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

韋應物送郗詹事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韋應物的《送郗詹事》

全文:
聖朝列群彥,穆穆佐休明。
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
忠良信舊德,文學播英聲。
既獲天爵美,況將齒位並。
書奏蒙省察,命駕乃東征。
皇恩賜印綬,歸為田裡榮。
朝野同稱嘆,園綺郁齊名。
長衢軒蓋集,飲餞出西京。
時屬春陽節,草木已含英。
洛川當盛宴,斯焉為達生。

韋應物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韋應物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書法作品欣賞
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知止

(1).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朱熹 集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詩:“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 宋 程頤 《四箴·聽箴》:“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2).謂懂得適可而止;知足。《韓詩外傳》卷五:“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新唐書·李靖傳》:“﹝ 靖 ﹞會足疾,懇乞骸骨,帝遣中書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公今引大體,朕深嘉之。’”《四遊記·鐵拐獨步遇師》:“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適志在無營。”參見“ 知止不殆 ”。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守國

(1).守衛都城。引申為保衛國家。《周禮·考工記·廬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管子·山權數》:“ 桓公 問於 管子 曰:‘權棅之數,吾已得之矣,守國之固奈何?’”

(2).掌管國政;治理國家。《管子·牧民》:“守國之度,在飾四維。” 漢 劉向 《列女傳·楚老萊妻》:“王復曰:‘守國之孤願變先生之志。’ 老萊子 曰:‘諾。’”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朕為祖宗守國,必不敢以其地與人。”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蓋 金 之 宣 哀 二宗,猶知守國,非 天祚 荒淫之比。”

韋應物名句,送郗詹事名句

詩詞推薦

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