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釋教碑銘
○南嶽雲峰寺和尚碑
(南嶽,衡山也。在衡州。按《塔銘》,和尚死於貞元十七年九月,葬以十
月。其年秋,公方調藍田尉,此碑及《塔銘》皆同時作。年二十九。)
乾元元年某月日,(乾元,肅宗年號。元年,戊戌。)皇帝曰:“予欲俾慈
仁怡愉洽於生人,惟浮圖道允迪。”乃命五嶽求厥元德,以儀於下。惟茲岳上於
尚書,其首曰云峰大師法證,(證,一作澄。)凡蒞事五十年,貞元十七年乃沒。
其徒曰詮,曰遠,曰振,曰巽,曰素,(素,一作索。)凡三千餘人。其長老鹹
來言曰:“吾師軌行峻特,(軌,居洧切,法也。)器宇弘大。(宇,一作識。)
有來受律者,吾師示之以為尊嚴整齊,明列義類,而人知其所不為;有來求道者,
吾師示之以為高廣通達,一其空有,(一本一其作統一。)而人知其所必至。元
臣碩老,稽首受教;髫童毀齒,(髫,童子垂髮貌。《說文》云:齔,毀齒也。
男八月而齒生,八歲而齔。女七月而齒生,七歲而齔。髫,音迢。)踴躍執役。
故從吾師之命而度者,凡五萬人。吾師冬不燠裘,(燠,乙六、威遇二切。)飢
不豐食。每歲會其類,讀群經,俾聖言畢出,有以見其大。又率其仵,(仵,一
作伍,一無此一句。)伐木輦土,作佛塔廟洎經典,俾像法益廣,有以見其用。
將沒,告門人曰:‘吾自始學至去世,未嘗有作焉,然後知其動無不虛,靜無不
為,生而未始來,歿而未始往也。’(二而下,或有二知字。)其道備矣。願刻
山石,知教之所以大。”其詞曰:
師之教,尊嚴有耀,恭天子之詔,維大中以告,後學是效。師之德,簡峻淵
默,柔惠以直,渙焉而不積,同焉而皆得,茲道惟則。師之功,勤勞以庸,維奧
秘必通,(必,一作是。)以興祠宮,遐邇攸從。師之族,由虢而郭,(周武王
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求虢叔之裔孫序封於陽,
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千姓編》曰:“周文王弟封於虢,為晉所滅,
公子配遂稱郭氏。”)世德有奕,從佛於釋。師之壽,七十有八,維終始罔缺,
丕冒遺烈。厥徒蒸蒸,維大教是膺,維憲言是征。溥博恢弘,如川之增,如雲之
興,如岳之不崩。終古其承之。
○南嶽雲峰和尚塔銘
雲峰和尚,族郭氏,號法證。(證,一作澄。)為竺乾道五十有七年,年七
十有八,貞元十七年九月十七日終,十月二十七日葬。凡度學者五萬人,(一有
為字。)弟子者三千人。色厲而仁,行峻而周,道廣而不尤,功高而不有。毅然
居山之北峰,以為儀表。世之所謂賢人大臣者,至南方,鹹所嚴事。由其內者,
聞大師之言律義,莫不震動悼懼,如聽誓命;(此即前碑所云“有來受律者,吾
師示之以尊嚴整齊,明列義類,而人知其所不為”也。)由其外者,聞大師之稱
道要,莫不淒欷欣踴,(欷,音希。)如獲肆宥。(此即前碑所云“有來求道者,
吾師示之以高廣通達,一其空有,而人知其所必至”也。)故時推人師,則專其
首;詔求教宗,則冠其位。披山伐木,崇構法宇,則地得其勝;捐衣去食,廣閱
群經,則理得其深。其道實勤,而其心無求。自大師化去,教亦隨喪。嗚呼!大
師之葬,門人慕號,長老愁痛,遂相與以為茲塔。礱石峻整,植木蓊茂,(蓊,
草木盛貌。蓊,烏孔切,又音翁。)凡衡山無與為比者。然而未有能紀其事。余
既與大乘師重巽游,巽其徒也,亟為余言,故為其銘。銘曰:
苞元極兮韜大方,威而仁兮幽以光。行峻潔兮貌齊莊,氣混溟兮德洋洋。演
大律兮離毫芒,度群有兮耀柔剛。棟宇立兮像法彰,文字闡兮聖言揚。詔褒列兮
