冊有一個唐詩單元,單元上課伊始,教師板書唐詩一句值千金,學生不解其意,於是教師給他們講了報紙上登載的一則訊息:當年中國葡萄酒從香港出口時,港督說按照規定土酒要征80%的關稅,洋酒要征300%的關稅。中國葡萄酒要按洋酒徵稅,因為英法兩國生產葡萄酒歷史悠久。當時在場的四川農學院留法研究生李華博士吟出一句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懷(王翰《涼州詞》),並解釋說中國在唐朝就能生產葡萄酒,遠在英、法之前,使港督無言以對,只好承認中國葡萄酒是土酒(即自己國家生產),征80%的關稅。這樣古今結合、聯繫現實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始終處於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奮、思維敏捷的狀態中,使課堂教學情趣盎然。

六、以身垂範的示化法

****同志到海南大學視察,在閱覽室問學生:蘇軾在海南時任過職嗎?學生答不出來。又問:《赤壁懷古》誰會背?接著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誰知道?沒有人能背,於是他就一直背下去。這便是一種垂範。想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背不出上百篇優秀的古詩文,如何能適應語文教學的要求呢?筆者曾講公開課《琵琶行》,不但全詩背誦如流,而且註解也記得準確無誤。學生一個個睜大眼睛,屏聲靜氣,聚精會神,沉醉於優美典雅的藝術情境中。這樣的以身垂範,也許比只看教學參考書進行照本宣科式的講解更具魅力,更能激起學生對古代文化瑰寶的珍視與熱愛。

七、直觀點撥的視化法

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應充分發揮電化教學特有的優勢,引導學生閱讀文言作品,利用圖示、投影、錄像等增強視覺刺激的強度,調動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講授蘇軾的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以播放北京音像出版社專門為中學語文教學錄製的有關這首詞的視頻,讓學生在壯美畫面的視覺衝擊下,聆聽齊整而高亢激越的朗誦,然後再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里所展示的幾幅畫面。此時學生的思維已進入憤悱狀態,教師若能適時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重新回到課文的語言中去,他們就能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吟誦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完成思維的突破。這樣的直觀點撥,填滿學生思維空間的是其思考問題的緊張活動和視覺刺激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實現了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的統一。

八、激趣覽勝的事化法

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接受生動有趣、新鮮奇異的東西。精選一些與文言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用形象的語調講出來,不但能引起學生注意,而且能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愉快活躍。例如:在介紹歐陽修和蘇軾時,就可以插講歐陽修任主考官,慧眼識英才,發現、獎掖後生蘇軾的故事;介紹李白時,就可以楔入唐玄宗召他草擬答蠻書時,他執意要高力士脫靴,楊國舅磨墨,楊貴妃拂紙,痛痛快快地戲弄一朝權貴的故事。實踐證明,精選的故事是造境的奇葩,它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還能激發學生對名家手筆探幽覽勝的渴望。

九、設疑達標的試化法

教師往往把文言文上成文言字詞句的落實課、翻譯課、串講課,最好上但最平淡。一篇文言文,典型的字詞句總是那么多,似乎很少有變通的天地。對於這樣的文章,我們不妨在教學形式上多動點腦筋。像《〈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篇幅短,採用串講方式一節課是可以完成的,但學生不會作太多的思考,留給他們的記憶是短暫的因而也是膚淺的。我上課時針對這篇課文文字不深奧的特點,乾脆不串講不翻譯,而是要學生帶著下面幾個速讀測試題去探究文本: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究竟是誰寫的?②孫先生的《序》寫於哪一年?③孫先生寫這篇序言的目的是什麼?④如果你是孫先生的秘書,由你代寫這篇序言,你將寫什麼?⑤孫先生寫了哪幾點?幾個有趣的速讀測試題,猶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學生思維的波瀾被掀動了,學得有滋有味,興趣盎然,教學目標也順利達成。

十、系統實用的式化法

近年來,我在文言文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一講到底的做法,而代之以在教師指導下,以文道統一原則貫穿始終,從字詞著手,從文章整體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閱讀、查閱工具書、討論、總結等方式進行學習。我把這一方法叫做文言文六程式教學法,即導(教師首先點明本課要點)、聽(學生邊看書邊聽教師範讀、范背課文)、讀(學生帶著問題粗讀、細讀、研讀課文)、說(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口譯課文)、寫(學生在口譯和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有選擇地筆譯課文)、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文言文的若干知識點,依據一定的順序和類別,進行一定範圍和一定量的歸類)。這種沒有花架子的六程式教學法,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的大腦一直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而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慾,絕大多數學生能當堂解決問題。這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激活文言文教學的十化法0
激活文言文教學的十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