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王充求學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選自范曄《後漢書·王充傳》)
閱讀訓練及答案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徙焉(搬遷到這裡) 師事(以老師的禮節侍奉) 輒(就) 遂(於是)
2、翻譯文中“好博覽而不守章句”(要求補出省略成分)。(王充)喜好讀書且不被書中的句子所束縛。
3、王充的“好博覽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D)
A、學習態度、學習方法B、學習內容、學習方法
C、學習內容、學習態度D、學習方法、學習範圍
分析:本文敘述了王充求學的故事,其中的“好博覽而不守章句”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譯文
王充字仲任,是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國元城郡遷徙而來。王充小時候是孤兒,在鄉里以孝順被稱讚。後來到京師,在太學求學,跟一個叫班彪的扶風師學習。王充喜歡讀書,而且無書不讀,沒有特別的限制。由於家裡窮,沒有書可讀,他常在洛陽的市集上遊走,看人家賣的書,看過一次後就能背誦,因此,對各家各派的學說都很熟悉。[1]
注釋
會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紹興一帶。 先:祖先。
王充的雕塑
王充的雕塑
孤:指小的時候死了父親。 稱:以……被稱讚。
徙焉:搬遷到這裡。徙,遷移。焉,指示代詞兼句末語氣詞,相當於“於是”、“於此”。
太學: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扶風:古地名,今陝西境內。
而:而且。 輒:就。
遂:於是,就。 肆:店鋪。
扶風班彪:扶風人班彪,漢代著名史學家,班固的父親,《漢書》是他草創的。
王充:東漢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著有《論衡》,認為天是自然存在的,反對“天人感應”,認為世界上沒有鬼神,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
京師:首都。東漢的首都是洛陽。
班彪:漢代著名學者、史學家。班固的父親,草創了《漢書》
師事:以師禮相待。
寓意
《論衡·別通》: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多讀書,讀好書,面要廣。要學會理解,不能死記硬背。[1]
感受
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學習的大好時光,學習王充愛學和好學的精神和靈活的學習方法。
王充簡介
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他小時候不但聰明而且用功。6歲開始識字讀書,8歲被送入本鄉書塾。20歲時,王充到洛陽的太學裡去求學,他還感到不滿足,就用課餘時間讀各種書。日子久了,他把太學裡收藏的書幾乎都讀遍了,又去街市的店鋪里找書來讀。王充讀書十分認真,記憶力又強,一部新書,讀過一遍就能把主要內容記下來。就這樣,他的知識越來越多。
因為王充對朝廷的腐敗看不慣,所以不做官,一生大都在家裡寫書。《論衡》就是他的有名的著作。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