宅南方,道之廣兮用其常。後是式兮宜久長,閟靈室兮記崇岡。即玄石兮垂文章,
學者慕兮哀無疆。
○南嶽般舟和尚第二碑(是歲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年三十二,為監察御史里
行。公嘗作《南嶽彌陀和尚碑》,與此碑合。按碑云:前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
柳宗元撰並書。元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僧景秀立,刻者林鴻。蓋元和三年立也。
般舟上如字,大藏有《般舟三昧經》。)
佛法至於衡山,及津大師始修起律教,由其壇場而出者,為得zheng6*法。其大弟
子曰日悟和尚,盡得師之道,次補其處,為浮圖者宗。世家於零陵,蔣姓也。和
尚心大而行密,體卑而道尊。以為由定發慧,必用毗尼為之室宇,(毗尼,梵語
律也。《傳燈錄》:律師者啟毗尼之法藏。)遂執業於東林恩大師。究觀秘義,
乃歸傳教。不視文字,懸判深微。登壇蒞事,度比丘眾,(比丘,梵語曰比丘,
秦言乞士。謂上於諸佛乞法資,益慧命;下於施主乞食資,益色身。)凡歲千人
者三十有七,而道不慁。以為去凡即聖,必以三昧為之軌道,遂服勤於紫霄遠大
師。修明要奧,得以觀佛。浩入性海,洞開真源。(碑本作廓開真源。)道場專
精,長跪右繞,(碑本無長跪二字,)不衡不倚,(碑本無不衡二字,又一本作
右繞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十,而志不衰。
初,開元中詔定製度,師乃居本郡龍興寺。肅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人,茲
岳尤重,推擇居首。師乃即崇嶺,是作精室。辟林莽,(碑本作斬林莽。)刳岩
巒,(山小而銳曰巒。)殿舍宏大,廊廡修直。(廡,罔甫切。《說文》:堂下
周屋。)不命而獻力,不祈而薦貨。凡南方顓念佛三昧者,(遠法師作《念佛三
昧詠》。一本方下有人字,一本作入念。)必由於是,命曰般舟台焉。和尚生十
三年而始出家,又九年而受具戒,又十年而處壇場,(碑本處作居。)又三十七
年而當貞元二十年正月十七日,化於茲室。
嗚呼!無得而修,故念為實相;不取於法,故律為大乘。壞衣不飾,(《四
分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蓄,當壞作袈裟色。)揣食不味。(揣,徒宮切,字
合作摶,見《維摩經》。《集韻》:聚貌。《賈誼賦》:何足控揣。卻作此揣字。
《選》作摶。)覆薦服役,凡出於生物者,擯而勿用,不自知其慈;攝取調御,
凡歸於正真者,動而成群,不自知其教。萬行方厲,一性恆如,寂用之涯,不可
得也。有弟子曰景秀,嗣居法會。欲廣其師之德,延於罔極。故申明陳辭,俾刊
之茲碑。銘曰:
像教南被,(《選·頭陀寺碑》:象教陵夷。註:謂為形象以教人也。)及
津而尊。威儀有嚴,載辟其門。吾師是嗣,增浚道源。度眾逾廣,大明群昏。乃
興毗尼,微密是論。(盧昆切。)八萬總結,彰於一言。聲聞熙熙,遐邇來奔。
如木既拔,有植其根。乃法般舟,奧妙斯存。百億冥會,觀於化元。同道祁祁,
(祁祁,盛貌。)功庸以敦。如水斯壅,流之無垠。(魚巾切。無涯岸也。)帝
求人師,登我先覺。赫矣明命,表茲靈岳。於彼南阜,齋宮爰作。負揭致貨,
(揭,巨列切,又丘傑切,又音憩,牽也,)時靡要約。袒奮程力,不呼而諾。
是刈是鑿,既塗既斫。層構孔碩,以延後學。出不牛馬,服不絮帛。匪安其躬,
亦菲其食。勤而不勞,在用恆寂。縱而不傲,在舍恆得。洪融混合,孰究其跡?
