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總集類存目二
△《浙元三會錄》·(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楊守阯編。守阯有《碧川文選》,已著錄。是書乃以浙江解元同仕於朝者
邀為文會。其六元文會始於成化六年,范理、商輅、姚夔、楊守陳、盧楷及守阯
也。至成化十五年復為七元會,則胡謐、沈繼先、楊文卿、黃珣、謝遷及守陳、
守阯也。成化二十二年再為後七元會,則李旻、王華、胡謐、沈繼先、謝遷及守
陳、守阯也。守阯兄弟後先三會皆與焉,故守阯錄贈答倡和詩文匯為此編。
△《二戴小簡》·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所載一曰《贅言錄》,明戴豪撰。一曰《筠溪集》,戴顒
撰。豪字師文,台州太平人。成化戊戌進士,官至廣東布政司參政。顒字師觀,
豪之弟。正德辛未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萬姓統譜》載豪所著有《贅言錄》
若干卷;《太平志》載顒有《倦歌集》,又有《筠溪雜稿》。此本以兩人書簡各
一卷,合為一編。蓋摘錄於全集之中,而仍以原集標目,非其完本也。
△《宸章集錄》·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明費宏編。宏有《文集》,已著錄。此書乃嘉靖五年六月十三日世宗御平台,
召宏及大學士楊一清、石珤、賈詠入見,各賜御製詩。宏得七言古詩一章,一
清、珤、詠各得五言古詩一章。宏等疏謝,並依原韻和進,帝復賜以批答,宏
因集為一帙,梓而傳之。《明史》宏本傳稱:“帝嘗御平台,特賜御製七言詩一
章,命輯倡和詩集,署其銜曰‘內閣掌參機務輔導首臣’。其見尊禮,前此未有。
張璁、桂萼滋害宏寵,萼言:“詩文小技,不足勞聖心。且使宏得憑寵靈,凌壓
朝上。帝置不省”云云。然則此書乃承世宗之命所編也。
△《振鷺集》·一卷(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
明陳鎬編。鎬有《闕里志》,已著錄。弘治十六年,孔子六十二代孫襲封衍
聖公孔聞韶入覲京師。事畢將還,朝臣鹹賦詩贈行。館閣自大學士劉健以下三十
五人為一軸,吳寬為之序。卿寺自馬文升以下三十六人為一軸,謝鐸為之序。聞
韶為李東陽婿,故朝士出東陽之門者,又別為一軸,凡二十一人,靳貴為之序。
鎬時為山東提學副使,乃合而梓之。以聖系出自殷後,故以振鷺為名。然衍聖公
非三恪之列,數典頗為不切也。
△《聯句私抄》·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毛紀編。紀有《密勿稿》,已著錄。是集前有引一篇,稱昔在翰林,與僚
友及諸司善鳴者會晤游賞,多形之聯句,得二卷。後為部佐,與同年數公相處,
因事感懷,復得一卷。其末卷則在內閣與諸老同作者。總七言律二百二十五首,
排律二首,五言古詩一首。歸田後葺錄為一帙,並題姓名履貫於卷首,自華亭顧
清以下共三十有三人。
△《古黃遺蹟集》·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盧濬編。濬,天台人。成化丁未進士,弘治中官黃州府知府。是編輯黃州
古蹟題詠,大旨以詩賦為主,而以唐許遠祠祭文三篇錯雜諸詩之內。又《宣聖遺
像碑記》亦附卷末,頗無體例。至王禹偁《黃州竹樓記》在耳目之前,轉遺不採,
亦莫喻其故也。
△《文翰類選大成》·一百六十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李伯璵、馮原同編。伯璵,上海人,官淮王府長史。原,慈谿人,官淮王
府紀善。是書即奉淮王之命作也。前有淮王序,自稱西江頤仙。按《明史》,仁
宗子淮靖王瞻墺,以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饒州。瞻墺子康王祁銓,
以正統十一年嗣封。此書作於成化、弘治間,則所稱頤仙者,即祁銓也。其書總
錄前代及明人詩,分體編次。每體之中各以時代為次,采掇頗詳,然愛博而無所
持擇,往往乖誤。如以梁劉琨為晉劉琨,以班婕妤詩為《漢宮怨》,以阮籍詠懷
為詠歌,以宋楊傑為不知爵里,皆疏舛之甚者。至於李白詩中收入李赤詩,又以
吳隱之為唐人,與李義山同編,尤為顛舛。
△《古括遺芳》·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南山鄭宣撰。不著時代,亦無序跋。考書中所錄,止於明天順中,則
明人也。其書裒輯處州之文凡三十三家,分序文、奏疏、策論、辨說四門。採摭
甚略,似乎鈔撮志乘為之。未博考於諸集,其考證亦多弇陋。如著漢雋者本林鉞,
見《書錄解題》,而以《青田志》不載鉞有著述疑之。至以鮑彪《戰國策序》誤
疑為劉向之文,則更異矣。
△《群公小簡》·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前有成化乙未徐傳序,稱蘇文忠、方秋崖、趙清曠、盧柳
南、孫仲益五先生之所著,而第六卷乃為歐陽修作。其第一卷題五先生手簡,自
第二卷以下又題曰六先生手簡。後有成化二十年周信跋,稱出《醉翁帖》一帙贈
徐,徐亦以此書報贈。又稱捐俸命工,仍舊本重刊,則末一卷為信所增入。其改
題六先生,亦信所為也。蓋明代朝覲述職之官,例以一書一帕贈京中親故。其書
皆潦草刊版,苟應故事。謂之書帕本,即此之類。其標題顛舛,固不足深詰矣。
△《太白樓集》·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蔡煉編。鍊字懋成。餘姚人。弘治庚戌進士,官工部主事。此編乃其管理
山東河道時,以濟寧州城東南有太白樓,為李白遺蹟,因錄諸題詠碑刻之文,合
為一集,而二賢祠碑亦附入焉。二賢祠者,州人所建以祀白及賀知章者也。
△《東甌詩集》·七卷、《補遺》·一卷、《續集》·八卷(江蘇周厚堉
家藏本)
明趙諫編。諫字士忠,溫州人。初,成化中樂清蔡璞嘗輯溫州一郡之詩,自
王十朋以下為七卷,又補遺一卷。諫以其去取為未善,乃因蔡本而增損之。溫州
知府趙淮序而刊之。又為續集八卷,或補人,或補詩,以拾蔡本之遺,諫自序之。
並刻於弘治庚戌。其體例頗雜,不出地誌之積習。如張子容本襄陽人,為樂成尉,
故其詩多永嘉所作。子容及《孟浩然集》中諸詩,班班可考。續集乃以為永嘉人,
然則《謝靈運集》不當同入此選歟?
