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易童子問卷二
童子問曰:“履險蹈難謂之《蹇》,解難濟險謂之《解》,二卦之義相反而
辭同,皆曰‘利西南’者,何謂也?”曰:“聖人於二卦,辭則同而義則異,各
於其《彖》言之矣。《蹇》之《彖》曰‘往得中也’,《解》之《彖》曰‘往得
眾也’者是已。西南,坤也,坤道主順。凡居蹇難者,以順而後免於患。然順過
乎柔,則入於邪。必順而不失其正,故曰‘往得中也’;解難者必順人之所欲,
故曰‘往得眾也’。”
童子問曰:“‘《損》,損下益上’,‘《益》,損上益下’,何謂也?”
曰:“上君而下民也。損民而益君,損矣;損君而益民,益矣。《語》曰‘百姓
足,君孰與不足’,此之謂也。”童子又曰:“《損》之《象》曰‘君子以懲忿
窒慾’,《益》之《象》曰‘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何謂也?”曰:
“嗚呼!君子者天下系焉,其一身之損益,天下之利害也。君子之自損者忿欲爾,
自益者遷善而改過爾。然而肆其忿欲者,豈止一身之損哉?天下有被其害者矣。
遷善而改過者,豈止一己之益哉?天下有蒙其利者矣。”童子曰:“君子亦有過
乎?”曰:“湯、孔子,聖人也,皆有過矣。君子與眾人同者,不免乎有過也。
其異乎眾人者,過而能改也。湯、孔子不免有過,則《易》之所謂《損》、《益》
者,豈止一身之損益哉?”
童子問曰:“‘《夬》,不利即戎’,何謂也?”曰:“謂其已甚也,去小
人者不可盡,蓋君子者養小人者也。小人之道長,斯害矣,不可以不去也;小人
之道已衰,君子之利及乎天下矣,則必使小人受其賜而知君子之可尊也。故不可
使小人而害君子,必以君子而養小人。《夬》,剛決柔之卦也。五陽而一陰,決
之雖易,而聖人不欲其盡決也,故其《彖》曰‘所尚乃窮也’。小人盛則決之,
衰則養之,使知君子之為利,故其《象》曰‘君子以施祿及下’。小人已衰,君
子已盛,物極而必反,不可以不懼,故其《象》又曰‘居德則忌’。”
童子問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其《彖》曰‘險以說,困
而不失其所,亨’,何謂也?”曰:“困,亨者,困極而後亨,物之常理也,所
謂《易》窮則變,變則通也。困而不失其所,亨’者,在困而亨也,惟君子能之。
其曰‘險以說’者,處險而不懼也。惟有守於其中,則不懼於其外。惟不懼,則
不失其所亨,謂身雖困而志則亨也,故曰‘其惟君子乎’。其《象》又曰‘君子
以致命遂志’者,是也。”童子又曰:“敢問‘貞大人吉,無咎’者,古之人孰
可以當之?”曰:“文王之羑里,箕子之明夷。”
童子問曰:“《革》之《彖》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何謂也?”
曰:“逆莫大乎以臣伐君,若君不君,則非君矣。是以至仁而伐桀、紂之惡,天
之所欲誅而人之所欲去,湯、武誅而去之,故曰‘順乎天而應乎人’也。”童子
又曰:“然則正乎?”曰:“正者常道也,堯傳舜,舜傳禹,禹傳子是已。權者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變也,湯、武是已。故其《彖》曰‘《革》之時大矣哉’
雲者,見其難之也。”童子又曰:“湯、武之事,聖人貴之乎?”曰:“孔子區
區思文王而不已,其厚於此則薄於彼可知矣。”童子又曰:“順天應人,豈非極
稱之乎,何謂薄?”曰:“聖人於《革》稱之者,適當其事爾。若《乾》《坤》
者,君臣之正道也,於《乾》《坤》而稱湯、武,可乎?聖人於《坤》,以‘履
霜’為戒,以‘黃裳’為吉也。”
童子問曰:“《革》去故而《鼎》取新,何謂也?”曰:“非聖人之言也,
何足問!《革》曰去故,不待言而可知。《鼎》曰取新,《易》無其辭,汝何從
而得之?夫以新易舊,故謂之革。若以商革夏,以周革商,故其《象》曰‘湯、
武革命’者是也。然則以新革故一事爾,分於二卦者,其誰乎?”童子又曰:
“然則《鼎》之義何謂也?”曰:“聖人言之矣:‘以木巽火,亨飪也。’”童
子問曰:“《震》之辭曰‘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者,何謂也?”曰《震》者,
雷也。驚乎百里,震之大者也。處大震之時,眾皆震驚,而獨能不失其守、不喪
其器者,可以任大事矣。故其《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
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者,謂可任以大事也。”童子曰:“郭公夏五,
聖人所以傳疑。《彖》之闕文奈何?”曰:“聖人疑則傳疑也。若《震》之《彖》,
其辭雖闕,其義則在,又何疑焉?”
