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嶺山。《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
洛水出焉。東與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屍水注之。
水北出屍山,南流入洛。洛水又東得乳水,水別出良餘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
東,會於龍餘之水。水出蠱尾之山,東南流入洛。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
之水。《山海經》曰:洛水東北流,注於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
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經》
曰:此二山者,洛間也。是知玄扈之水,出於玄扈之山,蓋山水兼受其目矣。其
水逕於陽虛之下。《山海經》又曰:陽虛之山,臨於玄扈之水。是為洛汭也。
《河圖·玉版》曰: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
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於此水也。洛水又東,歷清池山傍,東合武里水,水南
出武里山,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門水出焉。《爾雅》所謂洛別為波也。洛
水又東,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東北逕拒陽城西,而東北流,入於洛。洛水
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輿山,俗謂之備水也。東北逕獲輿川,世名之為卻川。
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博物志》
曰: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
△東北過盧氏縣南。
洛水逕隖渠關北。塢渠水出南塢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流半
解。一水西北流,屈而東北入於洛。《山海經》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
西北流,注於洛。疑即是水也。荀渠蓋熊耳之殊稱,若太行之歸山也。故《地說》
曰:熊耳之山,地門也。洛水出其間,是亦總名矣。其一水東北逕塢渠城西,故
關城也。其水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晉出
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盧氏川水注之,水北出盧氏山,
東南流,逕盧氏城東,而流注於洛水。又東,翼合三川,並出縣之南山,東北注
洛。《開山圖》曰:盧氏山宜五穀,可避水災,亦通謂之石城山。山在宜陽山西
南,千名之山,鹹處其內,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
注洛水。洛水又東,逕高門城南,即《宋書》所謂後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進達
高門木城者也。洛水東與高門水合。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
水,東北流,逕石勒城北,又東逕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洛水又
東,松陽溪水注之。水出松陽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逕黃亭南,又東,合
黃城溪水。水出鵜鶘山,山有二峰,峻極於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援徒喪其
捷巧,鼯族謝其輕工,及其長霄冒顛,層霞冠峰,方乃就辨優劣耳。故有大、小
鵜鶘之名矣。溪水東南流,歷亭下,謂之黃亭溪水,又東南,入於洛水。洛水又
東,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澗,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歷谷東北流,
注於洛水。洛水又東,逕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
義熙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於洛陽。命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
即舟逆流,窮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其源也。洛水
又東,庫谷水注之。水自宜陽南山,三川並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於洛。洛水
又東,得鵜鶘水口,水發北鵜鶘澗,東南流,入於洛。洛水又逕仆谷亭北,左合
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於洛。洛
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故城得其
名。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水。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東,廣由澗水注
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逕龍驤城東,而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右得直谷水,
水出南山,北逕屯城西,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塢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黽池縣治。南對金門塢,水
南五里,舊宜陽縣治也。洛水右會金門溪水,水南出金門山,北逕金門塢西,北
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合款水,有二源並發,兩川逕引,謂之大款水也。合而東南,
入於洛。洛水又東,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門山。《開山圖》曰:山出多重,
固在韓。建武二年,強弩大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而東北
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左合北溪,南流入於洛也。
△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於父邑之南。
太陰谷水,南出太陰溪,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白馬溪水出宜陽山,澗有
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有昌
澗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陽山,而東南流,逕宜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
典農治此,後改為郡。其水又南,注於洛。洛水又東,逕一全塢南,城在川北原
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全固,一全之名,起於
是矣。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於此,故於父邑也。洛水又東,合杜陽
澗水,水出西北杜陽溪,東南逕一全塢東,與槃谷水合,亂流東南入洛。洛水又
東,渠谷水出宜陽縣南女幾山,東北流,逕雲中塢,左上迢遰層峻,流煙半垂,
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渠谷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滎緒《晉書》稱:孫登嘗經
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情神非常,鹹共傳說。太祖聞
