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真宗的《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全文:
肅哉清宮,熉珠照幄。
神之來思,八音振作。
赤鳥龍章,奉玉惟恪。
匪今斯今,先民時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來思
《詩·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又《出車》:“今我來思,雨雪載塗。” 朱熹 集傳:“《採薇》之所謂來,戍畢時也。此詩之所謂來,歸而在道時也。” 高亨 註:“思,語氣詞。”後以“來思”表示回來、歸來的意思。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詞:“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八音
(1).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2).泛指音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離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盪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 高誘 註:“八音,八卦之音。” 陳奇猷 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 高 謂八卦之音。”
振作
使精神胞滿,情緒高昂
使灰心喪氣的人振作起來
真宗名句,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神之來思,八音振作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