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尺牘六十六首
【與李方叔四首(之一)】
久不奉書問為愧。遞中辱手書,勞勉益厚。無狀何以致足下拳拳之不忘如此。
比日起居何如?今歲暑毒十倍常年。雨晝夜不止者十餘日,門外水天相接,今雖
已晴,下潦上烝,病夫氣息而已。想足下閉門著述,自有樂事。間從諸英唱和談
論,此可羨也。何時得會合,惟萬萬自重。不宣。
【與李方叔四首(之二)】
秋試時,不審從吉未?若可下文字,須望鼎甲之捷也。暑中既不飲酒,無緣
作字,時有一二,輒為人取去,無以塞好事之意,亦不願足下如此癖好也。近獲
一銅鏡,如漆色,光明冷徹。背有銘云:“漢有善銅出白陽,取為鏡,清如明,
左龍右虎(俌)之。”字型雜篆隸,真漢時字也。白陽不知所在,豈南陽白水
陽乎?“如”字應作“而”字使耳。“左月右日”,皆未甚曉,更閒,為考之。
【與李方叔四首(之三)】
頃年於稠人中,驟得張、秦、黃、晁及方叔、履常輩,意謂天不愛寶,其獲
蓋未艾也。比來經涉世故,間關四方,更欲求其似,邈不可得。以此知人決不徒
出,不有立於先,必有覺於後也。如方叔飄然一布衣,亦幾不免。純甫、少游,
又安所獲罪,遂斷棄其命,言之何益,付之清議而已。憂患雖已過,更宜慎口以
安晚節。
【與李方叔四首(之四)】
承示諭,長安君偶患臂痛不能舉,某於錢昌武朝議處傳得一方,雲其初本施
渥寺丞者,因寓居京師甜水巷,見乞兒,兩足拳,捺履行。渥常以飲食錢物飲食
遺之,凡期年不衰。尋赴任,數年而還。復就曩居,則乞兒已不見矣。一日見於
相國寺前,行走如飛,渥就問之,則曰:“遇人傳兩藥方,服一料已能走耳。”
因以其方授渥,以傳昌武。昌武本患兩臂重痛,舉不能過耳。服之立效。其後傳
數人,皆神妙。但手足上疾皆可服,不拘男子婦人。秘之。秘之。其方元只是
《王氏博濟方》中方,但人不知爾。《博濟方》誤以虎脛為虎腦。便請長安君合
服,必驗。
朝雲者,死於惠久矣。別後學書,頗有楷法。亦學佛法,臨去,誦《六如偈》
以絕。葬之惠州棲禪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亭。最荷夫人垂顧,故詳及之。
【與陳公密三首(之一)】
途中喜見令子,得聞動止之詳。繼領專使手書,且審即日尊體清勝,感慰無
量。差借白直兜乘擔索,一一仰煩神用。孤旅獲濟,荷德之心,未易雲喻。來日
晚方達蒙里,即如所教,出陸至南華,南華留半月,即造宇下,一吐區區,預深
欣躍。
【與陳公密三首(之二)】
行役艱羈,託庇以濟。分貺丹劑,拯其衰疾,此意豈可忘哉。其餘言謝莫盡。
令子昆仲,比辱書示,未暇修書,悚息!悚息!曹三班廉乾非常,遠送,愧感。
二絕句發一笑。
【與陳公密三首(之三)】
窮途棲屑,獲見君子,開懷抵掌,為樂未央。公既王事靡寧,某亦歸心所薄,
匆遽就列,如何可言。別後亟辱惠書,詞旨增重。且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某
已度嶺,已脫問鵩之憂,行有見蠍之喜。但遠德誼,惘惘未忘於情。新春保練,
以需驛召。
【與徐仲車】
昨日既蒙言贈,今日又荷心送,盎然有得,載之而南矣。辱手教,極甚荷厚
愛,孔子所謂“忠焉能勿誨乎”?當書諸紳,寢食不忘也。
【與吳秀才】
某啟。相聞久矣,獨未得披寫相盡,常若有所負。罪廢淪落,屏跡郊野,初
不意舟從便道,有失修敬。不謂過予,沖冒大熱,間關榛莽,曲賜臨顧,一見灑
然,遂見平生之歡。典刑所鍾,既深嘆仰,而大篇璀璨,健論抑揚,蓋自去中州,
