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四步”教學模式
文言文“四步”教學模式
中學文言文教學由於受文言文語言特點的限制,加上教學觀念的影響,現在,大多數教師仍然採用的是串讀串講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教起來費時費力,學起來枯燥乏味,而且教與學,大都停留在寫語言知識的層面,至於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深入研究的不多,高層面的審美培養就更難實現。這樣就很難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
關於文言文教學,高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重在提高閱讀古詩文的能力。既然文言學習屬於閱讀範疇,那么它就要遵循閱讀的基本規律合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要“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基於對文言文語言特點規律的認識,我反覆實踐探索,形成了以下文言文四步教學模式。
第一步:自讀自疑
在這一步里,教師首先針對學習內容的特點,給予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它可以放在語段學習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單元知識里集中講解。這一環節,在學生掌握文言文語言學習方法後就可省去。接下來學生以個人為單位,充分利用工具書和課下的注釋自我閱讀,自我解決力所能及的字詞句的問題,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的大意。對文段中出現的疑難字詞句和不理解的思想內容,耍一一圈點出來。在此階段,禁止學生相互討論交流,以此培養個人自主閱讀的能力。
這一步的主要教學目的:一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通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特別是就文段中有別於現代漢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法等文言文語言特點,給予閱讀解析方法上的強調、提示,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
例如教給他們詞義句義推斷的字形分析法、對稱規律分析法、劃分句子成分分析法、語境分析法、主旨統帥分析法等,就可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有門徑可循,避免盲目性,提高閱讀效率。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閱讀的積極性。本環節里,學生是以個體為單位,憑藉自身古文方面的知識積累和現實的生活經驗,憑藉有關注釋,加上自己的想像力和聯想力,去理解文段中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和思想情感,以此實現知識積累、思維鍛鍊,形成自我閱讀能力。這一學習過程,是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也是自我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三是享受閱讀成功的快樂,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興趣。自讀自疑,讓每位學生或多或少體會到自己讀懂文言文的快樂,避免了教師串講模式所導致的被動接受的枯燥和乏味。
第二步:互問互答
在自讀自疑的基礎上,學生前後左右開始就自疑的問題彼此提問,相互解答。這是一個學生自覺的互動合作的過程。它以自讀自疑為基礎,又對自讀自疑起著強化補充深 化的作用。對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內容,教師不發表任何看法,只發揮組織作用,以激發學生人人有 問、人人有答的欲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一步的主要教學目的:一是培養自覺質疑的習慣。教師串講模式中的問答,大都是老師問學生答。老師的問是提前預設的,學生的答是受教師提問限制的,所以問未必真是學生的疑問。在自讀自疑基礎上的互問互答,是學生彼此之間根據自己閱讀的感受和疑問進行的自覺的無遮攔的問答,它是一種真實、有效的問答。這有利於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二是提升集體思維的品質。互問互答,是以全班學生共同參與為基礎,合作思維、共同解決疑難的過程,因而也是培養合作精神和集體思維的過程。三是培養學生正確批評與自我反省的意識,學習批評方法。相互質疑問答是一個相互批評指正的過程,它不但能使學生樹立科學的批評意識,學會恰當適宜的批評方法,而且有利於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據對方的解答,校對自己在自讀自疑中的理解,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使思維品質不斷得到完善。
這一步的教學設計要注意兩個環節:一是質疑思考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主要根據文段的長短難易、學生閱讀能力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多少而定。二是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和深刻的思維品質,教師一定要強調每個人在閱讀時都要努力發現問題。如果發現不了,在下一個環節里,就必須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如果全班提不出問題,老師就要提問,點名要求回答一一特別要叫平時不提問題的.同學起來回答。這樣,就給學生一定的壓力,迫使其深入閱讀,質疑提問。久而久之,學生閱讀文言文時質疑提問的習慣就培養起來 了。
第三步:提問解答
經過互問互答之後,學生仍存有未解決的問題,便放在全班範圍內公開提問解答。對提出的問題,老師要先激發學生來解答;對學生實在跳起來也摘不到的果子,再搭建梯子,給予必要的啟發引導,直至學生弄懂為止。這一步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引導、點撥,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在可能發展區間努力發展。
這一步的主要教學目的:一是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生成新知識。本階段提問大都是有一定難度的複雜問題,老師激發大家積極作答,就是促其深入思考,那些功底好的學生,往往躍躍欲試,思維尤其活躍。這類提問解答,可使學生髮現不同於自己的見解和自己與他人的距離,從而調整吸收他人正確的知識和觀點,產生新的知識增長點。所以,這既是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的必由之路,也是健康發展其個性的重要環節。二是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和能 力,形成全面深刻的思維品質。對有難度的問題,老師給予點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直至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長期訓練,就會使學生思維品質趨於全面深刻,從而學會探究。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極為有利的。
第四步:提示拓展
在提問解答中解答的都是學生提出的問題,但學生提問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是有限的。為此,老師就學生遺漏的知識點、未突出的重點、未突破的難點和未訓練的能力點,進行提 示、強調、解答,並在此基礎上做必要的拓展延伸。這個教學環節一般分兩個階段:首先進行的是語言知識點的學習,重在認識文言文語言特點,培養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的學習,探究更深層次的東西。
這一步的主要教學目的:一是強化深化文段或全篇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讓學生自讀自疑互問互答提問解答中,難免會偏離教學目標,遺漏了難點,淡漠了重點。通過教師的提示,漏點得以補救,重點得以強化,難點得以突破,能力點得以訓練,這就防止了那種片面強掉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牧羊式教學所造成的散漫無序低效的弊端。二是擴展知識,提升興趣,培養能力。學生自主閱讀,大都是從課文到課文,即使有擴展延伸也是有限的。老師在學生學習弄懂弄通的基礎上,恰當補充與所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內容,可以調動提升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實驗表明,這對學生知識的擴展豐富,使課堂“小語文”變成課外“大語文”,都具有促進作用。這一步同上面的“提問解答”結合起來,就使文言文的教學同現代文閱讀一樣,實現了認識、理解、吸收、拓展、加工和重構的過程。
文言文“四不”教學模式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根本,以自主、互動、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是一個開放的個性化的教學系統。在總框架不變的教學流程里,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長,靈活調整增刪,如加入背誦法、精讀精講法、成語引入法、無標點學習法等。
筆者實踐文言文“四步”教學模式已五年多,其效果是明顯的。它不僅解放了教師,提高了教育教學效率,而且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人,使其在自主、民主的氛圍里合作、交流,探究、創新,真正實現了高中新課程提倡的“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