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經部三十六
○四書類二
△《四書集義精要》·二十八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元劉因撰。因字夢吉,號靜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贊
善大夫。未幾辭歸,再以集賢學士徵,不起。事跡具《元史》本傳。朱子為《四
書集注》,凡諸人問答與《集注》有異同者,不及訂歸於一。而卒後盧孝孫取
《語類》、《文集》所說,輯為《四書集義》,凡一百卷,讀者頗病其繁冗。因
乃擇其指要,刪其複雜,勒成是書。張萱《內閣書目》作三十五卷,《一齋書目》
則作三十卷。考蘇天爵作因《墓誌》,亦稱是書三十卷,則萱所記誤矣。此本僅
存二十八卷,至《孟子·滕文公上篇》而止。其後並已闕佚,亦非完帙。然朱彝
尊《經義考》注云“未見”,則流傳頗罕,亦元人遺笈之僅存者,不以殘闕病也。
其書芟削浮詞,標舉要領,使朱子之說不惑於多岐。蘇天爵以“簡嚴粹精”稱之,
良非虛美。蓋因潛心義理,所得頗深,故去取分明,如別白黑。較徒博尊朱之名,
不問已定未定之說,片言隻字無不奉若球圖者,固不同矣。
△《四書辨疑》·十五卷(內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書中稱“自宋氏播遷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經書文
字已有不同”,則元初人所撰矣。蘇天爵《安熙行狀》云:“國初有傳朱子《四
書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負,為說非之。趙郡陳氏獨喜其說,增
多至若干言。”是書多引王若虛說,殆寧晉陳天祥書也。朱彝尊《經義考》曰:
“《四書辨疑》,元人凡有四家:雲峰胡氏、偃師陳氏、黃岩陳成甫氏、孟長文
氏。成甫、長文並浙人,雲峰一宗朱子,其為偃師陳氏之書無疑。”所說當矣。
其曰偃師者,《元史》稱天祥因兄祐仕河南,自寧晉家洛陽,嘗居偃師南山故也。
天爵又謂安熙為書以辨之,其後天祥深悔而焚其書。今此本具存,或天爵欲張大
其師學,所言未足深據也。凡《大學》十五條,《論語》一百七十三條,《孟子》
一百七十四條,《中庸》十三條。其中如駁湯盤非沐浴之盤,謂盤乃淺器,難容
沐浴,是未考《禮·喪大記》鄭《注》有“盤長二丈,深三尺”之文,頗為疏舛。
又多移易經文以就己說,亦未見必然。然亦多平心剖析,各明一義,非苟為門戶
之爭。說《春秋》者三《傳》並存,說《詩》者四家互異,古來訓詁,原不專主
一人。各尊所聞,各行所知,固不妨存此一家之書,以資參考也。
△《讀四書叢說》·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許謙撰。謙有《詩集傳名物鈔》,已著錄。案《元史》本傳:“謙讀《四
書章句集注》,有《叢說》二十卷。謂學者曰:‘學以聖人為準的,然必得聖人
之心而後可學聖人之事。聖賢之心具在《四書》,而《四書》之義備於朱子。顧
辭約意廣,讀者安可易心求之乎?’”黃溍作謙《墓誌》,亦稱是書敦繹義理,
惟務平實。所載卷數與本傳相同。明錢溥《秘閣書目》尚有《四書叢說》四冊。
至朱彝尊《經義考》則但據《一齋書目》編入其名,而注云“未見”。蓋久在若
存若亡間矣。此本凡《大學》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中庸》闕
其半,《論語》則已全闕,亦非完書。然約計所存,猶有十之五六。即益以所闕
之帙,亦不能足原目二十卷之數,殆後來已有所合併歟?書中發揮義理,皆言簡
義該。或有難曉,則為圖以明之,務使無所凝滯而後已。其於訓詁名物,亦頗考
證,有足補《章句》所未備。於朱子一家之學,可謂有所發明矣。
△《四書通》·二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義通釋》,已著錄。是編以趙順孫《四書纂疏》、
吳真子《四書集成》皆闡朱子之緒論,而尚有與朱子相戾者。因重為刊削,附以
己說,以成此書。凡朱子以前之說,嫌於補朱子之遺,皆斥不錄,故所取於《纂
疏》、《集成》者僅十四家。二書之外,又增入四十五家,則皆恪守考亭之學者
也。大抵合於經義與否非其所論,惟以合於注意與否定其是非。雖堅持門戶,未
免偏主一家,然觀其《凡例》,於“顏淵好學”章,哀樂、哀懼一字之筆誤,亦
必辨明;於“為政以德”章,初本作“行道而有得於身”,祝洙本作“行道而有
得於心”,改本又作“得於心而不失”,刊本先後之差,亦悉加考正:其於一家
之學,用心亦勤且密矣。《章句集注》所引凡五十四家,今多不甚可考。蔡模
《集疏》間有所注,亦不甚詳。是書尚一一載其名字,頗足以資訂證。然如《集
注》以“有婦人焉”為邑姜,所引“劉侍讀曰”者即劉敞《七經小傳》之說也,
炳文獨遺漏不載。蓋敞在北宋,閉戶窮經,不入伊洛之派。講學之家,惡其不相
攀附,遂無復道其姓名者。故朱子雖引之,而炳文不知為誰也。是亦各尊所聞之
一驗矣。
△《四書通證》·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張存中撰。存中字德庸,新安人。初,胡炳文作《四書通》,詳義理而略
名物。存中因排纂舊說,成此書以附其後,故名曰《四書通證》。炳文為之序,
稱北方杜緱山有《語孟旁通》,平水薛壽之有《四書引證》(案杜緱山名瑛,金
人。薛壽之名引年,元初人),皆失之太繁。存中能刪冗從簡,去非取是。又曰:
“學者於余之《通》,知《四書》用意之深。於《通證》,知《四書》用事之審。”
推之甚至。今核其書,引經數典,字字必著所出。而《論語》“夏曰瑚,商曰璉”
一條承包氏之誤者,乃不引《禮記》以證之。又“時見曰會,眾頫曰同”,與
《周禮》本文小異。蓋宋代諱“殷”,故改“殷”為“眾”。乃但引《周禮》於
下,而不辨其何以不同。皆不免有所回護。不知朱子之學在明聖道之正傳,區區
訓詁之間,固不必為之諱也。《孟子》“與楚將昭陽戰,亡其七邑”一條,存中
謂“《史記》作八邑,未詳孰是”,不知司馬貞《史記索隱》明注《史記》古本
作七邑。是朱子稱七邑乃據古本,原非謬誤。存中持疑不決,亦失於考核。又如
“三讓”引《吳越春秋》,泛及雜說。而於歷代史事每多置正史而引《通鑑》,
亦非根本之學。然大概徵引詳明,於人人習讀不察者,一一具標出處,可省檢閱
之煩,於學者亦不為無補矣。
△《四書疑節》·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齋,袁州人。前有黎立武、李應星《序》,又有彭元
龍《序》二篇。應星、元龍《序》,皆稱“俊翁”,獨立武《序》作“雋翁”,
蓋傳寫字異也。其仕履無可考。立武《序》稱以“重吾榜”,應星《序》亦稱
“奕奕魁文”,知嘗首舉於鄉矣。立武、應星《序》及元龍前一《序》,並側注
“經史疑義”字。元龍後一《序》,又側注“四書經疑”字。而卷首標題,則作
“待問集四書疑節”,互相參錯。考俊翁題詞,稱科目以《四書》設疑,以經史
發策,因取《四書》經史門分而類析之。蓋《待問集》者其總名,《經史疑義》、
《四書經疑》其中之子部。今《經史疑義》已佚,故《序》與書兩不相應也。惟
“疑節”之名不甚可解。卷首有“溪山家塾刊行”字,或重刻時有所刪節,故改
題曰“節”歟?朱彝尊《經義考》中載之,注曰“未見”。此本猶從元版傳鈔,
其例以《四書》之文互相參對為題,或似異而實同,或似同而實異,或闡義理,
或用考證,皆標問於前,列答於後。蓋當時之體如是。雖亦科舉之學,然非融貫
經義,昭晰無疑,則格閡不能下一語,非猶夫明人科舉之學也。
△《四書經疑貫通》·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元王充耘撰。充耘有《讀書管見》,已著錄。是編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謂
其已佚。此本為明範欽天一閣舊鈔,尚首尾完具。惟第二卷中脫一頁,第八卷中
脫一頁,無從校補,則亦僅存之笈矣。其書以《四書》同異參互比較,各設問答
以明之。蓋延祐科舉,經義之外有經疑,此與袁俊翁書皆程試之式也。其間辨別
疑似頗有發明,非經義之循題衍說可以影響揣摩者比。故有元一代,士猶篤志於
研經。明洪武三年初行科舉,其《四書》疑問以《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
者”二節與《孟子》“道在邇而求諸遠”一節合為一題,問二書所言平天下大指
同異(案此題見《日知錄》),蓋猶沿元制。至十七年改定格式,而經疑之法遂
廢。錄此二書,猶可以見宋元以來明經取士之舊制也。
△《四書纂箋》·二十八卷(內府藏本)
元詹道傳撰。道傳,臨川人。其始末未詳。是書略仿古經箋疏之體,取朱子
《四書章句集注》、《或問》,正其音讀,考其名物度數,各注於本句之下,亦
間釋朱子所引之成語。如“真積力久”出《荀子·勸學篇》,“孝子愛日”出
《揚子·孝至篇》,皆為證其出處。其所援引,亦間有牴牾。如《論語》“夏瑚、
商璉”,朱子本引包鹹舊《注》(案鹹《注》久佚,此據何晏《集解》所引)。
道傳既引《明堂位》“夏後氏之四璉、殷之六瑚”,辨其異同,而復謂“夏曰瑚,
商曰璉”本於《爾雅·釋器》。今檢校《爾雅》,實無此文,則道傳杜撰附會也。
又此書於朱子所引諸儒,皆詳其名字、里居。而《孟子·盡心章》引陳氏厭於嫡
母之說,實陳耆卿《孟子記蒙》中語。耆卿字壽老,臨海人,見葉適《水心集》。
此獨失載,亦未免有所疏漏。然大致皆有根柢,猶元儒之務實學者。與張存中
《四書通證》相較,固猶在其上矣。
△《四書通旨》·六卷(內府藏本)
元朱公遷撰。公遷有《詩傳疏義》,已著錄。是編取《四書》之文,條分縷
析,以類相從,凡為九十八門。每門之中,又以語意相近者聯綴列之,而一一辨
別異同,各以“右明某義”云云標立言之宗旨。蓋昔程子嘗以此法教學者,而公
遷推廣其意以成是書。其間門目既多,間涉冗碎。故朱彝尊《經義考》謂讀者微
嫌其繁。又如“樊遲請學稼”,不過局於末業,乃列之於“異端門”,與許行同
譏。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本周室班爵之制,乃列之於“士門”,與處
士一例,亦頗傷踳駁。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孔門弟子、子
思、孟子諸門,以人隸事,體近類書,尤為無所發明。然於天人性命之微,道德
學問之要,多能剖其疑似,詳其次序,使讀者因此證彼,渙然冰釋。要非融會貫
通,不能言之成理如是也。所引諸家之說,獨稱饒魯為饒子,其淵源蓋有自矣。
明正統中何英作《詩傳疏義序》,稱永樂乙酉,因閱《四書通旨》而語及《疏義》,
則是書行世,在《疏義》之前。顧明以來說《四書》者罕見徵引,近《通志堂經
解》始刊行之,蓋久微而復出也。句下間列異同,如“喜怒哀樂”一條,謂“右
以體言”,而注“亦曰以性言”字;“允執其中”一條,謂“右以用言”,而注
“亦曰以事理言”字;如是者不一,疑刊是書者參校諸本所附,非公遷之舊。其
出自誰手,則不可考矣。
△《四書管窺》·八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史伯璿撰。伯璿字文璣,溫州平陽人。據所作《管窺外篇》成於至元丁未,
即元亡之年,計其人當已入明。然始末不可考矣。是編見於《秘閣書目》者五冊。
楊士奇《東里集》則稱有四冊,刻版在永嘉郡學。永嘉葉琮知黃州府,又刊置府
學。是明初所行,已有二本。然刊本皆散佚不傳,故朱彝尊《經義考》注云“未
見”。此本乃毛晉汲古閣舊鈔,《大學》、《中庸》、《孟子》尚全,惟《論語》
闕《先進篇》以下,蓋傳寫有所佚脫。然量其篇頁,厘而析之,已成八卷。《經
義考》乃作五卷,或誤以五冊為五卷歟?其書引趙順孫《四書纂疏》、吳真子
《四書集成》、胡炳文《四書通》、許謙《四書叢說》、陳櫟《四書發明》及饒
氏、張氏諸說,取其與《集注》異同者,各加論辨於下。諸說之自相矛盾者,亦
為條列而釐訂之。凡三十年而後成。於朱子之學,頗有所闡發。考朱子著述最多,
辨說亦最夥。其間有偶然問答未及審核者,有後來考正未及追改者,亦有門人各
自記錄,潤色增減,或失其本真者。故《文集》、《語錄》之內,異同矛盾,不
一而足。即《四書章句集注》與《或問》亦時有牴牾。原書具在,可一一覆按也。
當時門人編次,既不敢有所別擇,後來讀朱子書者,遂一字一句奉為經典,不復
究其傳述之真偽與年月之先後。但執所見一條,即據以詆排眾論,紛紜四出,而
朱子之本旨轉為尊信者所淆矣。夫載寶而朝,論南宮者有故;越境乃免,惜趙盾
者原誣。述孔子之言者,尚不免於舛異,況於朱門弟子斷不及七十二賢,又安能
據其所傳,漫無釐正?伯璿此書,大旨與劉因《四書集義精要》同。而因但為之
刊除,伯璿更加以別白。昔朱子嘗憾孔門諸子留《家語》作病痛,如伯璿者,可
不謂深得朱子之心歟?
