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衛滿者,故燕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朝鮮王衛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①、朝鮮,為置吏,築鄣塞。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②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聚黨千餘人,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者王之,都王險③。
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見。元封二年,漢使涉何譙諭右渠,終不肯奉詔。何去至界上,臨浿水,使御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④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兵襲攻殺何。
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軍楊僕從齊浮渤海;兵五萬人,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右渠發兵距險。左將軍卒正⑤多率遼東兵先縱,敗散,多還走,坐法斬。樓船將軍將齊兵七千人先至王險。右渠城守,窺知樓船軍少,即出城擊樓船,樓船軍敗散走。將軍楊仆失其眾,遁山中十餘日,稍求收散卒,復聚。
左將軍破浿水上軍,乃前,至城下,圍其西北。樓船亦往會,居城南。右渠遂堅守城,數月未能下。天子曰將率不能,使濟南太守公孫遂往之,有便宜得以從事。遂至,左將軍曰:“朝鮮當下久矣,不下者有狀。”言樓船數期不會,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為大害,非獨樓船,又且與朝鮮共滅吾軍。”遂亦以為然,而以節召樓船將軍入左將軍營計事,執捕樓船將軍,並其軍,以報天子。
左將軍已並兩軍,即急擊朝鮮。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參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諭其民,以故遂定朝鮮,為四郡。
(節選自《史記·卷一百一十五》)
[注]①真番:中國西漢漢武帝公元前109年滅衛氏朝鮮之後,次年在其地設立的一個郡,與樂浪郡、玄菟郡和臨屯郡合稱漢四郡。屬幽州刺史部。②浿水:音配,朝鮮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稱。③王險:今平壤大同江南岸。④裨王:漢時稱匈奴的小王。⑤卒正:王莽新朝官職名,職務同太守。
4.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 略屬:侵犯並使……成為屬地
B.漢使涉何譙諭右渠 譙:責問
C.上為其名美,即不詰 詰:追責
D.樓船亦往會,居城南 居:居住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燕,周朝諸侯國國名,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燕王,中國古代王爵之一。
B. “役”的本義是服兵役,戍守邊疆。 如《歸去來兮辭》中的“既自以心為形役”的“役”就是它的本義。
C. 節,符節,是中國古代君主派出的使節所持的憑信,用於代表君主出征、節制方面、監察、辦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國等重大事務的證明。
D.郡,形聲字,形旁“阝”表示“郡”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指古代的行政區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衛滿後來雖成為朝鮮王,但他原是燕國人。在漢朝建立之後,因燕王盧綰zao6*反衛滿被迫逃離出邊塞,後來在王險建國。
B.衛滿之孫衛右渠做了朝鮮王之後,與大漢朝產生了矛盾。他始終沒有覲見大漢天子,後又因漢使涉何派車夫殺死朝鮮叫做長的小王而派兵侵襲並殺死了遼東東部都尉涉何。
C.朝鮮王衛右渠奮力抵抗漢朝大軍。漢朝派出的海陸大軍分別從渤海、遼東進兵朝鮮,但都因左將軍荀彘指揮不當遭遇兵敗。
D.衛右渠被尼谿相參派人刺殺身亡。濟南太守公孫遂奉命督軍,逮捕樓船將軍後,荀彘率領兩支軍隊猛攻朝鮮,形勢逼迫下衛右渠被殺,後朝鮮被併入漢朝郡縣。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5分)
(2)將軍楊仆失其眾,遁山中十餘日,稍求收散卒,復聚。(5分)
參考答案
4.D(居:駐守)
5.B(“既自以心為形役”的“役”是“役使,奴役”的意思)
6.C (“左將軍荀彘指揮不當”有誤)
7.(1)漢朝建立(興建),因為那裡離得遠而難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復了遼東(郡)從前的關塞,到浿水作為邊界,歸燕國(燕王)管轄(歸屬於燕國或燕王)。(“興”“為”“故塞”“屬”各1分,句意1分)
(2)將軍楊仆失去了軍隊(人馬),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漸找回(尋找收攏)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眾”“遁于山中”“稍”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朝鮮王衛滿,原是燕國人。最初,在燕國全盛的時候,曾經攻取真番、朝鮮,讓它們歸屬燕國,並為它們設定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漢朝建國後,因為那裡離得遠,難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復遼東郡從前的那些關塞,一直到浿水為界,屬燕國管轄。後來燕王盧綰zao6*反,跑到了匈奴,衛滿也流亡於外,聚集了一千多個同黨之人,梳著椎形髮髻,穿上蠻夷服裝,在東方走出塞外,渡過浿水,居住到秦國原來的空曠之地名叫上下鄣的地方,並逐漸地役使真番、朝鮮蠻夷以及原來的燕國和齊國的逃亡者,使他們歸屬自己,在他們當中稱王,建都在王險城。
衛滿把統治權傳給兒子,再傳到孫子右渠手中,這時被朝鮮所引誘來的漢朝人越來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覲見漢朝天子。元封二年(前109),漢朝派涉何責備和告知右渠,但右渠終究不肯接受漢朝的詔命。涉何離開朝鮮,來到邊界,面對浿水,就派駕車的車夫刺殺了護送涉何的叫長的朝鮮裨王,然後立即渡河,疾馳而回,進入漢朝邊塞。於是回到京城向天子報告:“我殺了朝鮮的一個將軍。”天子認為他有殺死朝鮮將軍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過失,卻授予他遼東東部都尉的官職。朝鮮怨恨涉何,調兵偷襲,殺了涉何。
漢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過的犯人去攻打朝鮮。元封二年秋天,漢朝派樓船將軍楊僕從齊地乘船渡過渤海,共率領五萬大兵;左將軍荀彘率兵走出遼東郡,去討伐右渠。右渠調兵據守在險要的地方,抵抗漢朝軍隊。左將軍的名字叫多的卒正首先率遼東兵進擊敵人,結果隊伍失敗而走散了,卒正多帶著人跑回來,他因犯了軍法而被殺。樓船將軍率領齊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達王險城。右渠守城,探聽到樓船將軍軍隊少的訊息,就出城攻打樓船將軍,樓船將軍的軍隊失敗而四散奔逃。楊仆將軍失去了軍隊,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漸找回四散的兵卒,重新聚集到一起。
左將軍攻破浿水上的朝鮮軍隊,才向前進,直到王險城下,包圍了城的西北地方。樓船將軍也前去會師,駐軍城南。右渠於是堅守王險城,幾個月過去了,漢軍也未能攻下王險城。天子說將帥無能,派遣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如有方便有利的機會,可以隨時自行處理事務。公孫遂到達朝鮮後,左將軍說:“朝鮮早就可以攻下了,現在還未攻下是有原因的。”他又說了同樓船將軍約定進軍日期;而樓船將軍不來會師的事,並把他一向懷疑樓船將軍謀反的想法都告訴了公孫遂,說:“現在到了這種地步還不逮捕他,恐怕會成為大害,不僅是樓船將軍要謀反,而且他又要聯合朝鮮一起來消滅我軍。”公孫遂也認為是這樣,就用符節召樓船將軍來左將軍軍營中商量事情捉拿了樓船將軍,並把他的軍隊合併到左將軍手下,然後把這件事報告了漢天子。
左將軍合併了兩方面的軍隊,就急速攻打朝鮮。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參就派人殺死了朝鮮王右渠,向漢朝投降。左將軍派右渠的兒子長降、相路人的兒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訴朝鮮的百姓,因此漢朝終於平定了朝鮮,設立了四個郡。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