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
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
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
名。余按孫綽之敘《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
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論》,言吾不知其人。既神
游自得,不與物交,阮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又東北過宜陽縣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洛
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際有池,池
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矣。又東南逕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
又東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曰:寡
人慾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朽矣!茂請約魏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故
韓地也,後乃縣之。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城之西門,赤眉樊崇與盆子及大將
軍等,奉璽綬劍璧處,世祖不即見。明日,陳兵於洛水,見盆子等,謂盆子丞相
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嘆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洛水又東,
與厭染之水合,水出縣北傅山大陂。山無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東南注,世
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逕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南,黃中
澗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東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祿泉水注之,其水
北出近溪。洛水又東,共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
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東南注之。共水又西南,與
左澗水會,水東出近川,西流注於共水。共水又南,與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
東南注蓁水。蓁水發源蓁谷,西南流,與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
謂之石頭泉,而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黑澗水南出陸渾西山,歷於黑澗,西北
入洛。洛水又東,臨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東南與長澗水會,水出北山,
南入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又東北出散關南。
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
九阿,此是也。洛水又東,與豪水會,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歷九曲東,而南
流,入於洛。洛水之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洛水
又東,枝瀆左出焉。東出關,絕惠水。又逕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耆舊傳》
云:斯女清貞秀古,跡表來今矣。枝瀆又東,逕周山,上有周靈王冢。《皇覽》
曰:周靈王葬於河南城西南,周山上。蓋以王生而神,故謚曰靈。其冢,人祠之
不絕。又東北,逕柏亭南。《皇覽》曰:周山在柏亭西,指謂斯亭也。又東北,
逕三王陵,東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
賦》云:定當為敬。子朝作難,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故
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紀》曰:景王葬於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冢是也。而復
傳言在此,所未詳也。又悼、敬二王,稽諸史傳,復無葬處。今陵東有石碑,錄
赧王以上世王名號,考之碑記,周墓明矣。枝瀆東北歷蒯鄉,逕河南縣王城西,
歷郟鄏陌。杜預《釋地》曰:縣西有郟鄏陌,謂此也。枝瀆又北入谷,蓋經
始周啟,瀆久廢不修矣。洛水自枝瀆,又東出關,惠水右注之,世謂之八關水。
戴延之《西征記》謂之八關澤,即《經》所謂散關。鄣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
河,皆關塞也,即楊仆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陽,東南流,與瞻水合,水
東出婁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東南,謝水北出瞻諸之山。東南流,又
有交觸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逕關城北,二十里者也。其
城西阻塞垣,東枕惠水。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五營士屯都
亭,置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官治
此,函谷為之首,在八關之限,故世人總其統目,有八關之名矣。其水又南流,
入於洛水。《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而南流注於洛。謂是水也。
洛水又與虢水會,水出扶豬之山,北流注於洛水,其南則鹿蹄之山也,世謂之縱
山,非也。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於東麓,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北過河南縣南。
《周書》稱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
以為天下之大湊。《孝經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竹書
紀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於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
洛城,《郡國志》所謂甘城也。《地記》曰:洛水東北過五零陪尾北,與澗瀍合。
是二水東入千金渠,故瀆存焉。
△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
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故《洛誥》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方七
百二十丈,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湊,方六百里,因西為千里。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馬遷自
序云:太史公留滯周南。摯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漢高祖始欲都之,感
婁敬之言,不日而駕行矣。屬光武中興,宸居洛邑,逮於魏、晉,鹹兩宅焉。故