△《大學中庸集說啟蒙》·二卷(內府藏本)
元景星撰。星號訥菴,餘姚人。據卷末宣德九年錢時《跋》,稱得禮部侍郎
蔣驥寫本。驥《跋》題“庚辰歲”,當為建文元年。驥為景之門人,則星元末人
也。前有星《自序》,標題為“學庸集說啟蒙”,而《序》中實曰“四書集說啟
蒙”。《凡例》中如“孟子章指”云云,亦兼言《四書》。驥《跋》稱訥菴先師
用功於《四書》十年,去取諸說而為此書。《大學》已有刊本,而《語》、《孟》、
《中庸》則未刊。時《跋》稱得驥《中庸》寫本。謄校刊梓。然則星本全注
《四書》,驥先刊其《大學》,時續刊其《中庸》,而《語》、《孟》則已佚。
通志堂刻《經解》,病其不完,並序文、標題改之耳。其書發揮頗簡切,《大學
聖經章句》“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句註:“一於善,祝本改作必自慊。”於字
句亦復不苟。又《傳》之二章注“盤,邵氏謂恐是盥頮之盤”,《傳》之四章注
備引程子、饒魯、吳澄之說,《中庸》三十二章注引鄱陽李氏之說,皆與《章句》
異同,亦非胡炳文等堅持門戶者比。蓋猶能自抒心得者也。書上闌附載細字,如
《大學傳》之五章載矩堂董氏之說,《中庸》第一章載饒魯之說,亦與《章句》
有出入。據錢時《跋》,稱增魯齋批點,勿軒標題,以便幼習。則時益以許衡、
熊禾二人之語,非星本書也。其孰為衡語,孰為禾語,刊板一同,今則不可辨別
矣。
△《四書大全》·三十六卷(通行本)
明永樂十三年翰林學士胡廣等奉敕撰。成祖御製序文,頒行天下,二百餘年
尊為取士之制者也。其書因元倪士毅《四書輯釋》稍加點竄。顧炎武《日知錄》
曰“自朱子作《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孟子集注》之後,黃氏
有《論語通釋》。其采《語錄》附於朱子《章句》之下,則始於真氏。祝氏仿之,
為《附錄》。後有蔡氏《四書集疏》、趙氏《四書纂疏》、吳氏《四書集成》,
論者病其泛濫。於是陳氏作《四書發明》,胡氏作《四書通》,而定宇之門人倪
氏(案定宇,陳櫟之別號)合二書為一,頗有刪正,名曰《四書輯釋》。永樂所
纂《四書大全》,特小有增刪。其詳其簡,或多不如倪氏。《大學》、《中庸》、
《或問》則全不異,而間有舛誤”云云,於是書本末言之悉矣。考士毅撰有《作
義要訣》一卷,附刻陳悅道《書義斷法》之末,今尚有傳本。蓋頗講科舉之學者。
其作《輯釋》,殆亦為經義而設,故廣等以夙所誦習,剽剟成編歟?初與《五
經大全》並頒,然當時程式,以《四書》義為重,故《五經》率皆庋閣,所研究
者惟《四書》,所辨訂者亦惟《四書》。後來《四書》講章,浩如煙海,皆是編
為之濫觴。蓋由漢至宋之經術,於是始盡變矣。特錄存之,以著有明一代士大夫
學問根柢具在於斯,亦足以資考鏡焉。
△《四書蒙引》·十五卷、《別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蔡清撰。清有《易經蒙引》,已著錄。其作此書,初已有稿本而遺失,乃
追憶舊文,更加綴錄。久而復得原稿,以兩本相校,重複過半,又有前後異同未
歸畫一者。欲刪正而未暇,乃題為“蒙引初稿”,以明其非定說。《虛齋集》有
是書《序》,述其始末頗詳。嘉靖中武進莊煦參校二稿,刊削冗復,十去三四,
輯成一書而刊之。書末又別附一冊,則煦與學錄王升商榷訂定之語也。清人品端
粹,學術亦醇。此書雖為科舉而作,特以明代崇尚時文,不得不爾。至其體認真
切,闡發深至,猶有宋人講經講學之遺,未可以體近講章,遂視為揣摩弋獲之書
也。
△《四書因問》·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呂柟撰。柟有《周易說翼》,已著錄。是編皆記其門人質問《四書》
之語。《大學》、《中庸》各一卷,《論語》、《孟子》各二卷。然其中稱柟
為“先生”,又“先生”字或跳行,似乎非柟自作。卷首有“門人魏廷萱等校
刊”字,當即廷萱等所記也。其書《大學》從古本次序,《中庸》亦從古本分章。
所說多因《四書》之義推而證諸躬行,見諸實事。如講“八佾舞於庭”章,因指
在座門人衣服華靡者曰“此便是僣”之類,皆開示親切,不徒為訓詁空談。柟
文集佶屈聱牙,純為偽體。而其解《四書》,平正篤實乃如此。蓋其文章染李夢
陽之派,而學問則宗法薛瑄。二事淵源各別,故一人而如出兩手也。
△《問辨錄》·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錄。此編取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疑義》,逐條辨駁。其論《大學》,謂新民即明德中事,不應分之為三綱領。
不知經文三“在”字顯然並列,安能不區別為三?又論“賢賢易色”一章,謂人
能如是,必其務學之至覺,“生質之美”四字,朱子可不必加。亦未深體抑揚語
意。如斯之類,皆不免有意推求。至如伊川謂“敬事而信”一章皆言所存而不及
於事,拱則謂節用使民,非事而何?又謂孔子之責臧文仲,正以其賢而責之備。
如斯之類,則皆確有所見,足以備參考而廣見聞。鄭汝諧《論語意原》,頗與朱
子異同,而朱子於汝諧之說反有所取。朱子作《周易本義》,與程《傳》亦有異
同,世未嘗以是病朱子。拱之是編,亦可作如是觀矣。
△《論語類考》·二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陳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鉤解》,已著錄。是編皆考證《論語》名物典故,
分十八門,又分子目四百九十有四。朱子以後解《四書》者,如真德秀、蔡節諸
家,主於發明義理而已,金履祥始作《論語孟子集注考證》。後有杜瑛《論語孟
子旁通》、薛引年《四書引證》、張存中《四書通證》、詹道傳《四書纂箋》,
始考究典故,以發明經義。今杜、薛之書不傳,惟金氏、張氏、詹氏書尚傳於世。
三人皆篤信朱子,然金氏於《集注》之承用舊文偶失駁正者必一一辨析,張氏、
詹氏皆於舛誤之處諱而不言,其用意則小異。士元此書大致遵履祥之例,於《集
注》不為苟同。每條必先列舊說,而蒐討諸書,互相參訂,皆以“元案”二字列
之。凡一切杜撰浮談,如薛應旂《四書人物考》稱“有若字子有”之類,悉為糾
正。較明代諸家之書,殊有根柢。特以專考《論語》,不備《四書》,故不及應
旂書之盛傳,實則有過之無不及也。
△《孟子雜記》·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陳士元撰。自宋熙寧以前,《孟子》僅列於儒家。《史記》以孟子、荀卿
合傳,寥寥十數語,於所歷鄒、滕、任、薛、魯、宋之事,略不一書。至朱子
《綱目》,始於適魏之齊大書特書,明聖賢之去就,而編年之體亦不能詳述一人
之始末。明薛應旂撰《四書人物考》,始採摭他書,以為《補傳》。而應旂不長
於考證,舛漏頗多。士元嗣輯此書,第一卷敘孟子事跡,後三捲髮明孟子之言。
名以“雜記”,實則經解居多。其所援引亦皆謹嚴有體,不為泛濫之卮言。若趙
岐《注》義以尾生抱柱不去證不虞之譽、以陳不瞻失氣而死證求全之毀,概為刪
薙。與所作《論語類考》均為有裨於經義,故今特附於《四書類》焉。
△《學庸正說》·三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明趙南星撰。南星字夢白,號儕鶴,高邑人。萬曆甲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
以忤魏忠賢削籍謫戍。崇禎初追謚忠毅。事跡具《明史》本傳。是編凡《大學》
一卷、《中庸》二卷。每節衍為口義,逐句闡發,而又以不盡之意附載於後。雖
體例近乎講章,然詞旨醇正,詮釋詳明。其說《大學》,不從姚江之“知本”,
而仍從朱子之“格物”,並《補傳》一章亦為訓解。其說《中庸》,不以無聲無
臭虛論性天,而始終歸本於慎獨,皆確然守先儒之舊。蓋南星為一代名臣,端方
勁直,其立朝不以人情恩怨為趨避,故其說經亦不以流俗好尚為是非。雖平生不
以講學名,而所見篤實,過於講學者多矣,未可以其平近而忽之也。
△《論語商》·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周宗建撰。宗建字季侯,吳江人。萬曆辛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巡按湖
廣,為魏忠賢所害。崇禎初追贈太僕寺卿,謚忠毅。事跡具《明史》本傳。此書
乃其授徒湖州之時與諸生所講論也。宗建剛方正直,屹然獨立。而其學則沿姚江
之末派,乃頗近於禪。如云:“人心之樂,井情非趣,非思非為,虛中之影,水
中之相。”如斯之類,殆似宗門語錄。然講“素絢”章謂後人求深反淺,在當時
夫子、子夏不過隨境觸悟,非子夏欲抹煞禮,亦非夫子不重禮。講“顏淵問為邦”
雲夫子略指大意,非只執定數件。其言皆簡要明通,足釋訓詁之轇轕。且其
人與日月爭光,則其書亦自足不朽。小小疵瑕,不足累之。此固不與講學之家爭
一句一字之出入也。
△《論語學案》·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劉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鈔》,已著錄。宗周講學,以慎獨為宗,故
其解“為政以德”及“朝聞道”章首揭此旨。其傳雖出姚江,然能救正其失。其
解“多聞擇善,多見而識”章有云:“世謂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有二,予謂聰明
睿知非性乎?睿知之體不能不窮於聰明,而聞見啟焉。今必以聞見為外,而欲隳
明黜聰求睿知,並其睿知而槁矣。是隳性於空而禪學之談柄也。”其針砭良知之
末流,最為深切。其解“性相近”章謂:“氣質還他氣質,如何扯著性?性是就
氣質中指點義理者,非氣質即為性也。”雖與朱子之說稍異,然亦頗分明不苟。
蓋宗周此書,直抒己見,其論不無純駁,然要皆抒所實得,非剽竊釋氏以說儒書,
自矜為無上義諦者也。其解“見危致命”章曰:“人未有錯過義理關而能判然於
生死之分者。”卒之明社既屋,甘蹈首陽之一餓,可謂大節皭然,不負其言矣。
與其為孫承澤,又何如為劉宗周乎?
