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親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學
呼喚親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學
高中三年語文學習,從必修到選修,到複習備考,學過的文言文超過百篇。應該說,選文不可謂不經典,數量不可謂不大,但相當一部分高中畢業生面對文言文的最大問題依然是“讀不懂”。《周振甫講怎樣學習古文》中,周振甫先生提及張元善先生把對文言文的理解分為三個層次:記了一些生字、句子,為“點線的懂”;記住了書中的生字、句子,為“平面的懂”;讀熟書本,理解了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變化,懂得作者的寫作用意,為“立體的懂”。要做到“立體的懂”,必須讓學生親近文言文。縮短學生與“言”的距離,理解文言的字、詞、句以及變化;拉近學生與“文”的距離,把握文言的文化、精神。筆者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教學實踐,試以《燭之武退秦師》教學為例。
一、四步學習,文言辭彙教學的有效途徑
在針對高中生文言學習的調查中發現,遇到文言字詞疑難時,相當一部分學生首先選擇等待老師講解,查閱工具書的比例不高,自己根據文意推斷的比例更低。因此,看似學完一篇文言文,充其量只是達到了“平面的懂”。這種以接受和記誦為主要方法的學習效果並不理想,遇到課內文言還能應付,遇到課外文言又束手無策了。
筆者在文言辭彙教學中採用“尋疑、推斷、證實、勾連(或拓展)”四步學習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步“尋疑”,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難以理解的字詞。第二步“推斷”,要求學生根據語境作出合乎邏輯的猜想。這是文言辭彙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符合訓詁學原則的學習方法,即因“文”悟“言”,根據“文意”去推斷理解文章之“言意”。第三步“證實”,通過查找工具書、小組合作探討、師生交流等方式證實或修正自己的猜想。第四步“勾連(或拓展)”,由小組合作或師生交流完成,對一些疑難的字詞句作適當的延伸拓展。
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學生提出字詞疑難問題有二十多個,絕大部分問題通過“推斷、證實、勾連(或拓展)”得到了解決。但對於“以亂易整,不武”這句話的理解,學生還是存在疑問。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的注釋是:“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勇武的。”學生的問題是:混戰或聯合一致,與勇武有何關係?筆者將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的注釋展示給他們:“用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學生認為,人教版的注釋基本可以理解,但戰爭哪能不散亂?筆者讓學生在文中尋找“散亂”的原因。很快,學生弄清了秦晉圍鄭的形勢:“晉軍函陵,秦軍錟稀!苯軍要進攻秦軍必須渡過鎪,這樣x隊就很難保持整齊的編隊,“散亂”是必然的了。經過師生探討,我們尋找到了對這句話比較理想的解釋:“用散亂代替整齊,是不合用武準則的'。”
實際上,對於“以亂易整,不武”的理解,向來爭議不斷,眾多古文家也各執一詞,比如蘇教版教材的注釋,上接晉、唐學人的說法,然而因為教材無法提供必要的訓詁理據而無法讓學生接受。我們經過探討確定的解讀也只是眾多爭議中一種理解而已,但這種因境求義的釋義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眼中不僅僅有文字,更有文章。
二、言文融合,以微寫話增長學生對文言的親近感
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成熟。”(《朱子語類》)文言素養完全可以在模仿和創新的學習實踐中得到提高。我們並不提倡學生運用文言進行寫作,學生包括教師生活的語言環境,決定了用文言文寫作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事實上,文言寫作也絕非在詞句中加幾個“之乎者也”那般簡單。但我們可以鼓勵學生仿照文言的用語、句式、表述方式做一些微寫話嘗試,如屬對練習、想像擴寫、一句話評點等等。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筆者引導學生進行了想像擴寫的嘗試。課堂實錄如下:
師:劉知幾《史通》謂《左傳》“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我們看第一段文字,在一些地方惜墨如金,你們怎么認為?
生:我覺得至少有兩處沒有寫,一處是晉秦圍鄭後鄭國的反應,一處是鄭伯見燭之武要他出使秦營的情形。
師:說得很好。請大家想一想,這兩處發生了什麼事?請嘗試用文言寫下來。請注意上下文照應。
筆者選擇寫得較好的兩段在班上展示,請大家點評。
文段一:(晉軍函陵,秦軍錟稀#┲9大亂。鄭伯召見群臣,群臣面面相覷,不知計將安出。
文段二:(公從之)召見佚之狐。聞佚之狐至,公急趨迎之,執手曰:“國危矣,煩公出使秦營,說退秦師,朕定當加官進爵。”
生:我說文段一,“不知計將安出”寫得非常好,很像文言文。
師:你是怎么寫的?
