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補之的《贈余樗年試院作》
全文:
平生車軌周四方,結交童齔老相忘。
異哉餘子久彌芳,吳人猶記稱周郎。
河豚入網荻芽長,宜興罨畫煙水蒼。
風雩春服真少狂,不愧戴崇升後堂。
橫戈筆陳倒千槍,叔鸞獨步禹出羌。
世儒膠擾何足臧,說食不救飢求糧。
瞥思振衣千仞岡,空林無人一繩床。
五車純束不在旁,欲徹梯磴排空驤。
鍾山春水繞城隍,從師不憚白笈裝。
矢鋒相觸塵不揚,驪黃牡牝若滅亡。
子嚴主簿志不償,厭見朱墨紛傖囊。
西風雲日思帝鄉,東華拜敕鳧綴行,黃昏閶闔飛驌驦。
虛堂節侯變金商,閉門蟋蟀鳴我房。
吾君仁聖周成王,屏驅虎豹開明光。
山龍粉米雜青黃,多儒可贊至治香。
園檀山石豈荒涼,潢污薀藻須豆觴。
願君與借羽翮翔,賢書蠶列升未央。
君如病鶻待秋霜,牛衣未可悲王章。
公朝道辟五達莊,服襄按節緩勿忙。
夢松生腹渠不祥,莫車上舞應循牆。
功成歸飲沆瀣漿,發機要若黃間張。
參考注釋
山龍
(1).指古代袞服或旌旗上的山、龍圖案。《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孔 傳:“畫三辰、山龍、華蟲於衣服、旌旗。” 唐 柳宗元 《送豆盧膺秀才南遊詩序》:“琅乎璆璜衝牙之響發焉,煌乎山龍華蟲之采列焉。” 明 唐順之 《送孔上公助祭太學歸闕里時賜袞衣一襲》詩:“新袞山龍炫,餘堂金石鳴。”
(2).借指繡有山、龍圖案的袞服。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諸侯火,天子山龍。”《晉書·輿服志》:“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卿衣華蟲以下九章。”
粉米
(1).古代貴族禮服上的白色米形繡文。《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綉。” 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粉米,白米也。” 蔡沉 集傳:“粉米,白米,取其養也。”一說,粉米為二物。 孔 傳:“粉,若粟冰;米,若聚米。”《後漢書·輿服志下》:“天子備章,公自山以下,侯伯自華蟲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 清 劉大櫆 《<王載揚詩集>序》:“ 載揚 之於詩,無所不窺,而其雕鏤刻畫之巧,未嘗不與其玩弄之具同,如珠如玉,如時花,如 蜀 錦之新濯,如藻火粉米之煌煌,蓋其工如此。”
(2).指花粉。 元 郝經 《野蓼》詩:“細蕊亦鮮潔,粉米糅丹素。”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至治
(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時世。《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文子·下德》:“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 元 獨樂園主 《詠史》:“ 漢 朝 文 景 稱至治,刑措可比 成 康 前。”
(2).最好的治理。《孔子家語·五刑解》:“ 冉有 問 孔子 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 曰:‘聖人之設防,貴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為至治也。’”
晁補之名句,贈余樗年試院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