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也。父暢,汝南、鄉郡二郡太守。雄有孝性,居父憂,殆不可識。清河王懌為司空,闢為左曹。懌遷司徒,仍授左曹。雄用心平直,加以閒明政事,經其斷割,莫不悅服。懌每謂人曰:“必也無訟,辛雄有焉。”歷尚書駕部、三公郎。會沙汰郎官,唯雄與羊深等八人見留,余悉罷遣。
初,廷尉少卿袁翻以犯罪之人,經恩競訴,枉直難明。遂奏曾染風聞者,不問曲直,推為獄成,悉不斷理。詔門下、尚書、廷尉議之。雄議曰:“《春秋》之義,不幸而失,寧僭不濫。僭則失罪人,濫乃害善人。今議者不忍罪奸吏,使出入縱情,令君子小人,薰蕕不別,豈所謂賞善罰惡,殷勤隱恤者也?古人唯患察獄之不精,未聞知冤而不理。”詔從雄議。
時諸方賊盛,而南寇侵境,山蠻作逆,孝明欲親討,以荊州為先。詔雄為行台左丞,與臨淮王彧東趣葉城;別將裴衍,西通鴉路。衍稽留未進,彧師已次汝濱。逢北溝求救,彧以處分道別,不欲應之。雄曰:“王執麾閫外,唯利是從,見可而進,何必守道?”彧恐後有得失之責,要雄符下。雄以車駕將親伐,蠻夷必懷震動,乘彼離心,無往不破,遂符彧軍,令速赴擊。賊聞,果自走散。
及爾朱榮入洛,河陰之難,人情未安,雄潛竄不出。孝莊欲以雄為尚書,門下奏曰:“辛雄不出,存亡未知。”孝莊曰:“寧失亡而用之,可失存而不用也?”遂除度支尚書。
永熙三年,兼吏部尚書。時近習專恣,雄懼其讒匿,不能守正,論者頗譏之。孝武南狩,雄兼左僕射,留守京師。永熙末,兼侍中。帝入關右,齊神武至洛,於永寧寺大集朝士,貴雄及尚書崔孝芬、劉庚、楊機等曰:“為臣奉主,匡危救亂。若處不諫諍,出不陪隨,緩則耽寵,急便竄避,臣節安在?”乃誅之。
(節選自《北史·列傳卷三十八》)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殷勤隱恤者 隱:隱藏。
 B.與臨淮王彧東趣葉城 趣:奔赴,前往。
C.彧師已次汝濱 次:駐紮。
D.遂除度支尚書 除:任命,授職。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辛雄“閒明政事”和“不能守正”的一組是 ( )
A.①遂符彧軍,令速赴擊②雄兼左僕射,留守京師
B.①詔從雄議 ②雄潛竄不出
C.①詔雄為行台左丞 ②處不諫諍,出不陪隨
D.①經其斷割,莫不悅服 ②緩則耽寵,急便竄避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辛雄,是隴西狄道人。他很有孝心,在他父親去世守喪期間,由於悲傷過度,面容枯槁,人們幾乎都認不出他來了。
B.辛雄在對袁翻他們處理案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藉助《春秋》的道理,指出要賞勵好人懲辦壞人,做到案件審理的公正明斷。
C.辛雄看到臨淮王元彧不敢擔責任去救援北溝,感到有機可乘,趁著他們心志不一致,主動下令給叛賊的軍隊以沉重的打擊,命令火速前去進擊。
D.由於辛雄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孝莊皇帝力排眾議,在不知辛雄下落時,還是授予了辛雄度支尚書的職務。
13.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沙汰郎官,唯雄與羊深等八人見留,余悉罷遣。(3分)
(2)古人唯患察獄之不精,未聞知冤而不理。(3分)
(3)寧失亡而用之,可失存而不用也?(4分)
參考答案