生:我寫的是,“鄭伯大驚,召見群臣,群臣莫對。”
師:簡到極致了。
生:我覺得第二段中,有兩處用得不太好。“煩公出使秦營”改為“煩子出使秦營”比較好,因為鄭伯不能稱燭之武為“公”,下文鄭伯對燭之武的稱呼就是“子”;“朕定當加官進爵”改為“寡人定當加官進爵”比較好,“朕”是從秦始皇開始起,用作皇帝自稱的。
師:這兩個地方改得好。
生:我覺得文段二中,有一個地方寫得太絕了。“急趨迎之”把鄭伯的動作、心理寫得很傳神。
生:我認為“定當加官進爵”的說法不太好,從下文看,燭之武已經很老了,哪裡在乎什麼“加官進爵”?另外,這么說,是不是顯得鄭伯太功利了?
師:你覺得怎么說比較好?
生:我寫的是,“寡人定不忘全國之恩。”這樣說比較委婉。
師:“全國之恩”運用了使動用法,非常好。
學生模仿文言寫話,首先調動的是腦中的文言積累,從學過的文言文中尋找模仿對象。比如“計將安出”來自《三國志?諸葛亮傳》,“趨”“全”的用法分別出自“入而徐趨”(《觸龍說趙太后》)和“苟全性命於亂世”(《出師表》)兩句。實踐證明,文言微話寫作較出色以及懂得欣賞的學生擁有較為出色的文言素養。
讓學生寫一寫簡短的文言,目的並不在於教會學生用文言寫作,而是引導他們親近文言、咀嚼文字,不失為言文有機融合的一種策略。如果學生能達到余光中先生所認為的“白以為常,文以應變”的境地,那自然是意外之得了。 三、“言”“文”相融,拓展文言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緊跟“考試指揮棒”,簡化為詞語理解、句式整理、語句翻譯、內容梳理等任務的簡單疊加,功利性的文言教學忽略了文言經典的文本價值。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中指出:“經典的價值不在於實用,在於文化。”文言經典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基因,充溢著豐厚的人文精神。重“言”輕“文”的結果是學生越來越覺得學習無趣,視文言文為不好玩的“第二外語”。這樣學習文言文,也大都只做到了“點線的懂”。《燭之武退秦師》一文,論辯藝術是繞不過去的教學內容。只要給學生時間充分接觸文本,他們能很好地做出解讀。課堂實錄如下:
師:大家想一想,燭之武能夠不辱使命退秦師,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標題“燭之武退秦師”,“退”前面可以加一個什麼詞?
生:我覺得燭之武能成功,靠的就是他的論辯技巧。我加的是“說”“燭之武說退秦師”。
師: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能具體說說燭之武的論辯技巧嗎?
生:比如前兩句話,燭之武先謙卑地說“我們知道我們死定了”,姿態放得很低,這樣就贏得了秦穆公的好感。
生:我不太同意“放低姿態贏得好感”的說法,我覺得放低姿態主要是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為進一步陳說贏得機會。如果一開口就說,“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人家可能不會給你說下去的機會。
生:我認為是“燭之武計退秦師”。燭之武深得《孫子兵法》的真傳,他運用了苦肉計、借刀sha6*人、反間計、欲擒故縱、無中生有等計策。
師:從用計的角度切入,很有新意。糾正一下,燭之武比孫武生活的年代要早。
生:我也認為是“計退秦師”。燭之武太會挑撥離間了,比如“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這一句,一下子就點到了秦穆公最擔憂的地方。燭之武揭人家短處的功夫也不錯,他對整個形勢了解得很透徹,就像臥龍崗上的諸葛亮一樣,是個戰略家。
生:我認為是“勇退秦師”。我覺得佚之狐太會選人了。我看過《東周列國志》,好像燭之武是一個養馬的小官,年紀很大了,鬚髮全白,駝背彎腰的。這個形象首先就讓秦穆公放鬆了警惕,從另一個角度說,秦穆公也會敬重燭之武。一個養馬的小官,一個老頭都這么勇敢有見識,攻打鄭國損失不會小,作為盟國倒很不錯。
生:我集中幾位同學的看法,“燭之武智勇退秦師”。
生:我認為不應該過分放大燭之武的論辯功夫。秦穆公雄才大略,哪裡是幾句話就能打動的。燭之武分析的幾點,即使秦穆公犯糊塗,他手下的謀士也看不到嗎?我覺得秦穆公根本就不想消滅鄭國,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和鄭國結盟共同抗晉。燭之武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秦穆公最想聽的就是這句話。其實,燭之武就算不講下面的話,估計也差不多成功了。
師:那你在“退秦師”前面加了什麼詞?
生:我加的是“利誘”“燭之武利誘退秦師”。
生:我也覺得“燭之武利誘退秦師”比較好。下文寫“秦伯說”,正是燭之武說到他心裡去了,秦伯才這么高興。
文言經典的文化就在文字之中,“言”“文”相融相生,文言學習的過程也不過是語言學習與文意理解、文化滲透交相前行的過程。從一個合適的角度切入,能夠開啟學生的思路,引爆他們的思維,文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拓展了,課堂會呈現更多的精彩,學生自然興味漸長,親近文言了。
總之,如果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因“文”悟“言”、因“言”識“文”,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文言積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對文本探究的興趣,親近文言也就不再是一種理想狀態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