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項安世的《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全文:
堂堂傃軒翁,學古無不探。
詁訓尊六經,文章妙瞿曇。
大兒號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長作千百,時用經訓參。
猶子號巢室,清甚寒泉甘。
尤善賦五七,每於祥悅悅。
各得一翁體,與翁名字三。
我生在翁後,鶴化無留驂。
今是亦已往,龍亡空故潭。
猶能及巢室,朝暮聞其談。
結交盡前輩,舊事多所諳。
五斗驅我行,歸來哭空龕。
故園但喬木,後生誰指南。
今年四日尾,暑氣如焚惔。
殷勤小巢室,浩蕩傾籝甔。
並持三篋來,為飽千里婪。
倒海見珠瑇,連山閱梗楠。
斂衽不知熱,醉心常自酣。
門前日熇熇,門內風毿毿。
清晨送書去,過午忽不堪。
始悟歲方燠,雩祈遍精藍。
誰能寫此書,長使雨我庵。
參考注釋
千百
極言其多。 晉 左思 《吳都賦》:“締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動以千百。”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殊不知戲場腳色,止此數人,便換千百個姓名,也只此數人裝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覺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條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時用
(1).《易·坎》:“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王弼 註:“非用之常,用有時也。”本指在特定時間的作用。後指為當世所用。《北史·李彪傳》:“﹝ 彪 ﹞識性嚴聰,學博墳籍,剛辯之才,頗堪時用。”
(2).為世所用。亦指治世之才。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 宋 梅堯臣 《依韻和丁元珍見寄》:“實慚寡時用,又顧無奇行。”
經訓
經籍義理的解說。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諸生競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後漢書·鄭玄傳論》:“王父 豫章君 ( 范寧 )每考先儒經訓,而長於 玄 ,常以為 仲尼 之門不能過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
項安世名句,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