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閱讀練習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陳涉世家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zēng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nìng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qí。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jì,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相關試題及答案
1. 本文的作者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人名)。《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 起義的導火線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認為起義將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秦二世殺太子扶蘇,引起人民的不滿;②楚人懷念楚將項燕,有強烈的復國願望。陳勝提出的起義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起義的策略是: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3. 第3段開頭交代了幾個場面?分別是何用意?
[答]開頭交代了“並殺兩尉”“召令徒屬”“為壇而盟”這三個場面,“並殺兩尉”是為了掃清障礙,“廣故數言欲亡”“故”表明用計,目的是激怒將尉“答廣”“尉果符廣”“果”表明計畫成功,“劍挺”寫出將尉的兇殘,接著用“奪”“殺”“佐”“並殺”連著四個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陳勝、吳廣面對強敵,奮勇殺敵的鬥爭精神。“召令徒屬”慷慨陳詞,幾句話簡潔精煉,說理中肯,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號召力。再次體現陳勝的膽識和才智。文中在描述這兩個場面後,插入一句議論“從民欲也”,表明起義正是人心所向,對“為壇而盟”的描寫,則顯示了簡樸隆重的氣氛
4. 陳勝是怎樣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又是怎樣發動起義的?
[答]輿論準備:置書魚腹、狐鳴而呼。
一步:誘使將尉鞭打吳廣,以激怒眾戍卒,趁機“並殺兩尉”,將眾戍卒置於自己的領導之下;第二步:指出唯一的生路是起來反抗,並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鼓舞鬥爭,贏得了眾戍卒的贊同;第三步:舉行莊嚴的誓師會,“為壇而盟”。
5、陳勝在起義初期做了哪幾件事?這表明他有怎樣的遠略?
[答]①“令符離人葛英將兵徇蘄以東”,為未來的指揮中心建立一個戰略後方;②自己率兵攻占陳,作為西進攻秦的指揮中心;③建立政權,提出復興楚國的戰略口號。這三件事表明陳勝的戰略目標是推翻秦王朝的統治。
6、文後半部分哪些詞語體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
[答]“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之大。
7、陳勝下面的幾句話後來廣為流傳,這些話表現了陳勝什麼樣的性格和精神。
①苟富貴,無相忘。 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答]①句表達了陳勝極想擺脫貧困,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反映了陳勝具有“有相同車,有難同當”的樸素階級感情,說明陳勝雖然出身低賤,但胸懷大志,不同尋常人。
②句以“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以“鴻鵠”比喻有遠大理想的人。通過比喻,表現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也反映了他對同伴目光短淺的惋惜。
③句徹底否定了封建統治階級欺騙勞動人民的所謂天生貴種、等卑有序、貴賤有別的謊言,砸碎了長期禁錮勞動人民頭腦的封建精神枷鎖,是鼓舞人心的戰鬥口號,表現了陳勝敢於解放思想,敢於推翻封建統治的鬥爭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陳勝是一個對封建統治強烈不滿,敢於反抗,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有志氣,有抱負的農民起義的領袖。
8、從陳勝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號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品質?
