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

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

庸人自擾出自《新唐書·陸象先傳》,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過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煩。下面是關於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庸人自擾文言文

《新唐書·陸象先傳》(陸象先)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司馬韋抱真諫曰:“公當峻撲罰以x威,不然,民慢且無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卒不從,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東按察使。小吏有罪,誡遣之,大吏白爭,以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謂彼不曉吾言邪?必責者,當以汝為始。”大吏慚而退。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

譯文:

(陸象先)被罷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按察使,處理政事崇尚仁德寬恕。司馬韋抱貞勸諫說:“你應當嚴刑拷打懲罰來顯x威嚴,不這樣,百姓就會輕忽並且沒有畏懼。”陸象先回答說:“政事在於治理罷了,一定要用嚴刑峻法來樹立威嚴嗎?”最終沒有聽取(韋抱貞的意見),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陸象先屢次升遷,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東按察史。小吏犯了錯誤,陸象先訓誡他打發他回去。大吏向陸象先陳述、爭辯,認為(小吏)應該受杖打。陸象先說:“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說他不明白我的話嗎?一定要責罰的話,應當從你開始。”大吏慚愧地退了下去。陸象先曾經說:“天下本來沒有什麼事端,(只是)庸人擾亂它,製造麻煩罷了。只要澄清源頭,何愁不簡明呢?”所以陸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懷念他。

拓展:

庸人自擾

【成語解釋】

庸碌的.人無端自尋煩惱。語本《舊唐書.卷八八.陸元方列傳》。

【成語典故】

《舊唐書.卷八八.陸元方列傳》

嘗有小吏犯罪,但示語而遣之。錄事白曰:“此例當合與杖。”象先曰:“人情相去不遠,此豈不解吾言?若必須行杖,即當自汝為始。”錄事慚懼而退。象先嘗謂 人曰:“天下本自無事,祗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但當靜之於源,則亦何憂不簡。”前後為刺史4 >,其政如一,人吏鹹懷思之。

【成語註解】

1、 錄事:職官名。舊時各官署繕寫檔案的官員。

2、 杖:古代的一種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3、 象先:陸象先(公元665~736),字崇賢,陸元方子,唐.蘇州人。歷任戶部尚書等官職,為政尚仁恕。諡文貞。

4、 刺史:職官名。古代糾察地方官員之官,後沿稱地方長官。

【成語出處】

1、《宋史全文.卷二七下.宋孝宗八》:“蕭燧言:『自古聚斂之臣,務為欺誕以衒己能,未有不先紛更制度者。』上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2、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三○.松江之變》:“南村野史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卓哉斯言也。”

3、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卷二.時政書》:“傳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又曰:『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前輩亦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伏願陛下詳味斯言,則致治之方有不難見大抵。”

4、《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據我看起來,那庸人自擾,倒也自擾的有限;獨這一班兼人好勝的聰明朋友,他要自擾起來,更是可憐!”

5、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卷五二.諸儒學案.大定張甬川先生邦奇》:“物理自然,人不得以一毫私智容乎其間。《易》曰『易簡』,《中庸》曰『篤恭』,《周子》曰『誠無為』,皆是此意象。先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私智是也。”

6、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庚申六十一歲》:“去冬余道過蘇州,適吳江縣有鬧漕事,本系庸人自擾,又復張皇失措。”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比喻庸碌的人無端自尋煩惱。

使用類別 用在“疑心憂慮”的表述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0
庸人自擾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