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尺牘九十八首
【答楊元素(赴登州)】
專人至,辱長箋為貺,禮意兩過。契故不淺,乃爾見疏。悚息!悚息!比日
起居何如?登州謝章未上,不敢致啟事,近所傳,蓋非實也。未由合併,千萬順
時保愛。人還,適在瓜洲道中。裁謝不如禮。
【與楊康公】
兩日大風,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闔戶擁衾,瞑目塊坐耳。楊次公惠法醞一器,
小酌徑醉。醉中與公作得《醉道士石詩》,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兒,其次
者十六歲矣,頗知作詩,今日忽吟《淮口過風》一篇,粗可觀,戲為和之,並以
奉呈。子由過彼,可出示之,令發一笑也。
【答姚秀才三首(之一)】
過蘇,首辱垂訪,到官,又枉教字,皆未克陳謝。又煩專使惠問,勤厚如此,
可量感愧。比日起居何如?寄示詩編石刻,良為珍玩,足見好事之深篤也。溽暑
未解,萬萬以時保練。
【答姚秀才三首(之二)】
近專人還,奉書必達。入秋差涼,體中佳否?咫尺披奉無由,尚冀保練,慰
此想念。
【答姚秀才三首(之三)】
昨惠及千文,荷雅意之厚,法書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緣,除長物舊有者,
猶欲去之,又況復收耶!謹卻封納,不訝!
【答王慶源二首(登州還朝)(之一)】
近辱書,並寄新時,伏讀感慰不已。屬多事,未及繼和。不審比來尊體何如,
貴眷各均安?某凡百如昨。夢想歸路,如痿人之不忘起也。溽暑向隆,萬乞以時
保重。
【答王慶源二首(之二)】
令子兩先輩,必大富學術,非久騰踔矣。五五哥、五七哥及十六郎,臨行冗
迫,不果拜書,因見,道意。登州下臨瘴海,枕簟之下,天水相連,蓬萊三山,
仿佛可見。春夏間常見海市,狀如煙雲,為樓觀人物之象。數日前偶見之,有一
詩錄呈為笑也。史三儒長老近蒙惠書,冗中未及答,因見,乞道區區。《海市》
詩可轉呈也。京師有乾,乞示下。
【答潘立彥明二首(之一)】
行役無定,久不奉書。至登州,領所惠書。承起居佳勝,甚慰思企。到郡席
不暖,復蒙詔追,勉強奔走,愧嘆不已。緬懷舊遊,殆不勝情。承太夫人尊候如
昨。昌言令兄亦蒙惠書,冗甚,未及答。且申意毅甫、興宗、公頤,各為致區區。
余萬萬自重。
【答潘立彥明二首(之二)】
少事奉聞,吳待制謫居於彼,想不免牢落,望諸君一往見之,諸事與照管。
某向者流落,非諸君相伴,何以度日。雪堂如要偃息,且與打揲相伴,使忘遷謫
之意,亦諸君風義也。不罪!不罪!
