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梁竑的《湖山樓》
全文:
千峰背負烏聊山,一區面蟄龍停淵。
壺中日月自天地,淮南雞犬皆神仙。
當湖次第列小隱,花塢直與山房連。
海棠成徑當步障,藕花滿洲宜泛船。
竹齋瀟瀟碧玉乾,菊坡采采黃金錢。
月觀無雲飽秋色,風松有雷驚晝眠。
流杯不減昔曲水,耿茶況汲今蒙泉。
山家四時無不好,跨蹇扶筇性所便。
主人早歲取科第,策足要津先著鞭。
聲名藉甚四十載,三朝眷注知才賢。
方今聖人勇於治,搜羅側隱無棄捐。
鄉里老成相繼出,如公自合比其肩。
遂持一節向江右,即賜十行朝日邊。
那知念念作歸計,把玩圖畫心茫然。
他日乞身諒未晚,赤松黃石相忘年。
觀公名樓自有意,流行坎止豈非天。
扁舟過公一夕耳,心屢欲往身無緣。
逮公來歸我亦老,卜隣共賦招隱篇。
參考注釋
方今
現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牛》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勇於
臨事不退縮;不推委
勇於承認錯誤
搜羅
搜尋收集(到處錄求(人或事物)並聚集在一起)
搜羅人才
側隱
隱居。《封神演義》第二四回:“久慕先生大德,側隱溪巖,特具小聘,供佐明時。”
棄捐
(1).拋棄;廢置。《戰國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淮南子·覽冥訓》:“棄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適 《行路難》詩之一:“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於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
(2).特指士人不遇於時或婦女被丈夫遺棄。 漢 劉向 《<戰國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 孟子 、 孫卿 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 唐 張籍 《離婦》詩:“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七:“ 魯侯 祈政術, 尼父 從棄捐。 漢 主思英才, 賈生 被排遷。” 宋 陳師道 《賀許州梁資政書》:“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 明 何景明 《東門賦》:“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決別。”《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脫離,又遭棄捐。”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遊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3).人死的婉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 唐 李翱 《右僕射楊公墓誌》:“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 虢國 又終。” 明 宋濂 《故封承事郎給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茲,肝膽為之拆裂。” 清 趙翼 《哭劉瀛坡總戎》詩:“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
梁竑名句,湖山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