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第五十一
天下皆以孝悌忠順之道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順之道而審行之,是以天下
亂。皆以堯、舜之道為是而法之,是以有弒君,有曲父。堯、舜、湯、武或反君
臣之義,亂後世之教者也。堯為人君而君其臣,舜為人臣而臣其君,湯、武為人
臣而弒其主、刑其屍,而天下譽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謂明君者,
能畜其臣者也;所謂賢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職以戴其君者也。今堯自以為明而
不能以畜舜,舜自以為賢而不能以戴堯,湯、武自以為義而弒其君長,此明君且
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故至今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國者
矣。父而讓子,君而讓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臣之所聞曰:“臣事君,
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賢
臣而弗易也。”則人主雖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賢任智無常,逆道也;而天
下常以為治,是故田氏奪呂氏於齊,戴氏奪子氏於宋。此皆賢且智也,豈愚且不
肖乎?是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記曰:“舜見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
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順之道也。
然則有道者,進不為臣主,退不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
父苦則樂之;君之所以欲有賢臣者,國亂則治之,主卑則尊之。今有賢子而不為
父,則父之處家也苦;有賢臣而不為君,則君之處位也危。然則父有賢子,君有
賢臣,適足以為害耳,豈得利焉哉!所謂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親,今舜以
賢取君之國,而湯、武以義放弒其君,此皆以賢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賢之。古之
烈士,進不臣君,退不為家,是進則非其君,退則非其親者也。且夫進不臣君,
退不為家,亂世絕嗣之道也。是故賢堯、舜、湯、武而是烈士,天下之亂術也。
瞽瞍為舜父而舜放之,象為舜弟而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二女而取天
下,不可謂義。仁義無有,不可謂明。《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濱,莫非王臣。”信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
妻其主女也。故烈士內不為家,亂世絕嗣;而外矯於君,朽骨爛肉,施於土地,
流於川谷,不避蹈水火,使天下從而效之,是天下遍死而願夭也,此皆釋世而不
治是也。世之所為烈士者,雖眾獨行,取異於人,為恬淡之學而理恍惚之言。臣
以為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言出於無法,教出於無用者,天下
謂之察。臣以為人生必事君養親,事君養親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論忠信法術,
言論忠信法術不可以恍惚。恍惚之言,恬淡之學,天下之惑術也。孝子之事父也,
非競取父之家也;忠臣之事君也,非競取君之國也。夫為人子而常譽他人之親曰:
“某子之親,夜寢早起,強力生財以養子孫臣妾”,是誹謗其親者也。為人臣常
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非其親者知謂之不孝,而非其君者天下
此賢之,此所以亂也。故人臣毋稱堯、舜之賢,毋譽湯、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
盡力守法,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古者黔首俯密蠢愚,故可以虛名取也。今民儇詗智慧,欲自用,不聽上,
上必且勸之以賞,然後可進;又且畏之以罰,然後不敢退。而世皆曰:“許由讓
天下,賞不足以勸;盜跖犯刑赴難,罰不足以禁。”臣曰:未有天下而無以天下
為者,許由是也;已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為者,堯、舜是也;毀廉求財,犯刑趨利,
忘身之死者,盜跖是也。此二者,殆物也。治國用民之道也,不以此二者為量。
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殆物妙言,治之害也。天下太平之士,
不可以賞勸也;天下太平之士,不可以刑禁也。然為太上士不設賞,為太下士不
設刑,則治國用民之道失矣。故世人多不言國法而言縱橫。諸侯言縱者曰:“從
成必霸”,而言橫者曰“橫成必王”,山東之言縱橫未嘗一日而止也,然而功名
不成,霸王不立者,虛言非所以成治也。王者獨行謂之王,是以三王不務離合,
而止五霸不待縱橫,察治內以裁外而已矣。
亂。皆以堯、舜之道為是而法之,是以有弒君,有曲父。堯、舜、湯、武或反君
臣之義,亂後世之教者也。堯為人君而君其臣,舜為人臣而臣其君,湯、武為人
臣而弒其主、刑其屍,而天下譽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謂明君者,
能畜其臣者也;所謂賢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職以戴其君者也。今堯自以為明而
不能以畜舜,舜自以為賢而不能以戴堯,湯、武自以為義而弒其君長,此明君且
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故至今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國者
矣。父而讓子,君而讓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臣之所聞曰:“臣事君,