《魏略》曰:漢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
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長沙耆舊傳》云:祝良,字召卿,為洛陽令,
歲時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階庭,告誠引罪,自晨至中午,紫雲沓起,
甘雨登降。人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應,
滂沱雨下。縣則司州及河南尹治,司隸,周官也。漢武帝使領徒隸,董督京畿,
後世因名司州焉。《地記》曰:洛水東入於中提山間,東流會於伊,是也。昔黃
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
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昔王子晉好吹鳳笙,招延道
士,與浮邱同游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雞之瑞於此水,亦浴神宓妃之所在也。洛
水又東,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逕合水塢,而東北流,注於公路澗,但世俗音訛,
號之曰光祿澗,非也。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
淵而不流,故溪澗即其名也。合水北與劉水合,水出半石東山,西北流,逕劉聚,
三面臨澗,在緱氏西南。周畿內,劉子國,故謂之劉澗。其水西北流,注於合水,
合水又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過偃師縣南。
洛水又東逕計素渚,中朝時,百國貢計所頓,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師故縣南,
與緱氏分水。又東,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導源少室山,西流逕穴山南,而北與少
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會南溪水,水發大穴南
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潛流地下,其故瀆北屈出峽,謂之大xue6*口。
北歷覆斧堆東,蓋以物象受名矣。又東屆零星塢,水流潛通,重源又發,側緱氏
原,《開山圖》謂之緱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晉控鶴斯阜,靈王望而
不得近,舉手謝而去,其家得遺屣。俗亦謂之為撫父堆,堆上有子晉祠。或言在
九山,非此,世代已遠,莫能辨之。劉向《列仙傳》云:世有簫管之聲焉。休水
又逕延壽城南,緱氏縣治,故滑費,春秋滑國所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緱氏城
也。城有仙人祠,謂之仙人觀。休水又西轉北屈,逕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
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文缺不可復識。又有《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
晉泰始六年立。休水又北流,注於洛水。洛水又東,逕百穀塢北。戴延之《西征
記》曰:塢在川南,因原為塢,高一十餘丈。劉武王西入長安,舟師所保也。洛
水又北,陽渠水注之。《竹書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絕於氵向,即此處也。洛
水又北,逕偃師城東,東北歷鄩中,水南謂之南鄩,亦曰上鄩也。逕訾城西,司
馬彪所謂訾聚也。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其水南流,世謂之溫泉水,水側
有僵人穴,穴中有殭屍。戴延之從劉武王《西征記》曰:有此屍,屍今猶在。夫
物無不化之理,魄無不遷之道,而此屍無神識,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
正形之速遷矣。鄩水又東南,於訾城西北,東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
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謂之北鄩,於是有南鄩、
北鄩之稱矣。又有鄩城,蓋周大夫鄩肹之舊邑。洛水又東,逕訾城北,又東,
羅水注之。水出方山羅川,西北流,蒲池水注之,水出南蒲陂,西北流,合羅水,
謂之長羅川,亦曰羅中也。蓋肹子鄩羅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羅水又西北,
白馬溪水注之。水出崧山北麓,逕白馬塢東,而北入羅水。西北流,白桐澗水注
之。水出崧麓桐溪,北流逕九山東,又北,九山溪水入焉,水出百稱山東谷。其
山孤峰秀出,嶕嶢分立。仲長統曰: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
之境,謂是山也。山際有九山廟,廟前有碑云:九山顯靈府君者,太華之元子,
陽九列名,號曰九山府君也。南據嵩岳,北帶洛澨。晉元康二年九月,太歲庚午,
帝遣殿中中郎將關內侯樊廣、緱氏令王與、主簿傅演,奉宣詔命,興立廟殿焉。
又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云: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
二子伯益者也。晉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順人吳義等建立堂廟。永平元年二月二十
日,刻石立頌,贊示後賢矣。其水東北流,入白桐澗,又北逕袁公塢東,蓋公路
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於羅水。羅水又西北,逕袁公塢北,又西
北,逕潘岳父子墓前。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岳碑》
題云:《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孫秀之難,闔門受過。故門
生感覆醢以增慟,乃樹碑以記事。太常潘尼之辭也。羅水又於訾城東北,入於洛
水也。
△又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於河。
洛水又東,明樂泉水注之。水出南原下,五泉並導,故世謂之五道泉,即古
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師次於明溪者也。洛水又東,逕鞏縣故城
南,東周所居也。本周之畿內鞏伯國也。《春秋左傳》所謂尹文父涉於鞏,即於
此也。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湟水也,水出南原。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
黃亭。即此亭也。《春秋》所謂次於黃者也。洛水又東北,泂水發南溪石泉,世
亦名之為石泉水也。京相璠曰:鞏東地名坎欿,在泂水東,疑即此水也。又逕
盤谷塢東,世又名之曰盤谷水。司馬彪《郡國志》:鞏有坎欿聚。《春秋·僖
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服虔亦以為鞏東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狀焉而
不能精辨耳。《晉太康地記》、《晉書地道記》並言在鞏西,非也。其水又北入
洛。洛水又東北流入於河。《山海經》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謂之洛汭,
即什谷也。故張儀說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謂此川也。《史記音義》曰:
鞏縣有鄩谷水者也。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沈璧,受《龍圖》於河,《龜書》於
洛,赤文綠字。堯帝又修壇河洛,擇良議沈,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
風逝,赤文綠色,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什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
之數,以授之堯。又東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背甲赤文成字,遂禪於