懿茲遺光,式是嘉則。容貌往矣,軌儀無極。其徒追思,賡薦茲石。
○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時元和九年甲午,公年四十二,在永州。一作大明
和尚碑。)
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是故離禮於仁義者,
不可與言儒;異律於定慧者,不可與言佛。達是道者,唯大明師。師姓歐陽氏,
號曰慧開。唐開元二十一年始生,(一,或作二,)天寶十一載始為浮圖,大曆
十一年始登壇為大律師,貞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懷
信、道嵩、尼無染等,命高道僧靈嶼為行狀,(嶼,音序,山在水中。)列其行
事,願刊之茲碑。
宗元今掇其大者言曰:師先因官世家潭州,為大姓,有勛烈爵位,今不言,
大浮圖也。凡浮圖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經,大明恐焉。於是從峻洎侃,以究
戒律,而da6*法以立。又從秀洎昱,以通經教,而奧義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隱顯。
後學以不惑,來求以有得。廣德二年,始立大明寺于衡山,詔選居寺僧二十一人,
師為之首。乾元元年,(據史,乾元元年,肅宗即位之三年。廣德,代宗即位之
初元。如此則乾元當在先,廣德當在後。然此碑正謂南嶽大明寺律和尚,則大明
寺始立於廣德為信,當是乾元字誤矣。一本於此特曰某年,疑之也。)又命衡山
立毗尼藏,詔選講律僧七人,師應其數。凡其衣服器用,動有師法,言語行止,
皆為物軌。執巾匜,(餘支切,又演爾切。《左氏傳》:奉匜沃盥。注云:匜,
沃盥器也。)奉杖屨,為侍者數百;翦發髦,被教戒,為學者數萬。得眾若獨,
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灝灝焉無以加也。(灝,於老切,謂夷曠也。)其
塔在祝融峰西址下,(衡山有五峰,祝融其一也。)碑在塔東。其辭曰:
儒以禮行,覺以律興。一歸真源,無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窮經
教,為法出世。化人無疆,(疆,一本作量。)垂裕無際。詔尊碩德,威儀有繼。
道遍大州。(一本作洲。)徽音勿替。祝融西麓,(音鹿,山足曰麓。)洞庭南
裔,(音曳,末也。)金石刻辭,彌億千歲。
○碑陰
凡葬大浮圖,無竁穴,(竁,昌絹、昌銳二切。《說文》:穿地也。《周禮》:
葬兆甫竁。註:鄭讀為穿,杜讀為毳,皆謂葬穿壙也。今南陽名穿地為竁,聲如
腐脃之脃。)其於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禮得用碑以葬。(《檀弓》:公
室視豐碑。註:斫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
下棺以綷繞。)其後子孫,因宜不去,遂銘德行,用圖久於世。及秦刻山石,
號其功德,亦謂之碑,(《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八年,鄒嶧山刻石。三十二年,
刻碣石門。東萊云:刻石始於此。)而其用遂行。然則雖浮圖亦宜也。凡葬大浮
圖,其徒廣則能為碑。晉、宋尚法,故為碑者多法;梁尚禪,故碑多禪。法不周
施,禪不大行,而律存焉,故近世碑多律。凡葬大浮圖,未嘗有比丘尼主碑事,
今惟無染實來,涕淚以求,其志益堅,又能言其師他德尤備,故書之碑陰。師凡
主戒事二十二年,宰相齊公映、李公泌、趙公憬,尚書曹王皋、裴公胄,侍郎令
狐公峘,(已上六人,史皆有傳。)或師或友,齊親執經受大義為弟子。又言
師始為童時,夢大人縞冠素舄(縞,古老切。《說文》云:白色也。舄,思積切,
履也。)來告曰:“居南嶽大吾道者,必爾也。”已而信然。將終,夜有光明,
笙磬之音,眾鹹見聞。若是類甚眾。以儒者所不道,而無染勤以為請,故末傳焉。
無染,韋氏女,世顯貴,今主衡山戒法。
○衡山中院大律師塔銘
衡山中院大律師曰希操,沒年五十七。(沒年一作末年。)既沒二十七年,