△《金華正學編》·十二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趙鶴編,唐邦佐重輯。鶴字叔鳴,江都人。弘治丙辰進士,官至山東提學
副使。邦佐字維良,蘭谿人。隆慶戊辰進士,官至光州知州。初,嘉靖間鶴官金
華知府,以宋呂祖謙、何基、王柏,元金履祥、許謙皆金華名儒,因錄五家之文
涉於講學者數篇,及其本傳、行狀、墓誌等各為二卷。萬曆庚寅,邦佐復取鶴原
書為之刪訂,而益以明章懋。以祖謙、朱子之友,基等皆傳朱子之派,故命曰正
學。
△《金華文統》·十三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趙鶴編。是書於正學編外,兼錄金華耆舊之文。宋宗澤、梅執禮、潘良貴、
鄭剛中、賈廷佐、范浚、陳亮、呂祖儉、徐僑、何恪、時少章、喬行簡等十二人,
元柳貫、張樞、吳師道、黃溍、吳萊等六人,明宋濂、王禕、蘇伯衡、胡翰、
戴良、吳沉、王紳、章懋等八人。而宋濂所錄獨多。蓋視諸人較呂祖謙等為稍亞,
故所錄亦稍寬。然前列呂祖謙修文鑒法、朱子取文字法,及王柏、吳師道論文之
語,則大旨仍以講學為宗。故劉孝綽、駱賓王、舒元輿之文皆所不取。然唐仲友
亦不登一字,則門戶之見,殊未能化矣。
△《來蘇吳氏原泉詩集》·八卷(內府藏本)
明吳宗周編。宗周字子旦,號石岡,宣城人。弘治丙辰進士,官至臨江府知
府。是編輯其先世以來之詩,始宋迄明。據宗周自序稱:“以先人之作為內集,
外人所贈為外集,附以拙作。”此本自五卷至七卷皆宗周詩。宗周詩後益以按察
司副使大本、貢士棻、府庠士木。又有《宗周拾遺》,而無所謂外集者。蓋其後
人所損益,已非復宗周之舊矣。
△《唐文鑒》·二十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明賀泰編。泰字志同,吳縣人。弘治己未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巡按福建。
是編雜采唐文,所見殊為隘陋。前有林瀚序稱:“兩漢有《文鑒》,宋亦有《文
鑒》,惟唐一代闕焉。”如曰一朝必當有一文鑒,文何以必當名鑒也?如曰唐文
無總集,是並姚鉉書未見矣。蓋明代書帕之本,其紕繆往往如此。
△《洞庭君山集》·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胥文相編。文相,巴陵人。弘治乙丑進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是編纂輯屈
原而後歷代題詠湖山及岳陽樓者,共為一編。自載所作二詩,淺陋殊甚。蓋特好
事者流也。
△《廣文選》·六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舊本題明劉節編。節有《春秋列傳》,已著錄,是書以補《文選》之遺。前
有王廷相、呂柟二序,皆稱八十二卷。而此本實六十卷。卷末有晉江陳蕙跋,
稱“節舊本所錄凡千七百九十六篇,其中訛字逸簡雜出,又文義之甚悖而俚者間
在焉。乃以視鹺之暇,與楊郡守王子松,教授林璧,訓導曾辰、李世用,共校讎
增損之,刻置淮揚書院。刪去二百七十四篇,增入三十篇”云云。則此本為蕙等
重編,非節之舊矣。蕭統妙解文理,擷歷代之菁華,以成一集。雖以杜甫文章凌
跋百代,猶有熟精《文選》理之句,其推重詎出漫然。此可知當時去取別裁,具
有深意。徐陵與統同時,所撰《玉台新詠》,頗采《文選》所遺,劉克莊已有皆
統棄餘之誚。則操筆繼作,何可易言。節不度德量力,乃有是集。蕙等又謬種流
傳,如塗塗附。田藝蘅《留青日札》嘗摘其張協諸人詩與《文選》復收,及阮嗣
宗碑諸篇誤改姓名之類,不一而足。今更校之,如其凡例以《焦仲卿妻詩》為俚
俗,斥而不錄。又《亢倉子》本唐王士元所撰,實非古書,而題曰周亢倉楚,特
稱其君道、政道等四篇為高古,所見已為甚淺。其編次亦仿《文選》分類,而顛
舛百出。如《文選》陸機《文賦》無類可歸,故別立論文一門。此書乃以荀卿
《禮》、《智》二賦及揚雄《太玄賦》當之。其為學步,寧止壽陵餘子耶!曹植
《蟬賦》、傅鹹《螢賦》入之鳥獸,而傅亮《金燈草賦》不入草木,謝朓《游後
園賦》不入遊覽,陸雲《南征賦》不入紀行;陶潛《桃花源詩》入詠史,《史記
·禮書》班固《律曆志》入雜文,皆不可理解。又《胡姬年十五》一篇,本梁劉
琨作,郭茂倩《樂府詩集》可考。而沿《文翰類選》之誤,以為晉劉琨。莊忌本
漢人,而誤以為梁人;柏梁詩本聯句,而注曰六首;徐樂上書本無標題,而名曰
《論土崩瓦解書》;《左傳》“呂相絕秦”本為口語,而名曰《絕秦書》;《史
記》自序中“下大夫壺遂”云云,本文中之一段,而刪除前後,名曰《答壺問》,
隔數卷後又出太史公自序一篇;《文心雕龍·序志篇》本其第五十篇,而改名曰
《文心雕龍序》。至於諸葛亮《黃陵廟記》之類,以贗文竄入,更無論矣。
△《文苑春秋》·四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明崔銑編。銑有《讀易餘言》,已著錄。是集所錄,起漢高帝《入關告諭》,
迄明太祖《諭中原檄》,凡一百篇。各仿《毛詩小序》之體,篇首綴以數言,而
別無詮釋。大旨謂非關世教人心者不錄,故名曰《春秋》。亦《文章正宗》之屋
下屋也。
△《二陸集》·三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長白山人集》二卷,明陸之箕撰。《南門續集》一卷,其弟之裘撰。之箕
字肖孫,一字汝瞻,別號復泉,太倉人,弘治中貢生。之裘字象孫,官景寧縣教
諭。其合二集而刻之,則太倉知州莆田蕭奇勳也。
△《殘本成仁遺稿》·五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明舒芬編。芬有《周易箋》,已著錄。是書前有正德丙辰芬自序云:“行篋
中有文山《指南集》二冊,《集杜句》一冊,《長嘯集》一冊,又有《疊山詩文
集》二冊。因訂其訛脫,並取《宋史》本傳與祠記、銘狀、祭文、輓詞之類各附
於後,總題曰《成仁遺稿》,付書林余氏刻之。”今是編五卷,一、二卷為《指
南集》,三卷為《集杜詩》,四卷為《長嘯集》,五卷為《天祥附錄》,而《枋
得詩文附錄》皆無之。目錄又標作《成仁遺稿》前。蓋坊賈刻印時妄加分析,以
此為前集,而以枋得詩文為後集耳。
(案此編雖僅存文天祥之著作,然芬之原本實兼文、謝二家,特藏弆者佚其
半耳。故仍列之總集類中。)
△《蓉溪書屋集》·四卷、《續集》·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正集,明方豪編。續集,高第編。豪有《斷碑集》,已著錄。第,綿州人,
正德甲戌進士。初,綿州左都御史金爵居州城東三里,所居有水,迤邐而南入於
涪江。水上多植芙蓉,因以名溪,頗擅林壑之勝。爵以按察使罷歸時,嘗構屋數
楹,徜徉其間,名之曰“蓉溪書屋”。後復起掌憲,思之不置。於是禮部尚書劉
春、喬宇等皆有賦詠,以紀其勝。士大夫聞而和者甚多。正德十四年,因屬豪裒
集成書,凡作者七十八人。至嘉靖二年,繼和者益眾,復屬第編為續集,凡作者
七十一人。爵字舜舉,成化己丑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其父良貴,以進士累官左
參政。子皋,以進士為翰林。皞亦以進士為主事。三世通顯,交遊甚盛,故一時
題贈至盈ba6*九捲雲。
△《金石古文》·十四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是編所采,皆金石之文。上起古初,
下迄於漢。然真偽錯雜,殊多疏漏。如《陽虛石室倉頡文》、《岣嶁禹碑》、
《廬山禹刻》、《比干銅盤銘》,皆顯然偽撰,人所共知。而列以冠首,豈足傳
信。石鼓文韓愈已雲缺畫,鄭、薛諸家所載,無不訛缺。慎乃臆為補足,詭稱得
之李東陽,不知東陽《懷麓堂集》固明雲未見完本也。又如沙邱《石槨銘文》見
《左傳》,秦刻嶧山諸石《史記》具載,非至慎之時尚有金石可據。一概泛登,
不掛一漏萬乎?至孔彪、魯峻等碑,但記姓名,無關文字,漢碑如此之類,恐亦
不勝其載也。
△《古雋》·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楊慎編。雜采周、秦、漢諸子之文,惟末數篇為孔融、阮瑀、應瑒諸人雜
文,每篇各立標目,不甚分類,亦不甚敘時代。蓋隨手鈔記之本,後人取而刻之
耳。前有王象乾《楊太史別集》序,稱“慎遺書自詩文以外約七十餘種。懼有湮
沒,檄取其家,得《餘冬序錄》、《古今謠諺》、《詞品》、《謝華啟秀》、
