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燭而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炳燭而學
炳燭而學一詞為師曠勸諫晉平公不要因為年老而放棄學習所設之比喻。
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
(2)師曠:晉國的樂師。因為他是盲音樂師,世稱“師曠”。
(3)欲:想要。
(4)暮:晚,遲。
(5)何:為什麼。
(6)炳燭:燃燭照明。炳,【動詞】點燃。
(7)乎:呢。
(8)安有:哪有。
(9)為人臣:做臣子的。
(10)戲:戲弄。
(11)盲臣:師曠是一位盲樂師,故自稱“盲臣”。
(12)安敢:怎敢。
(13)聞:聽說。
(14)少:少年(年輕時)。
(15)好:努力。
(16)陽:陽光。
(17)壯: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
(18)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照明。炳:點燃。
(19)孰與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孰與:與……比哪一個……。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20)善哉:說得好啊。 善:好。
譯文
晉平公向師曠詢問道:“我年紀七十了,想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習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卻戲弄他的君王的呢?” 師曠說:“盲眼的我怎么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好像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擁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文化常識]
師曠及其他。師曠是個盲樂師,他名字叫曠,但不姓師,因為他是當時著名樂師,所以叫師曠。這種以職業為姓的現象在春秋時還有:有個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稱匠石,有個著名的製作車輪的師傅名扁,世稱輪扁。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暮 ②安敢 ③善
2.翻譯:①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②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上文臣聞之中的之屬代詞,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遲、晚②怎么敢③好
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國君開玩笑的呢?②點燃蠟燭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個好呢?
3.下面一段話。
4.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總比不學習好。
【閱讀訓練及答案二】
1.解釋
(1)暮:晚,為時已晚  (2)何:為什麼  (3)少:年輕時  (4)陽:陽光
2.翻譯
(1)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哪有做臣子的卻戲弄他的君主呢?
(2)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
3.上文中晉平公和師曠談論的主題是什麼?文中“何不炳燭”所蘊含的比喻義是什麼?
學習的重要性。
暮年學習如炳燭之明,要勝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三:
(1)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如日出之陽 ②如炳燭之明
(2)翻譯下面句子。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從某一個角度概括這則寓言的思想意義。
參考答案
(1)①陽光。②點燃蠟燭照明。
(2)蠟燭的光亮雖然是有限的,但比在黑暗中摸索,哪一個更強呢?
(3)活到老,學到老。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炳燭而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炳燭而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