弟子誡盈(一作有大弟子。)奉公之遺事,願銘塔石。公昝姓,(昝,子感切。)
凡去儒為釋者三十一祀,(一無一字,)掌律度眾者(律,一作徒。)二十六會,
南尼戒法,壞而復正,由公而大興;衡岳佛寺,毀而再成,由公而丕變。故當世
之士若李丞相泌,道未嘗屈,睹公而稽首,尊之不名;(公前於《大明師碑》嘗
謂丞相李公泌執經受大義,今又謂睹大律師而稽首尊之,則師之出處,蓋必與大
明師同。)出世之士,若石廩瓚公,(衡山有石廩峰。)言未嘗形,遇公而嘆息,
推以護法。是以建功之始,則震雷大風示其兆;滅跡之際,則隕星黑衤告其期。
(衤,精氣感祥。《春秋傳》:見赤黑之衤。衤,音浸。)斯為神怪,不
可度已。故其與物大同,終始無爭,受學之眾,他莫能偕也。凡所受教,若華嚴
照公,蘭若真公,(若,而也切。《唐會要》:元和二年,薛平奏請賜中條山蘭
若額為大和寺。蓋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俱舍論》云:一牛鳴地,
可置蘭若。取離喧故也。)荊州至公、律公,皆大士;凡所授教,若惟瑗、道郢、
靈乾、惟正、惠常、誡盈,皆聞人。嗚呼!始終哉。為之銘曰:
首有承兮卒有傳,革大訛兮持法權。眾之至兮志益虔,雷發兆兮功已宣。星
告妖兮壽不延,靈變化兮迎大仙。礱茲石兮垂萬年,世有壞兮德無遷。
(南嶽,衡山也。在衡州。按《塔銘》,和尚死於貞元十七年九月,葬以十
月。其年秋,公方調藍田尉,此碑及《塔銘》皆同時作。年二十九。)
乾元元年某月日,(乾元,肅宗年號。元年,戊戌。)皇帝曰:“予欲俾慈
仁怡愉洽於生人,惟浮圖道允迪。”乃命五嶽求厥元德,以儀於下。惟茲岳上於
尚書,其首曰云峰大師法證,(證,一作澄。)凡蒞事五十年,貞元十七年乃沒。
其徒曰詮,曰遠,曰振,曰巽,曰素,(素,一作索。)凡三千餘人。其長老鹹
來言曰:“吾師軌行峻特,(軌,居洧切,法也。)器宇弘大。(宇,一作識。)
有來受律者,吾師示之以為尊嚴整齊,明列義類,而人知其所不為;有來求道者,
吾師示之以為高廣通達,一其空有,(一本一其作統一。)而人知其所必至。元
臣碩老,稽首受教;髫童毀齒,(髫,童子垂髮貌。《說文》云:齔,毀齒也。
男八月而齒生,八歲而齔。女七月而齒生,七歲而齔。髫,音迢。)踴躍執役。
故從吾師之命而度者,凡五萬人。吾師冬不燠裘,(燠,乙六、威遇二切。)飢
不豐食。每歲會其類,讀群經,俾聖言畢出,有以見其大。又率其仵,(仵,一
作伍,一無此一句。)伐木輦土,作佛塔廟洎經典,俾像法益廣,有以見其用。
將沒,告門人曰:‘吾自始學至去世,未嘗有作焉,然後知其動無不虛,靜無不
為,生而未始來,歿而未始往也。’(二而下,或有二知字。)其道備矣。願刻
山石,知教之所以大。”其詞曰:
師之教,尊嚴有耀,恭天子之詔,維大中以告,後學是效。師之德,簡峻淵
默,柔惠以直,渙焉而不積,同焉而皆得,茲道惟則。師之功,勤勞以庸,維奧
秘必通,(必,一作是。)以興祠宮,遐邇攸從。師之族,由虢而郭,(周武王
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求虢叔之裔孫序封於陽,
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千姓編》曰:“周文王弟封於虢,為晉所滅,
公子配遂稱郭氏。”)世德有奕,從佛於釋。師之壽,七十有八,維終始罔缺,
丕冒遺烈。厥徒蒸蒸,維大教是膺,維憲言是征。溥博恢弘,如川之增,如雲之
興,如岳之不崩。終古其承之。
○南嶽雲峰和尚塔銘
雲峰和尚,族郭氏,號法證。(證,一作澄。)為竺乾道五十有七年,年七
十有八,貞元十七年九月十七日終,十月二十七日葬。凡度學者五萬人,(一有
為字。)弟子者三千人。色厲而仁,行峻而周,道廣而不尤,功高而不有。毅然
居山之北峰,以為儀表。世之所謂賢人大臣者,至南方,鹹所嚴事。由其內者,
聞大師之言律義,莫不震動悼懼,如聽誓命;(此即前碑所云“有來受律者,吾
師示之以尊嚴整齊,明列義類,而人知其所不為”也。)由其外者,聞大師之稱
道要,莫不淒欷欣踴,(欷,音希。)如獲肆宥。(此即前碑所云“有來求道者,
吾師示之以高廣通達,一其空有,而人知其所必至”也。)故時推人師,則專其