舜。舜又習堯禮,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至於稷下,榮光休至,黃龍
卷甲,舒圖壇畔,赤文綠錯,以授舜。舜以禪禹。殷湯東觀於洛,習禮堯壇,降
璧三沈,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於壇,黑烏以浴,隨魚亦上,化為黑玉赤勒
之書,黑龜赤文之題也。湯以伐桀。故《春秋說題辭》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
以流坤吐地符。王者沈禮焉。《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蓋洛水之
神也。昔夏太康失政,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於是
地矣。
○伊水
△伊水出南陽魯陽縣西蔓渠山。
《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
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巒互別耳。伊水自熊耳東北,逕鸞川亭北。
{艹奸}水出{艹奸}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世人謂伊水為鸞水,{艹奸}
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
又東北,逕東亭城南。又屈逕其亭東,東北流者也。
△東北過郭落山。
陽水出陽山陽溪,世人謂之太陽穀,水亦取名焉。東流入伊水。伊水又東北,
鮮水入焉,水出鮮山,北流注於伊。伊水又與蠻水合,不出盧氏縣之蠻谷,東流,
入於伊。
△又東北過陸渾縣南。
《山海經》曰:滽々之水,出於釐山,南流注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
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東流注於伊水,即滽々之水也。
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
即古三塗山也。杜預《釋地》曰:山在縣南。闞駰《十三州志》云:山在東南。
今是山在陸渾故城東南八十許里。《周書》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
望過於三塗,北瞻望於有河。《春秋·左傳·昭公四年》,司馬侯曰:四岳、三
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服虔曰:三塗、大行、轘轅、崤黽,
非南望也。京相璠著《春秋土地名》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言云,塗,道也,準
《周書》南望之文,或言宜為轘轅、大谷、伊闕,皆為非也。《春秋》晉伐陸渾,
請有事於三塗,知是山明矣。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機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
王母祠。東南流注於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機山之東谷,東逕故亭南,
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東北逕伏流嶺東,嶺上有崑崙祠,民猶祈焉。劉澄之
《永初記》稱:陸渾縣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三十里許,西則非也。
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睪山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伊水又東北,
逕伏睹領,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鶻山,東流逕孤山南,其山介立豐上,單秀孤
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東歷伏睹嶺,南東流注於
伊。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者也。尋郭文之故居,訪
胡昭之遺像,世去不停,莫識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導,而東注虢略,在陸渾縣西
九十里也。司馬彪《郡國志》曰:縣西虢略地,《春秋》所謂東盡虢略者也。北
水東流,合侯澗水,水出西北侯溪,東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逕陸渾縣故城
北。平王東遷,辛有適伊川,見有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
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右合南
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謂之七谷水,阻澗東逝,歷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
亂流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饒魚葦,即
《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注》云:禪一音暖,鯀化羽淵,
而復在此,然已變怪,亦無往而不化矣。世謂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涓
水。涓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
母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
而走,顧望其邑,鹹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獻之,命養
於庖,長而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
△又東北過新城縣南。
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山,東逕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宋均碑南。均字文平,縣人
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東流入於伊。又有明水,出梁縣西狼皋山,
俗謂之石澗水也。西北流逕楊亮壘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東北流,逕
范塢北,與明水合。又西南流,入於伊。《山海經》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
南流注於伊水,是也。伊水又與大戟水會。水出梁縣西,有二源:北水出廣成澤,
西南逕楊志塢北,與南水合。水源南出廣成澤,西流,逕陸渾縣。《河南十二縣
境簿》曰:廣成澤在新城縣界黃阜,西北流,屈而東逕楊志塢南,又北屈逕其塢
東,又逕塢北,同注老倒澗,俗謂之老倒澗水,西流入於伊。伊水又北逕新城東,
與吳澗水會。水出縣之西山,東流,南屈逕其縣故城西,又東轉,逕其縣南,故
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是也。漢惠帝四年置縣。其水又東北流,注
於伊水。伊水又北,逕當階城西,大狂水入焉。水東出陽城縣之大苦山。《山海
經》曰:大苦之山,多<王虖>琈之玉,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龜,
人食之者無大疾,可以已腫。狂水又西,逕綸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楚
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者也。右與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逕黃城
西,又南逕綸氏縣故城東,而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八風溪水注之。水北
出八風山,南流,逕綸氏縣故城西,西南流,入於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