【與子安兄二首(之一)】
拜違十八年,終未有省侍之期。歲行盡,但有懷仰。即日履茲寒凝,尊體康
勝。侄男女各長成。東塋每煩照管,感涕不可言。某到不旬日,又有起居舍人之
命,方力辭免。年歲間,當請一鄉郡歸去,漸謀退省耳。未即瞻奉,萬乞以時自
重。
【與子安兄二首(之二)】
子由亦有司諫之命,想不久到京。東塋芟松,甚煩照管。如更合芟,間告兄
與楊五哥略往覷,當分明數點根槎,交付佃戶,免致輒便偷斫也。不然,與出榜
立賞,召人告偷斫者,亦佳。一切告留意相度。阿膠半斤,真阿井水煎者。青州
貢棗五斤,充信而已。京師有乾,乞示及。
【與鄉人】
某去鄉十八年,老人半去,後生皆不識面,墳墓手種木已徑尺矣,此心豈嘗
一日忘歸哉!久放山澤,乍入朝市,張皇失次,觸目非所好也。但久與子由別,
查德一處,不無喜幸。然此郎君乃作諫官,豈敢望久留者。相知之深,故詳及一
二。
【與楊元素三首(之一)】
奉別忽將二載,未嘗定居。到闕以來,人事袞袞,不皇上問,愧仰深矣。比
日切想起居佳勝。近聞小人輒黷左右,此何品類也,乃敢如此。信知困中,無種
不有。想以道眼觀之,何啻蚊虻,一笑可也。知故舊皆已還朝,坐念老兄獨在江
湖,未免慨嘆也。更冀順時為國自重。冗迫,不及詳。
【與楊元素三首(之二)】
忝命過分,皆出素獎,碌碌無補,日憂愧耳。舍弟適患赤目,未能上狀,又
適得鄉信,堂兄承議(名不疑。)喪亡,悲痛中,不能盡區區,恕之!恕之!都
下有乾,示及。
【與楊元素三首(之三)】
陳僉主簿,聞公已薦之,感戴之懷,如親受賜也。幸為始終成之。此人實無
他腸,可保信也。不罪。
【與陳季常】
某局事雖清簡,而京輦之下,豈有閒人,不覺劫劫過日,勞而無補,顏發蒼
然,見必笑也。子由同省,日夕相對,此為厚幸。公小疾雖平,不可忽。“善言
不離口,善藥不離手。”此乃古人之要言,可書之座右也。藥物有彼中難得須此
乾置者,千萬不外。如聞公有意入京,不知幾時可來,如得一會,何幸如之。柳
一已在此,一訪,值出,未見也。僦居在蒲池寺,去此稍遠。數日頗有新事。左
揆已出陳州,君實代之,蹇老知和州,授之廬簽,余不能盡報去。劉莘老中丞旦
夕授也,黃安中龍直知越州。靜菴不管閒事,最妙!最妙!
【與潘彥明四首(之一)】
辱書,喜承起居佳勝,眷聚各佳。某老病還朝,不為久計,已乞郡矣。何時
扁舟還鄉,一過舊棲,溷亂故人,旬日而去,言之悵然。大熱,千萬保愛。
【與潘彥明四首(之二)】
久不聞問,方增渴仰。忽領手字,方知丈丈傾逝,聞之,悲怛不可言。比日
追慕之餘,孝履且支持否?某衰病懷歸,夢想江上,又聞耆舊凋喪,可勝悽惋。
未由往慰,惟冀節哀自重,以畢後事。
【與潘彥明四首(之三)】
東坡甚煩葺治,乳媼墳亦蒙留意,感戴不可言。令子各計安,寶兒想見頎然
矣。郭興宗舊疾,必全平愈,酒坊果如意否?韓氏園亭,曾與葺乎?若果有亭榭
佳者,可以小圖示及,當為作名寫牌,然非華事者,則不足名也。張醫博計安勝。
一場災患,且喜無事。風顛不少減否?何親必安,竹園復增葺否?以上諸人,各
為再三申意。仆暫出苟祿耳,終不久客塵間,東坡不可令荒茀,終當作主,與諸
君游,如昔日也。願遍致此意。
【與潘彥明四首(之四)】
近附黃兵書必達。比日孝履何如?劉全父來,頗聞動止,殊慰想念。京塵袞
袞無佳想,緬懷昔游,悵惘而已。昌言及諸故人皆未及書,必察其少暇,伸意!