未始得此勝侶也。欽佩不已,俯求衰晚,何以為對。送別堤下,恍然如夢,覺陳
跡具存,豈有所遇而然耶?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臠,宛轉而不
忍下咽也。未知舟從定作幾日計。早晚過金陵,當得款奉。
【與彥正判官】
古琴當與響泉韻磬,並為當世之寶,而鏗金瑟瑟,遂蒙輟惠,報賜之間,赧
汗不已。又不敢遠逆來意,謹當傳示子孫,永以為好也。然某素不解彈,適紀老
枉道見過,令其侍者快作數曲,拂歷鏗然,正如若人之語也。試以一偈問之: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錄
以奉呈,以發千里一笑也。寄惠佳紙、名荈,重煩厚意,一一捧領訖,感怍不已。
適有他冗,書不周謹。
【與毛ze6*民推官三首(之一)】
公素人來,得書累幅。既聞起居之詳,又獲新詩一篇,及公素寄示《雙石常
記》。居夷久矣,不意復聞韶滬之餘音,喜慰之極,無以雲喻。久廢筆硯,不敢
繼和,必識此意。會合無期,臨書惘惘。秋暑,萬萬以時自厚。
【與毛ze6*民推官三首(之二)】
某寓居粗遣,本帶一幼子來。今者長子又授韶州仁化令,冬中當挈家來。至
此,某又已買得數畝地,在白鶴峰上,古白鶴觀基也。已令斫木陶瓦,作屋三十
許間。今冬成,去七十無幾,矧未能必至耶,更欲何之。以此神氣粗定,他更無
足為故人念者。聖主方設科求宏詞,公倘有意乎?
【與毛ze6*民推官三首(之三)】
新居在大江上,風雲百變,足娛老人也。有一書齋名思無邪,閒知之。寄示
奇茗,極精而豐,南來未始得也。亦時復有山僧逸民,可與同賞,此外但緘而藏
之耳。佩荷厚德,永以為好。秋興之作,追配騷人矣,不肖何足以窺其粗。遇不
遇自有定數,向非厄窮無聊,何以發此奇思,以自表於世耶?敬佩來貺,傳之知
音,感愧之極。數日適苦壅嗽,殆不可堪,強作報,滅裂。死罪!
【與陳輔之】
某啟。昨日承訪及,病倦,不及起見,愧仰深矣。熱甚,起居何如?萬裏海
表不死,歸宿田裡,得疾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耶?若得少駐,復與故人一笑,
此又望外也。力疾,書此數字。
【與司馬溫公】
春末,景仁丈自洛還,伏辱賜教,副以《超然》雄篇,喜忭累日。尋以出京
無暇,比到官,隨分紛冗,久稽裁謝,悚怍無已。比日,不審台候何如?某強顏,
忝竊中,所愧於左右者多矣。未涯瞻奉,惟冀為國自重,謹奉啟問。
某再啟。《超然》之作,不惟不肖託附以為寵,遂使東方陋州,為不朽之盛
事,然所以獎與則過矣。久不見公新文,忽領《獨樂園記》,誦味不已,輒不自
揆,作一詩,聊發一笑耳。彭城嘉山水,魚蟹侔江湖,爭訟寂然,盜賊衰少,聊
可藏拙。但朋游闊遠,舍弟非久赴任,益岑寂矣。謫居窮僻,如在井底,杳不知
京洛之耗,不審邇日寢食何如?某以愚暗獲罪,咎自己招,無足言者。但波及左
右,為恨殊深,雖高風偉度,非此細故所能塵垢,然某思之,不啻芒背爾。寓居
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此幸未始有也。雖有窘乏
之憂,亦布褐藜藿而已。瞻晤無期,臨書惘然,伏乞以時善加調護。
【與魯直二首(之一)】
晁君寄騷,細看甚奇,信其家多異材耶?然有少意,欲魯直以己意微箴之。
凡人文字,務使平和,至足余,溢為怪奇,蓋出於不得已也。晁文奇怪似差早,
然不可直雲耳。非謂避諱也,恐傷其邁往之氣,當為朋友講磨之語乃宜。不知公
謂然否?
