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該文通過敘述孫權勸學和呂蒙學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讀書大有好處的道理,並告誡人們刻苦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閱讀練習
1、文學常識填空。
《孫權勸學》一文作者是 ,是 時代的政治家、史學家。他主持編攥的 ,是我國最大的一部 史書。
2、找出《孫權勸學》一文中的成語並解釋。(寫一個)
3、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1)卿今當塗掌事( ) (2)但當涉獵 ( )
(3)蒙辭以軍中多務 ( )(4)及魯肅過尋陽( )
4、根據語段內容回答。
(1)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話是:
(2)“刮目相待”後,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麼?
5、將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6、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參考答案
1、司馬光 北宋 《資治通鑑》2、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3、(1)當道、當權(2)粗略的閱讀(3)推託(4)到
4、(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2)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5、①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 ②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
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麼?
答:用對話的方法進行語言描寫 。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麼啟示
答: 我的啟示是:1、開卷有益,只要有學習,就會有收穫;2、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我們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別人。
3.句子翻譯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譯文:你今天掌管權事,不可以不學習啊。( √ )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裡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今天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在吳縣時的阿蒙啊!( √ )
4、《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鑑》 ,該書是 宋(朝代) 司馬光 (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 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 戰國到 五代共1362 年間的史事。 
5、《孫權勸學》的原因是: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勸學》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6、魯肅的話表現了他 驚訝、敬佩 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 學有所獲;文末的 “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進一步闡明了這一點。 
7、文中可以提煉的一個成語是: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8.說說文中描寫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點
①孫權:
②呂蒙:
③魯肅:
孫權:豁達、大度,待人坦誠,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呂蒙:機敏精幹,虎虎有生氣的將才;魯肅:忠厚的長者。
9.用原文回答
①孫權為什麼要勸呂蒙學習?
答: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②表明呂蒙自己治學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語句是哪句?
答: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0.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答: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後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餘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11.本文和《傷仲永》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答:本文寫呂蒙“當塗掌事”之後,經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傷仲永》寫出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兩文的內容都與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兩文的寫法不同,本文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傷仲永》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注釋
1、初:當初,起初,這裡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浙江富陽)人,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222年稱帝。
3、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4、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6、今:如今。
7、當塗:當道;當權
8、掌事:掌管事務。
9、辭:推辭,推託。
10、以:介詞,用。
11、務:事務。
12、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3、豈:難道。
14、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專攻。“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
15、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者的官職。
16、邪(yé):通“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17、但:只,僅。
18、當:應當。
19、涉獵:粗略地閱讀。
20、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21、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22、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23、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24、益:好處。
25、乃:於是,就。
26、始:開始。
27、就學:指從事學習。
28、及:到了……的時候。
29、過:到。
30、尋陽: 縣名,如今湖北黃梅西南。
31、與:和。
32、論議:討論議事。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者:用在時間詞後面,無翻譯。
36、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
37、非復:不再是。復:再。
38、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39、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裡指“幾”。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44、何:為什麼。
45、見事:認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47、遂:於是,就。
48、拜:拜見。
49、別:離開。
50、為:成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親昵的意思。
52、肅:指魯肅。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與呂蒙討論議事,(魯肅)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當年的吳下呂蒙了!”呂蒙說:“讀書人離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後分別了。
賞析
該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孫權勸學,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嘆的巧妙接應。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長進,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文章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趣。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係,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道理啟示
(1)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於聽取他人好的意見並去做。
(4)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5)勸人要講究策略。
(6)不要找藉口不聽從別人。
(7)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8)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9)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並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0)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願意,你就會成活並成長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