△《四書留書》·六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章世純撰。世純字大力,臨川人。天啟辛酉舉人,官至柳州府知府。聞流
寇陷京師,悲憤而卒。《明史·文苑傳》附見《艾南英傳》中。所著總名曰《留
書》。此其說《四書》者六卷。又別有《內集》一卷,乃所著子書;《散集》一
卷,乃所作筆記。《明史·藝文志》總題曰《留書》,入之《儒家類》中。然說
《四書》六卷之前,有天啟丁卯世純《自序》,後有世純自作《四書留書跋》,
皆言詮釋《四書》之意,不及其他。其書分章抒論,體例類劉敞《春秋意林》。
但敞不標經文,此標某章某章耳。解經家本有此體,入之子書,殊非其類。今割
其《內集》、《散集》別著錄,而說《四書》者入《經部》,存其實也。世純與
艾南英、羅萬藻、陳際泰號“臨川四家”,悉以制義名一時,而世純運思尤銳。
其詁釋《四書》,往往於文字之外標舉精義,發前人所未發。不規規於訓詁,而
亦未嘗如講良知者至於滉漾以自恣。揚雄所謂“好深湛之思”者,世純有焉。
△《日講四書解義》·二十六卷
康熙十六年聖祖仁皇帝御定。自朱子定著《四書》,由元、明以至國朝,懸
為程試之令甲,家弦戶誦,幾以為習見無奇。實則內聖外王之道備於孔子,孔子
之心法寓於《六經》,《六經》之精要括於《論語》,而曾子、子思、孟子遞衍
其緒。故《論語》始於言學,終於堯舜湯武之政、尊美屏惡之訓;《大學》始於
格物致知,終於治國平天下;《中庸》始於中和、位育,終於篤恭而天下平;
《孟子》始於義利之辨,終於堯舜以來之道統。聖賢立言之大旨,灼然可見。蓋
千古帝王之樞要,不僅經生章句之業也。我聖祖仁皇帝初年訪落,即以經筵講義
親定是編。所推演者,皆作聖之基、為治之本,詞近而旨遠,語約而道宏。聖德
神功所為契洙泗之傳而繼唐虞之軌者,蓋胥肇於此矣。
△《四書近指》·二十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孫奇逢撰。奇逢有《周易大旨》,已著錄。是編於四子之書挈其要領,
統論大指,間引先儒之說以證異同,然旨意不無偶偏,如雲“聖人之訓,無非是
學”,此論最確。乃兩論逐章皆牽合學字,至謂“道千乘之國”章敬信、節愛、
時使皆時習事;《大學》“聖經”章所論本末先後,以明德須在民上明,修身須
在天下、國家上修;又雲“格物無傳,是《大學》最精微處。以物不可得而名,
無往非物,即無往非格。朱子所謂窮至事物之理,乃通《大學》數章而言”云云:
皆不免高明之病。蓋奇逢之學,兼采朱、陸,而大本主於窮則勵行,出則經世,
故其說如此。雖不一一皆合於經義,而讀其書者知反身以求實行實用,於學者亦
不為無益也。
△《孟子師說》·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黃宗羲撰。宗羲有《易學象數論》,已著錄。是篇以其師劉宗周於《論
語》有《學案》,於《大學》有《統義》,於《中庸》有《慎獨義》,獨於《孟
子》無成書,乃述其平日所聞,著為是書,以補所未備。其曰“師說”者,仿趙
汸述黃澤《春秋》之學題曰《春秋師說》例也。宗周之學,雖標慎獨為宗,而
大旨淵源,究以姚江為本,故宗羲所述,仍多闡發良知之旨。然於“滕文公為世
子”章力辟沈作喆語,辨無善無惡之非;於“居下位”章力辟王畿語,辨性亦空
寂隨物善惡之說:則亦不盡主姚江矣。其他議論,大都按諸實際,推究事理,不
為空疏無用之談。略其偏駁而取其明切,於學者不為無益,固不必執一格而廢眾
論,因一眚而廢全書也。
△《大學翼真》·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胡渭撰。渭有《禹貢錐指》,已著錄。是書卷一分四目:曰《大學二字
音義》,曰《先王學校之制》,曰《子弟入學之年》,曰《鄉學之教》。卷二分
三目:曰《國小之教》,曰《大學之教》,曰《學校選舉之法》。卷三分三目:
曰《大學經傳撰人》,曰《古本大學》,曰《改本大學》。皆引據精核,考證詳
明,非空疏游談者可比。卷四以下為渭所考定之本。大旨仍以朱子為主,力辟王
學改本之誤。以《經》為一章,《傳》為八章。其“誠意”章以下與諸本並同,
惟以“《康誥》曰”至“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為第一章,統釋三綱領;以
“《詩》云:邦畿千里”至“此以沒世不忘也”為第二章,謂前三節釋《經》
“知止能得”之序,後兩節釋“知止”之由與“能得”之序;以“聽訟吾猶人也”
一節為第三章,謂釋本末之意,而移“此謂知本”二句於前章“止於信”之下,
與諸本為異。其說與朱子雖小異,然僅謂“格致”一章不必補《傳》耳。其論格
物,固仍然朱子之旨也。其卷末一條謂“古之《大學》所以教人者,其文則《詩》、
《書》、《禮》、《樂》,其道則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其法則博學、
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故《孟子》謂庠序學校皆所以明人倫”云云,所見切
實。視泛為性命理氣之談,似五常百行之外別有一物謂之道,別有一事謂之學者,
勝之遠矣。
△《四書講義困勉錄》·三十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隴其撰。隴其有《古文尚書》,已著錄,是書因彥陵張氏《講義》原
本,刪剟精要,益以明季諸家之說,而參配以已意。凡《大學》一卷、《中庸》
二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創始於順治戊戌,草稿尚未全定而隴
其歿,後其族人公穋始為繕寫編次,其門人席永恂等為之刊板。其曰《困勉錄》
者,則隴其所自署也。明自萬曆以後,異學爭鳴,攻《集注》者固人自為說,即
名為闡發《集注》者亦多陽儒陰釋,似是而非。隴其篤信朱子,所得於《四書》
者尤深。是編薈稡群言,一一別擇,凡一切支離影響之談,刊除略盡。其羽翼
朱子之功,較胡炳文諸人有過之無不及矣。
△《松陽講義》·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隴其撰。是書乃其官靈壽知縣時與諸生講論而作,故所說止一百十八
章。於《四書》不能遍及,蓋隨時舉示,非節節而為之解也。隴其之學,期於潛
修自得,不甚以爭辨為事。惟於姚江一派,則異同如分白黑,不肯假借一詞。時
黃宗羲之學盛於南,孫奇逢之學盛於北,李顒之學盛於西,隴其皆不以為然。故
此編於學術醇疵,再三致意。其間融貫舊說,亦多深切著明,剖析精密。蓋朱子
一生之精力盡於《四書》,隴其一生之精力盡於《章句集注》。故此編雖得諸簿
書之餘,而抒所心得以啟導後生,剴切詳明,有古循吏之遺意。較聚生徒、刻語
錄、以博講學之名者,其識趣固殊焉。
△《大學古本說》·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餘論》·一卷、
《讀論語劄記》·二卷、《讀孟子劄記》·二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觀彖》,已著錄。是編《大學》用古本。後有
《自記》,稱“讀朱子之書五十年,凡如《易》之卜筮、《詩》之雅鄭,周子無
極之旨、邵子先天之傳,皆能灼然不惑,老而逾堅。獨於此書亦牽勉應和焉,而
非所謂心通默契者。間考鄭氏舊本,尋逐經意,竊疑舊貫之仍,文從理得。況知
本、誠身二義,尤為《大學》樞要所存,似不應溷於眾目中,致陸、王之徒得攘
袂扼臂,自托於據經詰傳”云云,蓋意所未合,不欲附和以自欺,非故與朱子為
難也。其《中庸》不用朱子本,亦不用鄭注古本,自分為一十二章。然特聯屬其
文,使節次分明,大旨則固無異。《餘論》一卷,闡發精義尤多。《論語》、
《孟子》則隨有所見即劄記之,但舉經文首句,標曰某章,其無所詮解者則並其
章目不存焉。大旨皆主於尋求義理,宛轉發明,不似近代講章,惟以描摹語氣為
時文敷衍地也。
△《論語稽求篇》·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研究
文義,期於愜理而止,原不以考證為長。奇齡學博而好辨,遂旁采古義以相詰難。
此其攻駁《論語集注》者也。其中有強生支節者。如古人有所師法皆謂之學,即
至鱄諸學炙、秦青學謳,亦無異訓。朱子注學為效,原無疵病。奇齡必謂學者
業道之名,泛訓作效,與工師授受何別?不知學道與學藝,所學之事異,而學字
不能別釋,亦猶喻義喻利,所喻之事異,而喻字不能兩解。以此發難,未見其然。
有半是半非者。如“非其鬼而祭之”,《注》引季氏旅泰山,固為非類。奇齡謂
鬼是人鬼,專指祖考,故曰“其鬼”,引《周禮·大宗伯》文為證,謂泰山之神
不可稱泰山之鬼,其說亦辨。然鬼實通指淫祀,不專言人鬼。果如奇齡之說,宋
襄公用鄫子於次雎之社,《傳》稱“淫昏之鬼”者,其鬼誰之祖考耶?有全然
無理者。如“無所取材”,鄭康成注“材”為“桴材”,殊非事理。即牛刀之戲,
何至於斯?朱子訓“材”為“裁”,蓋本諸韋昭《國語注》,未為無據。奇齡必
申康成假設之說以攻《集注》,不幾於侮聖言乎?然其中如謂甯俞不仕文公及祿
去公室三世、政逮大夫四世之類,考據特詳;解“為政以德”之類,持論亦正:
較陳天祥《四書辨疑》徒推尋於文句之間以難朱子者,固自勝之。漢代學官,
《齊論》、《魯論》、《古論》三家並立。兼采異說以備參考,是亦古人諸家並
存之義也。
△《四書賸言》·四卷、《補》·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雜論《四書》之語。前二卷為其門人盛唐、王錫所編,後二卷為
其子宗遠所編,《補》二卷則其門人章大來所編也。其書本語錄之流,隨時雜記,
不以經文次序為先後,亦不以《四書》分編,惟每卷目錄各稱《論語》若干條、
《大學》若干條、《中庸》若干條、《孟子》若干條耳。奇齡說經,善考證而喜
辨論,故詮釋義理,往往反覆推衍,以典籍助其駁詰,支離曼衍,不顧其安。至
於考核事實,徵引訓詁,則偏僻者固多,而精核者亦復不少。如以姚方興所補
《舜典》二十八字為偽,其論本確。而考以所著《古文尚書冤詞》,則力以此二
十八字為真,引證諸史,亦言之鑿鑿。豈非辯之所至,輒負氣求勝,遂不暇顧其
矛盾耶?至於以“畏匡”為鄭地,以公山弗擾之畔不在定公十二年諸條,則證據
確然,實有出於《集注》之外者。棄短取長,未嘗不可與閻若璩《四書釋地》並
傳也。《補》二卷中多載其門人子侄之說,疑唐、錫等亦有所刪潤,非盡奇齡之
舊觀。大來《序》稱“補綴所聞,各有記憶,且亦陸續成此書,不能一轍”,則
雜出於眾手明矣。
△《大學證文》·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是書備述諸家《大學》改本之異同。首列註疏本,《大學》
之真古本也。次列漢熹平石經本,有錄無書,以原本不傳,且考驗舊文,知即今
註疏之本,故不複列。次為魏正始石經本,即豐坊所依託者,仍列於前,從其所
偽之時代也。次為明道程子改本,次為伊川程子改本,次為朱子改本,皆錄全文。
次為王柏改本,次為季本改本,次為高攀龍改本,即崔銑改本,次為葛寅亮改本,
皆僅列其異同之處,而不錄全文。漢以來專門之學,各承師說,但有字句訓詁之
異,無人敢竄亂古經。鄭玄稱好改字,特注某當作某耳,不敢遽變其字也。費直
