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傅職(連語)
或稱《春秋》,而為之聳善而仰惡,以革勸其心。教之《禮》,使知上下之
則宜。或稱《詩》,而為之廣道顯德,以馴明其志。教之《樂》,以疏其穢,而
填其浮氣。教之語,使明於上世而知先王之務明德於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
者,而戒懼焉。教之任術,使能紀萬官之職任,而知治化之儀。教之訓典,使知
族類疏戚,而隱比訓焉。此所謂學太子以聖人之德者也。
或明惠施以道之忠,明長復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義,明等級以道之禮,
明恭儉以道之孝,明敬戒以道之事,明慈愛以道之仁,明亻閒雅以道之文,明除
害以道之武,明精直以道之伐,明正德以道之賞,明齋肅以道之敬,此所謂教太
子也。
左右前後,莫非賢人以輔相之,搃威儀以先後之,攝體貌以左右之,制義
行以宣翼之,章恭敬以監行之,勤勞以勸之,孝順以內之,敦篤以固之,忠信以
發之,德言以揚之。此所謂順者也。此傅人之道也,非賢者不能行。
天子不諭於先聖人之德,不知君國畜民之道,不見禮義之正,不察應事之理,
不博古人之典傳,不亻閒於威儀之數,《詩》、《書》、《禮》、《樂》無經,
天子學業之不法:凡此其屬,太師之任也。古者齊太公職之。
天子不恩於親戚,不惠於庶民,無禮於大臣,不忠於刑獄,無經於百官,不
哀於喪,不敬於祭,不直於戎事,不信於諸侯,不誠於賞罰,不厚於德,不強於
行,賜予侈於左右近臣,吝授於疏遠卑賤,不能懲忿忘欲,大行、大禮、大義
大道,不從太師之教:凡此其屬,太傅之任也。古者魯周公職之。
天子處位不端,受業不敬,教誨諷誦《詩》、《書》、《禮》、《樂》之不
經、不法、不古,言語不序,音聲不中律,將學趨讓,進退即席不以禮,登降揖
讓無容,視瞻、俯仰、周旋無節,咳唾數顧,趨行不得,色不比順,隱琴肆瑟:
凡此其屬,太保之任也。古者燕召公職之。
天子燕業反其學,左右之習詭其師;答遠方諸侯、遇貴大人,不知大雅之辭;
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諾之適;亻閒問小誦之不博不習:凡此其屬,少師之任也。
古者史佚職之。
天子居處,出入不以禮,衣服冠帶不以制,御器在側不以度,雜彩從美不以
彰德,忿怒說喜不以義,賦與噍讓不以節,小行、小禮、小義、小道,不從少師
之教:凡此其屬,少傅之任也。
天子居處燕私,安而易,樂而湛,夜漏屏人而數,飲酒而醉,食肉而飽,飽
而強食,飢而餒,暑而暍,寒而懦,寢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後;帝自
為開戶,自取玩好,自執器皿,亟顧還面,而器御之不舉不臧,折毀喪傷:凡此
其屬,少保之任也。
乾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會,號呼歌謠聲音不中律,燕樂《雅》《訟》逆
樂序:凡此其屬,詔工之任也。
不知日月之不時節,不知先王之諱與國之大忌,不知風雨雷電之眚:凡此其
屬,太史之任也。
○保傅(連語)
殷為天子三十餘世而周受之,周為天子三十餘世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
亡。人性非甚相遠也,何殷、周之君有道而長也,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初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齋肅端冕,見之南郊,見於
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
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
傅之德義;師,道之教訓:三公之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
少傅、少師,是與太子燕者也。故咳<口是>,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道習之,
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教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
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初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也。
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也,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必先受
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
如自然。”是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
及太子少長,知好色,則入於學。學者,所學之官也。《學禮》曰:“帝入
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而恩相及。;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
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則賢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
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下不逾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考於太傅,太
傅罰其不則而匡其不及,則德智長而理道得矣。此五學者既成於上則百姓黎民化
輯於下矣。”學成治就,是殷、周所以長有道也。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司直之史,有徹膳之宰。太子有過,
史必書之,史之義,不得書過則死。過書而宰收其膳,宰之義,不得收膳即死。
於是有進善之旌,有誹謗之木,有敢諫之鼓,瞽史誦詩,工誦箴諫,大夫進謀,
士傅民語。習與智長,故切而不愧;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之所以長
有道也。
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幕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學,坐國老,
執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鸞和,步中《采薺》,趨中《肆夏》,所以
明有度也;其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故遠庖廚,所以長
恩,且明有仁也。食以禮,收以樂。失度,則史書之,工誦之,三公進而讀之,
宰夫減其膳,是天子不得為非也。
《明堂之位》曰:“篤仁而好學,多聞而道順。天子疑則問,應而不窮者謂
之道。道者,道天子以道者也,常立於前,是周公也。誠立而敦斷,輔善而相義
者謂之輔。輔者,輔天子之意者也,常立於左,是太公也。潔廉而切直,匡過而
諫邪者謂之拂。拂者,拂天子之過者也,常立於右,是召公也。博聞強記,捷給
而善對者謂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佚也。”故成王中
