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並序》文言文閱讀
《雜說並序》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21-25題(13分)
星殞於地,腥礦頑醜,化為惡石,其昭然在上而萬物仰之者,精氣之聚爾;及其斃也,瓦礫之不若也。人之死,骨肉臭腐,螻蟻之食爾。其貴乎萬物者,亦精氣也。其精氣不奪於物,則蘊而為思慮,發而為事業,著而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氣隨其斃而滅也。可不貴哉!而生也利慾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棄之。而惑者方曰:足乎利慾所以厚我身。吾於是乎有感。
天西行,日月五星皆東行。日一歲而一周;月疾於日,一月而一周;天又疾於月,一日而一周;星有遲有速,有逆有順。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為謀,其動而不勞,運而不已,自古以來,未嘗一刻息也。是何為哉?夫四者,所以相須而成晝夜、四時、寒暑者也;一刻而息,則四時不得其平,萬物不得其生,蓋其所任者重矣。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萬世之所治,萬物之所利,故曰:自強不息,又曰死而後已者,其知所任矣。然則君子之學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於是乎有感。 (歐陽修《雜說三首並序》)
21、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為謀中的這四者分別指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不知其所以而不能自止者邪/足乎利慾所以厚我身 B.死而後已/未嘗一刻息也
C.其貴乎萬物者/吾於是乎有感 D.鞣以為輪,其曲中規/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
23、對然則君子之學也,其可一日而息乎!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既然如此,君子的學業難道可以有一日停止嗎?
B.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學業難道要停止一日嗎?
C.既然如此,君子的學業難道要停止一日嗎?
D.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學業難道可以有一日停止嗎?
24、作者在第一段中以星殞現象作比,旨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段中,作者寫日月星辰晝夜運行又旨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4分)
25、對於惑者所言 足乎利慾所以厚我身,作者深有感慨,請你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1、天、日、月和星(2分)
22、B(B.都是.停止的意思;A. 的原因,用來的方法; C.比,語氣詞;D.它的,那些)(2分)
23、D.(2分)
24、人生應該有理想和抱負不被物慾束縛;有志向的人應該以天下為己任,自強不息,死而後已(4分,各2分)
25、對足乎利慾所以厚我身意思理解正確(1分),觀點(1分),結合語段闡明觀點併兼顧語言(1分) 示例:惑者認為:足夠的物質享受才對我有益。這是惟利是圖者的信條。他們視物質利益高於一切,是物質的富翁,精神的乞丐。他們不知道人活著 貴乎萬物者,亦精氣也。沒有理想追求,成天醉死夢生,難怪作者對這類人所言感慨不已。(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星星殞落到地上,那腥臭的礦物,化成了粗陋的石塊。當它光輝奪目在天上時,地上萬物仰慕著它,那是由於它是精氣相聚而成;一旦它墜落到地上,碎瓦片也不如啊!人死以後,骨肉腐臭,成為螻蟻的食物。人活著貴於萬物,也是由於精氣所聚。人的精氣如果不為物慾所誘惑、蒙蔽,那么蘊含在體內就成為思慮,表現在外部就成為事業,寫下來就成為文章,能光照百世,又有受到百世以後的'人們的仰慕,並不像星星的精氣隨著它的殞落而完全毀壞。這是何等的珍貴啊!可是,許多人活著往往被利慾沖昏頭腦.耗盡心血,死後便骨肉腐臭而被丟棄。有些糊塗人或許會說:足夠的物質享受才對我有益。我於是很感慨。
天向西方旋轉,日月星辰都向東面運行。太陽從夏到冬,從冬至夏,一年來回一周;月亮比太陽走得快,從盈到虧,從虧到盈,一個月就一次來回;天晝明而夜暗,一天就一次來回;星則有快有慢,有東有西。天、日、月、星這四者,各自運轉而從不相互商量,不停地運動也從不覺得疲勞,而且永遠運動不止,自古以來,未曾一刻停息,這是為什么呢?這四者互相依靠,互相輔助才組成晝夜、四季和寒暑;假如有一刻停息,四時便失去平衡,萬物也不能生長,可見他們的任務是何等重要。人世間之所以有君子,他們的任務同樣是很重要的。應該使萬世得到治理,使萬物都有得益,君子主張自強不息,又說死而後已,他們真正懂得了自己的使命啊。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學業難道可以有一日停止嗎?我從這裡得到了啟發。
【注】本文選自歐陽修的《雜說》,原文共有三個語段,這裡節選的是後兩個語段。歐陽修在開篇交代了作《雜說》的緣由:夏六月,暑雨既止,歐陽子坐於樹問,仰視天輿月星行度,見星有殞者其感於耳目者,有動乎其中,作《雜說》。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