【與魯直二首(之二)】
某啟。方惠州遣人致所惠書,承中途相見,尊候甚安。即日想已達黔中,不
審起居何似?雲大率似長沙,審爾,亦不甚惡也。惠州久已安之矣。度黔,亦無
不可處之道也。聞行囊中無一錢,途中頗有好事者,能相濟否?某雖未至此,然
亦凜凜然。水到渠成,不煩預慮。但數日來苦痔病,百藥不瘳,遂斷肉菜五味,
日食淡面兩碗,胡麻、茯苓麨數杯。其戒又嚴於魯直。雖未能作文自誓,且日戒
一日,庶幾能終之。非特愈痔,所得多矣。子由得書,甚能有益於枯槁也。文潛
在南極安,少游謫居甚自得,淳甫亦然,皆可喜。獨元老淹忽,為之流涕。病劇
久矣,想非由遠謫也。幽絕,書問難繼,惟倍萬保重。不宣。
有侄婿王郎,名庠,榮州人。文行皆超然,筆力有餘,出語不凡,可收為吾
黨也。自蜀遣人來惠,云:“魯直在黔,決當往見,求書為先容。”嘉其有奇操,
故為作書。然舊聞其太夫人多病,未易遠去,謾為一言。眉人有程遵晦者,亦奇
士,文益老,王郎蓋師之。此兩人者有致窮之具,而與不肖,又欲往求黃魯,其
窮殆未易瘳也。
【與陳傳道五首(之一)】
某啟。久不接奉,思仰不可言。辱專人以書為貺,禮意兼重,捧領惕然。且
審比來起居佳勝,某以衰病,難於供職,故堅乞一閒郡,不謂更得煩劇。然已得
請,不敢更有所擇,但有廢曠不治之憂耳。而來書乃有遇不遇之說,甚非所以安
全不肖也。某凡百無取,入為侍從,出為方面,此而不遇,復以何者為遇乎?來
使立告回,區區百不盡一。乍遠,千萬自愛。
【與陳傳道五首(之二)】
衰朽何取,而傳道昆弟過聽,相厚如此。數日前,履常謁告,自徐來宋相別。
王八子安偕來,方同舟,不信宿而歸。久承傳道亦欲至靈壁,以部役沂上,不果。
佩荷此意,何是可忘。又承以近詩一冊為賜,筆老而思深,蘄配古人,非求合於
世俗者也。幸甚!幸甚!錢塘詩皆率然信筆,一一煩收錄,只以暴其短耳。
【與陳傳道五首(之三)】
某方病市人逐利,好刊某拙文,欲毀其板,矧欲更令人刊邪!當俟稍暇,盡
取舊詩文,存其不甚惡者,為一集。以公過取其言,當令人錄一本奉寄。今所示
者,不唯有脫誤,其間亦有他人文也。知日課一詩,甚善。此技雖高才,非甚習
不能工也。聖俞昔嘗如此。某近絕不作詩,蓋有以,非面莫究。獨神道碑、墓誌
數篇耳。碑蓋被旨作,而志文以景仁丈世契不得辭。欲寫呈文,多無暇,聞都下
已刊板,想即見之也。某頃伴虜使,頗能誦某文,以此知虜中皆有中原文字,故
為此碑,(謂富公碑也。)欲使虜知通好用兵利害之所在也。昔年在南京,有問
仆此事,故終之。
李公文集引,得閒當作。向所示集,古文留子由處,有書令檢送也。
【與陳傳道五首(之四)】
久不上問,愧負深矣。忽枉手訊,勞來甚勤。夙昔之好,不替有加。兼審比
來起居佳勝,感慰兼集。新舊諸詩,幸得敬覽,不意餘生復見斯作。古人日遠,
俗學衰陋,作者風氣,猶存君家伯仲間。近見報,履常作正字,伯仲介特之操,
處窮益勵,時流孰知之者?用是占之,知公議稍伸耶!傳道豈久淹莞庫者。未由
面談,惟冀厚自愛重而已。
【與陳傳道五首(之五)】
來詩欲和數首,以速欲發此價,故未暇。閒居亦有少述作,何日見公昆仲當
出相示。宮觀之命,已過忝矣。此外只有歸田為急。承見教,想識此懷。履常未
及拜書,因家泛道區區。
【與龐安常】
端居靜念,思五臟皆止一,而腎獨有二,蓋萬物之所終始,生之所出,死之
所入也。故《太玄》:“罔、直、蒙、酋、冥。”罔為冬,直為春,蒙為夏,酋
為秋,冥復為冬,則此理也。人之四肢九竅,凡兩者,皆水屬也。兩腎、兩足、
兩外腎、兩手、兩目、兩鼻,皆水之升降出入也。手、足、外腎,舊說固與腎相
表里,而鼻與目,皆古未之言也,豈亦有之,而仆觀書少不見耶?以理推之,此
兩者其液皆鹹,非水而何。仆以為不得此理,則內丹不成,此又未易以筆墨究也。
古人作明目方,皆先養腎水,而以心火暖之,以脾固之。脾氣盛則水不下泄,心
氣下則水上行,水不下泄而上行,目安得不明哉。孫思邈用磁石為主,而以硃砂、
