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之中學文言文教學

傳統文化之中學文言文教學

文化因其獨特性而產生生命力,文化在人類歷史裡程中起著凝聚人心的作用,文化對人來說,具有一種親切感,認同感。正因如此,文化傳承變成了一道無聲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團的象徵。傳統文化凝聚著民族魂,沒有傳統文化,很難想像一個民族如何能存在,一個社會如何能穩定,一個國家如何能鞏固。(龐朴《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蘇教版語文教科書必修四)

因此 ,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顯得尤為必要。

一、中國傳統文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含義的闡釋多種多樣。

徐儀明認為中國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氏族社會晚期、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歷史階段的政治和經濟狀況,是具有各種知識價值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它包括了古代哲學、宗教、科技思想、文學、藝術、思維方式、習俗等等,並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有機整體。[1]

張岱年認為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佳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lun6*理,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2]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是以文言或古白話為載體的,對古人思維特點、生活習慣、風俗世貌的集中反映。是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內容不斷充實,文化體系不斷完善的情況下總結出的歷史的、世界的、人民的智慧結晶。它不是隱藏於書本中教條指導人民的規範,而是豐富人民生活,充實人民思想,愉悅人民身心的寶貴財富和珍貴遺產。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幫助個人修身成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興邦治國、維護和平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是我們吸收營養的寶藏。

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首先體現在個人身心的修養養成上。不論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論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論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還是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傳統文化都在教導我們要注意個人修養,彌補自己不足,積極進取,不懈向前。而且,儒家思想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直接地規範了我們的人生軌跡,體現了我們的人生價值。同時傳統文化在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產生著深遠積極的影響。

其次,傳統文化在今天的教育領域內,仍有值得借鑑,值得踐行必要。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思學結合、溫故知新、樂知學習、終身學習等等教育思想,仍然熠熠閃光。

不僅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聯繫的進一步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得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對周邊國家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如東南亞諸國,並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中華文化圈。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價值觀念、道德追求等方面體現出的安貧樂道、堅貞不屈等優秀人文精神,在抵禦人們集體意識減弱,價值觀混亂、道德淪喪、諂媚拜金等腐朽墮落,消極悲觀等思想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正逐步走出國門,為世人所接受。

(三)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1.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是有效的德育方法。

傳統文化的缺失,會導致人們心中沒有共同的精神歸宿,同時會丟失掉汲取營養和動力的源泉,更有甚者會造成精神渙散、價值觀崩潰、人生觀扭曲、世界觀虛無、好逸惡勞、空虛拜金等不良影響。

中學階段,是一個人身體、心理逐漸成熟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樹立起來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影響其一生。許嘉璐曾表示為什麼要用傳統教育青少年呢?我國有著悠久的優秀傳統,這是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奮鬥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賴以延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在我們的文化遺產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賴以延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在我們的文化遺產中固然有不少糟粕,但是能夠作為民族精神代表的,無疑是那些維繫並激勵民心的東西。[3]我們正是要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傳遞給每箇中學生,以培養他們具有優秀的品質和高貴的人格,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2.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以口語和書面語為載體的,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核心的,通過個人的知識積累、思維習慣、能力本領所展示出來的綜合素養。

首先,可以通過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識記能力。例如同樣是看,卻有顧睹望睨等不同詞語和不同解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可以通過古詩文的.誦讀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古詩文有一個共同的微言大義的特點。帶領學生誦讀古詩文,學習古詩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聯想的能力,以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還有,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的過程是讀者用自己的心靈通過文字媒介感知作者內心世界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能力,發揮自己的想像,努力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在提高鑑賞能力的同時,自己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寫作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積累,要通過自己再創作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時或是引用詩句,或是借用典故,或是創造意境等等方法都會使自己的作文頓生文采。

二、中學文言文教學

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不論是在口語領域內還是書面語領域內被廣泛套用。文言文以及傳統文化、傳統思想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加之社會對理工農醫類人才的需求與重視,更加威脅到人們對文言文及傳統文化中肯的認識與評價。雖然現在文言文出現在教科書之內,傳統文化被逐漸重視,但是由於其缺乏實用性,還是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