水有三源,各導一溪,並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其水西南流,注於
狂水。狂水又西,逕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水出東北湮谷,西南流,逕武林
亭東北,又屈逕其亭南,其水又西南,逕湮陽亭東,蓋藉水以名亭也。又東南流,
入於狂。狂水又西,逕湮陽城南,又西,逕當階城南,而西流,注於伊。伊水又
北,土溝水出玄望山西,東逕玄望山南,又東,逕新城縣故城北,東流注於伊水。
伊水又北,板橋水入焉,水出西山,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北,會厭澗水。水出
西山,東流逕邥垂亭南,《春秋左傳·文公十七年》,秋,周甘歜敗戎於邥
垂者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預《釋地》曰:河南新城縣北,有邥垂
亭。司馬彪《郡國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遺基猶在。京相璠
曰:舊說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黨有高都縣。餘謂京論疏遠,未足以證,無如
虔說之旨密矣。其水又東,注於伊水。伊水又北,逕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
曰:今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都利
者也。又來儒之水,出於半石之山,西南流,逕斌輪城北,西曆艾澗,以其水西
流,又謂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逕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山
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文字
淺鄙,殆不可尋。魏文帝獵於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陽
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
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南山請雨,總盡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
山也。來儒之水,又西南逕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
伊水逕前亭西。《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箕遺、樂征、右行詭濟師,取
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滿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
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
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趙鞅使女寬守闕
塞是也。陸機云:洛有四關,斯其一焉。東嚴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
側靈岩下,泉流東注,入於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
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
齊此已下。蓋記水之漲減也。右壁又有石銘云:永康五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
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
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
伊水自闕東北流,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於洛。
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
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麥,無他種。欲害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必複種稻,
種稻而復奪之,是東周受命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渠也。伊水又東北,
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於洛。今無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逕圜
丘東,大魏郊天之所,準漢故事建之。《漢書·郊祀志》曰:建武二年,初制郊
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
為五帝位。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上帝
於此。今袞冕也,壇壝無復紫矣。伊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廣志》曰:鯢魚
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故其著
《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徐廣曰:人魚似鮎而四足,即鯢魚
也。
○瀍水
△瀍水出河南穀城縣北山。
縣北有潛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也。澤北對原阜,即裴氏墓塋
所在,碑闕存焉。其水歷ze6*東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贊亭之處也。即
潘安仁《西征賦》所謂越街郵者也。
東與千金渠合。《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東南流。水西南有帛
仲理墓,墓前有碑,題云: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護,益州巴郡人。晉永寧二年
十一月立。瀍水又東南流注於谷,谷水自千金堨東注,謂之千金渠也。又東過
洛陽縣南。
又東過偃師縣,又東入於洛。
○澗水
△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
《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於其陽,東南注於洛,澗水出於其陰,北
流注於谷。世謂是山曰廣陽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澗。《地理志》曰:澗水
出新安縣東南,東入洛,是為密矣。東北流歷函谷東坂東,謂之八特坂。《山海
紀》曰:北流注於穀。摯仲治《三輔決錄·注》云: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澗、穀
二水之交,作五門客舍,因以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里。以《山海經》推校,里
數不殊。仲治所記,水會尚有故居處,斯則澗水也。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
東者是也。
△東南入於洛。
孔安國曰:澗水出澠池山。今新安縣西北有一水,北出澠池界,東南流,逕
新安縣而東南流入於谷水。安國所言,當斯水也。然谷水出澠池,下合澗水,得
其通稱,或亦指之為澗水也,並未之詳耳。今孝水東十里有水,世謂之慈澗,又
謂之澗水。按《山海經》則少水也,而非澗水,蓋習俗之誤耳。又按河南有離山
水,謂之為澗水。水西北出離山,東南流,歷郟山於谷城東,而南流注於谷。舊
與谷水亂流,南入於洛。今谷水東入千金渠,澗水與之俱東入洛矣。或以是水並
為周公之所相卜也。呂忱曰:今河南使水,疑其是即此水也,然意所未詳,故並
書存之耳。
上一篇:卷十四
下一篇:卷十六
目錄:水經注
卷十五_水經注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十五_水經注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