神曲佐之,豈此理也夫。安常博極群書,而善窮物理,當為仆思之。是否?一報。
某書。
【與王敏仲八首(之一)】
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後事矣。今到海南,首
當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於海外,庶幾延陵季子贏博之義,
父既可施之子,子獨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家死不扶柩,此亦東坡之家風也。此
外燕坐寂照而已。所云途中邂逅,意謂不如其已,所欲言者,豈有過此者乎?故
覼縷此紙,以代面別。
【與王敏仲八首(之二)】
某啟。得郡既謝,即不敢久留,故人事百不周。方欲奉啟告別,遽辱惠問,
且審起居佳勝,寵喻過實,深荷獎借。旦夕遂行,益遠,萬萬以時自重。不宣。
【與王敏仲八首(之三)】
羅浮山道士鄧守安,字道立。山野拙訥,然道行過人,廣、惠間敬愛之,好
為勤身濟物之事。嘗與某言,廣州一城人,好飲鹹苦水,春夏疾疫時,所損多矣。
惟官員及有力者得飲劉王山井水,貧下何由得。惟蒲澗山有滴水岩,水所從來高,
可引入城,蓋二十里以下耳。若於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續處,以麻繩,漆
塗之,隨地高下,直入城中。又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
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過用大竹萬餘竿,及二十裡間,用葵茅苫蓋,大約不過費
數百千可成。然須於循州置少良田,令歲可得租課五七千者,令歲買大筋竹萬竿,
作筏下廣州,以備不住抽換。又須於廣州城中置少房錢,可以日掠二百,以備抽
換之費。專差兵匠數人,巡覷修葺,則一城貧富同飲甘涼,其利便不在言也。自
有廣州以來,以此為患,若人戶知有此作,其欣願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復塔廟
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誠不欺,精力勤乾,不能成也。敏仲見訪及物之事,敢以此
獻,直望仙爾,世間貪愛無絲毫也,可以無疑。從來帥漕諸公,亦多請與語。某
喜公濟物之意,故詳以告,可否更在熟籌,慎勿令人知出於不肖也。
【與王敏仲八首(之四)】
某再啟。示喻津遣孤孀,救藥病癘,政無急於此者矣。非敏仲莫能行之,幸
甚!廣州商旅所聚,疾疫作,客先僵仆,因薰染居者,事與杭相類。莫可擘劃一
病院,要須有歲入課利供之,乃長久之利,試留意。來喻以此等,各仕宦快意目
前,美哉此言,誰肯然者。循州周守,治狀過人,議論可聽,想蒙顧盼也。
【與王敏仲八首(之五)】
某又有少懇,見人說舍弟赴容州,路自英、韶間,舟行由端、康等州而往,
公能與監司諸公言,輟一舟與之否?今有一家書,欲告差人,齎往嶺上與之。罪
大罰輕,數年行遣不下,屢當患禍,老矣,何以堪此。恃公舊眷,必能興哀。悚
恐!悚恐!
【與王敏仲八首(之六)】
聞遂作管引蒲澗水甚善。每竿上,須鑽一小眼,如綠豆大,以小竹針窒之,
以驗通塞。道遠,日久,無不塞之理。若無以驗之,則一竿之塞,輒累百竿矣。
仍願公擘畫少錢,令歲入五十餘竿竹,不住抽換,永不廢。僣言,必不訝也。
【與王敏仲八首(之七)】
《富公碑詞》,甚愧不工。公更加粉飾,豈至是哉!舟中病暑,疲倦不謹。
恕之。
【與王敏仲八首(之八)】
某再啟。林醫遂蒙補授,於旅泊處衰病,非小補也。又工小兒、產科。幼累
將至,且留調理,渠欲往謝,未令去也,乞不罪。治瘴止用姜、蔥、豉三物濃煮
熱呷,無不效者。而土人不知作豉。入此州無黑豆,聞五羊頗有之,便乞為致三
石,得為作豉,散飲病者。不罪!不罪!
