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的誤區
文言文教學的誤區
誤區之一:字字精準加尋章摘句
幾乎所有的考試,凡涉及默寫填空,多一字,少一字,錯一字,概不給分,哪怕這一字改動無關緊要,哪怕改動後的這一字與原文相比毫不遜色。幾乎所有的考試,凡涉及默寫,都是摘取部分名篇中的名句填空。於是,從老師到學生都知道,背誦全篇課文遠不如背誦部分名句來得划算,只要在臨考前幾天,把名篇中的名句死記硬背下來就可以了,就是高考也可以用這一法子,不就是一百來個名句嘛。
思考之一: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體察文本氣韻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人讀書是為了“見義”,而今人卻僅僅是為了考試填空,這是歷史的倒退。
中國歷代大學問家、大教育家都認為讀悟相通。“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送安淳秀才失解西歸》) “心潛於一,久而不移,而所讀之書,文章接連,血脈貫通,自然心與理會。”(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今年日程》)誦讀的過程就是由口入心的過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過程。誦讀需體察文本固有的氣韻,讀準了,讀多了,往往就會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就會進入一個廣闊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就會讓自己的思想逐步走向豐盈和深刻。
誦讀的終極目的絕非為了考試。為了讓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讓文言教學朝著一個健康光明的方向前進,考試的形式也應該變一變。不要每次都是按原文填空,比如可以讓學生寫出含有“鳥名”的五個詩句,可以讓學生將名句化用到一個語段中去,可以讓學生模仿名句造句,可以允許學生在默寫出錯後有陳述理由的機會等等。出卷者應該打破思維定勢,多想一些題型,讓多種題型在一份試卷中並存,以供學生選擇答題。
誤區之二:詞句翻譯加章法講解
文言文教學“解經”之風盛行,許多教師都認為教文言文用不著備課,只要拿著教師用書,將參考譯文對著課文串講一遍,然後稍帶講解一下文章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最後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將課文翻譯一遍,就足夠應付考試了。
思考之二:讓學生在細嚼慢咽中咂摸原汁原味
文言白話一脈相承,在辭彙、語法上有較多的相通之處,一個能讀懂白話文的中國人,去讀一篇淺易的文言文,應該並無大礙。即使是語言系統完全不同的外語教學,往往也反對課文翻譯,贊成語感培養。
課文翻譯並不能為學習文言文打開一條便捷的通道,有時反而是設定了一道厚障壁。我在教學《詩經·氓》第三章時,讓學生自讀後談感受。學生認為,“男人對愛情的不忠給女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女主人公的痛楚更深刻地表現了她對愛情的忠貞和對美好婚姻生活的嚮往。”然而當我讓學生看完課文的註解後再談感受,答案居然讓人大跌眼鏡,“這位女子因為婚姻的失敗對男人充滿仇恨,有著極強的報復心理,極像金庸筆下那些因自己得不到愛情而不許別人談情說愛的女魔頭”。導致這樣哭笑不得的誤讀,課文的注釋難辭其咎。
最好的譯文與原著相比,也只能算是三流的作品。試問,誰能翻譯屈原的“披髮行吟”,荊軻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長天”,蘇子的“清風明月”?與其讓戰國風雲、漢唐氣象、魏晉風度在變成白話後化為烏有,不如讓我們像壽鏡吾老先生一樣入神地讀,或許我們的學生也會像少年魯迅一樣“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然後在潛移默化中體悟章法,接受審美薰陶和文化浸濡。至於疑難字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自讀過程中根據具體的語境利用工具書對號入座,然後在引導學生感受文言魅力的同時自然地帶出所要落實的重點詞句,這樣就可以避免流失文本的原汁原味。
誤區之三:動畫觀賞加空泛討論
漂亮的多媒體課件聲色俱全,色彩絢麗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現代版的近乎搞笑的動畫,給學生的心理和感官帶來極大的刺激和享受。但是,文本深遠的意旨、醉人的情韻受到畫面的框定,潛心讀書被看圖說話代替,語言的體驗變成了脫離文本的空對空討論,課文尚未捂熱,就開始所謂的拓展、延伸、探究,可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思考之三:讓學生在白紙黑字間完成個人解讀
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是在接受言語信息的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只有引導學生潛心文本,閱讀,思考,體驗,感悟,才能跨越時空,進入作者的思想深處,情感深處,進行心靈的.對話和精神的交流。
多媒體的套用必須關注如何幫助學生更方便、更形象、更準確、更深入地與文本親密接觸。由於事過境遷,文言教學用圖像代替文字,只能給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之感,難以往事重現,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閉著眼睛聽一遍《孔雀東南飛》的美讀,與欣賞一曲屠洪剛演唱的《孔雀東南飛》的MTV,兩者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親歷語文,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到文字之美,這是多媒體技術無法包辦和代替的。我們應該讓學生面對白紙黑字,發揮充分的想像,涌動情感的急流,閃耀思維的靈光,觸摸作者的心跳和靈魂,再現文本栩栩如生的形象和令人心旌搖動的情景,感受文本精妙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完成個人獨特的閱讀體驗。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