伸意!乍暄,千萬節哀自重。
【與王慶源二首(之一)】
久不奉狀,愧仰增積。即日,遠想起居佳勝。叔丈脫屣縉紳,放懷田裡,絕
人遠矣。某罪廢流落,今復強顏周行,有愧而已。若聖恩憐其老鈍,年歲間,乞
與一鄉郡,歸陪杖屨,復講昔日江上攜壺藉草之樂,只是不得拽腳相送,先發遣
酒壺歸瑞草橋,於義儉矣。記得否?呵呵。何幸如之。未間,惟望厚自頤養,以
享無疆之壽。
【與王慶源二首(之二)】
遠沐寄示,老手高風,詠嘆不已。甚欲和謝,公私紛紛,少暇,竟未果,悚
悚。七八兩秀才,各計安。為學想日益,早奮場屋,慰親意也。知宅醞甚奇,日
與蔡子華、楊君素聚會,每念此,即致仕之興愈濃也。示諭要畫,酒後信手,豈
能復佳。寄一扇一小軸去,作笑耳。
【答佛印禪師】
經年不聞法音,經術荒澀,無與鋤治。忽致手教累幅,稍覺洒然。仍審比來
起居佳勝。行役二年,水陸萬里,近方弛擔,老病不復往日,而都下人事,十倍
於外。吁,可畏也。復欲如去年相對溪上,聞八萬四千偈,豈可得哉!南望山門,
臨書淒斷。苦寒,為眾珍重。
【與王文甫】
多時不奉書,思仰不去心。比日履茲酷暑,體中佳勝。數日,以伏暑下府,
初安乏力,而潘二丈速行,略奉此數字,殊不盡意。《西山》詩一冊,當今能文
之士,多在其間。並拙詩親寫與鄧聖求詩同納上。或能為入石安溪,亦佳,不然,
寫放壁中可也。
【與運判應之】
多日不接奉,渴仰殊深。大熱,伏想起居佳勝。承旦夕啟行,無緣往別,鄉
里何幸,被蒙豈弟之政,但賢者遠去,有識所嘆也。沖犯酷暑,千萬自愛。
【與范子功二首(之一)】
違闊歲月,書問不繼,自咎之深,殆無所容。伏惟盛德雅度,有以容之。比
日竊計鎮撫之暇,台候萬福。某蒙庇粗遣,驟遷過分,備員無補,惟雅眷有以教
督之,乃幸。毒熱,伏冀順時為國自重。
【與范子功二首(之二)】
久疏上問,愧仰增劇。承軒旆將至,起居佳勝,欣慰不已。暫還舊席,即膺
柄用,輿議所屬,小子得少托余庇,尤為厚幸。區區即遂面究。
【與知縣十首(之一)】
紛冗,久疏上問,辱書感愧。比日履茲春溫,起居何如。未由展奉,徒深渴
仰。尚冀保練,以慰區區。
【與知縣十首(之二)】
近屢辱書,數裁謝,但苦冗中不盡意耳。比日起居何如?惠筍已拜賜,新奇
之味,遠能分惠,感愧無已。
【與知縣十首(之三)】
頻示誨,感服勤眷。乍暄,伏計尊體佳勝。前去當入府,果爾否。
【與知縣十首(之四)】
近者疊辱臨訪,紛冗中不盡所懷。枉手教,具審起居佳勝,感慰兼集。何日
復入城,得少款聚?未間,萬萬自重。
【與知縣十首(之五)】
近辱hui6*教,感慰深矣。比日履茲伏暑,起居清勝。咫尺莫由會過,引領來塵,
庶幾少盡區區。未間,萬萬自重。
【與知縣十首(之六)】
人來,辱手教。承比日起居佳勝。思企高義,未緣歡奉,臨書悵惘。示諭書
醉公石固佳,但目昏疲倦,每書過百十字,輒意闌,恐旦夕少暇耳。毒熱,萬萬
以時自重。
【與知縣十首(之七)】
近日雖獲一再見,終不盡區區。辱書告別,又不即裁答,可量愧悚。宿昔稍
涼,起居勝常。景物漸嘉,邑事多暇,想有以為樂。此外,萬萬自重。
【與知縣十首(之八)】
疊辱手教,感慰兼集。邑事清簡,起居勝常。小兒蒙不鄙外,荷德殊深矣。
未由接奉,千萬以時自重。
【與知縣十首(之九)】
兒子遂獲託庇,知幸。魯鈍多不及事,惟痛與督勵也。切祝!切祝!晉卿相
見殿門外,惘然如夢中人也。人世何者非夢耶!亦不足多談,但喜其容貌蔚然如
故,非有過人,能如是耶?
