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胡仲弓九日雨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仲弓的《九日雨》

全文: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龍山路滑少人登,籬下菊花含淚泣。

胡仲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胡仲弓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書法作品欣賞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避災

謂避免災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九日佩茱萸登高,飲菊花酒,相傳以為 費長房 教 桓景 避災之術。” 清 魏源 《桂林陽朔山水歌》之三:“神仙避劫人避災,更於何處藏三才?”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蓑笠

蓑衣與笠帽。《儀禮·既夕禮》:“道車載朝服,稾車載蓑笠。” 鄭玄 註:“蓑笠,備雨服。”《後漢書·蔡邕傳下》:“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 清 唐甄 《潛書·明鑑》:“茅舍無恙,然後寳位可居;蓑笠無失,然後袞冕可服。”

送酒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人望見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即便就酌而後歸。”後因以為典。 唐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詩:“共知不是 潯陽郡 ,那得 王弘 送酒來。” 元 盧摯 《沉醉東風·重九》曲:“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明 何景明 《登堅山寺絕頂真武廟》詩之二:“不盡登高興,無人送酒來。”

(2).奉酒;敬酒。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曰:‘遣 緑竹 取琵琶彈,兒與少府公送酒。’” 元 史九敬先 《莊周夢》第一折:“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説,若是有彈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裡送酒安席,一應規矩,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

(3).下酒;佐酒。 唐 裴鉶 《傳奇·寧茵》:“及局罷而飲,數巡,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 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碧玉一般的萵苣》:“這是我們家鄉獨有的特產,是送粥的妙品,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

白衣

(1) 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2) 平民;未曾獲得功名的人

(3)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胡仲弓名句,九日雨名句

詩詞推薦

  • 送考訂朱夫子赴天台

    陳邦鑰宋代〕羸馬踏殘月,荷策登泮宮。入門見先生,先生何從容。循循善誘能啟下,青蒿因得附長松。短檠相對三百六十夜,
  • 早秋言事

    趙湘唐代〕苔染衡門綠有錢,不堪風月漸悽然。蛩聲乍出斜陽外,山色初來落木邊。掃葉偶窺栽菊地,捲簾因作搗衣篇。故人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詩詞名句
  • 樂語

    王義山宋代〕金闕深深,正夏日初長禁柳青。祥煙紛簇,紅雲一朵,飛度彤庭。千妃隨步處,覺薰風、微拂觚稜。天顏喜,向東
  • 乙丑重五

    陸游宋代〕飛棹中流救屈平,俚歌寧復楚遺聲?危冠更在門楣上,但覺蕭敷與艾榮。
  • 答杜仲高來書哭兄伯高及辛待制且言杜氏至仲

    項安世宋代〕康廬之麓蠡之皋,太息書來杜仲高。待制功名千古傑,賢良文字萬夫豪。淚痕頻向西風滴,場屋新隨舉子曹。且為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詩詞名句
  • 題練省元壁

    華岳宋代〕腳債嗟猶欠,心朋喜偶逢。溪聲含客怒,山色為誰濃。古樹晴搖蓋,殘蟬晚帶鍾。莫辭一樽酒,明日是吳儂。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詩詞名句
  • 樂性齋

    乾隆清代〕命天性相近,感物情斯遠。樂性即樂天,牽情逐物損。尋樂豈在外,孔顏示大本。曰克己復禮,怡然志乃滿。詎雲
  • 邵氏悅心堂

    薛嵎宋代〕擾擾利名役,鬢髭霜雪侵。要知充此性,即是悅吾心。有道境常裕,無營味最深。紛華安肯羨,出見更酣沈。
  • 九月十三日進張家口途中得詩五首·其三

    乾隆清代〕頻朝咨遠近,隔嶺變暄寒。水郭仍收稻,煙墟罷剪萑。拂鞍驚柳綠,回首憶楓丹。一幅王維畫,今來試展看。
  • 岳陽樓

    劉長卿唐代〕行盡清溪日已蹉,雲容山影兩嵯峨。樓前歸客怨秋夢,湖上美人疑夜歌。獨坐高高風勢急,平湖渺渺月明多。終期
避災野老尋蓑笠,送酒人來白衣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