10.A(隱,是哀憐的意思,《齊桓晉文之事》中有“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11.D(“閒明政事”指的是對政事處理嫻熟清楚,“不能守正”指的是不能堅守節義。A.②說的是辛雄留守京師,不屬於“不能守正”;B.①“詔從雄議”是辛雄建議的結果;C.①說的是辛雄擔任職務的情況。)
12.C(給軍隊下命令是臨淮王元要求辛雄做的,不是他自己主動做的。)
13.見“參考譯文”中畫線句。
(參考譯文)
辛雄,字世賓,是隴西狄道人。他的父親辛暢,曾做過汝南、鄉郡兩郡的太守。辛雄有孝敬長輩的品性,他在父親去世守喪期間,(由於悲傷過度)(人們)幾乎都認不出他來了。清河王元懌擔任司空時,徵召辛雄作了左曹。(後來)元懌升任司徒,仍授予辛雄左曹的職務。辛雄辦事用心,公平正直,加上他施政辦事嫻熟精明,事情經過他的裁斷,人們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元懌常常對人說:“要么沒有訴訟,如果有辛雄就有明斷的才能。”歷任尚書駕部、三公郎。當時趕上精簡郎官,只有辛雄和羊深等八人被留用,其他人全都被罷官遣送。
當初,廷尉少卿袁翻作為犯罪的人,得到恩準多次抗訴,但卻難以明辨是非。(袁翻)於是就上奏控告那些曾經傳播風言風語的人,說他們不問是非曲直,就把他陷入罪案,而又完全不加審理。皇帝下詔到門下、尚書、廷尉那裡討論這件事。辛雄議論說:“按《春秋》中的道理,斷案如果失誤,寧可失之於執法不嚴也不要濫用刑罰。枉法執法不嚴會放過一些罪人,而濫用法卻會傷害好人。現在討論這件事的人不忍心得罪奸邪的官吏,使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讓君子和小人、好事和壞事沒有區別,這難道就是我們所說的要賞勵好人懲辦壞人,要情意懇切地同情並體恤他人嗎?古代的人只擔心審查案件不能精細,沒有聽說明知道有冤情卻不審理的。”皇帝下詔依從了辛雄的建議。
當時各個地方的盜賊四起,而南寇又侵犯邊境,山中的蠻人作亂,孝明皇帝準備御駕親征,擬先到達荊州。下詔讓辛雄擔任行台左丞,與臨淮王元彧從東面趕赴葉城;偏將裴衍,從西面打通鴉路。裴衍拖延時間沒有前進,元彧的軍隊已經駐紮在汝水河邊。趕上北溝方面求救,元彧因為所部與北溝部隊不屬同一戰區,不想救應他們。辛雄說:“您在外指揮軍隊,凡是有利的事就可以做,見到合適的機會就要上前,何必死守戰區劃分的規定呢?”元彧害怕以後有失誤受到指責,要辛雄發給兵符。辛雄認為皇帝將親自征伐,蠻夷的人一定心懷恐懼,趁著他們心志不一致,就會無往而不勝,於是辛雄就給元彧的軍隊發了兵符,命令火速前去進擊。賊人聽說後,果然自行逃散了。
當爾朱榮進入洛陽,製造了河陰之難時,人心不能安定下來,辛雄躲藏起來沒有出來。孝莊皇帝想讓辛雄作尚書,門下上奏說:“辛雄不出現,死活還不知道。”孝莊帝說;“寧可錯在不知他下落時任命他,怎么能錯在他還活著而不任用他呢?”於是發布了授予辛雄度支尚書的文告。
永熙三年,辛雄兼任吏部尚書。當時皇帝的親信專橫跋扈,辛雄害怕他們的讒言和陷害,不能堅守正道,評論的人很是譏諷他。孝武帝到南方征討,辛雄兼任左僕射,留守京城。永熙末年,兼任侍中。皇帝逃入關內,齊神武帝到了洛陽,在永寧寺召集朝廷官員們,指責辛雄及尚書崔孝芬、劉庚、楊機等人說:“作為臣子侍奉君主,要拯救危難。如果處於朝廷之內不諫諍,皇帝外出不陪同隨往,平時沉溺於爭寵之中,有事便逃竄躲避,臣子的節義到哪裡去了?”於是就殺掉了辛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