【與知縣十首(之十)】
昨日辱示佳篇,詞韻高絕,非此句無以發揚醉公也。雨冷,起居佳否?二碑
納上。
【與人二首(之一)】
辱教,伏承尊體康勝。某以拘文,不克造請,初不知微恙,今聞已安愈,甚
慰馳仰。然猶當倍加保愛也。
【與人二首(之二)】
違闊,忽復周歲,思仰日深。沖涉薄冷,起居清勝。即獲瞻奉,下情欣躍,
區區,並遂面盡。
【與張正己】
特承訪別,愧企良深。晴寒,起居安勝。寶月書信並念二侄一書,煩從者附
行,不訝!不訝!正寒沖冒,千萬加愛。
【答李方叔(翰林)】
承示新文,如子駿行狀,丰容雋壯,甚可貴也。有文如此,何憂不達,相知
之久,當與朋友共之。至於富貴,則有命矣,非綿力所能必致。姑務安貧守道,
使志業益充,自當有獲。鄙言拙直,久乃信耳。幸照察。
【答毛滂】
再辱示手教,伏審酷熱起居清勝。見諭,某何敢當,徐思之,當不爾。非足
下相期之遠,某安得聞此言。感愧深矣,體中微不佳,奉答草草。
【與王慶源三首(之一)】
久不奉狀,愧仰增積。即日退居多暇,尊體勝常。某進職北扉,皆出獎庇。
自頃流落江湖,日欲還鄉,追陪杖屨,為江路藉草之游,夢想見之。今日國恩深
重,憂責殊大,報塞愈難,退歸何日,西望惋悵,殆不勝懷。想叔丈與丈人及諸
侄,歲時相遇,樂不可名,雖清貧難堪,然熬波之餘,必及鴒原,應不甚寂寞也。
歲晚苦寒,伏乞保重。
【與王慶源三首(之二)】
近奉慰疏,必達。比日尊體何如?某與幼弱,凡百粗遣。人生悲樂,過眼如
夢幻,不足追,惟以時自娛為上策也。某名位過分,日負憂責,惟得幅巾還鄉,
平生之願足矣。幸公千萬保愛,得為江邊攜壺藉草之游,樂如之何。
【與王慶源三首(之三)】
向要紅帶,今寄一條去。卻是小兒子輩,聞翁要此,頗盡功勾當釘造,不知
稱尊意否?拙詩一首,並黃、秦二君,皆當今以詩文名世者,各賦一首。寫作
《黃素經》一卷,並託孫子發宣德寄上。京師有所須,但請示及。
【答劉貢父】
某江湖之人,久留輦下,如在樊籠,豈復有佳思也。人情責望百端,而衰病
不能應副,動是罪戾,故人知我,想復見憐耶?後會未可期,臨書悵惘,禪理氣
術,比來加進否?世間關身事,特有此耳,願更著鞭,區區之禱也。
【與范蜀公六首(之一)】
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問,不謂高懷超然,不屑世故,堅臥莫致,有識悵
惘。然孤風凜然,足以下激頹靡,雖非赫赫可指之功,其於二聖忠厚之治,所補
多矣。比日履茲寒凝,台候何如,未由瞻奉,伏冀萬萬為國自重。
【與范蜀公六首(之二)】
某碌碌無補,久竊非據,又舍弟繼進,皆以疏愚處必爭之地。公議未厭,豈
可久安。非遠,當乞一郡以自效,或得過謁,少聞誨語,大幸也。始者,竊意丈
丈絕意軒冕,然猶當強到闕,一見嗣聖,今乃確然如此,殊乖素望,然士大夫甚
高此舉也。冗中,不盡區區。
【與范蜀公六首(之三)】
伏承歸政得請,恩禮優異,伏惟慶慰。公孤風亮節,久信天下,而有識今日,
尤復歸心。勉強暫起,以慰二聖之望,幡然復退,以安無窮之福。出處之間,雍
容自得,真可以為後世法矣。官守所縻,不獲躬詣,謹奉手啟,區區萬一。
【與范蜀公六首(之四)】
今晚忽得報,承子豐承事遽至大故,聞之悲痛,殆不可言。美才懿行,期之
遠到,今乃止此,士友所共痛惜。而況姻戚之厚,悲惋可量!丈丈高年,罹此苦
