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聚學屬文,端正鯁亮。常修梵行,每與沙門難及苦空,必詣徽旨。常觀劉孝標《辯命論》。惡其傷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非辯命論》以釋之。高祖定京城,武德元年,遷內史令。高祖乃委以心腹,凡諸政務,莫不關掌。高祖每臨軒聽政,必賜升御榻,呼之為蕭郎。瑀孜孜自勉,繩違舉過,人皆憚之。及太宗臨雍州牧,以瑀為州都督。高祖常有敕而中書不時宣行,高祖責其遲,瑀曰:“今皇墓初構,事涉安危,遠方有疑,恐失機會。比每受一數,臣必勘審,使與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瑀見事有時偏駁,而特法稍深,頗為時議所少。房玄齡、杜如晦即新用事,疏瑀親封倫,瑀心不能平,遂上封事論之,而辭旨寥落。太宗以玄齡等功高,由是忤旨,廢於家。俄拜特進、太子少師。太宗常謂瑀曰:“朕欲使子孫長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對曰:“臣觀前代國詐所以長久者,莫若封諸侯以為盤石之囤。封建之法,實可遵行。”太宗然之,始議封建。尋坐與侍中陳叔達於上前念詐,聲色甚厲,以不敬免。明年,征授御史大夫。與宰臣參議朝政,瑀多辭辯,每有評議,玄齡等不能抗。玄齡、魏徵、溫彥博嘗有微過,瑀劾之,而罪竟不問,因此自失。由是罷御史大夫,不復預聞朝政。太宗賜瑀詩曰:“疾風知勁草,版盪識誠臣。”又謂瑀曰:“卿之守道耿介,古人無以過也。”瑀再拜謝。魏徵進而言曰:“臣有逆眾以執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執節,明主怒之以勁。”太宗悅其言。瑀請出家,太宗謂曰:“甚知公素愛桑門,今者不能違意。” 瑀旋踵奏曰:“臣頃思量,不能出家。”太宗以對群臣吐言,而取捨相違,心不能平。瑀尋稱足疾,時詣朝堂,又不入見。二十一年,從幸玉華宮,遂疾於宮所,年七十四。
 (節選自《舊唐書·蕭瑀傳》,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與沙門難及苦空 難:辯論
B.必賜升御榻升:登上
C.及太宗臨雍州牧 臨:駕臨
D.頗為時議所少 少:非議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蕭瑀“端正”“守道”的一組是(3分)
①乃作《非辯論命論》以釋之
②孜孜自勉,繩違舉過
③使與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
④遂上封事論之
⑤宰臣參議朝政,瑀多辭辯
⑥時詣朝堂,又不人見
A.②④⑤ B.①⑤⑥C.①②③ D.③④⑥
6.下對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蕭瑀深受皇帝的信任,被視為心腹。高祖在位時,各項政務都要諮詢他並讓他掌管;太宗即位後,甚至把事關國體的大事都攤開來向他請教。
B.蕭瑀有時執 法過於武斷,也招致了不少非議,他曾經不加詳查,就檢舉僅僅犯了一些微小過失的房玄齡、魏徵、溫彥博,因而又一次被罷免了官職。
C.蕭瑀的一片赤誠之心得到了唐太宗的認可。唐太宗用“疾風知勁草,版盪識誠臣”這樣的詩句高度評價蕭瑀,而且認為他的正直的品格自古賢臣無出其右。
