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學設計
課文《少年王冕》出自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鄉在今天的浙江諸暨。王冕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靠母親做些針線活供他讀書。
眼看三個年頭過去,王冕已經十歲了。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說:“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這點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第二天一早,母親便同王冕來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牽出一頭水牛來,交給王冕,指著門外說:“離這不遠就是七泖湖,湖邊的草地上有幾十棵合抱粗的垂楊柳,十分陰涼。牛要渴了,就在湖邊喝水。我每天供你兩頓飯,早上再給你兩個錢買點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親謝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說道:“你在這裡處處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歸,免得讓我牽掛。”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
從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親。遇上秦家煮些醃魚臘肉,他總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一天,正值黃梅時節,天氣悶熱,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綠草地上坐著。轉眼間,陰雲密布。一陣大雨過後,天空中黑雲邊上鑲著白雲。陽光透出來了,照得湖水通紅。山上霧氣繚繞,岩石掩映;山下樹木蔥蘢,青翠欲滴。樹枝像水洗過一般,綠得尤其可愛。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花苞上雨水點點,荷葉上水珠晶瑩透亮。王冕不jin6*看得入了迷,心裡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真是一點不錯。可惜這裡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下來。”隨後轉念又想:“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自此以後,王冕就把攢下來的錢托人到城裡買些顏料,學著畫荷花。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後,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鄉里人見他畫得好,竟拿錢來買。王冕的荷花越畫越好,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諸暨一帶都曉得他是個畫荷花的高手,都爭先恐後來買他的畫。王冕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到了十七八歲,王冕離開了秦家。他每天畫些畫,讀讀古人的詩文。春光明媚的時候,王冕就用一輛牛車載著母親,到村上湖邊走走。母親心裡十分歡喜。
【前言】
《少年王冕》是根據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改寫的。“百事善為先,百善孝為源。”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作者是嚴格按這一標準來刻畫王冕這一儒林外史的第一人的。對王冕有這樣一個評價:堪稱儒林楷模,學者榜樣。本文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意借名流隱括全文”原文介紹了王冕的一生,作者認為王冕的為學和為人是最理想的,希望藉此批評儒林中形形色色的醜陋現象。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建議】
1.在看似矛盾處
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王冕回答母親的話中,前後是有矛盾的,話中有話,意在言外。這是文中王冕唯一的語言。從字面上看王冕“說了什麼”——“我”在學堂悶得慌,放牛更快活。而情況是不是如此呢?透過文字表面看到背後,王冕是不是真的這個意思呢?前面講“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後面卻提到“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可見,王冕的悶得慌實在只是一個安慰母親的理由,他並不是真的在學堂里悶得慌,正好相反,從“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就足以看出王冕其實是個好學的孩子,放牛時還想著帶書去讀,你想想,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會在學堂里悶得慌呢?我們可以看到王冕說話的時的表情與心情:他十分渴望在學堂讀書,但又不得不去放牛,萬般無奈;但同時又不願母親為難,要為母親分憂,於是便面帶輕鬆地說著言不由衷的安慰母親的話。再聯繫上下文,從後面的一些描寫,如:“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攢起來去買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不知不覺三四個年頭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他每天畫些畫,讀讀古人的詩文。”這些語句,無一不是在向我們說明:王冕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這樣一個抓住任何機會,一有空閒就讀書的好孩子,怎么會在學堂里悶得慌呢?唯一的解釋就是:王冕理解母親的苦衷,所以在痛苦地答應母親輟學去放牛的時候,還想著用這樣一個理由去安慰自己的母親,減輕母親的心理壓力,這是一個多么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2.在細節描寫處
從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親。遇上秦家煮些醃(yen)魚臘肉,他總捨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捨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裡買幾本舊書。
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王冕有兩個“捨不得”,捨不得吃好東西,拿回家孝敬母親;捨不得花點心錢,積攢錢去買舊書。這兩個“捨不得”,體現出王冕的孝順和好學。
3.在精彩語段處
轉眼間,陰雲密布。一陣大雨過後,天空中黑雲邊上鑲著白雲。陽光透出來了,照得湖水通紅。山上霧氣繚繞,岩石掩映;山下樹木蔥蘢,青翠欲滴。樹枝像水洗過一般,綠得尤其可愛。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花苞上雨水點點,荷葉上水珠晶瑩透亮。
這段景物描寫,把雨後天空、湖水、青山、綠樹、荷花等景物寫得如詩似畫,清新美麗,讀來令人如在畫中,陶醉不已。很多時候,我們碰到如此美的景致文字,都會關注“寫什麼”,將景致與人物生生隔離了。這裡,除了要關注“寫什麼”,更多的是要關注“怎么寫”,從而真正意義上的指向語用。王冕觀景有順序:天空—山上—山下—湖裡,這是從上至下從遠及近的觀賞順序;王冕觀景有層次:這幅畫有內容——雲、天空、湖、山、石、樹、荷,精彩紛呈。這幅畫有顏色:黑、白、紅、綠,色彩斑斕。王冕觀景有意境:王冕“入了迷”,“人在畫圖中”,從而生髮了學畫的志向。
4.在文本特質處
獲得語言的途徑有很多,抓住文本特質,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所謂“特質”,指事物特有的性質或品質。因為有了特質,才有了事物間的本質的區別;因為有了特質,事物才有了其特有的誘人之處。一篇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事物,亦有其特有的表達方式,這就是“文本特質”。《少年王冕》是一篇小說,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小說主要通過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來揭示主旨,所以抓住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教學是教小說文本的重要內容。抓住王冕所說、所想、所做,讀懂王冕孝敬、好學的形象,正體現了小說教學的共性特質,也是把小說閱讀方法和表達方式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另外,營造環境是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這篇課文的自然環境描寫特色鮮明,也是本文的獨特之處。當然,關注語言表達是母語教育的使命,並不表示可以忽視對文本內容的解讀,可以忽視對學生情感的薰陶,而是在讓學生得“意”、得“情”的基礎上得“言”。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學生長知識、長情感、長思想、長形象、長語言的茵茵芳草地。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