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希望的日子教學設計

課文《播種希望的日子》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小時候,我每年夏天都要隨父母去我爺爺那裡。
寬闊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聲,脆脆的鳥鳴,使我流連忘返。“爺爺,我長大了也要來農場,種莊稼!”一天早上,我興致勃勃地說出了我的願望。
“那,你想種什麼呢?”爺爺笑了。“種西瓜。”我回答。爺爺的眼晴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讓我們趕快播種吧!”
我從鄰居家要來了五粒黑色的西瓜籽,取來了鋤頭。在一棵大橡樹下,爺爺教我翻鬆了泥土,然後把瓜籽撒下去。忙完這一切,爺爺說:“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當時,我並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個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也不知為它澆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變成一片泥漿。誰知,直到傍晚,西瓜苗卻連影子也沒有。晚餐桌上,我問爺爺:“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還得等多久?”
爺爺笑了:“你這么專心地等待,也許苗會早點長出來的。”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來就往我的瓜地跑。
咦,一個大大的、滾圓滾圓的西瓜正瞅我笑呢!我興奮極了——我種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稍大一些,我知道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裡搬到瓜地里的。因為在爺爺的家鄉種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種瓜時節,而且樹蔭下邊也不宜種瓜……儘管這樣,我不認為那是一種遊戲,或是慈愛的爺爺哄騙孫子的把戲,而是在一個不僅事的孩子心裡適時地播下的一顆希望的種子。
【前言】
《播種希望的日子》是一篇反映人性中善良與美好一面的文章。作者回憶了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種西瓜的經歷,表達了“我”對爺爺的深深的感激。
課文以回憶性的口吻開篇,記述了孩童時代的“我”對爺爺家的無限留戀。“寬闊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聲,脆脆的鳥鳴”,這裡的一切使“我”流連忘返。“我”迷上了這裡的一切,甚至有一種要種莊稼的強烈願望。在爺爺的詢問下,“我”提出了要種西瓜的美麗願望,雖然此時的“我”還不知道爺爺的家鄉種不出西瓜,8月中旬也不是種瓜的時節。爺爺是知道的啊!可他並沒有拒絕“我”,反而帶著“我”到大橡樹下教“我”鬆土、播種。心急如焚的“我”竟不知道“等待”是怎么一回事,將那片播了種子的西瓜地澆成了一片泥漿。面對“我”的天真與無知,爺爺竟然瞞著“我”偷偷地從家裡搬了一個大大的、圓圓的西瓜放在那片西瓜地里。雖然多年後“我”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我”仍然為自己在一天裡種出大西瓜而興奮不已。這不是一個遊戲,也不是一個把戲,這是爺爺對孫子的真誠的呵護,同時也在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心裡播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本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了自己的感受:對爺爺家的流連忘返,種西瓜時的快樂,等待時的焦急,“種出”西瓜以後無比的興奮,乃至多少年後突然醒悟時的感動。這些構成了本課的核心內容。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的良苦用心。
2.學習爺爺播種希望的行為與勇氣。
3.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莊稼、鋤頭、中旬、草垛、農場、泥漿、哄騙、如夢方醒”等詞語的意思;會用“興致勃勃”“流連忘返”說話。
4.體會冒號、雙引號和省略號的用法。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幻燈片。
2.四季農諺。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本課共有7個要求會認的字,9個要求會寫的字,識字、寫字的任務比較重,在教學中要儘量進行分散識字,抓住重點,各個擊破,以便使學生掌握。例如關於需要認識的生字,在讀課文時,要爭取讀準字音,採取認讀生字卡片等辦法,使學生掌握。關於要求會寫的字,要在認讀的基礎上,結合理解課文來記憶字形,學習字義。
2.朗讀指導
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種西瓜無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朗讀的過程中,怎樣才能讀出一個種西瓜小孩內心的快樂,等待西瓜長大時的焦急,收穫西瓜時無比興奮的心情呢?這就需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激發出他們內心的同感,從而準確地把握“我”那一時刻的心情。
同樣,爺爺明知不可能,卻又想保護孫子那份純真質樸的願望,他的語言當然充滿了對孫子的關愛。
3.閱讀教學
(1)課文的題目是《播種希望的日子》,不言而喻,“播種”在全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播種”是全文的中心線索,是“我”牢牢記住這件事的關鍵,是爺爺對那份童心真誠呵護的體現。正是因為有了播種的願望,才有了那樣一個種西瓜的美麗故事。於是,這一老一小在一個並不適合播種的土地上、季節里竟然種出了又大又圓的西瓜。閱讀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一起聯繫剛剛學過的《等我也長了鬍子》,對比兩篇文章有哪些不同
(2)課文的對話描寫也十分有趣。當“我”興致勃勃地說出了自己的願望時,爺爺快活地眨了眨眼睛說:“那么讓我們趕快播種吧!”雖然這段對話十分簡單,卻把頗具個性的人物很準確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爺爺非常了解小孩子的童心需要保護、需要激勵,所以當他明知道自己的家鄉是不能種西瓜的,這也不是種西瓜的季節,還是帶著孫子立刻在同樣不適合種西瓜的樹蔭下,開始了他們播種希望的行動。這樣的行為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成年人來講是很難做到的,對於爺爺來說,也是十分需要耐心和誠意的。
有的學生可能會問,為什麼爺爺明知道各種條件都不允許種西瓜,卻還採取近似天真的行動呢?這恰恰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是對童心的一種真誠的呵護,可以聯繫《等我也長了鬍子》對比著學。
(3)沒有播種常識的“我”並不懂得“等待”是怎么一回事,天真地以為西瓜籽在種下去以後會很快有所收穫。可是當“我”近乎愚蠢地將西瓜地變成了一片泥漿時,卻仍然沒有看到西瓜苗的影子。天真的兒童形象此時躍然紙上。“我”的迫切與真誠,打動了爺爺,苦等了一個下午也沒有結果的“我”竟然在一覺醒來後看到一個自己“種”出的又大又圓的西瓜,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這可能是“我”童年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事情了,雖然多年以後“我”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仍然在“我”的心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文章的最後一段不僅從側面寫出了爺爺的行動對一個孩子的深深的影響,同時字裡行間流露出這個當年種西瓜的小孩子對爺爺的深深的感激與眷戀。
(4)適當進行表達訓練,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文中的“我”和爺爺說句話。
4.活動提示
(1)“讀一讀,寫一寫”。這些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詞語,旨在促進學生積累詞語,增加辭彙量。其中“漿”在書寫時要注意與“槳”區分。
(2)“根據課文內容填寫詞語”。這道題旨在訓練學生進行詞語搭配,通過填上恰當的修飾性詞語,使得表達更生動具體。同時可以適當地加以課外延伸,只要恰當就可以,不要要求唯一的答案。
(3)“用字典、字典解決問題”。旬:十天叫一旬,一個月有三旬,分稱上旬、中旬、下旬;十歲也成為一旬。這是造句的練習。首先要弄懂兩個詞語,然後再進行造句。
(4)“討論交流”。這道題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把這些問題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一些農業耕種常識,同時深入理解作者對爺爺那份深深的感激之情。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農業耕作的常識相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來說可能掌握得會多一些,但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學生來說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我們要將此作為教學的重點,只有當學生真正理解了不宜種瓜的農業常識以後,才能更深地感受到爺爺對“我”的關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播種希望的日子教學設計0
播種希望的日子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