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其閱世久,始識真聞知

魏了翁次韻蘇和父自郫見寄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次韻蘇和父自郫見寄》

全文:
敬共事明德,懍如盤水持。
豈惟將弗勝,抑恐濁且茲。
結髮齒名官,幾被末俗移。
學睎遷商博,文慕莊騷為。
書不記痴龍,詁不通雌霓。
恥於市朝撻,甚於溝壑擠。
大道砥如平,阽身蹈囏危。
迨其閱世久,始識真聞知
天命賁草木,生意長萋萋。
蕃鮮固雲樂,槁瘁安足悲。
陰陽孰信詘,日月誰盪推。
乾坤奠中極,雷澤周四陲。
夫人命於誠,地生而天施。
五行根五事,位育誰司之。
{左女右寰去宀}滔溺於詞,躁輕亂於儀。
山雞炫清影,只以速顛躋。
況彼膜外榮,皇皇復滋滋。
此於我何加,寒暑自四時。
蘇公西南彥,儀鴻漸於逵。
而我坐遠屏,七年墮蠻夷。
夢思岷山陽,枯筇伴龐眉。
人才日零落,憔悴西南維。
大篇忽開予,炯炯晨星垂。
公來何勇邁,我往何棲遲。
敢睎會溫潞,竊原商濂伊。
默嗟氣相求,范喧蜜成脾。
梅邊立踟躕,正待陽春歸。

魏了翁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識真

(1).識別真相。 唐 柳宗元 《重贈》詩之二:“世上悠悠不識真,薑芽儘是捧心人。” 金 王若虛 《文辨》:“世之秉筆者往往不謹,馳騁雕鐫,無所不至,自以為得意,而讀者亦從而歆羨,識真之士,何其少也。”

(2).識認自然之道;認識本原。 唐 張說 《岐州刺史平原男陸君墓志銘》序:“公諱 伯玉 ,字某, 河南 人,識真之士也。” 明 海瑞 《訓諸子說》:“聖賢以識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

聞知

(1).聽說;知道。《書·胤征》:“ 羲 和 屍厥官,罔聞知。”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使四面求醫藥,天下皆聞知。”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五》:“ 苻堅 聞知了他的大名,便派驍騎將軍 呂光 帶兵打 龜茲國 ,‘請’他進關。”

(2).見聞;知識。《書·無逸》:“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北史·列女傳·房愛親妻崔氏》:“性嚴明,有高節,歷覽書傳,多所聞知。” 宋 葉適 《漢陽軍新修學記》:“一其趨向,厚其師友,畜其聞知,廣其倫類。”

(3).謂由傳聞傳授而有所認識。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文王 至於 孔子 ,五百有餘歲,若 太公望 、 散宜生 ,則見而知之;若 孔子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郊使見知聞知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老名號。”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乾荔枝》:“古代 墨 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說知’……‘聞知’是從旁人口頭或書面傳授得來的知識。”

魏了翁名句,次韻蘇和父自郫見寄名句

詩詞推薦

迨其閱世久,始識真聞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