首;詔求教宗,則冠其位。披山伐木,崇構法宇,則地得其勝;捐衣去食,廣閱
群經,則理得其深。其道實勤,而其心無求。自大師化去,教亦隨喪。嗚呼!大
師之葬,門人慕號,長老愁痛,遂相與以為茲塔。礱石峻整,植木蓊茂,(蓊,
草木盛貌。蓊,烏孔切,又音翁。)凡衡山無與為比者。然而未有能紀其事。余
既與大乘師重巽游,巽其徒也,亟為余言,故為其銘。銘曰:
苞元極兮韜大方,威而仁兮幽以光。行峻潔兮貌齊莊,氣混溟兮德洋洋。演
大律兮離毫芒,度群有兮耀柔剛。棟宇立兮像法彰,文字闡兮聖言揚。詔褒列兮
宅南方,道之廣兮用其常。後是式兮宜久長,閟靈室兮記崇岡。即玄石兮垂文章,
學者慕兮哀無疆。
○南嶽般舟和尚第二碑(是歲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年三十二,為監察御史里
行。公嘗作《南嶽彌陀和尚碑》,與此碑合。按碑云:前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
柳宗元撰並書。元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僧景秀立,刻者林鴻。蓋元和三年立也。
般舟上如字,大藏有《般舟三昧經》。)
佛法至於衡山,及津大師始修起律教,由其壇場而出者,為得zheng6*法。其大弟
子曰日悟和尚,盡得師之道,次補其處,為浮圖者宗。世家於零陵,蔣姓也。和
尚心大而行密,體卑而道尊。以為由定發慧,必用毗尼為之室宇,(毗尼,梵語
律也。《傳燈錄》:律師者啟毗尼之法藏。)遂執業於東林恩大師。究觀秘義,
乃歸傳教。不視文字,懸判深微。登壇蒞事,度比丘眾,(比丘,梵語曰比丘,
秦言乞士。謂上於諸佛乞法資,益慧命;下於施主乞食資,益色身。)凡歲千人
者三十有七,而道不慁。以為去凡即聖,必以三昧為之軌道,遂服勤於紫霄遠大
師。修明要奧,得以觀佛。浩入性海,洞開真源。(碑本作廓開真源。)道場專
精,長跪右繞,(碑本無長跪二字,)不衡不倚,(碑本無不衡二字,又一本作
右繞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十,而志不衰。
初,開元中詔定製度,師乃居本郡龍興寺。肅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人,茲
岳尤重,推擇居首。師乃即崇嶺,是作精室。辟林莽,(碑本作斬林莽。)刳岩
巒,(山小而銳曰巒。)殿舍宏大,廊廡修直。(廡,罔甫切。《說文》:堂下
周屋。)不命而獻力,不祈而薦貨。凡南方顓念佛三昧者,(遠法師作《念佛三
昧詠》。一本方下有人字,一本作入念。)必由於是,命曰般舟台焉。和尚生十
三年而始出家,又九年而受具戒,又十年而處壇場,(碑本處作居。)又三十七
年而當貞元二十年正月十七日,化於茲室。
嗚呼!無得而修,故念為實相;不取於法,故律為大乘。壞衣不飾,(《四
分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蓄,當壞作袈裟色。)揣食不味。(揣,徒宮切,字
合作摶,見《維摩經》。《集韻》:聚貌。《賈誼賦》:何足控揣。卻作此揣字。
《選》作摶。)覆薦服役,凡出於生物者,擯而勿用,不自知其慈;攝取調御,
凡歸於正真者,動而成群,不自知其教。萬行方厲,一性恆如,寂用之涯,不可
得也。有弟子曰景秀,嗣居法會。欲廣其師之德,延於罔極。故申明陳辭,俾刊
之茲碑。銘曰:
像教南被,(《選·頭陀寺碑》:象教陵夷。註:謂為形象以教人也。)及
津而尊。威儀有嚴,載辟其門。吾師是嗣,增浚道源。度眾逾廣,大明群昏。乃
興毗尼,微密是論。(盧昆切。)八萬總結,彰於一言。聲聞熙熙,遐邇來奔。
如木既拔,有植其根。乃法般舟,奧妙斯存。百億冥會,觀於化元。同道祁祁,
(祁祁,盛貌。)功庸以敦。如水斯壅,流之無垠。(魚巾切。無涯岸也。)帝
求人師,登我先覺。赫矣明命,表茲靈岳。於彼南阜,齋宮爰作。負揭致貨,
(揭,巨列切,又丘傑切,又音憩,牽也,)時靡要約。袒奮程力,不呼而諾。
是刈是鑿,既塗既斫。層構孔碩,以延後學。出不牛馬,服不絮帛。匪安其躬,
亦菲其食。勤而不勞,在用恆寂。縱而不傲,在舍恆得。洪融混合,孰究其跡?