始移《周易》,杜預始移《左傳》,但析傳附經耳,亦未敢顛倒經文也。自劉敞
考定《武成》,列之《七經小傳》,儒者視為故事,遂寢以成風。《大學》一篇,
移掇尤甚。譬如增減古方,以治今病,不可謂無裨於醫療,而亦不可謂即扁鵲、
倉公之舊劑也。奇齡備列諸本,使沿革秩然,亦足以資考證。蓋一則欲綱目分明,
使學者易於致力。一則欲章句不易,使古經不至失真。各明一義,固可以並行不
悖耳。
△《四書釋地》·一卷、《四書釋地續》·一卷(以上二種,江蘇巡撫采進
本)釋《地又續》·二卷、《四書釋地三續》·二卷(以上二種,編修勵守謙家
藏本)
國朝閻若璩撰。若璩有《古文尚書疏證》,已著錄。是編因解《四書》者昧
於地理,往往致乖經義,遂撰《釋地》一卷,凡五十七條;復摭所未盡為《釋地
續》一卷,因牽連而及人名凡八十條;復因地理、人名而及物類、訓詁、典製得
一百六十三條,謂之《又續》;其他解釋經義者又得一百二十六條,謂之《三續》。
總以《釋地》為名,從其朔也。大抵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旁參互證,
多所貫通。雖其中過執己意,如以鄒君假館謂曹國為復封,以南蠻鴂舌指許行為
永州人者,亦間有之。然四百二十一條之中,可據者十之七八。蓋若璩博極群書,
又精於考證,百年以來,自顧炎武以外,罕能與之抗衡者。觀是書與《尚書古文
疏證》,可以見其大概矣。
△《四書札記》·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楊名時撰。名時有《周易札記》,已著錄。是編乃其讀《四書》所記也。
《大學》不標古本之名,亦不顯言古本、改本之是非,而皆用李光地古本之說。
故其首條曰:“文貞公以知止屬志學,以靜安屬主敬,能慮能得屬致知力行,知
所先後為知本知至,此解確不可易。”其以格物為明善,不取王守仁“格庭前一
竹”之說,亦不主朱子《補傳》之說。《論語》如“謂之吳孟子”句及“非禮勿
視”四句,雖以時文為說,而大致主於闡明義理,多所心得。《中庸》立論切實,
如云:“‘鬼神之為德’章,以前說子臣弟友、妻子父母,忽然說到鬼神,似乎
隱怪,不知如何接逗。曰宗廟社稷即人倫之極致處,不說到此,如何得完人倫分
量?”又云:“無聲臭即以無極言之亦無弊,然卻落空,不如以天無心而成化言
之。”又云:“無聲無臭謂天命本然,莫說入於玄妙。”其宗旨可見。《孟子》
一卷最簡略,疑其未成之書,然總非近時講章所有也。
△《此木軒四書說》·九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焦袁熹撰。袁熹有《春秋闕如編》,已著錄。是書據其子以敬、以恕所
作《凡例》,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等掇拾殘稿、補綴成編者十之四,故與所
作《經說》偶有重複,然較《經說》多可取。其中強傅古義者,如《大學章句》
中“常目在之”,自為所在之在,乃從《尚書》訓為察。《中庸》“如鼓瑟琴”,
即本詩亦但言聲和耳,乃以為琴屬陽,瑟屬陰,喻陰陽之和。《論語》“女弗能
救”,自是匡救,乃引《周禮·司救注》,解為防禁。“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自取覺世之義,乃引《明堂位》“天子振木鐸”,謂夫子當有天下。“達巷黨人”
本無名氏,乃因《史記》有“童子”二字,指為項橐。雖不免賢智之過,然其他
皆疏理簡明,引據典確。間與《章句集注》小有出入,要能厘然有當於人心。自
明以來講《四書》者,多為時文而設。袁熹是書,獨能深求於學問。原《序》稱
其心師陸隴其,終身不名不字,而不走其門。蓋志不近名,宜其言之篤實矣。
△《鄉黨圖考》·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江永撰。永有《周禮疑義舉要》已著錄。是書取經傳中制度名物有涉於
鄉黨者,分為九類:曰《圖譜》,曰《聖跡》,曰《朝聘》,曰《宮室》,曰
《衣服》,曰《飲食》,曰《器用》,曰《容貌》,曰《雜典》。考核最為精密。
其中若深衣、車制及宮室制度尤為專門,非諸家之所及。間有研究未盡者。若謂
“每日常朝,王但立於寢門外,與群臣相揖而已。既畢朝,若有所議,則入內朝。”
引《左傳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韓獻子將新中軍,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
於寢庭”為內朝議政之證。謂“鄭注《太僕》燕朝王圖宗人嘉事者,特舉其一隅,
非謂宗人得入,異姓之臣不得入。後儒誤會《太僕注》,以異姓之臣不得入路門,
遂謂攝齊升堂為升路門外之堂,其實路門之外無堂”云云。今考永謂異姓之臣得
入內朝,永說為是。若謂路門之外無所議,欲有所議必入內朝,則永未詳考。
《魯語》曰:“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朝。”註:“言與百官合考民事於外朝也。”
又曰:“合神事於內朝。”註:“內朝在路門內。”是則路門以外之朝,天子諸
侯於以合考民事,豈謂無所議耶?永又謂“《禮緯》‘天子外屏’乃樹屏於應門
之外,‘諸侯內屏’,乃樹屏於應門之內,以內屏為在路門內者誤”云云。今考
《曲禮、爾雅疏》俱雲諸侯內屏為在路門內,且《爾雅》曰:“門屏之間謂之寧。”
此門既據路門,則屏之內外亦自據路門內外可知。《晉語》曰:“驪姬之讒,爾
射予於屏內。”韋昭《注》“樹謂之屏。禮,諸侯內屏。”亦謂路門內也。《吳
語》:“王乃入命夫人。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又曰:“王遂出,夫人送王
不出屏。”韋昭《注》:“屏,寢門內屏也。婦人禮,送迎不出門。”據此,則
諸侯之屏明在寢門內矣。《淮南子·主術篇》:“天子外屏所以自障。”高誘註:
“諸侯在內,天子在外,故曰所以自障。”若諸侯亦設屏於朝門外,其何以別天
子之自障乎?但考《大戴禮·武王踐阼篇》:“師尚父亦端冕奉書而入,負屏而
立。王下堂,南面而立。”雲下堂,則路寢也。奉書而入,則入路門也。其內有
屏,則似天子亦內屏。不知《釋名》曰:“罘罳在門外。罘,復也。罳,思也。
臣將請事,於此復重思之。”又曰:“蕭牆在門內,蕭,肅也。將入於此,自肅
敬之處也。”《論語》孔安國《注》:“蕭牆,屏也。”則門內蕭牆亦通名屏。
崔豹《古今注》:“罘罳,屏之遺象。行至門內屏外,復應思惟。”則門內之牆,
《古今注》又名曰罘罳,天子外屏,乃《釋名》所云門外罘罳也。《大戴禮》所
雲“負屏”,則又《古今注》所云門內罘罳也。《古今注》又謂西京門闕殿舍前
皆有罘罳,蓋天子非若諸侯內屏,門內堂前,亦宜有隱蔽之處,故路門內外俱有
屏。證諸《大戴禮》、《釋名》等書,最確鑿。今永謂天子屏在應門外,則未知
所據。考《三輔黃圖》,漢未央宮擬於路寢。《五行志》未央宮東闕,所以朝諸
侯之門,則擬於路門。罘罳在東闕外,則天子外屏在路門外,漢時猶存遺制。
《覲禮》:“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適門西,遂入門左。”則廟門外有屏也。
《管子》:“明日皆朝於太廟之門。”則廟門外之朝寧與路門外之朝寧同。天子
廟門外之朝寧有屏,則路門外之朝寧亦當有屏,故可以廟門例路門也。鄭氏於
《覲禮》引“天子外屏”為證,實有精義。而永必易之,仍不若依鄭之為得也。
然全書數十百條,其偶爾疏漏者不過此類,亦可謂邃於三《禮》者矣。
△《四書逸箋》·六卷(湖南巡撫采進本)
國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時,號是庵,應城人。乾隆丁丑進士。是編採輯諸
書之文與《四書》相發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語有舛誤,或《集注》所未發
而義可參訂,皆為之箋其出處。其與《集注》小異者,則為《附錄》。其他書中
所載四子書文與今本異者,則為《附記》。第六卷中則專考《四書》人物遺事。
又雜事數十條,別為《雜記》。援據頗極詳明。中如“束帶”一條,不引《玉藻》
“肄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之文;“朋友死,無所歸”一條,引《bai6*虎通》
而不引《檀弓》“夫子曰:生於我乎館,死於我乎殯”之文;“廛無夫里之布”
一條,《集注》止引《載師職》,而此不引《閭師職》“凡無職者出夫布”之文
以補之:未免疏漏。至《雜記》內因《論語》有“夢周公”一語,遍引堯、舜、
禹、文諸夢事,如《夢書》、《六帖》皆為引入,亦稍涉泛濫。然詞皆有據,雖
不能與閻若璩《四書釋地》並駕齊驅,較張存中之《通證》、詹道傳之《纂箋》,
要無所讓也。
──右“四書類”六十三部,七百二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四書》定於朱子《章句集注》,積平生之力為之,至垂沒之日,猶改
定《大學》“誠意”章《注》,凡以明聖學也。至元延祐中用以取士,而闡明理
道之書遂漸為弋取功名之路。然其時經義、經疑並用,故學者猶有研究古義之功。
今所傳袁俊翁《四書疑節》、王充耘《四書經疑貫通》、詹道傳《四書纂箋》之
類,猶可見其梗概。至明永樂中,《大全》出而捷徑開,八比盛而俗學熾。科舉
之文,名為發揮經義,實則發揮注意,不問經義何如也。且所謂注意者,又不甚
究其理,而惟揣測其虛字語氣以備臨文之摹擬,並不問注意何如也。蓋自高頭講
章一行,非惟孔、曾、思、孟之本旨亡,並朱子之《四書》亦亡矣。今所採錄,
惟取先儒發明經義之言,其為揣摩舉業而作者則概從刪汰。惟胡廣《大全》既為
前代之功令,又為經義明晦、學術升降之大關,亦特存之,以著明二百餘年士習
文風之所以弊。蓋示戒,非示法也。)
△《四書集義精要》·二十八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元劉因撰。因字夢吉,號靜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贊
善大夫。未幾辭歸,再以集賢學士徵,不起。事跡具《元史》本傳。朱子為《四
書集注》,凡諸人問答與《集注》有異同者,不及訂歸於一。而卒後盧孝孫取
《語類》、《文集》所說,輯為《四書集義》,凡一百卷,讀者頗病其繁冗。因
乃擇其指要,刪其複雜,勒成是書。張萱《內閣書目》作三十五卷,《一齋書目》
則作三十卷。考蘇天爵作因《墓誌》,亦稱是書三十卷,則萱所記誤矣。此本僅
存二十八卷,至《孟子·滕文公上篇》而止。其後並已闕佚,亦非完帙。然朱彝
尊《經義考》注云“未見”,則流傳頗罕,亦元人遺笈之僅存者,不以殘闕病也。
其書芟削浮詞,標舉要領,使朱子之說不惑於多岐。蘇天爵以“簡嚴粹精”稱之,
良非虛美。蓋因潛心義理,所得頗深,故去取分明,如別白黑。較徒博尊朱之名,
不問已定未定之說,片言隻字無不奉若球圖者,固不同矣。
△《四書辨疑》·十五卷(內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書中稱“自宋氏播遷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經書文