童子問曰:“《艮》之《象》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何謂也?”曰:
“《艮》者,君子止而不為之時也。時不可為矣則止,而以待其可為而為者也,
故其《彖》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於斯時也,在其位者宜如何,思不出其
位而已。然則位之所職,不敢廢也。《詩》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此之謂
也。”
童子問曰:“‘《歸妹》,征凶’,《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人
之終始也’,其卦辭凶而《彖》辭吉,何謂也?”曰:“合二姓,具六禮,而歸
得其正者,此《彖》之所謂歸妹者也。若婚不以禮而從人者,卦所謂征凶者也。”
童子曰:“敢問何以知之?”曰:“《鹹》之辭曰‘取女吉’。其為卦也,艮下
而兌上,故其《彖》曰‘上柔而下剛’,‘男下女’,是以吉也。《漸》之辭曰
‘女歸吉’。其為卦也,艮下而巽上,其上柔下剛,以男下女,皆與《鹹》同,
故又曰‘女歸吉’也。《歸妹》之為卦也不然,兌下而震上,其上剛下柔,以女
下男,正與《鹹》、《漸》反,故彼吉則此凶矣。故其《彖》曰‘征凶,位不當
也’者,謂兌下震上也。”童子曰:“取必男下女乎?”曰:“夫婦所以正人倫,
禮義所以養廉恥,故取女之禮,自納采至於親迎,無非男下女而又有漸也。故
《漸》之《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者是已。奈何《歸妹》以女下男而往,
其有不凶者乎?”
童子問曰:“《兌》之《彖》曰順乎天而應乎人,何謂也?”曰:“‘《兌》,
說也’。‘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莫大於此矣。而所
以能使民忘勞與死者,非順天應人則不可。由是見小惠不足以說人,而私愛不可
以求說。”
童子問曰:“‘《萃》聚也’,其辭曰‘王假有廟’;‘《渙》,散也’,
其辭又曰‘王假有廟’何謂也?”曰:“謂《渙》為散者誰歟?《易》無其辭也。”
童子曰:“然則敢問《渙》之義?”曰:“吾其敢為臆說乎!《渙》之卦辭曰
‘利涉大川’,其《彖》曰‘乘木有功也’,其《象》亦曰‘風行水上,《渙》’。
而人之語者,冰釋汗浹皆曰渙。然則渙者流行通達之謂也,與夫乖離分散之義異
矣。嗚呼!王者富有九州四海,萬物之象莫大於《萃》,可以有廟矣;功德流行
達於天下,莫大於《渙》,可以有廟矣。”
童子問曰:“《節》之辭曰‘苦節,不可貞’者,自節過苦而不得其正歟?
物被其節而不堪其苦歟?”曰:“君子之所以節於己者,為其愛於物也,故其
《彖》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者是也。節者物之所利也,何不堪之有
乎?夫所謂苦節者,節而太過,行於己不可久,雖久而不可施於人,故曰‘不可
貞’也。”童子曰:“敢問其人?”曰:“異眾以取名,貴難而自刻者,皆苦節
也。其人則鮑焦、於陵仲子之徒是矣,二子皆苦者也。”
童子問曰:“《小過》之《象》曰‘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者,何謂也?”曰:“是三者施於行己,雖有過焉,無害也。若施於治人者,必
合乎大中,不可以小過也。蓋仁過乎愛,患之所生也;刑過乎威,亂之所起也。
推是可以知之矣。”
童子問曰:“《既濟》之《象》曰‘君子思患而豫防之’者,何謂也?”曰:
“人情處危則慮深,居安則意怠,而患常生於怠忽也。是以君子既濟,則思患而
豫防之也。”
童子問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何謂也?”曰:
“《未濟》之《象》,火宜居下而反居上,水宜居上而反居下,二物各失其所居,
而不相濟也。故君子慎辨其物宜,而各置其物於所宜居之方,以相為用,所以濟
乎未濟也。”
辭同,皆曰‘利西南’者,何謂也?”曰:“聖人於二卦,辭則同而義則異,各
於其《彖》言之矣。《蹇》之《彖》曰‘往得中也’,《解》之《彖》曰‘往得
眾也’者是已。西南,坤也,坤道主順。凡居蹇難者,以順而後免於患。然順過
乎柔,則入於邪。必順而不失其正,故曰‘往得中也’;解難者必順人之所欲,
故曰‘往得眾也’。”
童子問曰:“‘《損》,損下益上’,‘《益》,損上益下’,何謂也?”
