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貓相乳說》司馬光《貓虪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司徒北平王家,貓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飲於死母,其鳴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聞之,起而聽之,走而救之。銜其一置於其棲,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異之大者也。夫貓,人畜也,非性於仁義者也,其感於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罰罪以平。國事即畢,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融融如也,視外猶視中,一家猶一人。夫如是,其所感ying6*召致,其亦可知矣。愈時獲幸於北平王,客有問王之德者,愈以是對。客曰:“夫祿位貴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難未若持之之難也得之於功或失於德得之於身或失於子孫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既已,因敘之為《貓相乳說》雲。
(取材於韓愈《貓相乳說》)
(二)
仁義,天德也。天不獨施之於人,凡物之有性識者鹹有之,顧所賦有厚薄也。余家有貓曰虪(讀shū),每與眾貓食,常退處於後,俟眾貓飽,盡去,然後進食之。有復還者,又退避之。他貓生子多者,虪乃分置其棲,與己子並乳之。有頑貓不知其德於己,乃食虪之子,虪亦不與較。家人見虪在旁,以為共食之,以畜自食其子不祥而痛笞之,棄於僧舍。僧飼之,不食。匿籠中,近旬日,餓且死。家人憐且返之,至家然後食。家人每得幼貓,輒令虪母之。嘗為他貓子搏犬,犬噬之幾死,人救獲免。及死,余命貯篦中,葬於西園。昔韓文公作《貓相乳說》,以為北平王之德感ying6*召致,及余家有虪,乃知物性各於其類,自有善惡。韓子之說,幾於諂耳。嗟乎!人有不知仁義,貪冒爭奪,病人以利己者,聞虪所為,得無愧哉!
(取材於司馬光《貓虪傳》)
8.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一方乳其子 乳:哺乳
B.北平王牧人以康 牧:治理
C.顧所賦有厚薄也 顧:回想
D.有頑貓不知其德於己 德:有恩
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亦異之大者也
這也是非常與眾不同的了
B.其感於所畜者乎哉
這難道不能感動飼養他的人嗎
C.嘗為他貓子搏犬,犬噬之幾死
虪曾經為其他貓的幼仔與狗搏鬥,狗差點將他咬死
D.乃知物性各於其類,自有善惡
才了解物類天性各有不同,本自有善有惡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韓愈看到北平王家的貓替其他貓餵養幼仔,但認為這一舉動並不是出於貓的天性。
B.虪不僅很懂得謙讓,每次吃飯時都等其他貓吃飽後才吃,還幫助其他貓餵養幼仔。
C.司馬光家人認為畜類吃掉自己的幼仔是不祥的,將虪丟棄到僧舍,虪卻並不記恨。
D.司馬光寫《貓虪傳》意在批評韓愈寫《貓相乳說》來阿諛北平王,是個不仁義的人。
12.韓愈的《貓相乳說》和司馬光的《貓虪傳》對“仁義”的理解有所不同,你同意哪種觀點?請結合原文並聯繫現實,談談你的看法。(200字左右)(12分)
參考答案
8.(5分)
夫祿位貴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難//未若持之之難也/得之於功/或失於德/得之於身/或失於子孫/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
【評分參考】
答對兩處得1分。答錯兩處扣1分。
9.(3分)C(顧:只不過)
10.(3分)B(應為“這難道不是被蓄養的人感召的結果嗎”)
11.(3分)D(“意在批評”不完全符合文意,“是個不仁義的人”於文無據)
12.(12分)
【評分參考】
①觀點及結合原文:3分。
②聯繫實際談領悟:5分。言之成理,觀點鮮明,分析深刻,得滿分。
③語言表達:4分。
④字數不足,酌情扣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一)
司徒北平王家裡,有(兩隻)(在)同一天產子的母貓,其中一隻母貓死了。(它)有兩隻幼仔在吃死去的母貓的奶,(因為吃不到奶)幼仔嘶叫得非常悲哀。另一隻母貓正在哺乳自己的孩子,好像聽到了幼仔的叫聲,(它)站起來傾聽,跑過去過去救它們。(母貓)叼著其中一隻(幼仔)放在自己的窩裡,又去(叼另一隻),返回來給這兩隻幼仔餵奶,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噫,(這)也是非常與眾不同的了。貓是人養的畜生,不是本性就懂得仁義的,(這隻母貓的舉動)難道不是被蓄養它的人感召的結果嗎!北平王治理人民,使他們平安康樂,懲罰犯罪的人,使他們得到公平。國家大事處理得當,家道得以推行,父親像父親的樣子,兒子像兒子的樣子,兄長像兄長的樣子,弟弟像弟弟的樣子,融洽和諧,對待外人就像對待家人,一家人團結得像是一個人。像這樣,他感化招致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我那時正有幸被北平王賞識,有個客人問(我)北平王的德行,我就對他講了這些。客人說:“薪俸、官位、富貴是每個人都很想得到的,(但)得到它的難度,(還)不如保住它的難度(大)。靠功勳得到了,有可能因為道德(敗壞)而失去;本人得到了,有可能被子孫敗毀。如今(看)(北平王)功德這樣(高),吉祥和幸福這樣(多),就可以明白他能很好地保住這些了。”既然明白了,(我)就作這篇《貓相乳說》來說說。
(二)
仁義是上天賦予的品德。上天不單單將它賦予人類,凡是有天分的物種都有,只是(上天)賦予的有多有少(罷了)。我家有一隻貓名叫,每次與其它貓一起吃飯,(它)常常退到後面,等其它貓吃飽,都離開了,這之後(它)才過去吃。有(其它貓)又回來(吃)的,(就)又退後躲開。其它貓有生孩子較多的,就分(一些幼仔)放在自己窩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哺乳。有(一隻)頑劣的貓不懂得對自己有恩,竟然吃掉了的孩子,也不與它計較。家裡人看見在旁邊,以為(與頑劣的貓)一起吃掉了自己的孩子,認為畜類自己吃掉自己的孩子很不吉利,就狠狠地鞭打了,將拋棄到僧舍。僧人餵食,不吃。(僧人將)放在籠子中,將近十天,(一直不吃飯)快要餓死了。家裡人可憐它,將它帶回家,回到家後(才)吃東西。家裡人每次得到幼貓,就讓哺育。曾經為了(保護)其它貓的孩子與狗搏鬥,狗咬他,差一點把它咬死,有人救(它)才得以倖免。等到死去,我命人放在竹籃中,埋葬在西園。過去韓文公寫《貓相乳說》,認為(貓相乳是)受北平王的高尚品德感化(才)達到的,等到我家有了,(我)才了解物類天性各有不同,本自有善有惡。韓愈的說法,差不多接近諂媚了。唉!那些不知仁義,貪婪相爭,損人利己的人,聽到做的事,難道不慚愧嗎!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