字已有不同”,則元初人所撰矣。蘇天爵《安熙行狀》云:“國初有傳朱子《四
書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負,為說非之。趙郡陳氏獨喜其說,增
多至若干言。”是書多引王若虛說,殆寧晉陳天祥書也。朱彝尊《經義考》曰:
“《四書辨疑》,元人凡有四家:雲峰胡氏、偃師陳氏、黃岩陳成甫氏、孟長文
氏。成甫、長文並浙人,雲峰一宗朱子,其為偃師陳氏之書無疑。”所說當矣。
其曰偃師者,《元史》稱天祥因兄祐仕河南,自寧晉家洛陽,嘗居偃師南山故也。
天爵又謂安熙為書以辨之,其後天祥深悔而焚其書。今此本具存,或天爵欲張大
其師學,所言未足深據也。凡《大學》十五條,《論語》一百七十三條,《孟子》
一百七十四條,《中庸》十三條。其中如駁湯盤非沐浴之盤,謂盤乃淺器,難容
沐浴,是未考《禮·喪大記》鄭《注》有“盤長二丈,深三尺”之文,頗為疏舛。
又多移易經文以就己說,亦未見必然。然亦多平心剖析,各明一義,非苟為門戶
之爭。說《春秋》者三《傳》並存,說《詩》者四家互異,古來訓詁,原不專主
一人。各尊所聞,各行所知,固不妨存此一家之書,以資參考也。
△《讀四書叢說》·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許謙撰。謙有《詩集傳名物鈔》,已著錄。案《元史》本傳:“謙讀《四
書章句集注》,有《叢說》二十卷。謂學者曰:‘學以聖人為準的,然必得聖人
之心而後可學聖人之事。聖賢之心具在《四書》,而《四書》之義備於朱子。顧
辭約意廣,讀者安可易心求之乎?’”黃溍作謙《墓誌》,亦稱是書敦繹義理,
惟務平實。所載卷數與本傳相同。明錢溥《秘閣書目》尚有《四書叢說》四冊。
至朱彝尊《經義考》則但據《一齋書目》編入其名,而注云“未見”。蓋久在若
存若亡間矣。此本凡《大學》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中庸》闕
其半,《論語》則已全闕,亦非完書。然約計所存,猶有十之五六。即益以所闕
之帙,亦不能足原目二十卷之數,殆後來已有所合併歟?書中發揮義理,皆言簡
義該。或有難曉,則為圖以明之,務使無所凝滯而後已。其於訓詁名物,亦頗考
證,有足補《章句》所未備。於朱子一家之學,可謂有所發明矣。
△《四書通》·二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義通釋》,已著錄。是編以趙順孫《四書纂疏》、
吳真子《四書集成》皆闡朱子之緒論,而尚有與朱子相戾者。因重為刊削,附以
己說,以成此書。凡朱子以前之說,嫌於補朱子之遺,皆斥不錄,故所取於《纂
疏》、《集成》者僅十四家。二書之外,又增入四十五家,則皆恪守考亭之學者
也。大抵合於經義與否非其所論,惟以合於注意與否定其是非。雖堅持門戶,未
免偏主一家,然觀其《凡例》,於“顏淵好學”章,哀樂、哀懼一字之筆誤,亦
必辨明;於“為政以德”章,初本作“行道而有得於身”,祝洙本作“行道而有
得於心”,改本又作“得於心而不失”,刊本先後之差,亦悉加考正:其於一家
之學,用心亦勤且密矣。《章句集注》所引凡五十四家,今多不甚可考。蔡模
《集疏》間有所注,亦不甚詳。是書尚一一載其名字,頗足以資訂證。然如《集
注》以“有婦人焉”為邑姜,所引“劉侍讀曰”者即劉敞《七經小傳》之說也,
炳文獨遺漏不載。蓋敞在北宋,閉戶窮經,不入伊洛之派。講學之家,惡其不相
攀附,遂無復道其姓名者。故朱子雖引之,而炳文不知為誰也。是亦各尊所聞之
一驗矣。
△《四書通證》·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張存中撰。存中字德庸,新安人。初,胡炳文作《四書通》,詳義理而略
名物。存中因排纂舊說,成此書以附其後,故名曰《四書通證》。炳文為之序,
稱北方杜緱山有《語孟旁通》,平水薛壽之有《四書引證》(案杜緱山名瑛,金
人。薛壽之名引年,元初人),皆失之太繁。存中能刪冗從簡,去非取是。又曰:
“學者於余之《通》,知《四書》用意之深。於《通證》,知《四書》用事之審。”
推之甚至。今核其書,引經數典,字字必著所出。而《論語》“夏曰瑚,商曰璉”
一條承包氏之誤者,乃不引《禮記》以證之。又“時見曰會,眾頫曰同”,與
《周禮》本文小異。蓋宋代諱“殷”,故改“殷”為“眾”。乃但引《周禮》於
下,而不辨其何以不同。皆不免有所回護。不知朱子之學在明聖道之正傳,區區
訓詁之間,固不必為之諱也。《孟子》“與楚將昭陽戰,亡其七邑”一條,存中
謂“《史記》作八邑,未詳孰是”,不知司馬貞《史記索隱》明注《史記》古本
作七邑。是朱子稱七邑乃據古本,原非謬誤。存中持疑不決,亦失於考核。又如
“三讓”引《吳越春秋》,泛及雜說。而於歷代史事每多置正史而引《通鑑》,
亦非根本之學。然大概徵引詳明,於人人習讀不察者,一一具標出處,可省檢閱
之煩,於學者亦不為無補矣。
△《四書疑節》·十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齋,袁州人。前有黎立武、李應星《序》,又有彭元
龍《序》二篇。應星、元龍《序》,皆稱“俊翁”,獨立武《序》作“雋翁”,
蓋傳寫字異也。其仕履無可考。立武《序》稱以“重吾榜”,應星《序》亦稱
“奕奕魁文”,知嘗首舉於鄉矣。立武、應星《序》及元龍前一《序》,並側注
“經史疑義”字。元龍後一《序》,又側注“四書經疑”字。而卷首標題,則作
“待問集四書疑節”,互相參錯。考俊翁題詞,稱科目以《四書》設疑,以經史
發策,因取《四書》經史門分而類析之。蓋《待問集》者其總名,《經史疑義》、
《四書經疑》其中之子部。今《經史疑義》已佚,故《序》與書兩不相應也。惟
“疑節”之名不甚可解。卷首有“溪山家塾刊行”字,或重刻時有所刪節,故改
題曰“節”歟?朱彝尊《經義考》中載之,注曰“未見”。此本猶從元版傳鈔,
其例以《四書》之文互相參對為題,或似異而實同,或似同而實異,或闡義理,
或用考證,皆標問於前,列答於後。蓋當時之體如是。雖亦科舉之學,然非融貫
經義,昭晰無疑,則格閡不能下一語,非猶夫明人科舉之學也。
△《四書經疑貫通》·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元王充耘撰。充耘有《讀書管見》,已著錄。是編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謂
其已佚。此本為明範欽天一閣舊鈔,尚首尾完具。惟第二卷中脫一頁,第八卷中
脫一頁,無從校補,則亦僅存之笈矣。其書以《四書》同異參互比較,各設問答
以明之。蓋延祐科舉,經義之外有經疑,此與袁俊翁書皆程試之式也。其間辨別
疑似頗有發明,非經義之循題衍說可以影響揣摩者比。故有元一代,士猶篤志於
研經。明洪武三年初行科舉,其《四書》疑問以《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
者”二節與《孟子》“道在邇而求諸遠”一節合為一題,問二書所言平天下大指
同異(案此題見《日知錄》),蓋猶沿元制。至十七年改定格式,而經疑之法遂
廢。錄此二書,猶可以見宋元以來明經取士之舊制也。
△《四書纂箋》·二十八卷(內府藏本)
元詹道傳撰。道傳,臨川人。其始末未詳。是書略仿古經箋疏之體,取朱子
《四書章句集注》、《或問》,正其音讀,考其名物度數,各注於本句之下,亦
間釋朱子所引之成語。如“真積力久”出《荀子·勸學篇》,“孝子愛日”出
《揚子·孝至篇》,皆為證其出處。其所援引,亦間有牴牾。如《論語》“夏瑚、
商璉”,朱子本引包鹹舊《注》(案鹹《注》久佚,此據何晏《集解》所引)。
道傳既引《明堂位》“夏後氏之四璉、殷之六瑚”,辨其異同,而復謂“夏曰瑚,
商曰璉”本於《爾雅·釋器》。今檢校《爾雅》,實無此文,則道傳杜撰附會也。
又此書於朱子所引諸儒,皆詳其名字、里居。而《孟子·盡心章》引陳氏厭於嫡
母之說,實陳耆卿《孟子記蒙》中語。耆卿字壽老,臨海人,見葉適《水心集》。
此獨失載,亦未免有所疏漏。然大致皆有根柢,猶元儒之務實學者。與張存中
《四書通證》相較,固猶在其上矣。
△《四書通旨》·六卷(內府藏本)
元朱公遷撰。公遷有《詩傳疏義》,已著錄。是編取《四書》之文,條分縷
析,以類相從,凡為九十八門。每門之中,又以語意相近者聯綴列之,而一一辨
別異同,各以“右明某義”云云標立言之宗旨。蓋昔程子嘗以此法教學者,而公
遷推廣其意以成是書。其間門目既多,間涉冗碎。故朱彝尊《經義考》謂讀者微
嫌其繁。又如“樊遲請學稼”,不過局於末業,乃列之於“異端門”,與許行同
譏。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本周室班爵之制,乃列之於“士門”,與處
士一例,亦頗傷踳駁。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孔門弟子、子
思、孟子諸門,以人隸事,體近類書,尤為無所發明。然於天人性命之微,道德
學問之要,多能剖其疑似,詳其次序,使讀者因此證彼,渙然冰釋。要非融會貫
通,不能言之成理如是也。所引諸家之說,獨稱饒魯為饒子,其淵源蓋有自矣。
明正統中何英作《詩傳疏義序》,稱永樂乙酉,因閱《四書通旨》而語及《疏義》,
則是書行世,在《疏義》之前。顧明以來說《四書》者罕見徵引,近《通志堂經
解》始刊行之,蓋久微而復出也。句下間列異同,如“喜怒哀樂”一條,謂“右
以體言”,而注“亦曰以性言”字;“允執其中”一條,謂“右以用言”,而注
“亦曰以事理言”字;如是者不一,疑刊是書者參校諸本所附,非公遷之舊。其
出自誰手,則不可考矣。
△《四書管窺》·八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史伯璿撰。伯璿字文璣,溫州平陽人。據所作《管窺外篇》成於至元丁未,
即元亡之年,計其人當已入明。然始末不可考矣。是編見於《秘閣書目》者五冊。
楊士奇《東里集》則稱有四冊,刻版在永嘉郡學。永嘉葉琮知黃州府,又刊置府
學。是明初所行,已有二本。然刊本皆散佚不傳,故朱彝尊《經義考》注云“未
見”。此本乃毛晉汲古閣舊鈔,《大學》、《中庸》、《孟子》尚全,惟《論語》
闕《先進篇》以下,蓋傳寫有所佚脫。然量其篇頁,厘而析之,已成八卷。《經
義考》乃作五卷,或誤以五冊為五卷歟?其書引趙順孫《四書纂疏》、吳真子
《四書集成》、胡炳文《四書通》、許謙《四書叢說》、陳櫟《四書發明》及饒
氏、張氏諸說,取其與《集注》異同者,各加論辨於下。諸說之自相矛盾者,亦
為條列而釐訂之。凡三十年而後成。於朱子之學,頗有所闡發。考朱子著述最多,
辨說亦最夥。其間有偶然問答未及審核者,有後來考正未及追改者,亦有門人各
自記錄,潤色增減,或失其本真者。故《文集》、《語錄》之內,異同矛盾,不
一而足。即《四書章句集注》與《或問》亦時有牴牾。原書具在,可一一覆按也。
當時門人編次,既不敢有所別擇,後來讀朱子書者,遂一字一句奉為經典,不復
究其傳述之真偽與年月之先後。但執所見一條,即據以詆排眾論,紛紜四出,而
朱子之本旨轉為尊信者所淆矣。夫載寶而朝,論南宮者有故;越境乃免,惜趙盾
者原誣。述孔子之言者,尚不免於舛異,況於朱門弟子斷不及七十二賢,又安能
據其所傳,漫無釐正?伯璿此書,大旨與劉因《四書集義精要》同。而因但為之
刊除,伯璿更加以別白。昔朱子嘗憾孔門諸子留《家語》作病痛,如伯璿者,可
不謂深得朱子之心歟?
