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增廣賢文》對於小升初的價值
文言文《增廣賢文》對於小升初的價值
《增廣賢文》是我國古代一部極有影響的蒙學讀物,它在傳統蒙學讀物 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增廣賢文》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傳統的蒙學讀物為方便兒童閱讀,一 般採用韻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現的《三字經》、《百家姓》,明代出現的 《幼學瓊林》、《龍文鞭影》等就是如此,這無疑對兒童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但這些讀物多數存在著句式單一和用典過多的問題。如《龍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經》一種句式貫穿始終,這就使童蒙讀物模式化傾向嚴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響了內容的生動表達。《增廣賢文》在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長句和短句交錯排列,靈活多變。同時不以駢句行文, 這就使《增廣賢文》有了一個不同於其他蒙學讀物的面貌。
傳統的蒙學讀物,絕大多數是反映儒家的觀點,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廣賢文》則不是這樣,書中雖然也有儒家的說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這在蒙學讀物中是很少見的,這也正是它的獨特之處。
《增廣賢文》是一部格言集,書中那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格言,並不全 是《增廣賢文》作者的發明,有的出自先秦諸子,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是從《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是《論語》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詩,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 李白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變化而來。此外,“近水樓台 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都是唐 人的句子。
書中還有些格言雖不知其最早出處,但在民間流傳很廣,如“逢人只說 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在明代小說《醒世恆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 蔭”。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著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栽柳柳成蔭”,在 《禪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美不 美,江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在《西遊記》第5 回出現過。“莫信直中 直,須防仁不仁”,見於《西遊記》第37 回。“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 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見於《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楊溫攔路虎傳》。“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榮,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尋死路”。“黃河尚有澄 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這句話見於《警世陰陽夢·陽夢》第11 回。“種 麻得麻,種豆得豆”見於《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吳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詩中,另外這句在《醒世恆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現過, 只是個別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格言的流傳情況表明它們已深 入民間,是被認同了的。
書中還採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讀物中的句子,如《名賢集》、《神童詩》 等。其中采自《名賢集》的有:“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貧居鬧市 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無遠慮,必有 近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 遲”,等等。采自《神童詩》的有“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這句在《神童詩》中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增廣賢文》所錄格言的來源看,這些格言都經過千錘百鍊,有著廣泛的影響,這就決定了《增廣賢文》代表了許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這與其他蒙學讀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極大的不同。這是本書價值的 又一表現。
清朝同治年間,周希陶對《增廣賢文》加以增補修訂,寫成《重訂增廣》 一書,該書分平韻、上韻、去韻、入韻四部份,對《增廣賢文》的原文重新 編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內容。但《重訂增廣》的影響遠不及《增廣賢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變了原書的基調,並且所增加的內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煉的格言集變得面目全非,人們不看重《重訂增廣》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廣賢文》難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見。
《增廣賢文》作為一種出現較晚的蒙學讀本,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眾多的讀物中占有一席之地,與“三、百、千”(“三”指《三字經》,“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詩》)並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雖然《增廣賢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讀物,但其中也有許多消極的和過 時的內容,如“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等等即是,此外書中那 些表達及時行樂思想的內容也是不可取的。這些帶有封建時代局限的糟粕, 影響了全書價值的高品位,是必須批判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