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高觀國的《清平樂》
全文:
春蒲雨濕。
燕子低飛急。
雲壓前山群翠失。
煙水滿湖輕碧。
小蓮相見灣頭。
清寒不到青樓。
請上琵琶弦索,今朝破得春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弦索
(1).弦樂器上的弦。指弦樂器。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 唐 顧雲 《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岩傑》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簫笛弦索齊奏,氣球直於蒼穹。”
(2). 金 元 以來,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後人因以“弦索”為北曲的代稱。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也稱《弦索西廂》。 明 沉寵綏 有《弦索辨訛》三卷。
絃索:同“ 弦索 ”。 1.樂器上的弦。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絃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 宋 周邦彥 《解連環》詞:“燕子樓空,暗塵鎖、一牀絃索。”參見“ 弦索 ”。
(2).彈奏弦樂。 宋 蘇軾 《虢國夫人夜遊圖》詩:“宮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予幼時,猶見老樂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響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鞏仙》:“ 惠 雅善歌,絃索傾一時。”
(3). 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曲藝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一》:“於今世俗之樂,則南以拍板,北以絃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數年以來,如 雙珠 之崑腔, 潤寶 之絃索,並有盛名。”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 明 清 兩朝,南曲為盛,中 清 以後,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辭絃索諸調,聲益變而辭益紛。”參見“ 弦索 ”。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春愁
春日的愁緒。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詩:“春愁春自結,春結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陽春賦》:“春心蕩兮如波,春愁亂兮如雲。” 唐 張祜 《折楊柳枝》詩之一:“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陸游 《行武擔西南村落有感》詩:“騎馬悠然欲斷魂,春愁滿眼與誰論?”
高觀國名句,清平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