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

釋正覺送月上人歸鄉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正覺的《送月上人歸鄉》

全文:
西風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歸臥四明麓,三世佛從禪口吞。
大千俱壞我不壞,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

釋正覺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正覺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書法作品欣賞
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照見

(1).從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現。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盧江水》:“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形。” 唐 岑參 《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詩:“月出 潘陵 尖,照見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閃電瞥過長空,照見滿天的烏雲。”

(2).詳察;明了。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臨終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見 孔明 肝膽,其肯發此言?” 明 李贄 《心經提綱》:“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時也,自然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藴皆空,本無生死可得。” 魯迅 《集外集·<奔流>編校後記(七)》:“說得非常分明,這才可以照見 托爾斯泰 ,而且也照見那以 托爾斯泰 為‘卑污的說教者’的 中國 創造社舊旗下的‘文化批判’者。”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應物

(1).順應事物。《莊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微:“‘應物無方’,言不執滯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道為本。”《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猶言待人接物。《晉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後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聖人之道也。”

塵根

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塵相接,便產生六識,導致種種煩惱。 南朝 梁 蕭統 《開善寺法會》詩:“塵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唐 王維 《為人祭李舍人文》:“曠無浄染,頓離塵根。” 寧調元 《燕京雜詩》之六:“不浄塵根多懊惱,轉移恩怨太分明。”

釋正覺名句,送月上人歸鄉名句

詩詞推薦

劫空照見造化種,回首應物亡塵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