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祝融峰,將迎雨枯藜

范成大送郭季勇同年歸衡山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送郭季勇同年歸衡山》

全文:
天壞郭有道,文獻今在茲。
啄喙家雞群,見子野鶴姿。
塵籠萬里心,擇食中夜飢。
拙宦避捷徑,瘴風吹鬢絲。
平生杏園友,把酒天南陲。
何敢吏朱浮,但喜見紫芝。
問君今何適?舊圃余荒畦。
提攜漢陰瓮,歲晚俱忘機。
勿開衡山雲,恐驚隱淪棲。
定肯從君游,歲晚攀桂枝。
我亦理吳榜,春湘綠苹齊。
風蒲為誰落,之子同襟期。
丁寧祝融峰,將迎雨枯藜
一望五千里,共洗蠻煙悲。

范成大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范成大丁寧祝融峰,將迎雨枯藜書法作品欣賞
丁寧祝融峰,將迎雨枯藜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丁寧

叮嚀,反覆地囑咐

祝融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呂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誘 註:“ 祝融 , 顓頊氏 後,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唐 張說 《蒲津橋贊》:“ 飛廉 煽炭, 祝融 理爐。” 清 趙翼 《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詩:“趨觀乃知此樓燬,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顏師古 註:“ 祝融 ,南方神。”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 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據《路史》雲,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 宋 楊萬里 《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

將迎

(1).送往迎來。《莊子·知北游》:“ 顏淵 問乎 仲尼 曰:‘ 回 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 回 敢問其游。’ 仲尼 曰:‘……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 清 吳偉業 《送舊總憲龔孝升出使廣東》詩:“獨有飄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將迎。”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韻許季韶水鄉席上》:“解慍風來如故舊,催詩雨作要將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婦已遣人將迎,遂與俱去。”

(3).逢迎;迎合。《宋書·徐爰傳》:“殿省舊人,多見罪黜,惟 爰 巧於將迎,始終無迕。” 明 歸有光 《王母孫孺人墓志銘》:“祖母性嚴厲,鮮當其意。先母能委曲將迎,常得其懽心。”

(4).將養;保養。《列子·湯問》:“不待殺戮而夭,不待將迎而壽。”

枯藜

(1).指藜杖。 宋 范成大 《冷泉亭放水》詩:“古苔危磴著枯藜,腳底翻濤洶欲飛。” 宋 范成大 《唐懿仲諸公見過》詩之二:“莫怪山翁行步澀,更無空處著枯藜。”

(2).老翁常杖藜,因以為其代稱。 宋 沉遼 《德相所示論書聊復戲酬》詩:“不復 叔夜 煅,真得 孫登 攝。 九華 一枯藜, 青溪 一孤楫。”

范成大名句,送郭季勇同年歸衡山名句

詩詞推薦

丁寧祝融峰,將迎雨枯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