懿茲遺光,式是嘉則。容貌往矣,軌儀無極。其徒追思,賡薦茲石。
○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時元和九年甲午,公年四十二,在永州。一作大明
和尚碑。)
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是故離禮於仁義者,
不可與言儒;異律於定慧者,不可與言佛。達是道者,唯大明師。師姓歐陽氏,
號曰慧開。唐開元二十一年始生,(一,或作二,)天寶十一載始為浮圖,大曆
十一年始登壇為大律師,貞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懷
信、道嵩、尼無染等,命高道僧靈嶼為行狀,(嶼,音序,山在水中。)列其行
事,願刊之茲碑。
宗元今掇其大者言曰:師先因官世家潭州,為大姓,有勛烈爵位,今不言,
大浮圖也。凡浮圖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經,大明恐焉。於是從峻洎侃,以究
戒律,而da6*法以立。又從秀洎昱,以通經教,而奧義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隱顯。
後學以不惑,來求以有得。廣德二年,始立大明寺于衡山,詔選居寺僧二十一人,
師為之首。乾元元年,(據史,乾元元年,肅宗即位之三年。廣德,代宗即位之
初元。如此則乾元當在先,廣德當在後。然此碑正謂南嶽大明寺律和尚,則大明
寺始立於廣德為信,當是乾元字誤矣。一本於此特曰某年,疑之也。)又命衡山
立毗尼藏,詔選講律僧七人,師應其數。凡其衣服器用,動有師法,言語行止,
皆為物軌。執巾匜,(餘支切,又演爾切。《左氏傳》:奉匜沃盥。注云:匜,
沃盥器也。)奉杖屨,為侍者數百;翦發髦,被教戒,為學者數萬。得眾若獨,
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灝灝焉無以加也。(灝,於老切,謂夷曠也。)其
塔在祝融峰西址下,(衡山有五峰,祝融其一也。)碑在塔東。其辭曰:
儒以禮行,覺以律興。一歸真源,無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窮經
教,為法出世。化人無疆,(疆,一本作量。)垂裕無際。詔尊碩德,威儀有繼。
道遍大州。(一本作洲。)徽音勿替。祝融西麓,(音鹿,山足曰麓。)洞庭南
裔,(音曳,末也。)金石刻辭,彌億千歲。
○碑陰
凡葬大浮圖,無竁穴,(竁,昌絹、昌銳二切。《說文》:穿地也。《周禮》:
葬兆甫竁。註:鄭讀為穿,杜讀為毳,皆謂葬穿壙也。今南陽名穿地為竁,聲如
腐脃之脃。)其於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禮得用碑以葬。(《檀弓》:公
室視豐碑。註:斫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
下棺以綷繞。)其後子孫,因宜不去,遂銘德行,用圖久於世。及秦刻山石,
號其功德,亦謂之碑,(《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八年,鄒嶧山刻石。三十二年,
刻碣石門。東萊云:刻石始於此。)而其用遂行。然則雖浮圖亦宜也。凡葬大浮
圖,其徒廣則能為碑。晉、宋尚法,故為碑者多法;梁尚禪,故碑多禪。法不周
施,禪不大行,而律存焉,故近世碑多律。凡葬大浮圖,未嘗有比丘尼主碑事,
今惟無染實來,涕淚以求,其志益堅,又能言其師他德尤備,故書之碑陰。師凡
主戒事二十二年,宰相齊公映、李公泌、趙公憬,尚書曹王皋、裴公胄,侍郎令
狐公峘,(已上六人,史皆有傳。)或師或友,齊親執經受大義為弟子。又言
師始為童時,夢大人縞冠素舄(縞,古老切。《說文》云:白色也。舄,思積切,