△《大學中庸集說啟蒙》·二卷(內府藏本)
元景星撰。星號訥菴,餘姚人。據卷末宣德九年錢時《跋》,稱得禮部侍郎
蔣驥寫本。驥《跋》題“庚辰歲”,當為建文元年。驥為景之門人,則星元末人
也。前有星《自序》,標題為“學庸集說啟蒙”,而《序》中實曰“四書集說啟
蒙”。《凡例》中如“孟子章指”云云,亦兼言《四書》。驥《跋》稱訥菴先師
用功於《四書》十年,去取諸說而為此書。《大學》已有刊本,而《語》、《孟》、
《中庸》則未刊。時《跋》稱得驥《中庸》寫本。謄校刊梓。然則星本全注
《四書》,驥先刊其《大學》,時續刊其《中庸》,而《語》、《孟》則已佚。
通志堂刻《經解》,病其不完,並序文、標題改之耳。其書發揮頗簡切,《大學
聖經章句》“欲其一於善而無自欺”句註:“一於善,祝本改作必自慊。”於字
句亦復不苟。又《傳》之二章注“盤,邵氏謂恐是盥頮之盤”,《傳》之四章注
備引程子、饒魯、吳澄之說,《中庸》三十二章注引鄱陽李氏之說,皆與《章句》
異同,亦非胡炳文等堅持門戶者比。蓋猶能自抒心得者也。書上闌附載細字,如
《大學傳》之五章載矩堂董氏之說,《中庸》第一章載饒魯之說,亦與《章句》
有出入。據錢時《跋》,稱增魯齋批點,勿軒標題,以便幼習。則時益以許衡、
熊禾二人之語,非星本書也。其孰為衡語,孰為禾語,刊板一同,今則不可辨別
矣。
△《四書大全》·三十六卷(通行本)
明永樂十三年翰林學士胡廣等奉敕撰。成祖御製序文,頒行天下,二百餘年
尊為取士之制者也。其書因元倪士毅《四書輯釋》稍加點竄。顧炎武《日知錄》
曰“自朱子作《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孟子集注》之後,黃氏
有《論語通釋》。其采《語錄》附於朱子《章句》之下,則始於真氏。祝氏仿之,
為《附錄》。後有蔡氏《四書集疏》、趙氏《四書纂疏》、吳氏《四書集成》,
論者病其泛濫。於是陳氏作《四書發明》,胡氏作《四書通》,而定宇之門人倪
氏(案定宇,陳櫟之別號)合二書為一,頗有刪正,名曰《四書輯釋》。永樂所
纂《四書大全》,特小有增刪。其詳其簡,或多不如倪氏。《大學》、《中庸》、
《或問》則全不異,而間有舛誤”云云,於是書本末言之悉矣。考士毅撰有《作
義要訣》一卷,附刻陳悅道《書義斷法》之末,今尚有傳本。蓋頗講科舉之學者。
其作《輯釋》,殆亦為經義而設,故廣等以夙所誦習,剽剟成編歟?初與《五
經大全》並頒,然當時程式,以《四書》義為重,故《五經》率皆庋閣,所研究
者惟《四書》,所辨訂者亦惟《四書》。後來《四書》講章,浩如煙海,皆是編
為之濫觴。蓋由漢至宋之經術,於是始盡變矣。特錄存之,以著有明一代士大夫
學問根柢具在於斯,亦足以資考鏡焉。
△《四書蒙引》·十五卷、《別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蔡清撰。清有《易經蒙引》,已著錄。其作此書,初已有稿本而遺失,乃
追憶舊文,更加綴錄。久而復得原稿,以兩本相校,重複過半,又有前後異同未
歸畫一者。欲刪正而未暇,乃題為“蒙引初稿”,以明其非定說。《虛齋集》有
是書《序》,述其始末頗詳。嘉靖中武進莊煦參校二稿,刊削冗復,十去三四,
輯成一書而刊之。書末又別附一冊,則煦與學錄王升商榷訂定之語也。清人品端
粹,學術亦醇。此書雖為科舉而作,特以明代崇尚時文,不得不爾。至其體認真
切,闡發深至,猶有宋人講經講學之遺,未可以體近講章,遂視為揣摩弋獲之書
也。
△《四書因問》·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呂柟撰。柟有《周易說翼》,已著錄。是編皆記其門人質問《四書》
之語。《大學》、《中庸》各一卷,《論語》、《孟子》各二卷。然其中稱柟
為“先生”,又“先生”字或跳行,似乎非柟自作。卷首有“門人魏廷萱等校
刊”字,當即廷萱等所記也。其書《大學》從古本次序,《中庸》亦從古本分章。
所說多因《四書》之義推而證諸躬行,見諸實事。如講“八佾舞於庭”章,因指
在座門人衣服華靡者曰“此便是僣”之類,皆開示親切,不徒為訓詁空談。柟
文集佶屈聱牙,純為偽體。而其解《四書》,平正篤實乃如此。蓋其文章染李夢
陽之派,而學問則宗法薛瑄。二事淵源各別,故一人而如出兩手也。
△《問辨錄》·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錄。此編取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疑義》,逐條辨駁。其論《大學》,謂新民即明德中事,不應分之為三綱領。
不知經文三“在”字顯然並列,安能不區別為三?又論“賢賢易色”一章,謂人
能如是,必其務學之至覺,“生質之美”四字,朱子可不必加。亦未深體抑揚語
意。如斯之類,皆不免有意推求。至如伊川謂“敬事而信”一章皆言所存而不及
於事,拱則謂節用使民,非事而何?又謂孔子之責臧文仲,正以其賢而責之備。
如斯之類,則皆確有所見,足以備參考而廣見聞。鄭汝諧《論語意原》,頗與朱
子異同,而朱子於汝諧之說反有所取。朱子作《周易本義》,與程《傳》亦有異
同,世未嘗以是病朱子。拱之是編,亦可作如是觀矣。
△《論語類考》·二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陳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鉤解》,已著錄。是編皆考證《論語》名物典故,
分十八門,又分子目四百九十有四。朱子以後解《四書》者,如真德秀、蔡節諸
家,主於發明義理而已,金履祥始作《論語孟子集注考證》。後有杜瑛《論語孟
子旁通》、薛引年《四書引證》、張存中《四書通證》、詹道傳《四書纂箋》,
始考究典故,以發明經義。今杜、薛之書不傳,惟金氏、張氏、詹氏書尚傳於世。
三人皆篤信朱子,然金氏於《集注》之承用舊文偶失駁正者必一一辨析,張氏、
詹氏皆於舛誤之處諱而不言,其用意則小異。士元此書大致遵履祥之例,於《集
注》不為苟同。每條必先列舊說,而蒐討諸書,互相參訂,皆以“元案”二字列
之。凡一切杜撰浮談,如薛應旂《四書人物考》稱“有若字子有”之類,悉為糾
正。較明代諸家之書,殊有根柢。特以專考《論語》,不備《四書》,故不及應
旂書之盛傳,實則有過之無不及也。
△《孟子雜記》·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陳士元撰。自宋熙寧以前,《孟子》僅列於儒家。《史記》以孟子、荀卿
合傳,寥寥十數語,於所歷鄒、滕、任、薛、魯、宋之事,略不一書。至朱子
《綱目》,始於適魏之齊大書特書,明聖賢之去就,而編年之體亦不能詳述一人
之始末。明薛應旂撰《四書人物考》,始採摭他書,以為《補傳》。而應旂不長
於考證,舛漏頗多。士元嗣輯此書,第一卷敘孟子事跡,後三捲髮明孟子之言。
名以“雜記”,實則經解居多。其所援引亦皆謹嚴有體,不為泛濫之卮言。若趙
岐《注》義以尾生抱柱不去證不虞之譽、以陳不瞻失氣而死證求全之毀,概為刪
薙。與所作《論語類考》均為有裨於經義,故今特附於《四書類》焉。
△《學庸正說》·三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明趙南星撰。南星字夢白,號儕鶴,高邑人。萬曆甲戌進士,官至吏部尚書,
以忤魏忠賢削籍謫戍。崇禎初追謚忠毅。事跡具《明史》本傳。是編凡《大學》
一卷、《中庸》二卷。每節衍為口義,逐句闡發,而又以不盡之意附載於後。雖
體例近乎講章,然詞旨醇正,詮釋詳明。其說《大學》,不從姚江之“知本”,
而仍從朱子之“格物”,並《補傳》一章亦為訓解。其說《中庸》,不以無聲無
臭虛論性天,而始終歸本於慎獨,皆確然守先儒之舊。蓋南星為一代名臣,端方
勁直,其立朝不以人情恩怨為趨避,故其說經亦不以流俗好尚為是非。雖平生不
以講學名,而所見篤實,過於講學者多矣,未可以其平近而忽之也。
△《論語商》·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周宗建撰。宗建字季侯,吳江人。萬曆辛丑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巡按湖
廣,為魏忠賢所害。崇禎初追贈太僕寺卿,謚忠毅。事跡具《明史》本傳。此書
乃其授徒湖州之時與諸生所講論也。宗建剛方正直,屹然獨立。而其學則沿姚江
之末派,乃頗近於禪。如云:“人心之樂,井情非趣,非思非為,虛中之影,水
中之相。”如斯之類,殆似宗門語錄。然講“素絢”章謂後人求深反淺,在當時
夫子、子夏不過隨境觸悟,非子夏欲抹煞禮,亦非夫子不重禮。講“顏淵問為邦”
雲夫子略指大意,非只執定數件。其言皆簡要明通,足釋訓詁之轇轕。且其
人與日月爭光,則其書亦自足不朽。小小疵瑕,不足累之。此固不與講學之家爭
一句一字之出入也。
△《論語學案》·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劉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鈔》,已著錄。宗周講學,以慎獨為宗,故
其解“為政以德”及“朝聞道”章首揭此旨。其傳雖出姚江,然能救正其失。其
解“多聞擇善,多見而識”章有云:“世謂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有二,予謂聰明
睿知非性乎?睿知之體不能不窮於聰明,而聞見啟焉。今必以聞見為外,而欲隳
明黜聰求睿知,並其睿知而槁矣。是隳性於空而禪學之談柄也。”其針砭良知之
末流,最為深切。其解“性相近”章謂:“氣質還他氣質,如何扯著性?性是就
氣質中指點義理者,非氣質即為性也。”雖與朱子之說稍異,然亦頗分明不苟。
蓋宗周此書,直抒己見,其論不無純駁,然要皆抒所實得,非剽竊釋氏以說儒書,
自矜為無上義諦者也。其解“見危致命”章曰:“人未有錯過義理關而能判然於
生死之分者。”卒之明社既屋,甘蹈首陽之一餓,可謂大節皭然,不負其言矣。
與其為孫承澤,又何如為劉宗周乎?
