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進張家口途中得詩五首·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頻朝咨遠近,隔嶺變暄寒。

水郭仍收稻,煙墟罷剪萑。

拂鞍驚柳綠,回首憶楓丹。

一幅王維畫,今來試展看。

詩詞問答

問:《九月十三日進張家口途中得詩五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八

2. 過札薩馬打坂氣暖與塞外頓殊草木猶綠

參考注釋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暄寒

(1).猶寒暄。謂談天氣和飲食起居之類的應酬話。《南史·蔡撙傳》:“自詹事以下鹹來造謁……及其引進,但暄寒而已,此外無復餘言。” 唐 徐凝 《奉和鸚鵡》:“毛羽曾經剪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2).猶寒暑。亦指年歲。《梁書·王僧孺傳》:“近別之後,將隔暄寒,思子為勞。”《陳書·徐陵傳》:“況吾生離死別,多歷暄寒,孀室嬰兒,何可言念!”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遂使一換暄寒,三更揚歷。”

水郭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許渾 《贈蕭兵曹先輩》詩:“潮生水郭蒹葭響,雨過山城橘柚疎。” 清 鈕琇 《觚賸續編·醉隱記》:“ 醉隱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風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蔭竹嶼,或杖山煙,或棹水郭,皆無不醉之時,無不醉之地。”

柳綠

顏色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寫像訣》:“凡調合服飾器用顏色者:緋紅,用銀硃紫花合。桃紅,用銀硃燕支合。肉紅,用粉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條緑入槐花合。”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一幅

(1).表數量。用於布帛、紙張、圖畫等。《後漢書·符融傳》“幅巾奮褒” 唐 李賢 註:“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貴者綾錦裙襦,上施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縝菜示德逢》詩:“ 陶 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朱子語類》卷一○六:“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 顧笑言 《你在想什麼》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報中,針對礦山機關一些同志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刊出了一幅漫畫。”

(2).表數量。用於景物。猶一片。 宋 陸游 《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詩:“接羅一幅煙霧薄,舴艋八尺鳧鷖輕。”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王維

(701—761或698—759)。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開元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後官至尚書右丞。現存《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

今來

(1).當今,如今。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三國志平話》卷下:“今來 獻帝 懦弱, 曹操 弄權。”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透鍼關。”

(2).從今以後。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

詩詞推薦

九月十三日進張家口途中得詩五首·其三原文_九月十三日進張家口途中得詩五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