立聽朝,則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殷、周之所以長久者,其輔翼
滅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固非貴禮義也,所上者刑
罰也。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故今日即位,
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為之計者謂之妖言,其視sha6*人若艾草菅然。豈胡
亥之性惡哉?其所以集道之者非理故也。
鄙諺曰:“不習為吏,而視已事。”又曰:“前車覆而後車戒。”夫殷、周
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從,是不法聖智也。秦之亟絕者,其軌
跡可見也,然而不避,是後車又覆也。夫存亡之反,治亂之機,其要在是矣。天
下之命,縣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蚤諭教與選左右。心未濫而先諭教,則化易
成也;夫開於道術,知義理之指,則教之功也。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矣。
夫胡越之人,生而同聲,嗜欲不異,及其長而成俗也,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行有
雖死而不相為者,則教習然也。臣故曰:“選左右、蚤諭教最急。”夫教得而左
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此時務也。
○連語(連語)
紂,天子之後也,有天下而宜然。苟背道棄義,釋敬慎而行驕肆,則天下之
人,其離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約而若期。夫為人主者,誠奈何而不慎哉?紂將與
武王戰,紂陳其卒,左臆右臆,鼓之不進,皆還其刃,顧以鄉紂也。紂走還於寢
廟之上,身斗而死,左右弗肯助也。紂之官衛輿紂之軀,棄之玉門之外。民觀之
者皆進蹴之,蹈其腹,蹶其腎,踐其肺,履其肝。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民之
觀者搴帷而入,提石之者猶未肯止。可悲也!夫執為民主,直與民為仇,殃忿若
此!夫民尚踐盤其軀,而況有其民政教乎!羞甚!臣竊聞之曰:“善不可謂小而
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夫牛之為胎也,細若鼷鼠。紂損天下,自象箸始。
故小惡大惡一類也,過敗雖小,皆紂之罪也。周諺曰:“前車覆而後車戒。”今
前車已覆矣,而後車不知戒,不可不察也。
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雖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
朱叟,以布衣而富侔國,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問之曰:“梁有疑獄,吏半
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雖寡人亦疑焉,為吾決是奈何?”朱公曰:“臣鄙人也,
不知當獄。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徑相如也,其澤相如也。然其價也,
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徑與色、澤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金,何也?”朱公曰:“側而視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王曰:“善。”
故獄疑則從去,賞疑則從予,梁國說。以臣誼竊觀之,牆薄咫亟壞,繒薄咫亟裂,
器薄咫亟毀,酒薄咫亟酸。夫薄而可以曠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國畜民施政
教者,臣竊以為厚之而可耳。
抑臣又竊聞之曰: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
可引而下;下主者,可以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
故上主者,堯、舜是也。夏禹、契、后稷與之為善則行,鯀、驩兜欲引而為惡則
誅。故可與為善,而不可與為惡。下主者,桀、紂是也,雖侈、惡來進與為惡則
行,比干、龍逢欲引而為善則誅。故可與為惡,而不可與為善。所謂中主者,齊
桓公是也。得管仲、隰朋則九合諸侯,任豎貂、易牙則餓死胡宮,蟲流而不得葬。
故材性乃上主也,賢人必合,而不肖人必離,國家必治,無可憂者也。若材性下
主也,邪人必合,賢正必遠,坐而須亡耳,又不可勝憂矣。故其可憂者,唯中主
爾,又似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緇則黑,得善佐則存,無善佐則亡,此其不可
不憂者耳。《詩》云:“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此
言左右日以善趨也,故臣竊以為練左右急也。
○輔佐(連語)
大相上承大義而啟治道,總百官之要,以調天下之宜;正身行,廣教化,修
禮樂,以美風俗;兼領而和一之,以合治安。故天下失宜,國家不治,則大相之
任也。上執政職。
大拂秉義立誠,以翼上志;直議正辭,以持上行;批天下之患,匡諸侯之過。
令或郁而不通,臣或盭而不義,大拂之任也。中執政職。
大輔聞善則以獻,知善則以獻,明號令,zheng6*法則,頒度量,論賢良,次官職,
以時巡循,使百吏敬率其業。故經義不衷,賢不肖失序,大輔之任也。下執事職。
道行典知變化,以為規是非,明利害,掌仆及輿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
驟徐疾之節,春夏秋冬馬之倫色;居車之容,登降之禮,見規宜論,見過則之間。
故職不率義,則道行之任也。
調訊典博聞,以掌駟乘,領時從,比賢能,天子出則為車右,坐立則為位,
承聖帝之德,畜民之道,禮義之正,應事之理,則職以箴;刑獄之衷,賞罰之誠,
已諾之信,百官之經,喪祭之共,戎事之誡,身行之強,則職以諗;遇大臣之敬,
遇小臣之惠,坐立之端,言默之序,音聲之適,揖讓之容,俯仰之節,立事之色,
則職以證;出入不從禮,衣服不從制,御器不以度,迎送非其章,忿說忘其義,
取予失其節,安易而樂湛,則職以諫。故善不徹,過不聞,侍從不諫,則調訊之
任也。
典方典容儀,以掌諸侯、遠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軌伍之約,朝覲、
宗遇、會同、享聘、貢職之數;辨其民人之眾寡,政之治亂。率德道順、僻淫犯
禁之差第;天子巡狩,則先循於其方。故或有功德而弗舉,或有淫僻犯禁而不知,
典方之任也。
奉常典天,以掌宗廟社稷之祀,天神地祗人鬼,凡山川四望國之諸祭,吉凶
妖祥占相之事;序禮樂喪紀,國之禮儀,畢居其宜,以識宗室;觀民風俗,審詩
商,修憲命,禁邪言,息淫聲;於四時之交,有事於南郊,以報祈天明。故歷天
事不得,事鬼神不序,經禮儀人倫不正,奉常之任也。
祧師典春,以掌國之眾庶、四民之序,以禮義lun6*理教訓人民。方春三月,緩
施生遂,動作百物,是時有事於皇考祖考□□□□□□。
○問孝
原闕
上一篇:卷四
下一篇:卷六
目錄:新書
卷五_新書原文_國學 子部0
卷五_新書原文_國學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