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門弔古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厓門弔古記
[明]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會縣。縣官屬謁既,予進知縣羅僑,語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憤。辦香敬吊,行與子偕。”乃具牲帛,僦民舟習海行者以行。
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風靜波平。天未明抵岸。啟篷窗,東視厓門甚邇,景色曚曚未辨。登岸,典祠者逆於道左。少頃至祠下,達觀殿宇碑亭,考其建設顛末。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公,兩廡皆祀同時死節諸臣。其額與祭,則皆上請於朝,得旨俞允者也。觀禮畢,易便服,穿叢薄間,從西上直至山巔。轉顧後山蒼翠,亭聳如扆;環視左右山,逶迤盤踞,如虎伏龍行,水繞其勢如彎弓。隔岸諸峰層疊,秀麗如畫。較以形勝,此亦足恃,而顧不能救國之亡,豈地勢無與於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勝歟?悄然而退。
予回舟次,佇立岸上,見水鳥飛鳴而下上,漁歌互答於兩涯。追思往事,黯然傷懷。徘徊間,典祠者曰:“前有奇石可往觀。”予遂乘小舟徑詣石處,躡磴仰視,巨石如屏。屏石有刻,已磨滅不可讀。顧問典祠者,雲舊有大刻“元柱國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近巡按廣平徐公瑁易刻曰:“宋丞相陸秀夫太傅張世傑死事於此。”今石長字沒矣。予竊論弘范宜不足責宋之執政以國與人如棄遺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間天理民彝③或幾乎息。彼弘范猶元臣也,何足深咎。況二三公之名實,昭然史冊間,當與日月爭光;區區摩崖,胡能輕重,而必與之較爭哉!
因與羅尹論厓山事:謂當宋室播遷之時,三公非顧命大臣,皆無與國休戚存亡之義,即使不死,亦無敢非之者。今其孤忠大節,乃出於尋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後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祠有田三頃余,乃知縣割廢寺遺業所充。又山故無虎豹,居民素不為盜,巡司雖設,頻年無捕獲功。天既薄暮,予獨坐舟中,感今念昔,屢就枕而不成寐。
既竣事,鹹曰:“自有厓山之行,天日無此晴霽,風波無此平妥也。”
(選自《方簡肅文集》卷五,有刪節)
[注]①厓門:即崖山,位於廣東新會南大海中。南宋末,宋軍與張弘范統帥的元軍在此決戰,宋軍全軍覆沒,張世傑、陸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趙昺殉國,宋亡。②扆(yǐ):屏風。③民彝:人倫。④摩崖:在山崖上書刻文字。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典祠者逆於道左 逆:迎接
B.考其建設顛末 顛:開始
C.乃知縣割廢寺遺業所充割:割據
D.風波無此平妥也 妥:安定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僦民舟習海行者以行 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何足深咎 青泥何盤盤
C.當與日月爭光 落霞與孤鶩齊飛
D.乃出於尋常之所不料 乃其一氣之餘烈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出京巡察,途經新會,因感南宋厓山之事而痛心悲憤,所以請新會知縣陪同,置備祭品,渡海前往敬吊忠烈。
B.作者登厓山之巔,見群山蜿蜒,高聳如屏,流水環繞,勢如彎弓,因此認為宋軍覆滅在於未能據險堅守。
C.近世的廣平巡按監察御史徐瑁改刻奇石上的字為“宋丞相陸秀夫太傅張世傑死事於此”,作者認為對摩崖石刻不必與之較爭。
D.作者認為,三公未被先帝托以輔國重任,並無和國家共存亡的責任,但卻能忠貞自持,這使他們尤為後人懷念景仰。
19.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予竊論弘范宜不足責宋之執政以國與人如棄遺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間天理民彝或幾乎息