毒,有識憂懸。伏惟高明,痛以理遣,割難忍之愛,上為朝廷,下為子孫親友自
重。不勝縷縷。
【與范蜀公六首(之五)】
近者,子豐攜長子承務見過,見其風骨秀整,聞向下二子甚奇。死生壽夭皆
常事,惟有後可以少慰。丈丈意幸以此自遣也。
【與范蜀公六首(之六)】
子功、淳父皆欲謁告省覲,某恨不同往,曉解左右。臨書悽愴。
【與楊元素二首(之一)】
向馳賀緘,及因李教授行附問,各已達否?比日履茲微涼,台候何似?某蒙
庇粗遣,如聞公欲一謁元老,果否?不若遂游廬阜,況職當按行,他日世事,一
復奉諉,欲為此行,豈可得哉?余惟萬萬為人自重。
【與楊元素二首(之二)】
某近數章請郡,未允。數日來,杜門待命,期於必得耳。公必聞其略,蓋為
台諫所不容也。昔之君子,惟荊是師。今之君子,惟溫是隨。所隨不同,其為隨
一也。老弟與溫相知至深,始終無間,然多不隨耳。致此煩言,蓋始於此。然進
退得喪,齊之久矣,皆不足道。老兄相知之深,恐願聞之,不須為人言也。令子
必得信,計安。
【與張太保全道】
某以不善俯仰,屢致紛紛,想已聞其詳。近者凡四請郡,杜門待命,幾二十
日。文母英聖,深照情偽,德音琅然,中外聳服,幾至有所行遣,而諸公燮和之。
數日有旨,與言者數君皆促供職,明日皆當見。蓋不敢兼臥,嫌若復伸前請爾。
蒙知愛之深,不敢不盡,幸為察之。褊淺多忤,有愧教誨之素,臨書悒悒。
【與李端伯寶文三首(之一)】
自附啟河朔,爾後紛紛,不獲繼問左右。比日,伏審鎮撫之暇,台候萬福。
蜀中本易治,而或者擾之,公既深得民情,而民亦素服公政。切想下車以來,談
笑無事,行春之樂,無由託後乘陪賓客之末,但深想望。舍弟鎖宿殿廬,未及奉
狀。
【與李端伯寶文三首(之二)】
張君房助教,陵井人。本治儒學,已而為醫,有過人者。識病通變,而性極
厚,恐欲知之。某寵祿過分,碌碌無補,久以為愧。近屢請郡,未獲,若得歸掃
墳墓,遂得望見,豈勝厚幸。但恐政成,促召在旦暮爾。冗中,不盡區區。
【與李端伯寶文三首(之三)】
邑子每來,稔聞豈弟之政,西南泰然,不肖與受賜多矣。幸甚!幸甚!小侄
千之初官,得在麾下,想蒙教誨成就也。曾拜聞眉士程遵誨者,文詞氣節,皆有
可取。不知曾請見否?
【答呂元鈞三首(之一)】
適辱教,值局中,不即答,悚息!悚息!熱甚,尊體佳安。隆暑沖冒,何不
少待秋涼。必亮此意,非面莫盡。香不欲附去,恐損其人之高節。紛紛之議,未
聞其詳。可否示諭,余俟朝中可既。
【答呂元鈞三首(之二)】
中間承進職,雖少慰人望,然公當在廟堂,此豈足賀也。此間語言紛紛,比
來尤甚,士大夫相顧避罪而已,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計乎?示諭,但閔然而已。非
久,季常人行,當盡區區。
【答呂元鈞三首(之三)】
屢與令子語,欽愛才美,但尚屈太官,未厭公論耳。季常近得書,亦見黃州
人言體氣頗安壯,但口眼微動耳。來求藥物,已寄去。余具令子口白。
【答史彥明主簿二首(之一)】
別後冗懶相因,不果上問,愧企增劇。遠辱書教,感服深矣。比日起居何如?
衰病懷歸,請郡未獲。何時展奉,少道宛結。歲晚厚愛,少慰區區。
【答史彥明主簿二首(之二)】
新寧想未赴上前所欲發書,至時可示諭也。程懿叔去後,旅思牢落,聞已到
郡矣。寄惠秋石,極感留意。新春,龍鶴菜根有味,舉箸想復見憶耶?