[答]陳勝認為當時的形勢有利於發動起義,他抓住秦王朝所面臨的嚴重政治危機和楚國人民的反抗要求這兩個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並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表現出他超人的才略膽識和組織領導才幹。
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會天大雨( ) ②度已失期( )
③上使外將兵( ) ④楚人憐之( )
2與“陳勝、吳廣乃謀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D.羲之之書晚乃善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4.從選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陳勝是一位 的人。
答案:
1.①適逢,恰巧遇到。②揣度,推測,估計。③帶領,率領。④愛。
2.C
3.①天下百姓被秦王朝統治,受苦受難已經很大長時間了。(天下百姓長期受秦王朝統治,痛苦不堪。)②如今果真把我們的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軍隊,向天下發出倡導,應當有很多回響的人。
4.有卓越的領導才幹和超人的才略膽識

1.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吳廣素愛人 素:sǜ 樸素
B.廣故數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廣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堅執銳 被:biè 同“披”
2.翻譯下面語句。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3.吳廣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請你說說在殺死兩尉的過程中,他的智謀表現在哪裡。
4.陳涉揭竿起義,各地百姓紛紛回響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答案:
1.C
2.(用土)築台並(在台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3.(1)抓住時機;(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將法);(3)激怒眾人。
4.(諸郡縣)苦秦吏
【譯文】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別人一起被雇用給人家種地,有一次停止耕作,來到田埂上,煩惱忿恨了很長時間,說:“如果富貴了,大家互相不要忘記。”一起受僱傭的人笑著說:“你是被雇來給人家種地的人,哪裡來的富貴呀?”陳勝嘆息說:“唉!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徵發居住在里巷左邊的九百名貧苦人到漁陽去守衛邊塞,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在這一行列,擔任屯長。‘正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不能按期到達漁陽。法律規定,不能按期到達就要斬首。陳勝、吳廣便商量說:“如今逃跑也是死,舉大事也是死,同樣是死,我們為奪取天下而死好不好?”陳勝說:“天下人受秦朝的痛苦已經很久了。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應當做皇帝,應當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規勸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他到邊塞統率軍隊。現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將他殺了。百姓大都知道他賢良,但不一定知道他死了。項燕做楚國的將領,多次立功,愛護士兵,楚國人都憐惜他。有人以為他死了,有人以為他逃了。今天如果真能用我們這些人借用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必然會有很多人回響。”吳廣以為有道理。於是就去找人算卦,算卦的人知道他們的心意,對他們說:“你們的事情能夠成功,可以建立功業。然而你們問過鬼神嗎?”陳勝、吳廣心裡高興,思考算卦人要他們卜問鬼神的用意,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先在民眾中樹立威信罷了。”他們就用硃砂在一塊絲綢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用網打上來的魚的肚子裡。士兵把魚買回來煮著吃,發現魚肚子裡的字,感到很奇異。陳勝又悄悄讓吳廣到駐地旁邊雜草叢生的祠廟裡,夜間點起篝火,學著狐狸的聲音,呼叫:“大楚興,陳勝王。”士兵們在夜間聽到這種聲音,都感到驚異惶恐,到了天明,士兵們互相議論,都指指劃劃地看著陳勝。
吳廣平時愛護、體貼別人,士兵中很多人願意為他出力。將尉喝醉了酒,吳廣多次揚言要逃跑,故意激起將尉的憤怒,讓他侮辱自己,藉以激怒民眾。將尉果然鞭打吳廣。將尉將劍拔出,吳廣奮起奪過劍來;殺了將尉。陳勝協助他,把兩個將尉都殺掉了。然後把同行的人和部下士兵召集起來,號召他們說:“各位在這裡遇上大雨,延誤了期限,延誤了期限就要斬首。即使不被斬,守衛邊塞也要死掉十之六七。壯士不死則已,死就要留下大的名聲,王侯將相難道是由血統決定的嗎!”大家都說:“願意聽從命令。”於是就打出公子扶蘇和項燕的旗號,以符合民眾的心愿。大家袒露右臂作為標記,號稱大楚。建築壇台,用將尉的頭作祭品,結盟宣誓。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攻打大澤鄉,攻下後又進攻蘄縣。蘄縣被占領,就派符離人葛嬰向蘄縣以東進軍,銍、擲、苦、柘、譙等縣都被占領。邊進軍邊擴大隊伍。等到到了陳縣,已經發展到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人,士兵好幾萬人。圍攻陳縣,縣城裡的郡守、縣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樓下迎戰,守丞不能取勝,兵敗身死,大軍進入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和豪傑一起聚會計議大事。三老豪傑們都說:“將軍親自披鎧甲,執兵器,衝鋒陷陣,討伐無道,誅滅暴秦,重建楚國的社稷,勞苦功高,應該稱王。”於是陳勝就立為王,國號張楚。
