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
全文:
明窗畏日曉先暾,高柳鳴蜩午更喧。
筆老新詩疑有物,心空客疾本無根。
隔牆我亦眠風榻,上馬君先鎖月軒。
共喜早歸三伏近,解衣盤礴亦君恩。
參考注釋
畏日
烈日。畏通“隈”
夏與畏日爭。——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鳴蜩
蟬的一種,亦稱秋蟬。體黑色,長一寸餘,翅色赭褐,脈黃色,胸腹部下被白*粉,鳴器小而成卵圓形,秋間日沒時常長鳴不已。亦謂蟬鳴叫。《詩·豳風·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鳴蜩。” 毛 傳:“蜩,螗也。” 孔穎達 疏:“《方言》曰: 楚 謂蟬為蜩, 宋 衞 謂之螗, 陳 鄭 謂之蜋蜩, 秦 晉 謂之蟬。是蜩、蟬一物方俗異名耳。” 宋 范成大 《初歸石湖》詩:“當時手種斜橋柳,無限鳴蜩翠掃空。” 續範亭 《偕友游石屋煙霞並賞滿覺壟初桂》詩:“湖平舞白鷺,樹靜隱鳴蜩。”
蘇軾名句,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