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鬼子捉迷藏教學設計

課文《帶著鬼子捉迷藏》出自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
【課文】
抗日戰爭中,晉察冀邊區的白苑村有個才八歲的兒童團員,叫強子。一天,村里突然響起了急促的銅鑼聲,村長的粗嗓門在喊著:“鬼子來了……”
強子娘拎起藍花布包,拉著他往外跑。來到山溝,強子和娘在人群中走散了。娘是不是又折回家裡拿什麼?強子回身往村里跑,不料卻撞見了日本鬼子。
“嘿,小孩,過來!”一個日本兵嚎叫著。強子只好站著不動。
“小孩,你知道八路軍藏東西的地方嗎?說出來大大地有獎。”一個日本兵說著,掏出一把糖在強子眼前晃著。強子眼珠一轉,心想:俺不能讓鬼子騙了,俺要騙騙鬼子。他便裝出喜歡的樣子接過糖來。
敵人一看有門兒,忙說:“小孩,你帶我們去找吧!”
強子知道不遠處有山洞,藏著八路軍的給養,便將日本鬼子領往相反的方向。走到山坳上,一個日本兵突然大叫:“這裡有個山洞!”洞口很小,日本兵便叫強子去鑽。
強子想,這裡面該不會有八路軍的東西吧?在敵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弓著腰往裡鑽。洞裡又黑又窄又潮,他爬呀爬呀,突然觸到了什麼,仔細一摸,竟是布匹衣物!他心裡一陣發麻,忽然,耳邊又像響起一個聲音:“怕什麼,鬼子又看不見!”於是,他大喊起來:“洞裡好臭,什麼也沒有!”
鬼子見小孩一臉髒土,全身污泥,對他半信半疑,又派一個小個子日本兵去打探。但洞口太小,日本兵鑽不進去。強子趁機說:“你們鑽不進去,八路軍也鑽不進去,怎么放東西啊?”
鬼子一聽,便逼著強子帶路到別的地方去找。強子迅速把敵人帶出這塊地方,像捉迷藏一樣,領著鬼子在山裡亂轉。太陽快落山了,日本兵累得筋疲力盡,還是一無所獲,他們害怕夜裡八路軍突然襲擊,打了強子一頓就走了。
強子望著遠去的鬼子,笑了。他把兜里的糖拿出來,狠狠地摔在地上。
【學習目標】
1.認識,會寫“抗、強、鬼、溝、軍、獎、晃、腰、臭、狠”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給”。
2.默讀課文,說說強子帶著鬼子捉迷藏的經過。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強子的機智勇敢,學習他的愛國之情。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布魯塞爾的小英雄於連用他的勇敢機智和沉著冷靜保住了布魯塞爾城和全城老
百姓的性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英雄。在我們中國,也出現了許多像於連一樣機智勇敢的小英雄。你們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說說)
2.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位叫強子的愛國少年,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帶著鬼子捉迷藏》。(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畫出文中的生字、生詞,仔細拼讀生字,熟讀生詞。
3.理解生詞,在不理解的詞句旁邊作記號。
4.思考:
(1)強子是怎樣帶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強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說:強子在你心中是個什麼樣的印象?
2.積累詞語,學習生字。
(1)課件演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讀生字詞。
(2)指名讀,集體正音,齊讀,開火車讀。
重點指導:“強、獎”“鬼、溝”兩組生字可比較認讀,引導學生髮現每組字在讀音上的異同;“晃”是三拼音節;“臭”字較難讀準確,注意聲母是翹舌音ch,韻母是ou;“狠”的韻母是前鼻音en,要讀準確。
多音字“給”在文中讀jǐ,還有一個音讀gěi,在辨別時可讓學生組詞擴句,加強理解。
3.找難字,記字形。
(1)小組討論識記字形的方法,看誰的辦法好。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積累識字方法。
看字形,辨字義:狠—很
換偏旁:溝—鉤
編兒歌:月—要—腰自—犬—臭
(3)指名給生字口頭組詞,並用詞語口頭說話。
4.指導書寫。
(1)生觀察範字,發現書寫規律及特點。
如:“抗、強、溝、腰、狠”——左右結構,偏旁在左,應根據“左窄右寬”的特點來寫。
“獎、臭”——上下結構,書寫時,下面部分的“撇、捺”要舒展開來。
(2)全班書空“鬼”的筆畫順序。
5.熟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小組內互相抽讀生字,相互正音。
2.把你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個。
3.把你讀得好的地方讀給同桌聽。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帶著鬼子捉迷藏教學設計0
帶著鬼子捉迷藏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