【與鄭靖老二首(之一)】
某啟。到雷州見張君俞,首獲公手書累幅,欣慰之極,不可雲喻。到廉,廉
守乃雲公已離邕矣。方悵然,欲求問從者所在,少通區區,忽得來教,釋然,又
得新詩,皆秀傑語,幸甚!幸甚!別來百罹,不可勝言,置之不足道也。《志林》
竟未成,但草得《書傳》十三卷,甚賴公兩借書籍檢閱也。向不知公所存,又不
敢帶,行封作一籠,寄邁處,令訪尋歸納。如未有便,且寄廣州何道士處,已深
囑之,必不敢墜。某留此過中秋,或至月末乃行。至北流,作竹筏下水,歷容、
藤至梧。與邁約,令般家至梧相會,中子迨,亦至惠矣。卻顧舟溯賀江而上,水
陸數節,方至永。老業可奈何!奈何!未會間,以時自重。不宣。
【與鄭靖老二首(之二)】
某見張君俞,乃始知公中間亦為小人所捃摭,令史以下,固不知退之《諱辨》
也,而卿貳等亦爾耶!進退有命,豈此輩所能制,知公奇偉,必不經懷也。某鬢
發皆白,然體力原不減舊,或不即死,聖澤汪洋,更一赦,或許歸農,則帶月之
鋤,可以對秉也。本意專欲歸蜀,不知能遂此計否?蜀若不歸,即以杭州為家。
朱邑有言:“子孫奉祠我,不如桐鄉之民。”不肖亦云。然外物不可必,當更臨
時隨宜,但不即死,歸田可必也。公欲相從於溪山間,想是真誠之願,水到渠成,
亦不須預慮也。此生真同露電,豈通把玩耶!某頓首。
【上韓昭文】
某啟。違遠旌棨,忽已數月。改歲,緬想台候勝常。邊徼往還,從者殊勞,
日望馬首。但迂拙動成罪戾,恐不能及見公之還而去耳。余寒,伏冀為國自重。
因李秘校行,謹奉啟恭候。不宣。
【與李廷評】
某啟。經由特辱枉訪,適以臥病數日,及連日會集,殊無少暇。治行匆遽,
不及一謝,明日解維,遂爾違闊,豈勝愧負。
【與黃敷言二首(之一)】
某啟。疊辱寵訪,感慰兼集。晚來起居佳勝。承來晨啟行,以衰疾畏寒,不
果往別,悚怍深矣。沖涉雨霰,萬萬保練。謹令兒子候違。不宣。
【與黃敷言二首(之二)】
少事乾煩,一書與惠州李念四秀才,告為到廣州日專遣人達之,不罪。交代
民師,且為再三致意。某再拜,不宣。
【又與陸固朝奉】
某啟。久留屬疾,不敢造請,負愧已深。茲者啟行,又不往別,悚怍之至。
謹奉手啟代違。
【與謝民師推官二首(之一)】
某啟。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緇衣之心,尚余此耳。蒙不鄙棄,贈以瑰瑋,
藏之巾笥,永以為好。今日遂行,不果走別,愧負千萬。謹奉手啟代違。
【與謝民師推官二首(之二)】
某啟。蒙錄示近報,若果得免湖外之行,衰羸之幸,可勝言哉!此去,不住
許下,則歸陽羨。民師還朝受任,或相近,得再見,幸矣。兒子輩並沐寵問,及
覽所賜過詩,何以克當。然句法有以啟發小子矣。感荷!感荷!旅次不盡。
【與黃洞秀才二首(之一)】
某啟。經過,幸一再見。人來,辱書,甚荷存記,兼審比來起居佳勝,為慰。
未由款奉,千萬保嗇。
【與黃洞秀才二首(之二)】
寄示石刻,感愧雅意。求書字固不惜,但尋常因事點筆,隨即為人取去。今
卻於此中相識處覓得三紙付去,蓬仙因降,致區區之意。某再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一)】
某到此,時見荊公,甚喜,時誦詩說佛也。公莫略往一見和甫否?余非面莫
能盡。某近到筠見子由,他亦得旨指射近地差遣,想今已得替矣。吳興風物,足
慰雅懷。郡人有賈收耘老者,有行義,極能詩,公擇、子厚皆禮異之,某尤與之
熟,願公時顧,慰其牢落也。近過文肅公樓,徘徊懷想風度,不能去。某至楚、
泗間,欲入一文字,乞於常州住。若幸得請,則扁舟謁公有期矣。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
某啟。別後,不意遽聞國故,哀號追慕,迨今未已。惟公忠孝體國,受恩尤
異,悲苦之懷,必萬常人。比日起居何如?某旦夕過江,逕往毗陵,相去益近,
時得上問也。為時自重。不宣。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三)】
某再啟。承差人送到定國書,所報未必是實也。都下喜妄傳事,而此君又不
審。乃四月十七日發來邸報,至今不說,是可疑也。一夫進退何足道,所喜保馬
戶導洛堆垛皆罷,茶鹽之類,亦有的耗矣。二聖之德日新,可賀!可賀!令子各
安勝,未及報狀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四)】