《韻寶》、《古雋》各種。合為一集,付之梓”云云。則此其所刻之一種,而冠
以七種之序也。
△《風雅逸篇》·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楊慎編。是編採錄古來有韻之文,上起古初,下迄戰國末。又附載有篇目
而無其辭者,自葛天氏八闋訖於師延流徵滌角。馮惟訥《風雅廣逸》即據此書為
藍本,而紕漏之處,亦即沿此書之訛。末一卷所載逸詩諸名,尤多牽合。既有
《詩紀》,此無庸復錄矣。
△《翰苑瓊琚》·八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明楊慎編。其書餖飣補綴,類鄉塾兔園冊子。中間割裂《尚書》,尤
為庸妄。疑非慎之所為。
△《三蘇文范》·十八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明楊慎編。然所取皆近於科舉之文,亦不類慎之所為。殆與《翰苑瓊
琚》均出依託也。
△《李太白詩選》·五卷、《杜少陵詩選》·六卷(內府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李白詩選之首有楊慎序,辨白里貫出處甚詳。末云:“吾
友禺山張子愈光嘗謂余曰:李、杜齊名。杜公全集外,節鈔選本凡數十家,而李
何獨無之?乃取公集中膾炙人口者一百六十餘首,刻之明詩亭,屬慎題詞其端。”
愈光為永昌舉人張含之字,則是編含所選也。然烏程閔氏所刊朱墨版,其卷端評
語引及鍾惺、梅鼎祚,皆明末人。含及慎在嘉靖中,何自見之?則已非含之原本
矣。杜甫詩凡二百四十餘首,前後無序跋,多載劉辰翁評及慎評,其去取殊無別
裁。蓋閔氏以意鈔錄,取配李氏並行耳。明末刊版,真偽錯雜皆類此,不足異也。
△《婺賢文軌》·四卷、《拾遺》·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戚雄編。雄字世英,金華人。正德辛未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是編以《金
華文統》去取未當,乃取其鄉先輩潘良貴、范浚、呂祖謙、陳亮、唐仲友、夏明
誠、何恪、時少章、何基、王柏、柳貫、金履祥、許謙、吳師道、胡助、黃溍、
吳萊、宋濂、王禕、胡翰、戴良、馮宿、陳樵二十三人之文,薈而錄之。大旨謂
宗澤、梅詢皆以忠義功業顯,不必取其尋常酬應之作。又謂唐仲友雖與朱子為難,
而善不可沒。持論皆頗切當,然所載文章惟呂祖謙《佚老堂記》為本集所無,其
他亦不出習見之作也。
△《南華合璧集》·五卷(內府藏本)
明黃魯曾編。魯曾字得之,吳縣人。正德丙子舉人,五嶽山人省曾之弟也。
是編選王寵之詩,而附以己作,合為一集。寵所著《雅宜集》,深為顧璘等所推。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則謂寵亦中材,譽過其實。魯曾詩更不逮寵,殆欲借寵以
行,故有是刻。自序謂執是編請正於友生,適諷蒙莊之詞,遂命曰《南華合璧集》。
其立名尤無所取義矣。
△《六藝流別》·二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黃佐撰。佐有《樂典》,已著錄。是書大旨以六藝之源皆出於經,因採摭
漢、魏以下詩文,悉以六經統之。凡詩之流五,其別二十有一;書之流八,其別
四十有九;禮之流二,其別十有六;樂之流二,其別十有二;易之流十二,而無
所謂別。分類編敘,去取甚嚴。其自序言:“欲補摯虞《文章流別》而作。”然
文本於經之論。千古不易,特為明理致用而言。至劉勰作《文心雕龍》,始以各
體分配諸經,指為源流所自。其說已涉於臆創。佐更推而衍之,剖析名目,殊無
所據,固難免於附會牽合也。
△《南滁會景編》·十二卷(內府藏本)
明趙廷瑞編。林烴又增以十景圖。自宋至明,篇什略備。廷瑞,開州人。
正德辛巳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烴有《覆瓿草》,已著錄。其作是書時,皆為
南太僕寺卿。明南太僕寺署建於滁州故也。
△《九代樂章》·二十三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劉濂撰。濂有《易象解》,已著錄。是書取自漢迄唐九代之詩,分門編次。
大略以詩樂之義後人不能辨,故所選以音聲為主,分風、雅、頌為三。每代又別
里巷、儒林為兩類。自謂三百篇後,不可無此選。其言極為妄誕。夫古樂府之存
於今者,後人亦第能習其句讀,而不可播之管弦。濂乃指為某代某音、某代某調,
穿鑿配合,已屬強為解事,至如東方誡子、仲長述志之類,本非入樂之詩,而亦
為之辨別宮商,尤不知其何據。又每代下各為總論一篇,而北齊伶人曹孫達等封
王,及無愁伴侶曲諸事,乃以屬之陳後主。殊為不考,特故為高論而已。
△《石洞遺芳》·二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郭鈇編,鈇,金華人。始末未詳。石洞山在東陽邑治之南。宋淳熙中邑人
郭欽止築書院於洞旁,延師以訓子弟。一時名儒如呂祖謙、魏了翁、葉適輩,皆
主講其中。其山水名勝,陸游、陳傅良等亦多題詠。鈇為欽止之裔孫,正德中,
取當時諸人碑刻題詠及志銘、狀序、哀輓諸作匯成此編。欽止字德諠,其學
出於張九成。而朱子為作墓銘,稱其子弟服師儒之訓,鄉閭識遜弟之方,霍然其
變豪傑之窟,煥乎其辟禮義之場。不以淵源之異為嫌,則亦有深取其人者。集中
詩文凡為郭氏作者皆在,不盡關乎欽止。然郭氏以儒顯,則欽止其宗也。
△《滕王閣集》·十卷(內府藏本)
明董遵編。遵始末未詳。是編成於正德中,輯滕王閣由唐至明之詩文。是閣
自王勃、韓愈以後,為世所艷稱。故題詠特多,蕪雜亦甚。
△《弘正詩抄》·十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惟卷首曹忭序謂“二山楊君工於詩,所選弘治正德間詩抄,
正如淘沙見金,非具大金剛目力者不能”云云。不知楊二山者何名,所錄凡李夢
陽、何景明、康海、薛蕙、徐禎卿、鄭繼之、王廷相、邊貢、孫一元、殷雲霄十
人之詩。前無目錄,亦不知其完否。考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有《明十二家詩
類抄》十二卷。又有《盛明十二家詩選》,無卷數。皆弘、正間詩。然所刻十二
家之名,均與此互有出入,非一書也。
△《吳興絕唱集》·四卷、《續集》·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邱吉編。吉字大祐,湖州人。是編成於正德末,皆錄其鄉元、明兩代之詩,
亦間及流寓。其人非吳興而詩為吳興作者亦附著焉。所錄多涉俗艷,不盡諸家之
長。且以絕唱為名,而吉所自作亦復載入。亦未免嫌於自炫。又閻若璩《潛邱劄
記》載,吉是編選其父詩,而直書其父之名,深以為譏。吉蓋未見《中州集》中
有元好問之舊例耳。
△《皇華集》·二卷、《續集》·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明翰林院修撰唐皋、兵科給事中史道,於正德十六年以頒世宗即位詔奉使朝
鮮,與其藩臣日有唱和。國王李懌特命書局編為此集。《皇華集》卷首有《嘉靖
元年議政府左議政南袞序》,載二使初至國境及歸朝與議政府右議政李荇等唱和
之作。《皇華續集》卷首有嘉靖元年李荇序,專載唐皋留別國王二律,及議政府
領議政金詮以下和韻之作。考皋等奉使,不見於《明史》本紀及《朝鮮列傳》。
惟《世宗實錄》載其事,於八月乙巳。此書《南袞序》謂以十二月乙酉抵王京,
則距奉命日幾五月也。又南袞《皇華集》序謂初入境至出疆,僅浹三旬,紀行之
作,登高之賦,凡若干篇。今考集中初入境之作有唐皋《登迎薰樓詩》標雲長至
後十日。考《實錄》是年十一月十四日長至,則是作在二十四。其出疆之作有唐
皋《至頞山寄懷藩京諸君子詩》,標雲臘月辛丑。考《實錄》是年十二月,己卯
朔,則辛丑乃是月二十三日,與序所云唱和將浹三旬,適相符合雲。
△《皇華集》·十三卷(內府藏本)
明朝鮮國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錄惟天順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八年,
成化十二年,弘治元年、五年,正德十六年,嘉靖十六年之詩。考明代遣使往朝
鮮者,不僅此十年,似有闕佚。然世所傳本並同,或使臣不盡能詩,其成集者止
此耶?