曰:“上君而下民也。損民而益君,損矣;損君而益民,益矣。《語》曰‘百姓
足,君孰與不足’,此之謂也。”童子又曰:“《損》之《象》曰‘君子以懲忿
窒慾’,《益》之《象》曰‘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何謂也?”曰:
“嗚呼!君子者天下系焉,其一身之損益,天下之利害也。君子之自損者忿欲爾,
自益者遷善而改過爾。然而肆其忿欲者,豈止一身之損哉?天下有被其害者矣。
遷善而改過者,豈止一己之益哉?天下有蒙其利者矣。”童子曰:“君子亦有過
乎?”曰:“湯、孔子,聖人也,皆有過矣。君子與眾人同者,不免乎有過也。
其異乎眾人者,過而能改也。湯、孔子不免有過,則《易》之所謂《損》、《益》
者,豈止一身之損益哉?”
童子問曰:“‘《夬》,不利即戎’,何謂也?”曰:“謂其已甚也,去小
人者不可盡,蓋君子者養小人者也。小人之道長,斯害矣,不可以不去也;小人
之道已衰,君子之利及乎天下矣,則必使小人受其賜而知君子之可尊也。故不可
使小人而害君子,必以君子而養小人。《夬》,剛決柔之卦也。五陽而一陰,決
之雖易,而聖人不欲其盡決也,故其《彖》曰‘所尚乃窮也’。小人盛則決之,
衰則養之,使知君子之為利,故其《象》曰‘君子以施祿及下’。小人已衰,君
子已盛,物極而必反,不可以不懼,故其《象》又曰‘居德則忌’。”
童子問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其《彖》曰‘險以說,困
而不失其所,亨’,何謂也?”曰:“困,亨者,困極而後亨,物之常理也,所
謂《易》窮則變,變則通也。困而不失其所,亨’者,在困而亨也,惟君子能之。
其曰‘險以說’者,處險而不懼也。惟有守於其中,則不懼於其外。惟不懼,則
不失其所亨,謂身雖困而志則亨也,故曰‘其惟君子乎’。其《象》又曰‘君子
以致命遂志’者,是也。”童子又曰:“敢問‘貞大人吉,無咎’者,古之人孰
可以當之?”曰:“文王之羑里,箕子之明夷。”
童子問曰:“《革》之《彖》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何謂也?”
曰:“逆莫大乎以臣伐君,若君不君,則非君矣。是以至仁而伐桀、紂之惡,天
之所欲誅而人之所欲去,湯、武誅而去之,故曰‘順乎天而應乎人’也。”童子
又曰:“然則正乎?”曰:“正者常道也,堯傳舜,舜傳禹,禹傳子是已。權者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變也,湯、武是已。故其《彖》曰‘《革》之時大矣哉’
雲者,見其難之也。”童子又曰:“湯、武之事,聖人貴之乎?”曰:“孔子區
區思文王而不已,其厚於此則薄於彼可知矣。”童子又曰:“順天應人,豈非極
稱之乎,何謂薄?”曰:“聖人於《革》稱之者,適當其事爾。若《乾》《坤》
者,君臣之正道也,於《乾》《坤》而稱湯、武,可乎?聖人於《坤》,以‘履
霜’為戒,以‘黃裳’為吉也。”
童子問曰:“《革》去故而《鼎》取新,何謂也?”曰:“非聖人之言也,
何足問!《革》曰去故,不待言而可知。《鼎》曰取新,《易》無其辭,汝何從
而得之?夫以新易舊,故謂之革。若以商革夏,以周革商,故其《象》曰‘湯、
武革命’者是也。然則以新革故一事爾,分於二卦者,其誰乎?”童子又曰:
“然則《鼎》之義何謂也?”曰:“聖人言之矣:‘以木巽火,亨飪也。’”童
子問曰:“《震》之辭曰‘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者,何謂也?”曰《震》者,
雷也。驚乎百里,震之大者也。處大震之時,眾皆震驚,而獨能不失其守、不喪
其器者,可以任大事矣。故其《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
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者,謂可任以大事也。”童子曰:“郭公夏五,
聖人所以傳疑。《彖》之闕文奈何?”曰:“聖人疑則傳疑也。若《震》之《彖》,
其辭雖闕,其義則在,又何疑焉?”