【與千之侄】
獨立不懼者,惟司馬君實與叔兄弟耳。萬事委命,直道而行,縱以此竄逐,
所獲多矣。因風寄書。此外勤學自愛。近來史學凋廢,去歲作試官,問史傳中事,
無一兩人詳者。可讀史書,為益不少也。
【與楊君素二首(之一)】
奉別忽二十年,思仰日深,書問不繼,每以為愧。比日動止何似?子侄十九
兄弟遠來,得聞尊體康健異常,不勝慶慰。知騎驢出入,步履如飛,能登木自采
荔枝,此希世奇事也。雖壽考自天,亦是身心空閒,自然得道也。某衰倦早白,
日夜懷歸,會見之期,想亦不遠。更望順時自重,少慰區區。因孫宣德歸,附手
啟上問。
【與楊君素二首(之二)】
某去鄉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盡,惟公龜鶴不老,松柏益茂,此大慶
也。無以表意,輒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密塞其口,仍以布單裹之,
可以達旦不冷也。道氣想不假此,聊致區區之意而已。令子三七秀才及外甥十一
郎,各計安。
【與黃州故人】
某寵祿過分,憂責至重,顏衰鬢禿,不復江上形容也。屢乞郡未得,但懷想
曩游,發於夢想也。洗眼、揩牙藥,得之甚幸。切望掛意。覆盆子必已採得,望
多寄也。都下有乾,示及。十二、十三兩先輩,各致區區。忙甚,未及書。艾清
臣亦然。京師冗迫,殊不款曲也。
【答龐安常二首(之一)】
久不為問,思企日深。過辱存記,遠枉書教。具聞起居佳勝,感慰兼集。惠
示《傷寒論》,真得古聖賢救人之意,豈獨為傳世不朽之資,蓋已義貫幽明矣。
謹當為作題首一篇寄去。方苦多事,故未能便付去人,然亦不久作也。老倦甚矣,
秋初決當求去,未知何日會見。臨書惘惘,惟萬萬以時自愛。
【答龐安常二首(之二)】
人生浮脆,何者為可恃,如君能著書傳後有幾。念此,便當為作數百字,仍
欲送杭州開板也。知之。
【答程懿叔】
人來,辱書,喜知起居佳勝,眷愛各萬福。郡政清暇,稍有樂事,處以無心,
強梗自服,甚善!甚善!所望於吾弟也。某凡百如昨,但碎累各病,醫人不離門,
勞費百端,日有外補之興。行先尚未到,亦不聞遠近之耗。未緣會合,新春保練,
別膺殊渥。
【答李方叔三首(之一)】
疊辱手教,愧荷不已。雪寒,起居佳勝。示諭,固識孝心深切。然某從來不
獨不書不作銘、志,但緣子孫欲追述祖考而作者,皆未嘗措手也。近日與溫公作
行狀書墓誌者,獨以公嘗為先妣墓銘,不可不報耳。其他決不為,所辭者多矣,
不可獨應命。想必得罪左右,然公度某無他意,意盡於此矣。悚息!悚息!
【答李方叔三首(之二)】
承遂舉三十喪,哀勞極矣。此古人之事,復見於君,恨不能兼助爾。不易!