20.把文中畫線的文字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豈地勢無與於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勝歟?(4分)
(2)皆無與國休戚存亡之義,即使不死,亦無敢非之者。(3分)
參考答案
16.C(割:劃撥)
17.D(A.表承接/表結果,B.怎么/多么,C.介詞/連詞。D項均為“是”)
18.B(文中並無“宋軍覆滅在於未能據險堅守”之意,作者意在說地利不足恃)
19. 予竊論弘范宜不足責/宋之執政/以國與人/如棄遺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間/天理民彝/或幾乎息
20.(1)難道是險要的地勢也無助於人為;還是天命已經失去,國運不是這個所能勝任的嗎?(與:幫助;抑:還是;勝:勝任;反問句式)
(2)都沒有和國家休戚與共、共存共亡的責任,即使他們不為國犧牲,也沒有敢指責他們的人。(義:義務、責任;非:指責)
參考譯文
弘治甲子年春天二月的丙午日,我出京巡察海北。路經新會縣。新會縣的官員們拜見之後,予召見知縣羅僑,對他說:“厓山之事讓人千古痛心悲憤。我要置備香燭去祭拜憑弔,請你陪我一同前往。”於是就準備了祭品,租用了熟悉航海的民船前往。
晚上二更天,乘著潮汐駛出港口,風平浪靜。天不亮時抵達厓門岸邊。打開舷窗,向東望去,厓門近在眼前,但天色曚曨,辨不清景色。登岸後,掌管祠堂的人在路邊迎接。不一會到了祠堂前,遍覽殿堂碑亭,察考它建造的始末。殿正中祭祀的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位,兩廂祭祀是都是和他們同時為國殉節的大臣。祠堂的匾額與祭文,都是向朝廷奏請,得到聖旨準奏設立的。在祠堂祭祀之後,我換上便服,穿過茂密的草叢,從西邊一直登上山頂。回看後山,一片蒼翠,高聳如屏風;環視左右的山峰,蜿蜒曲折,如虎踞龍騰,水流如彎弓般環繞其間。隔水相望的許多山峰,層巒疊嶂,秀麗如畫。憑此險要的地勢與元軍較量,這也足以依仗,可是卻不能挽救國家的滅亡,難道是險要的地勢也無助於人為;還是天命已經失去,國運不是這個所能勝任的嗎?我默默地離開了。
我回到泊船處,久久地站在岸邊,看著水鳥上下翻飛鳴叫,兩岸間漁人漁歌對唱。回想當年厓門戰事,不禁內心愴然。正徘徊時,主管祠堂的人對我說:“前面有奇石,可以去看看。”我就乘小船一直駛到奇石處,沿著台階,登岸仰望,巨石就如屏風。大石的平面處有刻字,但已經磨滅了,無法辨識。向掌管祠堂的人詢問,他說是過去石上刻有大字:“元柱國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近世的廣平巡按監察御史徐瑁將字改刻為:“宋丞相陸秀夫太傅張世傑死事於此。”現在巨石仍在,字跡已經不可辨識了。我以為對元將張弘范應是不值得指責。南宋掌握國家大權的高官,把國家送給別人,就如同丟棄多餘的東西一樣,安然處之不知顧恤;如果不是陸秀夫、張世傑二位在其中有所作為,天理人倫,可能都幾乎要泯滅了。那個張弘范是元朝的臣子,哪裡值得去過分指責呢?何況這幾位賢臣的名望和事跡,永垂青史,會與日月爭輝;這幾個字的摩崖石刻,哪裡值得看重,一定要去和它計較呢?
於是就和羅知縣談論厓山的史事:認為在南宋王朝流離遷徙的時候,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位並不是先帝臨終前托以輔國重任的大臣,都沒有和國家休戚與共、共存共亡的責任,即使他們不為國犧牲,也沒有敢指責他們的人。現在他們忠貞自持的高尚節操,的確是人以平常心無法料想的,這就是他們尤其被後世人懷念景仰,不能遺忘的原因。祠堂擁有三頃多田產,是知縣從已廢棄寺廟遺留下的田產中劃撥的。厓山中向來沒有虎豹等猛獸為害,居住在這裡的百姓向來不做盜賊,雖然這裡設定了主管巡檢的官員,但多年以來並沒有捕獲盜賊的功績。天已至傍晚了,我獨自坐在船艙里,感慨古今,多次躺下但卻無法入睡。
祭祀歸來之後,大家都說:“自從去厓山之後,天氣沒有這樣睛朗,風浪也沒有這樣平靜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厓門弔古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厓門弔古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