△《輔臣贊和詩集》·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案此集乃嘉靖六年除夕,世宗作五言律詩一首,以示閣臣。於是大學士楊一
清、謝遷、張璁、翟鑾等並和韻錄進。帝匯書成帙,御製序冠其端。且命一清為
之後序。世宗序題七年正月四日,一清後序則正月六日所上也。
△《翊學詩》·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案此集乃嘉靖七年五月,經筵官進講大學衍義,世宗因制五言古詩一章,並
序以賜閣臣。大學士楊一清、賈詠、翟鑾等奉表謝,並和以進。既而謝遷、張璁
相繼入閣,亦令和進。命集為一冊,以翊學為名。《明史·藝文志》作一卷,與
此本同。
△《詩學正宗》·十六卷(內府藏本)
明浦南金編。南金有《修詞指南》,已著錄。是集選歷代之詩,起唐、虞古
辭,至唐人近體。自四言至七言絕句,分體有九。每體中又分正始、正音、正變、
附錄四門。其分系殊多未當,如《孔子去魯》等歌,雖不免或有依託,然如以為
偽,則當刪汰,如以為真,則固聖人之作也。降而列之正變,於義未協。至既分
古樂府一體,而安世房中歌則列之四言古詩,《長歌行》、《怨歌行》、《苦寒
行》、《箜篌引》之類則列之五言古詩,體例亦殊叢脞。又三謝之作雖多偶句,
究與唐律不同,而竟入之排律中。尤踵楊慎《律祖》之說而失之者矣。
△《明文范》·六十六卷(通行本)
明張時徹編。時徹有《善行錄》,已著錄。是集成於隆慶己巳,錄明洪武至
嘉靖之文凡四百四十二家。初名《文苑》,病其太繁,乃復加芟削,以成此本。
自序稱“銓綜者積禩”,其始也,十而取六七焉。其繼也,十而取四五焉。又
其繼也,十而取二三焉。迄今存者,裁十之一二焉。故自序又曰:“苑者無所不
蓄,范者如以范範金也。”然於正、嘉之文,尚病其少所別裁焉?
△《四明風雅》·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宋宏之編,戴鯨增刪,張時徹又增刪之。宏之仕履未詳。鯨字時霖,號南
蒼,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參議。所錄明代寧波之詩,自洪武
迄嘉靖凡六十五人。
△《樂府原》·十五卷(內府藏本)
明徐獻忠撰。獻忠有《吳興掌故集》,已著錄。是書取漢、魏、六朝樂府古
題,各為考證,並錄原文而釋其義。然所見殊淺,而又索解太鑿。如《杜氏通典》
謂房中樂為楚聲。獻忠則謂屈、宋騷辭每言著一兮字,乃楚人怨嘆之本聲,而以
安世房中歌為非其倫。亦未免拘泥鮮通矣。
△《金石文》·七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徐獻忠撰。是編輯錄三代以來金石之文。商一卷,周一卷,秦一卷,漢四
卷。然未能博徵金石,皆采掇於《博古圖》、《考古圖》、《集古錄》、《金石
錄》、《鍾鼎款識》、《隸釋》、《隸續》諸書。音訓不免異同,傳寫亦多舛誤。
間有附論,亦皆以意推求,別無考證。至第四卷內所載之襪銘,非金非石,而一
概編列,尤龐雜之甚矣。
△《六朝聲偶》·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徐獻忠編。是書因楊慎五言《律祖》而廣之,取南北朝人五言詩以明唐律
所自出。然以齊、梁、陳、北齊、周、隋謂之六朝,未免自我作古。況永明體載
在《齊書·王融傳》,聲病宮商載在《梁書·沈約傳》,而李商隱、溫庭筠諸集
所謂齊、梁體者亦皆具有明文,此本不待考而知者。慎書已為多事,獻忠何必又
衍為此書。如曰以為詩法,則詩又不以齊、梁為極則也。
△《五十家唐詩》·(無卷數,內府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自唐太宗、元宗至儲光羲凡五十家。各家之詩但分古近體,
亦有載賦數首者。間存原序,似皆從舊本錄入。考明徐獻忠有《百家唐詩》一百
卷。是編前無序目,或即獻忠之本而佚其半歟?
△《麻姑集》·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陳克昌編。克昌,仁和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建昌府同知。麻姑山為建
昌所屬,唐顏真卿《仙壇記》後題詠滋多,克昌因匯成此集。所錄多明人之作,
故卷帙若是之多焉。
△《武夷游詠》·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田汝成、蔡汝楠同撰。汝成有《炎徼紀聞》,汝楠有《說經劄記》,皆已
著錄。嘉靖二十年四月,汝楠以刑部員外郎告歸,省父於延平。適汝成為福建提
學副使,校士崇安。二人因偕游九曲,各成五言古詩十首,編為一帙。
△《驪珠隨錄》·五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楊儀編。儀有《螭頭密語》,已著錄。是書雜錄諸文,自序謂皆取不盛傳
於世者。然如《陰符經》、《握奇經》之類,實非秘笈,《比干墓銘》之類,本
屬依託。《瘞鶴銘》自歐陽修《集古錄》以下均未見完篇,而此所載為全文,是
亦未可盡信也。
△《古虞文錄》·二卷、《文章表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楊儀撰。是書采古人著作之關於常熟者,裒為一帙。凡文一卷,自梁鴻至
楊舫凡三十六篇。詩一卷,自支遁至王寵凡四十二首。其文章表錄一卷,凡文六
篇,詩三篇,皆為常熟之先賢、列女作者。意取型俗,故曰《表錄》。末一首為
白茆民謠,則元後至元甲辰張士誠鑿白茆港時民間之怨詞,附存以為戒者也。
△《浯溪詩文集》·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黃焯編。焯自號龍津子,始末未詳。是書成於嘉靖戊子,輯元結以下至明
代諸人題詠碑銘。前列《浯溪小志》,紀其山水之勝。
△《訂補浯溪集》·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明陳斗編。斗字民仰,祁陽人。官永寧縣主簿。浯溪在祁陽縣南五里,為唐
道州刺史元結故跡。結所撰《中興頌》,顏真卿書者,即磨厓刻溪上。故後來題
詠考證,相續日繁。是編成於嘉靖戊子,皆輯前人詩文為是溪而作者。題曰訂補,
而不雲補何人之書。王士禎《浯溪考序》稱“浯溪前後舊有兩集,為李仁剛、綦
光祖撰,見於《輿地碑目》,皆無傳”云云。(考王象之《輿地碑目》永州條下
雲,《浯溪前集》李仁剛編、《後集》侍其光祖編。侍其,複姓,實非姓綦,士
禎殊誤,此集中有乾道乙酉謝褒《續千文》跋云:“邑大夫侍其公以其曾大父所
續千文刻諸厓石。”當即其人蓋侍其良器之曾孫也。)然則斗所訂補者,當即黃
焯書耳。所載詩文《浯溪考》中多未收,知二書皆士禎所未見矣。
△《三賢集》·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楊名編。名字實卿,遂寧人。嘉靖己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三賢祠在夔
州蓮花峰下,以周子嘗判夔州,王十朋嘗為夔帥,明初宋濂亦卒於夔,故知府張
儉為立斯祠,並屬名集其遺文為一集。然周子僅《太極圖》、《通書》二篇,世
所共見,毋煩甄錄。至《梅溪》、《潛溪》二集文極繁富,而所采寥寥,尤難免
於掛漏矣。