某啟。耘老至,又辱手書,及耘老道起居之詳,感慰不可言。某留家儀真,
獨來常,以河未通,致公見思之深。又有舊約,便當往見,而家無壯子弟,須卻
還般挈,定居後,一日可到也。惟深察。近日京口時有差除,或雲當時亦未是實
計。當先起老鎬,仆或得連茹耶?惠貺三十壺,攜歸餉婦矣。余耘老能道,不宣。
某頓首。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五)】
聞張郎已授得發勾,春中赴上,安道必與之俱來。某若得旨,當與之同舟於
南,窮困之中,一段樂事,古今罕有也。不知遂此意否?秦太虛言,公有意拆卻
逍遙常橫廊,切謂宜且留之,想未必爾,聊且言之。明年見公,當館於此。公雅
度宏偉,欲其軒豁,卑意又欲其窈窕深密也。如何?不罪。四聲可罷之,萬一浮
沉,反為患也。幸深思之。不罪。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六)】
某再啟。前者惠建茗,甚奇。醉中裁謝不及,愧悚之極。本州見闕,不敢久
住,遠接人到,便行。會合邈未有期,不免惆悵。舍弟召命,蓋虛傳耳。君實恩
禮既異,責望又重,不易!不易!某舊有《獨樂園》詩云:“兒童誦君實,走卒
知司馬。持此將安歸,造物不我舍。”今日類詩識矣。見報,中憲言玉汝右揆,
當世見在告,必知之。京東有乾,幸示諭。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七)】
許為置朱紅累子,不知曾令作否?若得之,攜以北行,幸甚。如不及已,亦
非急務。不罪。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八)】
某乾求累子,已蒙佳惠,又為別造朱紅,尤為奇少。物意兩重,何以克當。
捧領訖,感愧無量。舊者昨寄在常州,令子由帶入京。俟到,不日便持上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九)】
鰒魚三百枚,黑金棋子一副,天麻煎一部,聊為土物。不罪浼觸。令子思渴,
冗中,不及別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
某晚生,蒙公不鄙與名,又令與立字,似涉僣易,願公自命,卻示及作《字
說》,乃寵幸也。某頓首。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一)】
近得安道公及張郎書,甚安健。子由想已遇矣。青州資深相見,極歡。今日
赴其盛會也。閒恐要知,惟不罪。倖幸。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二)】
屢枉專使,感愧無量。兼審比來尊體勝常,以慰下情。某近絕佳健。見教如
元素黜罷,薄有所悟,遂絕此事,仍不復念。方知此中有無量樂,回顧未絕,乃
無量苦。辱公厚念,故盡以奉聞也。晚景若不打疊此事,則大錯,雖二十四州鐵
打不就矣。既欲發一笑,且欲少補左右耳。不罪!不罪!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三)】
公解印入覲,當過岐亭故縣,預以書見約,輕騎走見,極不難。慎勿枉道見
過,想深識此意。乍冷,萬乞自重。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四)】
承專人借示李成《十幅圖》,遂得縱觀,幸甚!幸甚!且暫借留,令李明者
用公所教法試摹看,只恐多累筆耳。此本真奇絕,月十日後,當於徐守處,借入
齎內令專愛護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五)】
某閒廢無所用心,專治經書。一二年間,欲了卻《論語》、《書》、《易》,
舍弟亦了卻《春秋》、《詩》。雖拙學,自謂頗正古今之誤,粗有益於世,瞑目
無憾。往往又笑不會取快活,是措大餘業。聞令子手筆甚高,見其寫字,想見其
人超然者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六)】
某啟。知前事尚未已,言既非實,終當別白,但目前紛紛,眾所共悉也。然
平生學道,專以待外物之變,非意之來,正須理遣耳。若緣此得暫休逸,乃公之