履也。)來告曰:“居南嶽大吾道者,必爾也。”已而信然。將終,夜有光明,
笙磬之音,眾鹹見聞。若是類甚眾。以儒者所不道,而無染勤以為請,故末傳焉。
無染,韋氏女,世顯貴,今主衡山戒法。
○衡山中院大律師塔銘
衡山中院大律師曰希操,沒年五十七。(沒年一作末年。)既沒二十七年,
弟子誡盈(一作有大弟子。)奉公之遺事,願銘塔石。公昝姓,(昝,子感切。)
凡去儒為釋者三十一祀,(一無一字,)掌律度眾者(律,一作徒。)二十六會,
南尼戒法,壞而復正,由公而大興;衡岳佛寺,毀而再成,由公而丕變。故當世
之士若李丞相泌,道未嘗屈,睹公而稽首,尊之不名;(公前於《大明師碑》嘗
謂丞相李公泌執經受大義,今又謂睹大律師而稽首尊之,則師之出處,蓋必與大
明師同。)出世之士,若石廩瓚公,(衡山有石廩峰。)言未嘗形,遇公而嘆息,
推以護法。是以建功之始,則震雷大風示其兆;滅跡之際,則隕星黑衤告其期。
(衤,精氣感祥。《春秋傳》:見赤黑之衤。衤,音浸。)斯為神怪,不
可度已。故其與物大同,終始無爭,受學之眾,他莫能偕也。凡所受教,若華嚴
照公,蘭若真公,(若,而也切。《唐會要》:元和二年,薛平奏請賜中條山蘭
若額為大和寺。蓋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俱舍論》云:一牛鳴地,
可置蘭若。取離喧故也。)荊州至公、律公,皆大士;凡所授教,若惟瑗、道郢、
靈乾、惟正、惠常、誡盈,皆聞人。嗚呼!始終哉。為之銘曰:
首有承兮卒有傳,革大訛兮持法權。眾之至兮志益虔,雷發兆兮功已宣。星
告妖兮壽不延,靈變化兮迎大仙。礱茲石兮垂萬年,世有壞兮德無遷。
0
猜你喜歡
卷三十四 蜀書四
《裴注三國志》 ◎二主妃子傳第四 先主甘皇好兵帥克歷險記(一)-前言
《好兵帥克歷險記》 二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新唐書》 ◎宰相世系三下 (表格略)悲慘世界(一)-第一部-芳汀-第一卷-一個正直的人
《悲慘世界》 一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譜錄類 劉向《七略》,門卷一 本紀第一
《宋書》 ◎武帝上 高祖武皇帝諱裕,沉船-第19章
《沉船》 &巴黎聖母院(中)-第08卷-進此處者_拋棄一切希望
《巴黎聖母院》 中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一百十四
《清史稿》 ○劉藻 楊應琚(子重英 蘇爾說唐前傳-第02回-謀東宮晉王納賄-反燕山羅藝興兵
《說唐全傳》 宇文述道:大王,那第一件卷十五 晉語九
《國語》 士景伯如楚,叔魚為贊理。邢侯與雍卷二百五十一 列傳第十
《宋史》 ○韓令坤(父倫) 慕容延劍(子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菜根譚》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三國演義》 卻說那進計於劉璋者,乃益州別駕,卷十七 列傳第九
《周書》 ◎梁御 若干惠 怡峰 劉亮呼嘯山莊(上)-第07章
《呼嘯山莊》 凱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西遊記》 詩曰: 都城大國實堪觀,八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紅樓夢》 話說眾人見平兒來了,都說:“你們周書 洛誥第十五
《尚書》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明史》 ○郁新 趙羾 金忠 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