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字詞要異讀的情況

文言文中字詞要異讀的情況

一、通假字異讀

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如: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這裡的景是影的通假字,就讀影的音yǐng。

二、讀破音異讀

讀破音,是採用改變字詞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詞性和意義的改變。例如: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司馬遷《鴻門宴》)里的`王由名詞活用為動詞,當稱王講,讀作wàng,以示和作名詞的王不同。在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一句中,乘則活用為量詞,讀作shèng而不讀chéng。

三、保留古音異讀

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了古音。例如: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宮賦》)在這裡,房作古宮名用,讀páng。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燭之武退秦師》)一句中逢作為人的姓氏,讀páng而不能讀féng。

四、外族語言異讀

文言文中,有些來自外族語言的國名、人名、姓氏名等,有時讀音較為特殊。例如: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欲何之。(《漢書·張騫傳》)此句中大宛是古西域的國名,宛讀做yuān。在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一句中可汗是對我國北方部族首領的稱呼,則應讀為kèhán,而不能讀為kěhàn。

以上說的文言文的四種異讀字和我們通常說的多音字多義字是有區別的。多音多義字的音和義在千百年來早已完全固定下來,為大家認可,並經常運用,而這裡所說的異讀,則只表示在具體的文言環境中,某個字音、義的變化,因此,切勿把它與我們現在的多音多義字混為一談。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中字詞要異讀的情況0
文言文中字詞要異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