D.蕭瑀早年愛好佛教,晚年有出家之願。他曾經向唐太宗鄭重提出了這個請求,也得到了太宗的允許,但他隨即就改變了主意,這讓太宗心裡非常不滿。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尋坐與侍中陳叔達於上前忿諍,聲色甚厲,以不敬免。
(2)臣有逆眾以執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執節,明主怒之以勁。
參考答案
4.C(“臨”在此處意為“親自擔任,當時李世民並非皇帝)
 5. C(本文中的“端正”“守道”,是指行事正直,格守正道。據此,(4)是因為自己受到冷落而上奏皇帝;(5)只是表明他能言善辯(6)是他情緒消沉的表現。均不符合題意)
 6. B(蕭瑀彈劾房玄齡等,不能表明他執法過於武斷;“不加詳查”的說法也沒有根據)
7. (1)不久因與侍中陳叔達在皇上面前激烈爭辯,聲色很嚴厲,以不敬罪被免官。(關
鍵詞“坐”“忿諍”“上”各1分,大意2分)
(2)如果臣子因為嚴格執法而違逆眾議,聖明的君主會認為他忠誠而寬恕他;如果臣子因為保持氣節而孤高出眾,聖明的君主也會因他剛勁而寬恕他。〔關鍵字“逆”“特”“勁”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蕭瑀,字時文。幼年因幸行聞名。積學作文,端正梗直,常常修行佛法,每每與僧人辯論苦空,定能達到微妙的境界。曾看到劉孝標的《辯命論》,憎恨他損害先王之教,迷亂性命之理,於是作《非拚命論》來用闡釋自已的觀點。高祖平定京城,武德元年,升任內史令。高祖依託他做心腹,凡各項政務,無不諮詢於他並請他掌管。高祖每次上朝處理政務,一定賜他登坐皇帝御座,稱呼他“蕭郎”。蕭瑀用勤懇來自勉,約束違紀,檢舉過失,人們都畏懼他。等到太宗親任雍州枚,任命蕭瑀為州都督。高祖經常有敕命發下,可中書省不能及時宣布執行,高祖責備他們辦事遲緩,蕭瑀說:“今tian6*皇朝剛剛奠基,事情涉及安危存亡,遠方如存疑忌,恐怕丟掉時機。近來每次接到一道敕命,我一定要勘察審核,如果與從前救命相互不矛盾,才敢宣布執行。”蕭瑀認識事理有時偏頗,而執法漸漸苛刻,當時議論的人大多有些不滿。房玄齡、杜如晦剛剛執政,疏遠蕭瑀親近封倫。蕭瑀內心不平,於是遞上加封的奏章論辯此事,而言辭稀疏似被冷落。太宗認為房玄齡等人功高,蕭瑀因此觸犯了聖意,被罷免回家。不久,任特進、太子少師。太宗曾對蕭瑀說:“朕要使子孫繁衍基業長久,國家永遠安定。有什麼辦法?”蕭瑀回答說:“臣考察前代國家命運長久的原因,沒有比分封諸侯來作為穩固的基石更好的辦法了。”太宗認為對,開始商議封邦建國。不久因與侍中陳叔達在皇上面前激烈爭辯,聲色很產厲,以不敬罪被免官。第二年,被徵招入朝任御史大夫。與宰相參議朝政,蕭瑀能言善辯,每次有評議.房玄齡等人無法辯駁。房玄鈴、魏徵、溫彥博曾有小的過失,蕭瑀檢舉他們,但罪責到底未加追究,因此自己感覺很失落,也由此被罷免了御史大夫,不再參預朝政。太宗賜給蕭瑀詩說:“疾風知勁草,版盪識誠臣。”又對他說:“你恪守正道,耿直不貳,古人都沒有超過你的。”蕭瑀拜了兩拜表示感謝。魏徵進而說:“知果臣子因為嚴格執法而違逆眾議,聖明的君主會認為他忠誠而寬恕他;如果臣予因為保持氣節而孤高出眾,聖明的君主也會因他剛勁而寬恕他。”太宗聽了他的話非常高興。蕭瑀請求出家為僧人。太宗對他說:“我知道你一向喜愛佛教,今天不能違背你的意願了。”蕭瑀緊接餚上奏說:“臣近來考慮,不能出家為僧人。”太宗認為蕭瑀面對群臣吐露此語,卻又取捨前後互相違背,內心不平。蕭瑀不久又稱腳有病,有時到朝堂,又不入內拜見。二十一年,跟隨太宗駕臨玉華宮,得病在玉華宮的住所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