△《四書留書》·六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章世純撰。世純字大力,臨川人。天啟辛酉舉人,官至柳州府知府。聞流
寇陷京師,悲憤而卒。《明史·文苑傳》附見《艾南英傳》中。所著總名曰《留
書》。此其說《四書》者六卷。又別有《內集》一卷,乃所著子書;《散集》一
卷,乃所作筆記。《明史·藝文志》總題曰《留書》,入之《儒家類》中。然說
《四書》六卷之前,有天啟丁卯世純《自序》,後有世純自作《四書留書跋》,
皆言詮釋《四書》之意,不及其他。其書分章抒論,體例類劉敞《春秋意林》。
但敞不標經文,此標某章某章耳。解經家本有此體,入之子書,殊非其類。今割
其《內集》、《散集》別著錄,而說《四書》者入《經部》,存其實也。世純與
艾南英、羅萬藻、陳際泰號“臨川四家”,悉以制義名一時,而世純運思尤銳。
其詁釋《四書》,往往於文字之外標舉精義,發前人所未發。不規規於訓詁,而
亦未嘗如講良知者至於滉漾以自恣。揚雄所謂“好深湛之思”者,世純有焉。
△《日講四書解義》·二十六卷
康熙十六年聖祖仁皇帝御定。自朱子定著《四書》,由元、明以至國朝,懸
為程試之令甲,家弦戶誦,幾以為習見無奇。實則內聖外王之道備於孔子,孔子
之心法寓於《六經》,《六經》之精要括於《論語》,而曾子、子思、孟子遞衍
其緒。故《論語》始於言學,終於堯舜湯武之政、尊美屏惡之訓;《大學》始於
格物致知,終於治國平天下;《中庸》始於中和、位育,終於篤恭而天下平;
《孟子》始於義利之辨,終於堯舜以來之道統。聖賢立言之大旨,灼然可見。蓋
千古帝王之樞要,不僅經生章句之業也。我聖祖仁皇帝初年訪落,即以經筵講義
親定是編。所推演者,皆作聖之基、為治之本,詞近而旨遠,語約而道宏。聖德
神功所為契洙泗之傳而繼唐虞之軌者,蓋胥肇於此矣。
△《四書近指》·二十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孫奇逢撰。奇逢有《周易大旨》,已著錄。是編於四子之書挈其要領,
統論大指,間引先儒之說以證異同,然旨意不無偶偏,如雲“聖人之訓,無非是
學”,此論最確。乃兩論逐章皆牽合學字,至謂“道千乘之國”章敬信、節愛、
時使皆時習事;《大學》“聖經”章所論本末先後,以明德須在民上明,修身須
在天下、國家上修;又雲“格物無傳,是《大學》最精微處。以物不可得而名,
無往非物,即無往非格。朱子所謂窮至事物之理,乃通《大學》數章而言”云云:
皆不免高明之病。蓋奇逢之學,兼采朱、陸,而大本主於窮則勵行,出則經世,
故其說如此。雖不一一皆合於經義,而讀其書者知反身以求實行實用,於學者亦
不為無益也。
△《孟子師說》·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黃宗羲撰。宗羲有《易學象數論》,已著錄。是篇以其師劉宗周於《論
語》有《學案》,於《大學》有《統義》,於《中庸》有《慎獨義》,獨於《孟
子》無成書,乃述其平日所聞,著為是書,以補所未備。其曰“師說”者,仿趙
汸述黃澤《春秋》之學題曰《春秋師說》例也。宗周之學,雖標慎獨為宗,而
大旨淵源,究以姚江為本,故宗羲所述,仍多闡發良知之旨。然於“滕文公為世
子”章力辟沈作喆語,辨無善無惡之非;於“居下位”章力辟王畿語,辨性亦空
寂隨物善惡之說:則亦不盡主姚江矣。其他議論,大都按諸實際,推究事理,不
為空疏無用之談。略其偏駁而取其明切,於學者不為無益,固不必執一格而廢眾
論,因一眚而廢全書也。
△《大學翼真》·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胡渭撰。渭有《禹貢錐指》,已著錄。是書卷一分四目:曰《大學二字
音義》,曰《先王學校之制》,曰《子弟入學之年》,曰《鄉學之教》。卷二分
三目:曰《國小之教》,曰《大學之教》,曰《學校選舉之法》。卷三分三目:
曰《大學經傳撰人》,曰《古本大學》,曰《改本大學》。皆引據精核,考證詳
明,非空疏游談者可比。卷四以下為渭所考定之本。大旨仍以朱子為主,力辟王
學改本之誤。以《經》為一章,《傳》為八章。其“誠意”章以下與諸本並同,
惟以“《康誥》曰”至“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為第一章,統釋三綱領;以
“《詩》云:邦畿千里”至“此以沒世不忘也”為第二章,謂前三節釋《經》
“知止能得”之序,後兩節釋“知止”之由與“能得”之序;以“聽訟吾猶人也”
一節為第三章,謂釋本末之意,而移“此謂知本”二句於前章“止於信”之下,
與諸本為異。其說與朱子雖小異,然僅謂“格致”一章不必補《傳》耳。其論格
物,固仍然朱子之旨也。其卷末一條謂“古之《大學》所以教人者,其文則《詩》、
《書》、《禮》、《樂》,其道則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其法則博學、
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故《孟子》謂庠序學校皆所以明人倫”云云,所見切
實。視泛為性命理氣之談,似五常百行之外別有一物謂之道,別有一事謂之學者,
勝之遠矣。
△《四書講義困勉錄》·三十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隴其撰。隴其有《古文尚書》,已著錄,是書因彥陵張氏《講義》原
本,刪剟精要,益以明季諸家之說,而參配以已意。凡《大學》一卷、《中庸》
二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創始於順治戊戌,草稿尚未全定而隴
其歿,後其族人公穋始為繕寫編次,其門人席永恂等為之刊板。其曰《困勉錄》
者,則隴其所自署也。明自萬曆以後,異學爭鳴,攻《集注》者固人自為說,即
名為闡發《集注》者亦多陽儒陰釋,似是而非。隴其篤信朱子,所得於《四書》
者尤深。是編薈稡群言,一一別擇,凡一切支離影響之談,刊除略盡。其羽翼
朱子之功,較胡炳文諸人有過之無不及矣。
△《松陽講義》·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隴其撰。是書乃其官靈壽知縣時與諸生講論而作,故所說止一百十八
章。於《四書》不能遍及,蓋隨時舉示,非節節而為之解也。隴其之學,期於潛
修自得,不甚以爭辨為事。惟於姚江一派,則異同如分白黑,不肯假借一詞。時
黃宗羲之學盛於南,孫奇逢之學盛於北,李顒之學盛於西,隴其皆不以為然。故
此編於學術醇疵,再三致意。其間融貫舊說,亦多深切著明,剖析精密。蓋朱子
一生之精力盡於《四書》,隴其一生之精力盡於《章句集注》。故此編雖得諸簿
書之餘,而抒所心得以啟導後生,剴切詳明,有古循吏之遺意。較聚生徒、刻語
錄、以博講學之名者,其識趣固殊焉。
△《大學古本說》·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餘論》·一卷、
《讀論語劄記》·二卷、《讀孟子劄記》·二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光地撰。光地有《周易觀彖》,已著錄。是編《大學》用古本。後有
《自記》,稱“讀朱子之書五十年,凡如《易》之卜筮、《詩》之雅鄭,周子無
極之旨、邵子先天之傳,皆能灼然不惑,老而逾堅。獨於此書亦牽勉應和焉,而
非所謂心通默契者。間考鄭氏舊本,尋逐經意,竊疑舊貫之仍,文從理得。況知
本、誠身二義,尤為《大學》樞要所存,似不應溷於眾目中,致陸、王之徒得攘
袂扼臂,自托於據經詰傳”云云,蓋意所未合,不欲附和以自欺,非故與朱子為
難也。其《中庸》不用朱子本,亦不用鄭注古本,自分為一十二章。然特聯屬其
文,使節次分明,大旨則固無異。《餘論》一卷,闡發精義尤多。《論語》、
《孟子》則隨有所見即劄記之,但舉經文首句,標曰某章,其無所詮解者則並其
章目不存焉。大旨皆主於尋求義理,宛轉發明,不似近代講章,惟以描摹語氣為
時文敷衍地也。
△《論語稽求篇》·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研究
文義,期於愜理而止,原不以考證為長。奇齡學博而好辨,遂旁采古義以相詰難。
此其攻駁《論語集注》者也。其中有強生支節者。如古人有所師法皆謂之學,即
至鱄諸學炙、秦青學謳,亦無異訓。朱子注學為效,原無疵病。奇齡必謂學者
業道之名,泛訓作效,與工師授受何別?不知學道與學藝,所學之事異,而學字
不能別釋,亦猶喻義喻利,所喻之事異,而喻字不能兩解。以此發難,未見其然。
有半是半非者。如“非其鬼而祭之”,《注》引季氏旅泰山,固為非類。奇齡謂
鬼是人鬼,專指祖考,故曰“其鬼”,引《周禮·大宗伯》文為證,謂泰山之神
不可稱泰山之鬼,其說亦辨。然鬼實通指淫祀,不專言人鬼。果如奇齡之說,宋
襄公用鄫子於次雎之社,《傳》稱“淫昏之鬼”者,其鬼誰之祖考耶?有全然
無理者。如“無所取材”,鄭康成注“材”為“桴材”,殊非事理。即牛刀之戲,
何至於斯?朱子訓“材”為“裁”,蓋本諸韋昭《國語注》,未為無據。奇齡必
申康成假設之說以攻《集注》,不幾於侮聖言乎?然其中如謂甯俞不仕文公及祿
去公室三世、政逮大夫四世之類,考據特詳;解“為政以德”之類,持論亦正:
較陳天祥《四書辨疑》徒推尋於文句之間以難朱子者,固自勝之。漢代學官,
《齊論》、《魯論》、《古論》三家並立。兼采異說以備參考,是亦古人諸家並
存之義也。
△《四書賸言》·四卷、《補》·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雜論《四書》之語。前二卷為其門人盛唐、王錫所編,後二卷為
其子宗遠所編,《補》二卷則其門人章大來所編也。其書本語錄之流,隨時雜記,
不以經文次序為先後,亦不以《四書》分編,惟每卷目錄各稱《論語》若干條、
《大學》若干條、《中庸》若干條、《孟子》若干條耳。奇齡說經,善考證而喜
辨論,故詮釋義理,往往反覆推衍,以典籍助其駁詰,支離曼衍,不顧其安。至
於考核事實,徵引訓詁,則偏僻者固多,而精核者亦復不少。如以姚方興所補
《舜典》二十八字為偽,其論本確。而考以所著《古文尚書冤詞》,則力以此二
十八字為真,引證諸史,亦言之鑿鑿。豈非辯之所至,輒負氣求勝,遂不暇顧其
矛盾耶?至於以“畏匡”為鄭地,以公山弗擾之畔不在定公十二年諸條,則證據
確然,實有出於《集注》之外者。棄短取長,未嘗不可與閻若璩《四書釋地》並
傳也。《補》二卷中多載其門人子侄之說,疑唐、錫等亦有所刪潤,非盡奇齡之
舊觀。大來《序》稱“補綴所聞,各有記憶,且亦陸續成此書,不能一轍”,則
雜出於眾手明矣。
△《大學證文》·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是書備述諸家《大學》改本之異同。首列註疏本,《大學》
之真古本也。次列漢熹平石經本,有錄無書,以原本不傳,且考驗舊文,知即今
註疏之本,故不複列。次為魏正始石經本,即豐坊所依託者,仍列於前,從其所
偽之時代也。次為明道程子改本,次為伊川程子改本,次為朱子改本,皆錄全文。
次為王柏改本,次為季本改本,次為高攀龍改本,即崔銑改本,次為葛寅亮改本,
皆僅列其異同之處,而不錄全文。漢以來專門之學,各承師說,但有字句訓詁之
異,無人敢竄亂古經。鄭玄稱好改字,特注某當作某耳,不敢遽變其字也。費直
始移《周易》,杜預始移《左傳》,但析傳附經耳,亦未敢顛倒經文也。自劉敞
考定《武成》,列之《七經小傳》,儒者視為故事,遂寢以成風。《大學》一篇,
移掇尤甚。譬如增減古方,以治今病,不可謂無裨於醫療,而亦不可謂即扁鵲、
倉公之舊劑也。奇齡備列諸本,使沿革秩然,亦足以資考證。蓋一則欲綱目分明,
使學者易於致力。一則欲章句不易,使古經不至失真。各明一義,固可以並行不
悖耳。
△《四書釋地》·一卷、《四書釋地續》·一卷(以上二種,江蘇巡撫采進