△《秉忠定議集》·二卷(內府藏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嘉靖十年,都御史宋滄巡撫四川,平真州劇盜周天星等。
時同官於蜀者作為凱歌、露布等篇,匯成一書,以紀其事。其名《秉忠定議集》
者,蓋取世宗所賜璽書有“秉忠定議,條奏膚功”語也。
△《玉峰詩纂》·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周復俊編。復俊有《東吳名賢記》,已著錄。玉峰者,崑山之別名。所纂
諸詩,自西晉迄於明代,蓋邑乘之餘也。
△《名家表選》·八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陳塏編。塏,餘姚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廣東提學副使。是編即在廣東
所選以訓士子者。凡唐表一卷,宋表七卷。案胡松有《唐宋元名表》一書,所錄
頗為醇雅。此與松書體例相近,而簡當則遠不及之矣。
△《清泉精舍小志》·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黎民表編。民表有《瑤石山人稿》,已著錄。茲編乃其家居唱和之詩,卷
首自序稱“友人結社於粵山之麓,講德論義,必以詩教為首。旦夕酬酢,可諷詠
者至千餘篇。年祀浸遠,散佚逾甚,暇日拾篋中得古近體若干首,裒而錄之”雲。
△《平吳凱旋錄》·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朱澤編。澤字東漁,定海人。初,嘉靖乙未,崇明海寇秦璠、黃艮、黃庠
者為亂,官軍屢衄,己丑,以湯和之裔孫慶為左軍都督,充巡捕江淮總兵官,督
帥邳、揚二衛官兵,合蘇、松、常、鎮四郡民兵以剿平之。吳中士大夫各贈以詩
文,澤編次以成此集。
△《郴州文志》·七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王心編。心自號後隅子,龍江衛籍,天長人。嘉靖戊戌進士,官郴州同知。
據此書原序,蓋既輯《郴志》六卷,又與郴諸生袁大邦等集古今之文為郴而作者,
勒成此集,以輔《郴志》。其以命制、紀載、議論、詠歌四類分編,略仿真德秀
《文章正宗》之例,所載詠歌內以漢周憬《功勳碑銘》為安康邦作,亦不免沿訛
也。
△《二溫詩集》·四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太谷詩集》二卷,明溫新撰。《中谷詩集》二卷,新弟秀撰。新字伯明,
洛陽人。嘉靖戊戌進士,官戶部主事。秀字仲實,由舉人官至襄陽府同知。秀游
李夢陽之門,故詩多亢厲之音。新詩刻意學杜,而僅得浮聲,蓋亦宗北地之學者
也。
△《盛明百家詩》·三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俞憲編。憲字汝成,無錫人。嘉靖戊戌進士,官至湖廣按察使。世傳李攀
龍送俞臬使赴湖廣詩,有“江漢日高天子氣,樓台秋敞大王風。”以為似陳友諒
僣位柱聯者,即其人也。是編所錄諸集,每人各冠以小序,略如殷璠《河嶽英靈
集》例。然其學沿七子之餘波,未免好收摹仿古調、填綴膚詞之作。又務以標榜
聲氣為宗,不以鑑別篇章為事。故略於明初,而詳於同時。至以其子淵、沂之詩
列為二家,殆有王福畤之癖矣。
△《越望亭詩集》·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陳鶴編。鶴有《海樵山人集》,已著錄。越望亭在紹興府城臥龍山巔,前
對秦望。初名望海,後更此名。或曰為越地之望,或曰可以望越,未之詳也。嘉
靖戊戌,紀興守湯紹恩重創斯亭,一時多為題詠。同知孫令、推官周鳳岐因令鶴
輯錄成編,前繪山川城郭圖。詩則溯唐迄明,雖名以詩集,而賦亦綴焉。紹恩號
篤齋,安岳人。嘉靖丙戌進士,其治越有惠政,事跡具《明史·循吏傳》。
△《名筆私抄》·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曾佩編。佩字元山,臨川人。嘉靖辛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是編乃其按
閩時搜羅各郡縣藝文,自宋迄明凡關於風土者,胥見採錄。然編次無倫,如所載
《羅江風物賦》與《烏石山賦》自為一類,乃一編於朱子書廖德明仁壽條約之前,
一編於劉鉞新《建道學淵源祠記》之後。李侗《初見羅從彥》書與楊時見《程明
道書》亦自為一類,乃一編於《龍頭岩記》之前,一編於《新建四賢堂記》之後。
蓋佩為是書,第從各志乘中錯雜抄撮,於體例未暇詳考耳。
△《黎川文緒》·四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明王材編。材字子難,江西新城人。嘉靖辛丑進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國子
監祭酒事。黎灘鎮自宋紹興中析置,故稱黎川。宋以來人文頗盛,具見虞集所作
《新城學記》。今惟李覯《旴江》一集尚孤行無恙,其餘多不顯於世。材搜輯
遺佚,分為文三卷,詩一卷。然終以李覯為主,他家特輔之而已。
△《二妙集》·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萬士和編。士和有《履菴集》,已著錄。初,唐順之選漢、魏至明之詩為
《二妙集》,蓋取陳獻章論詩法與理俱妙之語以名其書。士和受業於順之,因摘
其中七言律詩、七言絕句二體,又益以順之七言律詩一卷,其為十二卷。唐取杜
甫、王維、劉長卿、韋應物、王建、張籍、呂嵓七人。宋取王安石、黃庭堅、邵
子、朱子四人。元取劉因一人。明取莊泉、王守仁二人。順之長於古文,至詩道
則全然不解。持論以談理為宗,尤不可與口舌爭。士和序中亦稱集成而世無好者,
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矣。
△《游峨集》·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殷綺編。綺始末未詳,其刊此書時,則署雅州知州事也。嘉靖九年庚寅,
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官吏游峨嵋山,有詩唱和。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巡按御史
謝瑜亦踵昌故事。綺因合二人暨同游諸詩編為一集,大抵一時宦場酬應之詞,無
可採錄。
△《唐詩選》·七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明李攀龍編,唐汝詢注,蔣一葵直解。攀龍有《詩學事類》,汝詢有
《編蓬集》,一葵有《堯山堂外紀》,皆已著錄。攀龍所選歷代之詩,本名《詩
刪》,此乃摘其所選唐詩。汝詢亦自有《唐詩解》。此乃割取其注,皆坊賈所為。
疑蔣一葵之直解亦託名矣,然至今盛行鄉塾間,亦可異也。
△《尺牘清裁》·六十卷、《補遺》·一卷(內府藏本)
明王世貞編。世貞有《弇山堂別集》,已著錄。是書蓋因楊慎原本而增修之。
慎所錄自左、史迄於六朝,共為八卷。世貞益為二十八卷,復采唐代至明之作通
為六十卷。又旁搜稗史,得梁、隋以前佚作四十餘條,為補遺一卷。然真贗錯雜,
簡擇未為盡善也。慎書本作赤牘,世貞改為尺字。趙崡《石墨鐫華》曰:“宋
游師雄墓誌,書只尺作只赤,赤與尺通。楊用修以尺牘為赤牘,本之禽經雉上有
丈,鷃上有赤。”王元美又引《華山石闕雲》:“高二丈二赤。”平等寺碑云:
“高二丈八赤。”而疑其隱僻,故改作尺牘。據此志則宋已多用之,非僻也云云。
崡好金石之文,故字型喜於從古。然書契之作,將使百官治而萬民察。原取其
人人共喻,必用假借之古字,使學士大夫讀之而駭。義雖有據,事實難行。如歐
陽書作歐羊,亦有漢碑可證,廬陵之族其肯從之改氏乎?況文之工拙,書之善否,
亦不絕在字之古今。平心而論,正不必是慎而非世貞矣。
△《蓬萊觀海亭集》·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潘滋編。滋,婺源人,始末未詳。觀海亭在登州蓬萊閣,為觀海市之地。
嘉靖庚戌,滋為登州府推官,承台檄輯古來詩賦碑記之文為一編。凡作者一百十
七人。中如唐人《海上生明月賦》、《白雲照春海賦》、《望海上五色雲賦》、
《大鵬賦》、《鯤化為鵬賦》、《北溟有魚賦》、《巨鰲冠靈山賦》、《釣鰲賦》
諸篇,俱賦物之作,與蓬萊閣無涉。乃一概闌入,殊為牽合。
△《三異人集》·二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李贄編。贄有《九正易因》,已著錄。是書凡方孝孺詩文十卷;于謙奏疏
四卷,文一卷,詩三卷;楊繼盛奏疏、詩文各一卷,附錄一卷。贄各為之評。贄
狂悖自恣,而是集所評乃皆在情理中,與所作他書不類。卷首題吳山俞允諧汝欽
正,或允諧所為,托之於贄歟?三人皆自有集,皆自足千古,初不假贄之表章。
況以贄之得罪名教,流毒後學,而選錄三人之文,不足以為三人榮,反足以為三
人辱矣。
△《文章正論》·十五卷、《緒論》·五卷(內府藏本)
明劉祐編。祐,萊州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至大同巡撫。是書錄歷代古文,
自《左傳》訖於元季。以足垂法戒者為正論,以詞勝而理未足者為緒論。自序擬
諸真德秀《文章正宗》、崔銑《文苑春秋》。其持論未嘗不正。然以李密《陳情
表》列諸緒論,義頗未安。又以宋人五經之序升諸左、國之前,亦涉標榜之習。
德秀姑無論,恐尚未能逮銑也。
△《文體明辨》·八十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徐師曾撰。師曾有《古文周易演義》,已著錄。是編凡綱領一卷,詩文六
十一卷,目錄六卷,附錄十四卷,附錄目錄二卷。蓋取明初吳訥之《文章辨體》
而損益之。訥書內編僅分體五十四,外編僅分體五。前代文格,約略已備,師曾
欲以繁富勝之,乃廣正集之目為一百有一,廣附錄之目為二十有六。首以古歌謠
詞,皆漢以前作,真偽不辨。而以李賀一詩參其間,豈東京而後,只此一詩追古
耶?次四言詩,以分章者為正體,以不分章者為變體。次楚辭,分古賦之祖、文
賦之祖、摹擬楚辭三例。次賦,分古賦、俳賦、文賦、律賦四例,又有正體而間
出於俳,變體流於文賦之漸二變例。次樂府,全竊郭茂倩書而稍益以《宋史·樂
志》,其不選者亦附存其目。次詩,取《文選》門類稍增之,所錄止於晚唐,宋
以後無一字。次詔誥諸文,皆分古體、俗體二例。次為書表諸表,則古體之外添
唐體、宋體。碑則正體、變體之外又增一別體。甚至墓誌以銘之字數分體。其餘
亦莫不忽分忽合,忽彼忽此。或標類於題前,或標類於題下,千條萬緒,無復體
例可求。所謂治絲而棼者歟?
△《六李集》·三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內鄉李氏二世六人之詩也。凡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
六卷,李蔭《比部集》九卷,李雲鵠《侍御集》四卷,李雲《雁白羽集》二卷,
李雲《鴻秋羽集》五卷。中惟李蓘最知名。其詩源出何景明,故諸李之詩,
太抵安雅有法度,而頗乏深警之思,則才分之不逮也。
△《泰山蒐玉》·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袁<禾倉>撰。<禾倉>字玉田,懷遠人。官泰安州知州。是編採泰山碑銘詩文匯
為一帙,皆嘉靖乙卯以後之作。
△《三台文獻錄》·二十三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李時漸編。時漸字伯鴻,號磐石,壽光人。嘉靖丙辰進士,官至陝西按察
司副使。是編乃其守台州時與郡人王允東、陳公綸、黃承忠等採訪台州一郡往哲
遺文,分類選錄。自唐迄明嘉靖,凡二百九十六人。得文十六卷,賦詩七卷。卷
首所列姓氏,有正編、有續編,而集中則合為一。不知前何以分,後又何以合也。
△《詞海遺珠》·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勞堪編。堪字道亭,江西德化人。嘉靖丙辰進士,官至副都御史。此書雜
採金石文字以及詩詞雜文,不分體制,亦不敘時代。又多刪節原文,餖飣割裂。
其中紕繆,不可殫數。如王羲之《月儀帖》乃索靖之語;劉禹錫“春江一曲柳千
條”詩以為本集不載,乃元稹之詩,刪八句為四句;又載裴度《題岳廟石闕》詩,
乃司空圖作,載在本集;又《古黃姑歌》二句,乃梁武帝《東飛伯勞歌》;又
《青史子》一篇,不知為賈誼《新書》所載;晉無名氏《三言詩》,不知為傅玄
作;漢《鑒銘鍊形神冶》一篇,不知為《太平廣記》所載,唐人作。他如《左傳
·衛靈公石槨銘》,聲伯《夢涉洹水歌》,《禮記·伊耆氏蠟詞》,皆載於經。
蕭子顯《齊書·郡國志贊》,亦見正史。皆曰遺珠,尤疏舛矣。
△《名公翰藻》·五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凌迪知編。迪知有《左國腴詞》,已著錄。此集錄有明一代書牘,意取博
收,而冗雜特甚。
△《宋文鈔》·(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查志隆編。志隆有《山東鹽法志》,已著錄。是書僅從《宋文鑒》諸書摘
錄成編,未能賅備。別裁亦未能精審。
△《徽郡詩》·八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明陳有守、汪淮、李敏同編。有守字達甫,淮字禹乂,敏字功甫,皆休寧人。
是編創始嘉靖丁巳,成於己未,共得作者一百四十六人,計詩七百五十四首。皆
斷自明初,而有守等三人之詩亦附於末。
△《崑山雜詠》·二十八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俞允文編。允文有《俞仲蔚集》,已著錄。宋嘉定中,龔昱嘗輯《崑山雜
詠》三卷,續集一卷。開禧中,知嘉定縣事徐挺之曾刊之縣齋。至明王綸,又集
近代詩歌百篇,附益其後,已非舊本。允文復溯晉、唐以來得數百篇,增為二十
八卷。仍因舊名而別分十六類。然三人所選,混而為一,非惟龔本之初集、續集
不可復考。即孰為龔選,孰為王選,孰為允文所增,亦未可復辨。二家之書遂亡。
體例殊為未善也。
△《荊溪唱和詩》·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俞允文編。是編為嘉靖辛酉顧從義、姚昭、董宜陽、馮遷、朱察卿、姚遇、
姚遂、沈明臣八人同游荊溪所作,允文為合而刊之。從義字汝和,上海人。昭字
知晦,宜陽字子元,遷字子喬,察卿字邦憲,遂字以良,遇字以奇,皆從義之里
人。明臣有《通州志》,已著錄。
△《衡門集》·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鄭履淳編,其子心材續成之。履淳有《鄭端簡年譜》,心材有《鄭京兆集》,