不易!阡表既與墓誌異名而同實,固難如教,不罪!不罪!某暮歸困甚,來人又
立行,不復覼縷。
【答李方叔三首(之三)】
某以虛名過實,士大夫不察,責望逾涯,朽鈍不能副其求,復致紛紛,欲自
致省靜寡過之地,以餞餘年,不知果得此願否?故人見愛以德,不應更虛華粉飾
以重其不幸。承示諭,但有愧汗耳。
【與王定國】
數日臥病在告。不審起居佳否?知今日會兩婿,清虛陰森,正好劇飲,坐無
狂客,冰玉相對,得無少澹否?扶病暫起,見與子由簡大罵,書尺往還,正是擾
人可憎之物,公乃以此為喜怒乎?仙人王遠雲,得此書,當復劇口大罵之,固應
爾。然而不可以徒罵也。知公澹甚,往發一笑。張十七必在坐,幸伸意。
【與李端叔】
辱書,並示伯時所畫地藏。某本無此學,安能知其所得於古者為誰何,但知
其為軼妙而造神,能於道子之外,探顧、陸古意耳。公與伯時想皆期我於度數之
表,故特相示耶?有近評吳畫百十字,輒封呈,並畫納上。
【與李伯時】
辱手示及惠新醞,感愧殊深。即日起居佳勝。《洗玉池銘》,更寫得小字一
本,比之大字者稍精。請用陳伯修之說,更刻於石柱上為佳。人還,奉謝。
【與范純父】
三辱示諭,鄙意不移。公休之饋,人子之心也。不肖之辭,夙昔之分也。某
已領其意而辭其物,物有齊量,意豈有窮哉!昔人已聘還圭璋,庶幾此義。
【與辯才禪師三首(之一)】
久不奉書,愧仰增深。比日,切惟法履佳休。某忝冒過分,碌碌無補。日望
東南一郡,庶幾臨老得聞法音。尚冀以時為眾自愛。
【與辯才禪師三首(之二)】
某尚與兒子竺僧名迨於觀音前剃落,權寄緇褐,去歲明堂恩,已奏授承務郎,
謹與買得度牒一道,以贖此子。今附趙君齋納,取老師意,剃度一人,仍告於觀
音前,略祝願過,悚息!悚息!
【與辯才禪師三首(之三)】
某有少微願,須至仰煩,切料慈照必不見罪。某與舍弟某舍絹一百疋,奉為
先君霸州文安縣主簿累贈中大夫、先妣武昌郡太君程氏,造地藏菩薩一尊,並座
及侍者二人。菩薩身之大小,如中形人,所費盡以此絹而已。若錢少,即省鏤刻
之工可也。乞為指揮選匠便造,造成示及,專求便船迎取,欲京師寺中供養也。
煩勞神用,愧悚不已。
【與浴室用公】
去鄉久,不復相聞知。得來示及退翁書,乃審公正信法子,而吾先友史彥輔
十三丈之甥也。又承寄示正信偈頌塔銘,感嘆不可言。比日法體勝常。知長講
《起信》,自講入禪,把纜放船,甚善!甚善!輒題數句塔銘後,以補闕逸。未
即相見,千萬為法自重。大雪後,手凍不復成字。
【與張元明二首(之一)】
數日,起居佳否?有一詮秘大師者,與之久故。患痢後,腸滑,甚困,欲煩
一往視療之,可否?在興國寺戒壇院,此一高行僧也。便同作福田。呵呵。
【與張元明二首(之二)】
數日,起居佳勝。適在院中,得王郎簡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輟忙一往,他
必不敢苟留。且請周念,副此人友愛急難之心,切望!切望!
【與家復禮】
前日辱訪別,悵戀不已。陰寒,起居佳否?送行詩別寫得一本,都勝前日書
者。復納去。遠道,萬萬自重。
【答劉元忠三首(杭州)(之一)】
專人辱書,承昆仲遠寄詩文,讀之喜慰,殆不可言,喜諫議公之有子也。比
日雪寒,起居佳否?詩文皆大佳,然法曹君所制尤佳也。為之不已,何所不至,
輒出一詩為謝,取笑!取笑!未由披奉,千萬節哀自重。
【答劉元忠三首(之二)】
聞愛弟傾逝,手足之痛,如何可言,奈何!奈何!盛德之後,何乃止此,壽
夭默定,非追悼所及,千萬寬中自愛而已。無由面慰,臨紙哽塞。
【答劉元忠三首(之三)】
先公《傳》久欲作,以官事袞袞未暇,成當即寄去也。所要“白雲居士”字,
不知足下自謂耶,抑為他人求也?既不識其人,不欲便寫,若乃是自謂,則未願
足下為此名號也。必亮此言。黃素卻寫一絕句納去。不訝。
【答王慶源】
久不奉書,愧仰兼極。令侄元直遠訪,首出教字,感慰之懷,未易盡陳。比
日履茲春和,尊體何如?某為郡粗遣,衰病懷歸,日欲致仕。既忝侍從,理難驟
去,須自藩鎮乞小郡,自小郡乞宮觀,然後可得也。自數年日夜營此,近已乞越,
雖未可知,而經營不已,會當得之。致仕有期,則拜見不遠矣。惟望倍加保嗇,
庶歸鄉日猶能陪侍杖屨上下山谷間也。楮冠、玳簪,聊表遠意。玳簪已七八十年
物,閱數名公矣,幸服用之。
【與引伴高麗練承議三首(之一)】
辱hui6*教,感服不已。數日極寒,徒御良苦,切惟起居佳勝。早潮不知應否?