本)釋《地又續》·二卷、《四書釋地三續》·二卷(以上二種,編修勵守謙家
藏本)
國朝閻若璩撰。若璩有《古文尚書疏證》,已著錄。是編因解《四書》者昧
於地理,往往致乖經義,遂撰《釋地》一卷,凡五十七條;復摭所未盡為《釋地
續》一卷,因牽連而及人名凡八十條;復因地理、人名而及物類、訓詁、典製得
一百六十三條,謂之《又續》;其他解釋經義者又得一百二十六條,謂之《三續》。
總以《釋地》為名,從其朔也。大抵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旁參互證,
多所貫通。雖其中過執己意,如以鄒君假館謂曹國為復封,以南蠻鴂舌指許行為
永州人者,亦間有之。然四百二十一條之中,可據者十之七八。蓋若璩博極群書,
又精於考證,百年以來,自顧炎武以外,罕能與之抗衡者。觀是書與《尚書古文
疏證》,可以見其大概矣。
△《四書札記》·四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楊名時撰。名時有《周易札記》,已著錄。是編乃其讀《四書》所記也。
《大學》不標古本之名,亦不顯言古本、改本之是非,而皆用李光地古本之說。
故其首條曰:“文貞公以知止屬志學,以靜安屬主敬,能慮能得屬致知力行,知
所先後為知本知至,此解確不可易。”其以格物為明善,不取王守仁“格庭前一
竹”之說,亦不主朱子《補傳》之說。《論語》如“謂之吳孟子”句及“非禮勿
視”四句,雖以時文為說,而大致主於闡明義理,多所心得。《中庸》立論切實,
如云:“‘鬼神之為德’章,以前說子臣弟友、妻子父母,忽然說到鬼神,似乎
隱怪,不知如何接逗。曰宗廟社稷即人倫之極致處,不說到此,如何得完人倫分
量?”又云:“無聲臭即以無極言之亦無弊,然卻落空,不如以天無心而成化言
之。”又云:“無聲無臭謂天命本然,莫說入於玄妙。”其宗旨可見。《孟子》
一卷最簡略,疑其未成之書,然總非近時講章所有也。
△《此木軒四書說》·九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焦袁熹撰。袁熹有《春秋闕如編》,已著錄。是書據其子以敬、以恕所
作《凡例》,袁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等掇拾殘稿、補綴成編者十之四,故與所
作《經說》偶有重複,然較《經說》多可取。其中強傅古義者,如《大學章句》
中“常目在之”,自為所在之在,乃從《尚書》訓為察。《中庸》“如鼓瑟琴”,
即本詩亦但言聲和耳,乃以為琴屬陽,瑟屬陰,喻陰陽之和。《論語》“女弗能
救”,自是匡救,乃引《周禮·司救注》,解為防禁。“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自取覺世之義,乃引《明堂位》“天子振木鐸”,謂夫子當有天下。“達巷黨人”
本無名氏,乃因《史記》有“童子”二字,指為項橐。雖不免賢智之過,然其他
皆疏理簡明,引據典確。間與《章句集注》小有出入,要能厘然有當於人心。自
明以來講《四書》者,多為時文而設。袁熹是書,獨能深求於學問。原《序》稱
其心師陸隴其,終身不名不字,而不走其門。蓋志不近名,宜其言之篤實矣。
△《鄉黨圖考》·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江永撰。永有《周禮疑義舉要》已著錄。是書取經傳中制度名物有涉於
鄉黨者,分為九類:曰《圖譜》,曰《聖跡》,曰《朝聘》,曰《宮室》,曰
《衣服》,曰《飲食》,曰《器用》,曰《容貌》,曰《雜典》。考核最為精密。
其中若深衣、車制及宮室制度尤為專門,非諸家之所及。間有研究未盡者。若謂
“每日常朝,王但立於寢門外,與群臣相揖而已。既畢朝,若有所議,則入內朝。”
引《左傳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韓獻子將新中軍,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
於寢庭”為內朝議政之證。謂“鄭注《太僕》燕朝王圖宗人嘉事者,特舉其一隅,
非謂宗人得入,異姓之臣不得入。後儒誤會《太僕注》,以異姓之臣不得入路門,
遂謂攝齊升堂為升路門外之堂,其實路門之外無堂”云云。今考永謂異姓之臣得
入內朝,永說為是。若謂路門之外無所議,欲有所議必入內朝,則永未詳考。
《魯語》曰:“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朝。”註:“言與百官合考民事於外朝也。”
又曰:“合神事於內朝。”註:“內朝在路門內。”是則路門以外之朝,天子諸
侯於以合考民事,豈謂無所議耶?永又謂“《禮緯》‘天子外屏’乃樹屏於應門
之外,‘諸侯內屏’,乃樹屏於應門之內,以內屏為在路門內者誤”云云。今考
《曲禮、爾雅疏》俱雲諸侯內屏為在路門內,且《爾雅》曰:“門屏之間謂之寧。”
此門既據路門,則屏之內外亦自據路門內外可知。《晉語》曰:“驪姬之讒,爾
射予於屏內。”韋昭《注》“樹謂之屏。禮,諸侯內屏。”亦謂路門內也。《吳
語》:“王乃入命夫人。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又曰:“王遂出,夫人送王
不出屏。”韋昭《注》:“屏,寢門內屏也。婦人禮,送迎不出門。”據此,則
諸侯之屏明在寢門內矣。《淮南子·主術篇》:“天子外屏所以自障。”高誘註:
“諸侯在內,天子在外,故曰所以自障。”若諸侯亦設屏於朝門外,其何以別天
子之自障乎?但考《大戴禮·武王踐阼篇》:“師尚父亦端冕奉書而入,負屏而
立。王下堂,南面而立。”雲下堂,則路寢也。奉書而入,則入路門也。其內有
屏,則似天子亦內屏。不知《釋名》曰:“罘罳在門外。罘,復也。罳,思也。
臣將請事,於此復重思之。”又曰:“蕭牆在門內,蕭,肅也。將入於此,自肅
敬之處也。”《論語》孔安國《注》:“蕭牆,屏也。”則門內蕭牆亦通名屏。
崔豹《古今注》:“罘罳,屏之遺象。行至門內屏外,復應思惟。”則門內之牆,
《古今注》又名曰罘罳,天子外屏,乃《釋名》所云門外罘罳也。《大戴禮》所
雲“負屏”,則又《古今注》所云門內罘罳也。《古今注》又謂西京門闕殿舍前
皆有罘罳,蓋天子非若諸侯內屏,門內堂前,亦宜有隱蔽之處,故路門內外俱有
屏。證諸《大戴禮》、《釋名》等書,最確鑿。今永謂天子屏在應門外,則未知
所據。考《三輔黃圖》,漢未央宮擬於路寢。《五行志》未央宮東闕,所以朝諸
侯之門,則擬於路門。罘罳在東闕外,則天子外屏在路門外,漢時猶存遺制。
《覲禮》:“侯氏再拜稽首,出自屏南,適門西,遂入門左。”則廟門外有屏也。
《管子》:“明日皆朝於太廟之門。”則廟門外之朝寧與路門外之朝寧同。天子
廟門外之朝寧有屏,則路門外之朝寧亦當有屏,故可以廟門例路門也。鄭氏於
《覲禮》引“天子外屏”為證,實有精義。而永必易之,仍不若依鄭之為得也。
然全書數十百條,其偶爾疏漏者不過此類,亦可謂邃於三《禮》者矣。
△《四書逸箋》·六卷(湖南巡撫采進本)
國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時,號是庵,應城人。乾隆丁丑進士。是編採輯諸
書之文與《四書》相發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語有舛誤,或《集注》所未發
而義可參訂,皆為之箋其出處。其與《集注》小異者,則為《附錄》。其他書中
所載四子書文與今本異者,則為《附記》。第六卷中則專考《四書》人物遺事。
又雜事數十條,別為《雜記》。援據頗極詳明。中如“束帶”一條,不引《玉藻》
“肄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之文;“朋友死,無所歸”一條,引《bai6*虎通》
而不引《檀弓》“夫子曰:生於我乎館,死於我乎殯”之文;“廛無夫里之布”
一條,《集注》止引《載師職》,而此不引《閭師職》“凡無職者出夫布”之文
以補之:未免疏漏。至《雜記》內因《論語》有“夢周公”一語,遍引堯、舜、
禹、文諸夢事,如《夢書》、《六帖》皆為引入,亦稍涉泛濫。然詞皆有據,雖
不能與閻若璩《四書釋地》並駕齊驅,較張存中之《通證》、詹道傳之《纂箋》,
要無所讓也。
──右“四書類”六十三部,七百二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四書》定於朱子《章句集注》,積平生之力為之,至垂沒之日,猶改
定《大學》“誠意”章《注》,凡以明聖學也。至元延祐中用以取士,而闡明理
道之書遂漸為弋取功名之路。然其時經義、經疑並用,故學者猶有研究古義之功。
今所傳袁俊翁《四書疑節》、王充耘《四書經疑貫通》、詹道傳《四書纂箋》之
類,猶可見其梗概。至明永樂中,《大全》出而捷徑開,八比盛而俗學熾。科舉
之文,名為發揮經義,實則發揮注意,不問經義何如也。且所謂注意者,又不甚
究其理,而惟揣測其虛字語氣以備臨文之摹擬,並不問注意何如也。蓋自高頭講
章一行,非惟孔、曾、思、孟之本旨亡,並朱子之《四書》亦亡矣。今所採錄,
惟取先儒發明經義之言,其為揣摩舉業而作者則概從刪汰。惟胡廣《大全》既為
前代之功令,又為經義明晦、學術升降之大關,亦特存之,以著明二百餘年士習
文風之所以弊。蓋示戒,非示法也。)
0
猜你喜歡
特牲饋食禮第十五
《儀禮》 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及筮日,主卷八十六
《蘇軾集》 ◎碑十首 【表忠觀碑】卷二百十 列傳第九十八
《明史》 ○桑喬(胡汝霖) 謝瑜(王曄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
《新唐書》 ◎張姜武李宋 張鎰,字季權復活(中)-第二部-42
《復活》 聶卷二十二(梁書) 列傳十二
《舊五代史》 楊師厚,潁州斤溝人也。為李罕之部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
《明史》 ○陳邦瞻 畢懋康(兄懋良)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西遊記》 詩曰: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卷四十八 志第三十八
《新唐書》 ◎百官三 ○御史台陰惡禍深,陽善功小
《菜根譚》慕賢第七
《顏氏家訓》 古人云:“千載一聖,猶旦暮也;五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宋史》 ○哲宗二 紹聖元年春正月癸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史記》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第二十二卷 呂純陽飛劍斬黃龍
《醒世恆言》 暮宿蒼梧,朝游蓬島,朗吟飛過洞庭自序
《聊齋志異》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金史》 ◎忠義四 ○馬慶祥 商衡卷三十四 列傳第十五
《南齊書》 ◎虞玩之 劉休 沈沖 庾杲卷六 謙讓第十九(凡三章)
《貞觀政要》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人言作序 觱篥
《樂府雜錄》 觱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栗卷四十九 史部五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紀事本末類 古之史策,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