均已著錄。是編乃履淳以其父刑部尚書曉所喜讀古人詩文近於閒適曠達者,匯次
成集,分體排纂。凡詩十一卷,文僅四卷,亦摘錄史傳為多。每篇之首皆不題作
者姓名,殊無體例。始刊於隆慶己巳,尚多闕略。至萬曆乙酉,心材始補輯為此
本。其曰《衡門集》者,言其非台閣之書,不為世俗所好也。
△《西湖八社詩帖》·(無卷數,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嘉靖壬戌,閩人祝時泰游於杭州,與其友結詩社西湖上,凡會吟者八:曰
紫陽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飛來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雲社、曰
洞霄社。時泰與光州知州仁和高應冕、承天府知府錢塘方九敘、江西副使錢塘童
漢臣、諸生徽州王寅、仁和劉子伯、布衣仁和沈仕等分主之,以所作唱和詩集為
此編。分春社、秋社二目,明之季年,講學者聚徒,朋黨分而門戶立;吟詩者結
社,聲氣盛而文章衰。當其中葉,兆已先見矣。
△《文章指南》·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明歸有光編。有光有《易經淵旨》,已著錄。是書前有舊序,稱原無
書名,有光登第後授其同年南海知縣詹仰庇,仰庇以授其友黃鳴岐,鳴岐校而刻
之,為題此名。然此實鈔本,非其原刻。凡分六十六則,由《左傳》以下迄於明,
錄文百十八篇。每則每篇皆有評說,而以總論看文字法冠於卷端。間雜以駢體。
如《北山移文》、《歸去來兮辭》之類。蓋鄉塾教授之本,殊不類有光之所為。
考舊本《震川集》末有其族孫泓跋語,稱有光選韓柳文有刻本,為俗人攙改,非
復原書。又王懋竑《白田雜著》有跋《歸震川史記》一篇,稱所見武陵胡氏、桐
城張氏諸本迥乎不同。且稱有光文集為其後人刪改,至見夢於坊人翁某。況此點
次本子獨存其家,豈無所增損改易云云。是有光手定之書,尚且全非其舊。則此
晚出選本不足為信,更不待深詰矣。
△《桃花源集》·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馮子京撰。子京字南台,錢塘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湖廣按察使。桃花
源在湖南常德府桃源縣,即陶潛所記者也。宋淳熙間,趙彥琇、張櫟曾修《桃花
源集》一卷,見晁公武《讀書志》。隆慶中,子京取舊集補其闕逸,更為銓次,
又增以元人、明人之作。
△《少林古今錄》·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劉思溫撰。思溫,渾源人。嘉靖中官登封縣知縣。少林寺在嵩山之麓,相
傳為達摩面壁之所。是編上卷為詩,下卷為記。所錄下迄於明,上及唐代而止。
顧炎武《日知錄》曰,少林寺有唐太宗為秦王時賜寺僧教。其詞曰:“王世充叨
竊非據,敢違天常。法師等並能深悟機變,早識妙因,擒彼凶孽,廓茲淨土。聞
以欣尚,不可思議。今東都危急,旦夕殄除,並宜勉終茂功,以垂令范”云云。
此錄佚而不載,則掛漏者多矣。
△《青溪詩集》·七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徐楚編,李高續輯。楚號青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參政。高字抑中,
雲南人,官至嚴州府通判,青溪在浙之淳安縣,即所謂新安江也。楚生於其地,
因采前人題詠,編為一集,成於嘉靖丙寅。後高官於其地,又增廣之。成於崇禎
乙亥。
△《廣中五先生詩選》·二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陳暹編。暹爵里未詳。五先生者,孫蕡、王佐、黃哲、李德、趙介也。五
人之中,孫、王、黃、李皆仕宦,趙則隱居不出,所謂《臨清集》者,亦不傳。
嘉靖丁巳,無錫談愷刻五先生詩,僅得孫、王、黃、李四家,以汪廣洋嘗為廣東
行省參政,因合而刻之,以足五人之數。朱彝尊《詩話》云:“伯貞集雖不傳,
然名在五先生之列。刊詩者去伯貞而冠汪忠勤於卷首,可為失笑。”即指談刻也。
此本乃嘉靖乙丑陳暹重訂,謂得舊本《趙臨清集》,命工刻之,以補五先生之闕。
而以汪右丞詩別自為集,於是五先生之詩始復其舊。五人集前各有小傳,爵里行
事略具。惟《孫蕡傳》云:“洪武二十二年,以事謫戍遼東。時梅思祖節鎮三韓,
迎置家塾。是年竟以黨禍見殺。”考《明史·文苑傳》,蕡坐累戍遼東。已大治
藍玉黨,蕡嘗為玉題畫,遂論死。而梅思祖本傳,十五年與平章潘元明同守雲南,
是年卒,安得有二十二年鎮遼東之事?暹蓋據黃佐《廣州人物傳》所載,未及詳
考耳。
△《清江二家詩》·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熊逵編。逵,清江人。是編選錄孫偉、敖英二人之詩。偉字朝望,號鷺沙,
弘治壬辰進士,官至鶴慶府知府。其詩曰《鷺沙集》。英有《慎言集訓》,已著
錄。其詩曰《心遠稿》。二人皆與逵同鄉里,逵因刪錄其集,各為二卷,並為之
評點。然去取不甚允愜,且往往濫載壽詩。殆以桑梓之故,因詩以存其人。又書
成於嘉靖丁巳。是時嚴嵩已敗矣,而偉集開卷即錄《送嵩北上詩》六首,亦可以
不必也。
△《彤管新編》·八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張之象編。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錄。是編以世所傳《彤管集》篇帙
未備,更為輯補。自周迄元凡詩歌、銘頌、辭賦、贊誄六百五十四首,璇璣圖一
篇,序誡、書記、奏疏、表三十三首。采掇頗富,而訛舛亦復不少。
△《唐雅》·二十六卷(內府藏本)
明張之象編。是集取唐君臣唱酬之作二千餘篇,分部五十有三,以類編次,
自武德訖於開元。以天寶而後,風格漸卑,故不與焉。其論似高而無當。蓋是時
七子之派方熾,故遵其詩必盛唐之說也。且賦雖古詩之流,而自漢以來,體裁久
別,雜入《喜雨諸賦》,亦為例不純。
△《唐詩類苑》·二百卷(內府藏本)
明張之象編。初,宋趙孟堅有《分類唐詩》,佚闕不完,世無刊本。之象因
復有此作,凡分三十六部,以類隸詩。意取博收,不復簡擇,故不免失之冗濫。
蓋類書流也。然《文選》及《文苑英華》本有分類之例,故與所作《古詩類苑》
仍併入總集。是集未刊之先,其稿為浙江卓明卿所得,割取初、盛唐詩刊之,遂
掩為己有。華亭王徹重為辨正釐定,乃復之象之舊。故世有二本,然今皆知為之
象書也。
△《古詩類苑》·一百二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張之象編。是編前有黃體仁序,稱之象此書與《唐詩類苑》均家貧不能刊,
以授其同里俞顯卿。顯卿亦未刊而卒。萬曆庚子,吳門曹氏始為刊其唐詩。至壬
寅,顯卿之弟顯謨乃與之象婿王熲、陳甲校刊之。是其刻在唐詩後。其凡例有云:
“是編首自上古,下迄陳、隋,一枝片玉,搜括無遺,有唐一代之作,別有《類
苑》,茲不重錄。”是其編纂亦在唐詩後也。其書以馮惟訥《詩紀》為稿本,較
唐詩易於為力。漢以後箴銘頌讚馮本不錄,之象增之。然文章各有體裁,著述各
有斷限。馮本所收《封禪文》之類,馮舒作《詩紀》匡謬已深駁之。正宜盡從刊
削,而復捃摭續貂,殊不免傷於嗜博。又割裂分隸,門目冗瑣。如全書既以古詩
為名,而第七十七卷人部又立古詩一門,是何體例乎?其凡例至稱道家歌詩出