這時候,各郡縣痛恨秦朝官吏的人,都把官吏抓起來殺掉,以回響陳勝。
【簡析】
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在秦朝末年不是偶然的。當時徭役繁重,賦稅無度,刑罰殘酷,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九百人走投無路的命運,正是全國勞苦大眾處境的縮影。這也是大澤鄉的星星之火能點燃全國範圍農民起義燎原烈火的原因。由於當時秦王朝的力量還很強大,加之陳勝本人不善於團結內部和貪圖王侯生活,脫離了民眾,所以這支起義軍經過短短六個月就失敗了。陳勝本人也被叛徒殺害。但是大澤鄉起義所表現出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甘忍受黑暗統治,敢於用革命的手段達到推翻和改造這種統治的目的,這種大無畏英雄氣概永留史冊。在陳勝,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各路起義軍迅速席捲全國,終於滅亡了秦王朝,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這一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本文生動地記錄了由大澤鄉起義到張楚政權建立這一段歷史進程,再現了陳勝、吳廣兩位起義領袖的英雄本色。陳勝有很高的階級覺悟,並且決心乾一番大事業。這表現在傭耕時與同伴的對話中,表現在並殺兩尉之後面對徒屬所作的講演中,特別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是對奴隸制世襲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於他站得高、看得遠,他的話很有鼓動性,能收到徒屬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為起義領袖,陳勝和吳廣都能審時度勢、機智果斷,為起義作出周密的謀劃和部署。當九百人在大澤鄉遇雨失期,面臨必死處境時,陳勝和吳廣當機立斷,密謀起義,決心在走投無路之中率眾闖出一條生路來,說明他們對起義的時機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謀中,陳勝對時局作了精闢的分析,在這種分析的基礎上,決定起義打出公子扶蘇和項燕的旗號。正是這種策略才造成起義一呼百應,迅速遍及全國的大好局面。他們在卜者啟發下,精心策劃的丹書魚腹和篝火狐鳴兩件“靈異”,騙過了眾人的耳目。他們合演的殺將尉雙簧戲,成功地點燃了起義的導火線,這些都能說明他們善於謀劃。攻下蘄縣這第一個縣城後,他們及時派葛嬰帶領人馬到蘄縣以東開闢新戰場,以便迅速打開局面。在攻下第一個郡治所在地陳縣後,不失時機地立國稱王,建立起農民政權。這些都說明陳勝和吳廣在起義初期戰略戰術運用得當,成功地擔當了領袖的責任。陳勝在戰鬥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身先士卒;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這些都是領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質,在陳勝、吳廣身上明顯地體現出來。兩個將尉在大澤鄉事變中並沒有過失,他們和吳廣的一場衝突是起義領袖預謀的,但最終仍不免一死。這是因為他們是秦王朝勢力的代表人物,在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面前,充當了起義軍的對立面,因此難逃充當犧牲品的命運。
上述人物性格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件或細節的記敘表現出來的,不難看出,《史記》在為一個個歷史人物立傳時,不僅記錄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風貌,同時展示與人物活動相關的背景、環境,從而再現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畫面。這正是《史記》文學性的主要體現。與此相應的是《史記》的語言也是文學的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被魯迅譽為“無韻之《離騷》”。
陳勝、吳廣在密謀起義之時曾找人算卦,後來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書和狐鳴兩齣騙局。這種為推翻一個政權而造輿論的騙術,在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關頭屢見不鮮。當廣大民眾畏天命的意識很濃厚的時候,舉事者想要“威眾”,以種種騙術把自己打扮成受命於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見效的手法。問題在於作為起義領袖,陳勝、吳廣自己並不迷信天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是他們的真實思想。《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更是不信這一套,在記敘陳勝、吳廣行卜時,作者特意點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則“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還有幾分可信?至於“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參與密謀。《陳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類騙術昭然若揭。《高祖本紀》中對劉邦製造的斬蛇之類的神話也持保留態度。這都說明司馬遷的歷史觀是進步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陳涉世家》閱讀練習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0
《陳涉世家》閱讀練習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