(一)現階段的中學文言文教學

在中學階段,文言文的教學工作,是大部分老師和學生反感牴觸的教學和學習任務。

文言文的講解,要求教師備課的內容繁多,工作量加大。要知道每篇文章的體例,如古文中要區別銘說書論等有何不同。古詩中要區別《詩經》、樂府、絕句、律詩的不同。之後要了解作者生平,一般著述。最重要的是對文章大意的疏通,字義、詞義、語法知識等等工作紛繁複雜。

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也是一樣,不僅僅要背誦經典篇目,還要記住重點詞語的解釋和重點語句的譯文。大量的背誦、默寫工作激起了學生的牴觸情緒,越難越不愛學、越學不愛學越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現階段的中學文言文教學工作的重點,還是對字詞、語句以及考試內容的學習與熟記。通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就是譯字、譯詞、譯文、背誦、默寫、背答案。目的也只是為了應試,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答題技巧上,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標準答案上,從而忽略掉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的要求,也丟棄對人文精神的重視和學習。造成了人們認為學習文言文事件枯燥乏味的心理。

(二)中學文言文教學應對傳統文化回歸

1.中學文言文教學對傳統文化回歸的必要。

學習古詩古文,我們首先要弄清的就是字詞句和傳統文化的主客關係。不論是古詩還是古文,都是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字媒介,也是表現傳統文化的文字載體。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是傳統文化而不是字詞句。對於古詩和古文中字詞句的學習和理解,知識為了掃清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的障礙。教師應負起引領學生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其次,傳統文化不是封建思想的餘孽,而是數千年來古人留給我們的豐厚的、寶貴的遺產。其中有放任四海皆準的道理,它明確了每個人存在的意義所在,有助於民族和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也能夠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

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精神。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從不缺乏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仁人志士。古人崇高的理想,傲岸的形象,可以激勵學生養成堅強不屈的意志。

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心集體的精神。不論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心,還是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的集體認同感,都能夠激勵學生塑造完美的自己。

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關愛國家、關愛民族的精神。不論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千古良相,還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貶謫文人,抑或是粉身碎骨尋常事,但願犧牲報國家的革命烈士,都以他們憂國憂民的一片丹心,激勵學生要關愛國家、關愛民族。

總而言之,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能夠正確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祛除歷史虛無主義、增強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

2.中學文言文教學對傳統文化回歸的方法。

要加大中學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其中,應加大經典篇目的比重。能夠使學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對傳統文化有一般了解;通過經典篇目的誦讀,激發學習文言文、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課程標準和考試範圍,應明確指出中學文言文的教學方向。否則,一切改進方法只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在文言文的教學目標當中,要充分肯定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的意義和價值。要明確指出,要求教師的講授重點,是通過文本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

中學語文教師應注意提升自己的文言素養。首先做到是個讀書人,要對古詩文、傳統文化(各個方面)有大致了解。教師自己要先能夠悉心學習古典文化,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其次,講解文言文要有內容可講,要能夠就某一點旁徵博引地展開,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講,學生會覺得課堂枯燥無味,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培養出有文采的學生。再次,要做好準備工作,認真研讀教材。

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靈活多樣。文言文教學相對於一般現代文教學,存在一定難度。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上,如果課文晦澀難懂,往往會造成學生的牴觸心理。所以文言文教學活動,最主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和傳統文化的興趣。

首先,設定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古詩、遊記、寫景散文等,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圖片等素材。講授傳記可以請學生分角色扮演,猜想古人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寓言故事可以請學生表演出來。

其次,以誦讀法和探究式學習為主。古詩文具有一定的韻律美,即便是不能理解文意,但是學生會讀,可以讓他們在讀中體會古詩文的韻律美,激發學習興趣。在進行合作探究。

再次,以講授法和問答法為輔。教師要就重點字詞句做講解,注意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教師扮演一個引領者的角色。

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還有很多精華和營養需要我們去學習、認識、繼承。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回歸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正是任重而道遠有待於我們共同努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傳統文化之中學文言文教學0
傳統文化之中學文言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