雅意也。黃當江路,過往不絕,語言之間,人情難測,不若稱病不見為良計。二
年不知出此,今始行之耳。西事得其詳乎?雖廢棄,未忘為國家慮也。此信的可
示其略否?書不能盡區區。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七)】
示諭宜甫夢遇於傳無有,某聞見不廣,何足以質。然冷暖自知,殆未可以前
人之有無為證也。自聞此事,而士大夫多異論,意謂中途必一見,得相參扣,竟
不果。此意眾生流浪火宅纏繞愛賊,故為飢火所燒。然其間自有燒不著處,一念
清淨,便不服食,亦理之常,無足怪者。方其不食,不可強使食,猶其方食,不
可強使之不食也。此間何必生異論乎!願公以食不食為旦暮,以仕不仕為寒暑,
此外默而識之。若以不食為勝解,則與異與論者相去無幾矣。偶蒙下問,輒此奉
廣而已。不罪。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八)】
少懇乾聞,不罪!某好攜具野飲,欲問公求朱紅累子兩卓二十四隔者,極為
左右費,然遂成藉草之樂,為賜亦不淺也。有便望頒示,悚息。悚息。某感時氣,
臥疾逾月,今已全安。但幼累更臥,尚紛紛也。楊道人名世昌,綿竹人,多藝。
然可閒考驗,亦足以遣滿也。留此幾一年,與之稍熟,恐要知。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十九)】
某欲面見一言者,蓋謂吾儕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
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今聖德日新,眾化大成,回視向之所
執,益覺疏矣。若變志易守以求進取,固所不敢,若嘵嘵不已,則憂患愈深。公
此行尚深示知,非靜退意,但以老病衰晚,舊臣之心,欲一望清光而已。如此,
恐必獲一對。公之至意,無乃出於此乎?輒恃深眷,信筆直突,千萬恕之。死罪。
安道公殆是一代異人。示諭,極慰喜!慰喜!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十)】
某再啟。近在揚州入一文字,乞常州住,如向所面議。若未有報,至南都再
當一入也。承郡事頗繁齊整,想亦期月之勞爾。微疾雖無大患,然願公無忽之,
常作猛獸毒藥血盆膿囊觀,乃可,勿孤吾黨之望而快群小之志也。情切言盡,恕
其拙,幸甚。
所有二賦,稍晴,寫得寄上。次只有近寄潘谷求墨一詩,錄呈,可以發笑也。
衲衣尋得,不用更尋。累卓感留意,悚怍之甚。甘子已拜賜矣。北方有乾,幸示
諭。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十一)】
某屏居如昨,舍弟子由得安問,此外不煩遠念。久不朝覲,緣此得望見清光,
想足慰公至意。其他無足雲者。貴眷令子,各計安勝。月中前,急足遠寄,必已
收得。略示諭。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十二)】
某啟。一別十四年,流離契闊,不謂復得見公。執手恍然,不覺涕下。風俗
日惡,忠義寂寥,見公使人差增氣也。別來情懷不佳,忽得來教,甚解鬱郁。且
審起居佳勝為慰。某以少事,更數日,方北去。宜興田已問去。若得稍佳者,當
扁舟逕往視之,遂一至湖。見公固所願,然事有可慮者,恐未能往也。若得請居
常,則固當至治下,攪擾公數月也。未間,惟萬萬為時自重。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十三)】
某再啟。別諭,具感知愛之深,一一佩刻。董田已遣人去問,宜興親情若果
爾,當乘舟逕往成之。然公欲某到吳興,則恐難為,不欲盡談,唯深察之。到南
都,欲一狀申禮曹。凡刊行文字,皆先毀板,如所教也。
【與滕達道二十四首(之二十四)】
有監酒高侍禁永康者,與之外姻,聞亦甚謹乾,望略照庇,如察其可以剪拂,
又幸也。
上一篇:卷七十六
下一篇:卷七十八
目錄:蘇軾集
卷七十七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0

猜你喜歡

卷七十七_蘇軾集原文_國學 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