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賢
臣而弗易也。”則人主雖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賢任智無常,逆道也;而天
下常以為治,是故田氏奪呂氏於齊,戴氏奪子氏於宋。此皆賢且智也,豈愚且不
肖乎?是廢常、上賢則亂,舍法、任智則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賢。”
記曰:“舜見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
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順之道也。
然則有道者,進不為臣主,退不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
父苦則樂之;君之所以欲有賢臣者,國亂則治之,主卑則尊之。今有賢子而不為
父,則父之處家也苦;有賢臣而不為君,則君之處位也危。然則父有賢子,君有
賢臣,適足以為害耳,豈得利焉哉!所謂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親,今舜以
賢取君之國,而湯、武以義放弒其君,此皆以賢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賢之。古之
烈士,進不臣君,退不為家,是進則非其君,退則非其親者也。且夫進不臣君,
退不為家,亂世絕嗣之道也。是故賢堯、舜、湯、武而是烈士,天下之亂術也。
瞽瞍為舜父而舜放之,象為舜弟而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二女而取天
下,不可謂義。仁義無有,不可謂明。《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濱,莫非王臣。”信若《詩》之言也,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
妻其主女也。故烈士內不為家,亂世絕嗣;而外矯於君,朽骨爛肉,施於土地,
流於川谷,不避蹈水火,使天下從而效之,是天下遍死而願夭也,此皆釋世而不
治是也。世之所為烈士者,雖眾獨行,取異於人,為恬淡之學而理恍惚之言。臣
以為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言出於無法,教出於無用者,天下
謂之察。臣以為人生必事君養親,事君養親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論忠信法術,
言論忠信法術不可以恍惚。恍惚之言,恬淡之學,天下之惑術也。孝子之事父也,
非競取父之家也;忠臣之事君也,非競取君之國也。夫為人子而常譽他人之親曰:
“某子之親,夜寢早起,強力生財以養子孫臣妾”,是誹謗其親者也。為人臣常
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非其親者知謂之不孝,而非其君者天下
此賢之,此所以亂也。故人臣毋稱堯、舜之賢,毋譽湯、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
盡力守法,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古者黔首俯密蠢愚,故可以虛名取也。今民儇詗智慧,欲自用,不聽上,
上必且勸之以賞,然後可進;又且畏之以罰,然後不敢退。而世皆曰:“許由讓
天下,賞不足以勸;盜跖犯刑赴難,罰不足以禁。”臣曰:未有天下而無以天下
為者,許由是也;已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為者,堯、舜是也;毀廉求財,犯刑趨利,
忘身之死者,盜跖是也。此二者,殆物也。治國用民之道也,不以此二者為量。
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殆物妙言,治之害也。天下太平之士,
不可以賞勸也;天下太平之士,不可以刑禁也。然為太上士不設賞,為太下士不
設刑,則治國用民之道失矣。故世人多不言國法而言縱橫。諸侯言縱者曰:“從
成必霸”,而言橫者曰“橫成必王”,山東之言縱橫未嘗一日而止也,然而功名
不成,霸王不立者,虛言非所以成治也。王者獨行謂之王,是以三王不務離合,
而止五霸不待縱橫,察治內以裁外而已矣。
0
猜你喜歡
卷五十一 志第三下
《元史》 ◎五行二 ○水不潤下第八十三回 省宮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紅樓夢》 話說探春湘雲才要走時,忽聽外面一卷一百七 子部十七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天文算法類二 △《九章算我的大學-08
《我的大學》 我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7部-07
《安娜·卡列尼娜》 列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曹利用(孫繼鄴附) 張耆(子卷一百三十九 列傳第八十九
《舊唐書》 ○陸贄 陸贄,字敬輿,蘇州讒言自明,媚阿侵肌
《菜根譚》卷三百二十六 列傳第八十五
《宋史》 ○景泰 王信 蔣偕 張忠卷十 畋獵第三十八(凡五章)
《貞觀政要》 秘書監虞世南以太宗頗好畋獵,上疏卷三百八十九 列傳一百七十六
《清史稿》 ○柏{艹俊} 麟魁 瑞常卷十
《玉台新詠》 ○古絕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高龍巴-11
《高龍巴》 奧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宋史》 ◎儒林三 ○邵伯溫 喻樗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
《宋史》 ◎樂四 崇寧四年七月,鑄帝卷三百九十九 列傳一百八十六
《清史稿》 ○呂賢基 鄒鳴鶴 戴熙(湯貽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後漢書》 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也。家貧,給卷三百三十八 列傳第九十七
《宋史》 ○蘇軾(子過) 蘇軾,字子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元史》 ◎祭祀一 禮之有祭祀,其來卷二百五十九 列傳四十六
《清史稿》 ○宜里布哈克三阿爾護路什雅賚擴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