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瑞州三賢堂記》閱讀答案

瑞州三賢堂記①
文天祥
瑞有三賢祠堂。三賢,余襄公、蘇文定公、楊文節公。祠堂舊在水南,景定庚午毀於兵。前守嚴陵方君逢辰,遷之稍西,垂成而去。某為君代,相遇於上饒。君語及斯堂曰:“瑞人之敬三賢也如生,三年無所於祠,意閔閔焉,予是以亟新之也。然塗塈②未畢,像設未備,子其成之,成則為之記。”
某至郡,既敬奉君之教,遂率諸生行釋菜禮③。而君書三至,諗記之成,某不得辭。
夫瑞為郡,號江西道院。然在汴京盛時為遠小,故余、蘇二公皆以謫至。楊公江西人,雖自蓬監出守,殊不薄淮陽也。瑞人矜而相語,概曰:“吾郡以三賢重。余公坐黨範文正;蘇公坐救其兄東坡先生,後又以執政坐元祐黨;楊公坐爭張魏公配享事。使此三賢者皆無所坐,安得辱臨吾土!”
噫,甚矣,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然三賢所養,猶有可得而竊窺者乎?范公忤呂丞相而去也,未幾復用。襄公自瑞徙泰,乃獨請嶺南便郡④以歸,愈去愈遠,豈非所謂同其退不同其進者耶?蘇公世味素薄,其記東軒,謂顏氏簞瓢之樂,不可庶幾,而日與郡家收錙銖之利,曾不以為屈辱。異時再謫、三徙之餘,退老潁濱,杜門卻掃,不怨不尤,使人之意也消。若楊公則肆意吟喔,筆墨淋漓,在郡自為一集,與疇昔道山群賢文字之樂,無以異也。若三賢者,豈以擯斥疏遠累其心哉!
夫擯棄疏遠不以累其心者,其流或至於翛然遠舉,超世遺俗,而三賢又不然。余公用於慶曆,蘇公用於元祐,蹇蹇匪躬⑤,皆在困躓流落之後。楊公當權奸用事,屢召不起,報國丹心,竟以憂死,凜然古人尸諫之風。嗚呼,此其所以為三賢歟!由前言之,吾知在瑞之時,樂天安土;由後言之,吾知在瑞之時,乃心罔⑥不在王室。嗚呼,此其所以為三賢歟!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雖為之執鞭,所欣慕焉。”瑞人之敬三賢也,又於此思之,當有以稱方君所為欲記斯堂之意。某與先正,無能為役。
(有刪改)
【注釋】①本文是文天祥擔任瑞州郡守時為“三賢堂”落成而寫的記文。三賢,分別指余靖、蘇轍和楊萬里。當初范仲淹被貶謫瑞州時,余靖說這樣處置會使天下人不敢再進忠言,因而被貶到瑞州掌管酒稅。蘇轍為救蘇軾被貶謫瑞州掌管鹽酒稅。②塈:jì,抹塗屋頂。③釋菜禮:古代祭祀先聖先師的典禮。④便郡:政務輕簡之郡。⑤蹇蹇匪躬:忠直諫諍。⑥罔:無。
1.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年無所於祠,意閔閔焉閔 閔:憂慮
B.殊不薄淮陽也 薄:輕視
C.杜門卻掃,不怨不尤 尤:犯錯
D.與疇昔道山群賢文字之樂 疇昔:過去
答案:C
2.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瑞人之敬三賢也如生吾知在瑞之時
B.故余、蘇二公皆以謫至報國丹心,竟以憂死
C.子其成之,成則為之記此其所以為三賢歟
D.然在汴京盛時為遠小 而三賢又不然
答案:B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遷之稍西,垂成而去。
(方君)把祠堂遷到城西,在將要竣工時離任了。
B. 而君書三至,諗記之成,某不得辭。
方君的書信多次到來,勸誡(我)記錄它的落成,我不能夠推辭。
C. 使此三賢者皆無所坐,安得辱臨吾土!
如果這三位賢人都沒有獲罪,又怎么能夠遭受我們這塊土地的侮辱呢!
D. 某與先正,無能為役。
我對於前代的賢臣,連給他們做役使都不配。
答案:C
4.下列對文中有關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余襄公、蘇文定公、楊文節公”中,“襄”“文定”“文節”分別為三人的諡號。
B. “嚴陵方君逢辰”中,“方君”是人名,“嚴陵”是籍貫,“逢辰”意思是過生日。
C.“噫,甚矣,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的正常句式應為“噫,瑞人之好是懿德也甚矣”。
D. “太史公曰”,一般放在《史記》文章的結尾,表達司馬遷對歷史事件及人物的看法。
答案:B
5. 根據文章四、五段的內容,完成下面兩個問題。
①請用自己的話概括三賢“樂天安土”和“心罔不在王室”的具體表現。(4分)
“樂天安土”“心罔不在王室”
余公 請求到嶺南過輕簡的生活 即使在困頓的時候,也忠直諫諍
蘇公①
楊公 ② ③
參考答案:①蘇公像顏回一樣安貧樂道,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同時身居小官而能盡職盡責;②楊公揮筆作詩吟詠,酣暢淋漓,恣意之態與過去一樣;③楊公因不滿奸臣當道而屢次拒不赴任,最後憂心而死,大有古人以死諫君的風骨。
②《岳陽樓記》中最能體現三賢精神品質的句子是,。
答案: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6. 請簡要回答文天祥修建三賢堂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要點:完成方君囑託,實現百姓期待,表達作者敬意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天祥《瑞州三賢堂記》閱讀答案0
文天祥《瑞州三賢堂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