想不出今晚必渡,引望饑渴。專遣人候問。
【與引伴高麗練承議三首(之二)】
來日若晚渡,酒五行已夜矣。本州舊例,雖夜已深,人使猶秉燭復謁,當夜
下書,請次日大排,不知如何?又二十日正是國忌,若待二十一日大排,又過三
日敕限,不知可打散不坐否?乞一一示諭,得以預備也。
【與引伴高麗練承議三首(之三)】
中使已到三十里,若高麗使只今來辭,酒罷卻可迎中使。老業未盡,有如此
倉忙,望公慈造一言,得只今上馬為幸。
【與潘彥明二首(之一)】
久不奉書,切惟起居佳勝。老拙凡百如舊。出守舊治,頗得湖山之樂。但歲
災傷,拯救勞弊,無復齊安放懷自得之娛也。彥明與故人諸公頗見念否?何時會
合,臨紙惘惘。新春,萬萬自重。
【與潘彥明二首(之二)】
兩兒子新歸,各為老乳母任氏作燒化衣服幾件,敢煩長者丁囑一干人,令剩
買紙錢數束,仍厚鋪薪芻於墳前,一酹而燒之,勿觸動為佳。恃眷念之深,必不
罪。乾浼,悚息!悚息!
【與程懿叔二首(之一)】
稍不聞問,思企增劇。比日起居何如,貴眷各安勝。廣東近亦得書,甚安。
子由使虜亦還矣。某近忽苦腰痛,在假數日。今雖強出視事,尚未全健,已乞宣
城或宮觀去。此雖暫病,亦欲漸為退休之計耳。吾弟治績遠聞,當即召用,少慰
公議。
【與程懿叔二首(之二)】
承拜命,移漕巴峽,薄慰眾望。方欲奉書,使至,辱教字,且審起居清勝。
懿叔才地治狀,當召還清近,此何足道。得一省墳墓,仍見親知,為可賀耳。衰
病疲厭,何時北趨歸路,仰羨而已。知在江上,咫尺莫緣一見,臨紙惘惘。
【答聞復上人】
辱書並詩,誦味不釋手,感慰之極。比日起居何如?示諭欲以高文發明儒釋,
固所望於左右也。某數日病在告,今日頗快,來日欲出視事,然尚少力。粗和得
來詩,未能盡意。花瓷不難得,但去人已負重,後信當致也。詩中似欲之,故及。
未相見間,萬萬自愛。
【與趙德麟二首(之一)】
候吏來,特承書教,禮意兼重,感怍不已。比日起居何如?養疴便郡,得親
宗彥,幸甚。行役迫遽,裁謝草略,想蒙恕察。
【與趙德麟二首(之二)】
明守一書,託為致之。育王大覺禪師,仁廟舊所禮遇。嘗見御筆賜偈頌,其
略雲“伏睹大覺禪師”,其敬之如此。今聞其困於小人之言,幾不安其居,可嘆!
可嘆!太守聰明老成,必能安全之。願公因語款曲一言。正使凡僧,猶當以仁廟
之故加禮,而況其人道德文采雅重一時乎?此老今年八十二,若不安全,當使何
往,恐朝廷聞之,亦未必喜也。某方與撰《宸奎閣記》,旦夕附去,公若見此老,
當為致意。
上一篇:卷八十一
下一篇:卷八十三
目錄:蘇軾集
卷八十二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0

猜你喜歡

卷八十二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