《列仙傳》、《真誥》等書云云,真誥歌詩誠不一而足,《列仙傳》七十二人未
有一人載詩也。足見其隨意剽掇,不盡考古書矣。
△《吳越錢氏傳芳集》·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錢筠、錢籂同編。筠字飛卿,籂字章卿,紹興人。是集錄錢氏一
家之詩,自吳越武肅王鏐至明諸生淮,凡六十二人,一百三十一首。初,吳越文
穆王元瓘有《錦樓集》,忠懿王俶有《政本集》,俶子惟演因采鏐及元瓘、宏佐、
倧、俶五王之詩合為一編,名曰《傳芳集》。後族子仙芝復益以群從所作,纂
為五卷,目曰後集,宋綬為之序。明嘉靖中,筠等又為搜輯增益,鋟之於木,仍
以宋綬序冠於前。然序稱惟演所得五王格律長言共四十五首,而此編所載僅九首,
又卷數亦與後集不合。蓋散佚之餘,重為裒輯,雖尚沿其名,已非原本之舊矣。
△《百花鼓吹》·五卷、《梅花鼓吹》·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王化醇撰。化醇字和甫,別號應峰,無錫人。嘉靖中國子監生。《百花鼓
吹》皆雜采唐人詠花之詩,凡三十八種。《梅花鼓吹》則惟采宋、元及明人之詩,
以唐人詠梅之作已載入《百花鼓吹》故也。其書採摭頗博,而傳寫不免訛誤。如
陸凱《寄梅》一詩,訛凱為開,又溷入唐人詩中,列柳宗元後。殊未詳校也。
△《經世宏辭》·十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沈一貫編。一貫有《易學》,已著錄。一貫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賓客假歸,
復特起教習庶吉士,因檢列朝館課諸作自詔疏以迄詩賦,分類選錄,名曰“增定
館課”。就正於大學士王錫爵,遂以經世宏辭題其端,且為序而刊行之。其中搜
采極富,而所收多課試之作,不足以盡一代之文獻。王守仁、李夢陽、楊繼盛等
皆未官翰林,而並錄其章疏數十篇,亦為自亂其例也。
△《吳越游稿》·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沈明臣、沈一貫、余寅唱和之詩也。明臣有《通州志》,寅有同姓名錄,
皆已著錄。是編乃嘉靖丙寅三人結伴於錢塘,北游至揚州,積途中題詠得詩五十
首,因合刻之。考一貫登隆慶戊辰進士,寅登萬曆庚辰進士,時皆未第,故與明
臣同游也。後有揚州卞蓑跋,一貫亦有卞長卿《園燕集》詩一首。長卿殆即蓑字
歟?
△《靈洞山房集》·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趙志皋編。志皋有《內閣奏疏稿》,已著錄。靈洞山在蘭溪東南十五里,
為金華山分支。有棲真寺,久廢。萬曆初,志皋自嶺南謫所歸,買得其地,建秘
書樓、三山齋、六虛堂諸勝,又標為十二景。一時賓客競相題詠。既志皋起為南
京吏部侍郎,乃裒而刻之。
△《滑耀編》(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賈三近編。三近字德修,嶧縣人。隆慶戊辰進士,官至兵部侍郎。事跡具
《明史》本傳。是書皆採錄寓言,如送窮、乞巧、責龜、冊虎之類,悉為收載。
其曰滑耀者,取莊子“滑疑之耀,聖人所圖”語也。前有寧鳩子序,寧鳩子即三
近之寓名。各篇之後,間附評語。其《送窮文》篇末謂“窮鬼本出有窮氏,嘗從
孔子游陳、蔡間,既而歸魯,舍於顏回、原憲家”云云。以聖賢供筆墨之遊戲,
亦佻薄甚矣。
△《唐詩紀》·一百七十卷(內府藏本)
明吳琯編。琯,漳浦人。隆慶辛未進士。嘗校刊馮惟訥《古詩紀》,因準其
例輯此書。甫成初唐、盛唐詩,即先刊行。故止一百七十卷,非完書也。其始事
者為黃清甫,同時纂輯者為陸弼、謝陛、俞體初、俞策諸人,具見於序例。而卷
首題滁陽方一元彙編,未喻其故。大抵雜出眾手,非一家之書矣。
△《岳陽紀勝彙編》·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梅淳撰。淳,當塗人。隆慶辛未進士。初,元釋天鏡嘗輯錄岳陽樓石刻諸
詩,其本久佚。嘉靖中,有取岳陽題詠與洞庭分為二集者,蕪雜無次。淳因合洞
庭君山、岳陽諸作,都為一編,共十五部。又雜著一部,即外紀之類。亦冗碎不
足採錄也。
△《詩女史》·十四卷、《拾遺》·二卷(內府藏本)
明田藝蘅編。藝蘅有《大明同文集》,已著錄。是書採錄閨閣之詩,上起古
初,下迄明代。拾遺二卷,則皆宋以前人也。採摭頗富,而考證太疏。如《皇娥
歌》出《拾遺記》,本王嘉偽托,乃不能辨別,復妄增嫘祖字。蘇伯玉妻本晉人,
故《玉台新詠》列傅元之後。乃承《詩紀》之誤,以為漢詩。王宋詩本魏文帝擬
作,詳載《藝文類聚》。而承《玉台新詠》誤本,竟署宋名。《吳興妖神贈謝覽》
詩,見《太平御覽》。亦承《詩紀》之誤,作《吳興伎童》。甚至拾遺之首冠以
南齊蘇小小詞,其詞乃《減字木蘭花》,尤為可異。藝蘅未必至此,毋乃書肆所
託名耶?
△《梅塢貽瓊》·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周履靖編,姚士粦刪定。履靖所輯《夷門廣牘》,士粦所輯《陸氏易解》,
均已著錄。履靖在隆、萬間號為隱士,而聲氣頗廣,凡有著作,必請勝流為之題
詠序跋。積久漸多,因集為此帙,並往來書牘附之。凡十一體、一百六十餘篇。
蓋明季山人例以標榜相尚也。
△《國雅》·二十卷、《續國雅》·四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顧起綸編。起綸有《句漏集》,已著錄。是編選明諸家之詩,上起洪武,
下迄隆慶。首列品目一卷。仿鍾嶸《詩品》、殷璠《河嶽英靈集》、高仲武《中
興間氣集》例。但《詩品》不載詩,此則載詩。《英靈》、《間氣》二集分列諸
家姓名下,此則總冠卷首耳。所錄詩篇,採摭頗富。然起綸當嘉、隆之際,太倉、
歷下聲價方高,故惟奉《藝苑卮言》為圭臬。持論似乎精詣,而錄詩多雜庸音。
又聲氣交通,轉相標榜。其入品者洪武至正德僅七十九人,嘉、隆兩朝乃至五十
二人,而附見名姓者尚不在其數。大抵與起綸攀援唱和,有瓜葛者居多。卷末附
書牘二十篇,皆答徵詩謝入選者,其大略可睹矣。
△《市隱園詩文》·(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姚淛及其子之裔所編。淛,江寧人。李維楨作其《海月樓集》序,稱
為金陵典客,蓋以質庫為業者也。有別墅在秦淮之東,曰“市隱園”。頗有林麓
之勝,標為十有八景,招邀一時知名之士為之記序題詠。隨得隨刊,故不分卷帙。
但以初紀、二紀別之。案劉元卿《應諧錄》,載上元姚三老貲甲閭右,嘗買別墅,
其中有池亭假山,皆太湖怪石。有狂客王大痴,詢知姚謀之久,其主以無可奈何
而賤售。因諷以當效刻石平泉,垂戒子孫,異時無可奈何,不宜賤售。其里貫與
淛相同,未知即謂此園否。果即此園,則此集亦不足尚也。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_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原文_國學 其它0

猜你喜歡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_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原文_國學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