童子問曰:“《艮》之《象》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何謂也?”曰:
“《艮》者,君子止而不為之時也。時不可為矣則止,而以待其可為而為者也,
故其《彖》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於斯時也,在其位者宜如何,思不出其
位而已。然則位之所職,不敢廢也。《詩》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此之謂
也。”
童子問曰:“‘《歸妹》,征凶’,《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人
之終始也’,其卦辭凶而《彖》辭吉,何謂也?”曰:“合二姓,具六禮,而歸
得其正者,此《彖》之所謂歸妹者也。若婚不以禮而從人者,卦所謂征凶者也。”
童子曰:“敢問何以知之?”曰:“《鹹》之辭曰‘取女吉’。其為卦也,艮下
而兌上,故其《彖》曰‘上柔而下剛’,‘男下女’,是以吉也。《漸》之辭曰
‘女歸吉’。其為卦也,艮下而巽上,其上柔下剛,以男下女,皆與《鹹》同,
故又曰‘女歸吉’也。《歸妹》之為卦也不然,兌下而震上,其上剛下柔,以女
下男,正與《鹹》、《漸》反,故彼吉則此凶矣。故其《彖》曰‘征凶,位不當
也’者,謂兌下震上也。”童子曰:“取必男下女乎?”曰:“夫婦所以正人倫,
禮義所以養廉恥,故取女之禮,自納采至於親迎,無非男下女而又有漸也。故
《漸》之《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者是已。奈何《歸妹》以女下男而往,
其有不凶者乎?”
童子問曰:“《兌》之《彖》曰順乎天而應乎人,何謂也?”曰:“‘《兌》,
說也’。‘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莫大於此矣。而所
以能使民忘勞與死者,非順天應人則不可。由是見小惠不足以說人,而私愛不可
以求說。”
童子問曰:“‘《萃》聚也’,其辭曰‘王假有廟’;‘《渙》,散也’,
其辭又曰‘王假有廟’何謂也?”曰:“謂《渙》為散者誰歟?《易》無其辭也。”
童子曰:“然則敢問《渙》之義?”曰:“吾其敢為臆說乎!《渙》之卦辭曰
‘利涉大川’,其《彖》曰‘乘木有功也’,其《象》亦曰‘風行水上,《渙》’。
而人之語者,冰釋汗浹皆曰渙。然則渙者流行通達之謂也,與夫乖離分散之義異
矣。嗚呼!王者富有九州四海,萬物之象莫大於《萃》,可以有廟矣;功德流行
達於天下,莫大於《渙》,可以有廟矣。”
童子問曰:“《節》之辭曰‘苦節,不可貞’者,自節過苦而不得其正歟?
物被其節而不堪其苦歟?”曰:“君子之所以節於己者,為其愛於物也,故其
《彖》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者是也。節者物之所利也,何不堪之有
乎?夫所謂苦節者,節而太過,行於己不可久,雖久而不可施於人,故曰‘不可
貞’也。”童子曰:“敢問其人?”曰:“異眾以取名,貴難而自刻者,皆苦節
也。其人則鮑焦、於陵仲子之徒是矣,二子皆苦者也。”
童子問曰:“《小過》之《象》曰‘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者,何謂也?”曰:“是三者施於行己,雖有過焉,無害也。若施於治人者,必
合乎大中,不可以小過也。蓋仁過乎愛,患之所生也;刑過乎威,亂之所起也。
推是可以知之矣。”
童子問曰:“《既濟》之《象》曰‘君子思患而豫防之’者,何謂也?”曰:
“人情處危則慮深,居安則意怠,而患常生於怠忽也。是以君子既濟,則思患而
豫防之也。”
童子問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何謂也?”曰:
“《未濟》之《象》,火宜居下而反居上,水宜居上而反居下,二物各失其所居,
而不相濟也。故君子慎辨其物宜,而各置其物於所宜居之方,以相為用,所以濟
乎未濟也。”
0
猜你喜歡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三國演義》 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衝出城魯賓孫飄流記(上)-05
《魯賓遜飄流記》 到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政書類存目二 △《邦計匯卷五 為陳六宮謝表
《六朝文絜》 鶴籥晨啟,雀釵曉映。恭承盛典,肅卷十四(十七則)
《容齋隨筆》 ○張文潛論詩 前輩議論,有卷二百五十五 列傳四十二
《清史稿》 ○張勇趙良棟(子弘燦弘燮)王進寶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 屈突通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九十七
《元史》 ◎外夷三 ○緬 緬國卷九十 史部四十六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史評類存目二 △《世譜增復活(中)-第二部-31
《復活》 包卷三
《黃帝內經素問》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黃帝問卷七十 列傳第八
《金史》 ○撒改 宗憲(本名阿懶) 習卷八十 列傳第七十
《南史》 ◎賊臣 ○侯景(王偉)序 望江南
《樂府雜錄》 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卷九十 志六十五
《清史稿》 ◎禮九(軍禮) 親征凱旋命說唐後傳-第29回-汗馬城黑夜鏖兵-鳳凰山老將被獲
《說唐全傳》 詩曰:&nb第九十六回 瞞訊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紅樓夢》 話說賈璉拿了那塊假玉忿忿走出,到卷一百六十二 集部十五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別集類十五 △《性善堂稿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
《朱子語類》 ◎盡心下 △盡信書章 孟子說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