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複習:鴻門宴

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複習:鴻門宴

(一)文學常識

《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壁”。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該書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

(二)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內”通“納”,接納)

2.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3.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4.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5.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

(三)古今異義:

1.沛公居山東時(山東:古義: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

2.秦時與臣游,項伯sha6*人,臣活之(游:古義:交往;今義:游往,遊覽)

3.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壽:古義:敬酒並祝人長壽;今義:祝壽。婚姻:古義:兒女 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4.所以遣將守關者(所以:古義:……的原因;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

6.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謝:古義:謝罪,道歉;今義:感謝)

7.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河南、河北:古義 黃河南北 今義 河南省 河北省)

(四)詞類活用

1.沛公軍霸上(軍: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2.沛公欲王關中(王:名詞用作動詞,統治,稱王)

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的方面)

4.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用作動詞,與……交好)

5.項伯乃夜馳之公軍(夜:名詞作狀語,連夜)

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詞用作名詞,危急之事)

7.亡去不義(義:名詞用作動詞,合於義)

8.君安於項伯有故(故:形容詞用作名詞,老交情)

9.項伯sha6*人,臣活之(活:動詞使動用法,使……活)

10.吾 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

1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詞用作動詞,接觸,沾染)

12.籍吏民,封府庫(籍:名詞用作動詞,登記在冊)

13.日夜望將軍至(日夜:名詞作狀語,每日每夜)

14.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從:動詞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

15.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言:名詞用作動詞,告訴)

16.范曾數目項王(目:名詞用作動詞,用眼示意)

17.若入前為壽(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18.壽畢,請以劍舞(壽:名詞用作動詞,敬酒並祝人長壽)

19.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詞作狀語,像翅膀一樣)

20.頭髮上指(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1.刑人如恐不勝(刑:名詞用作動詞,處罰)

22.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王:名詞使動用法,使……為王)

23.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細謹:形容詞用作名詞,細小的事情;讓:動詞用作名詞,謙讓)

24.道芷陽間行(道:名詞用作動詞,取道。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

25.拔劍撞而破之(破:形容詞用作動詞,擊碎、擊破)

(五)一詞多義:

實詞

如:

①聞妻言,如被冰雪(如同) ——《促織》

②天時不如地利(比、及) ——《得道多助》

③如揚州,過瓜州揚子橋(到、往、去) ——《〈指南錄〉後序》

④萬事如意(順、隨) ——成語

⑤如其離違,宜別圖之(如果、假如) ——《赤壁之戰》

⑥sha6*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動詞,好像) ——《鴻門宴》

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 ——《子路、曾……侍坐》

⑧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至於) ——同上

⑨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鴻門宴》

舉:

①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 ——《鴻門宴》

②舉兵伐徐,逐滅之(發起、發動) ——《韓非子五蠧》

③戌卒叫,函谷舉(攻下、占領) ——《阿房宮賦》

④舉賢任能(推薦) ——成語

⑤有儒生柳意者,應舉下第(科舉考試) ——《柳毅傳》

⑥sha6*人如不能舉(全、盡)

⑦舉世無雙(全部、整個) ——成語

⑧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攻下,占領) ——《過秦論》

謝: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動詞)

②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推辭、謝絕) ——《孔雀東南飛》

③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辭別) ——《孔雀東南飛》

④噲拜謝(感謝)

⑤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訴、勸告) ——《孔雀東南飛》

⑥乃花既謝,亦可無罪於主人矣(凋落、衰亡) ——《芙蕖》

⑦乃令張良留謝(兼道歉和告辭義)

⑧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告訴) ——《陌上桑》

①沛公軍霸上(駐軍,動詞)

②從此道至吾軍(軍營,名詞)

③為擊破沛公軍(軍隊,名詞)

①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說,動詞)

②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話,名詞)

①婦女無所幸(封建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

②故幸來告良(幸虧,副詞)

①亡去不義(離開,動詞)

②相去四十里(距離,動詞)

①當是時(正當……時候,介詞)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對等,比得上)

①張良是時從沛公(跟隨,動詞)

②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帶領,使……跟著,動詞)

①刑人如恐不勝(盡,形容詞)

②沛公不勝杯杓(禁得起,動詞)

③予觀夫巴陵勝狀,在動聽一湖(優美的,形容詞) ——《岳陽樓記

①少間,簾內擲以紙出(里,內部) ——《促織》

②外結好孫 權,內修政理(對內) ——《出師表》

③內懷猶豫之計(內心,心裡)

④距關,毋內諸侯(“內”通“納”,接納)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複習:鴻門宴0
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複習: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