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唐士恥的《兩溪》
全文:
矧今兩溪間,溪間足風物。
水清石泚泚,林橫山兀兀。
春日鳴倉庚,夏夜風月清。
秋畆金穎秀,冬洲暮雪平。
比為二皇所旁薄,赤松屹立羊縱橫。
叱石而興真戱耳,可羨人家好弟兄。
西則三洞足仙靈,奇哉石穴聲鏗鏗。
瀑泉噴寫資照耀,儼如冰蠶之所成。
夕陽斜帶九華度,何愧芙蓉崢且嶸。
鼎湖遙望在其東,翠氣鬱郁初日爭。
或資登覽逸杖屨,或供睇望煩留情。
山川如此足所產,所產足以冠群英。
聖明常重育才地,遴選鴻儒為博士。
儻膺是選真出群,禮樂詩書四不悖。
有如孔門來不拒,迪以至理滋無外。
將見吳邦如魯國,魯多君子非虛偽。
我公未期年,弦歌溢民編。
論其淑吾邦,不為淹巨賢。
旦夕會詔至,四大豈在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二皇
(1).指 伏羲氏 和 神農氏 。《淮南子·原道訓》:“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 高誘 註:“二皇, 伏羲 、 神農 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踵二皇之遐武,誰謂駕遲而不能屬。” 薛綜 註:“二皇, 伏羲 、 神農 也。” 三國 魏 曹植 《惟漢行》:“二皇稱至化,盛哉 唐 虞 庭。”
(2).二皇軍,即二鬼子。 陳登科 《活人塘》十一:“ 步權 前年春在 下關 被二皇也打在腿上,他曉得門道。”
旁薄
亦作“旁礡”。亦作“ 旁魄 ”。1.廣大;宏偉。《荀子·性惡》:“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明。”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旁魄,即旁薄,皆謂大也。” 漢 揚雄 《太玄·太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文選·左思<吳都賦>》:“齷齪而筭,固亦曲士之所嘆也;旁魄而論,抑非大人之壯觀也?” 劉逵 註:“旁魄,取寬大之義。”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劉蕺山集》:“ 蕺山先生 不以文章名,其敘事亦多循俗稱,未嘗講求義法,然真氣旁薄,字字衷之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積素齋文》:“吾邑自 明 迄今,五百年來,代有傳人,可謂洩其秀矣,而其旁薄雄鬱之氣,尚有所未盡洩也。”
(2).混同,混合。《莊子·逍遙遊》:“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 成玄英 疏:“旁礴,猶混同也。”《淮南子·俶真訓》:“渾渾蒼蒼,純樸未散;旁薄為一,而萬物大優。”
(3).廣被;散布;綿延。《漢書·揚雄傳下》:“今吾子乃抗辭幽説,閎意眇指,獨馳騁於有亡之際,而陶冶大鑪,旁薄羣生,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 顏師古 註:“旁薄,猶言盪薄也。”《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四塞,雲才霧散。” 李善 注引 張揖 曰:“旁魄,布衍也。魄音薄。” 宋 蘇軾 《徐州蓮華漏銘》:“ 崑崙 旁薄於三十八萬七千里之外,而不能逃於三尺之箭,五斗之缾。” 清 戴名世 《河墅記》:“江北之山,蜿蜒旁礴,連亘數州。”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界以 漢 沔 ,夾以 南山 巴山 ,襟帶背負,據 秦 隴 楚 蜀 之交,旁薄二千餘里。” 張篁溪 《蘇報案實錄》:“近世有叫號於志士,旁魄於國中之一絶大名詞,曰‘國民’。”
(4).充塞;蘊積。 宋 文天祥 《正氣歌》:“是氣所旁薄,凜烈萬古存。” 清 魏源 《<聖武記>敘》:“磊落乎耳目,旁薄乎胸臆。” 朱自清 《短詩與長詩》:“有時旁薄鬱積,在心裡盤旋迴盪,久而後出。”
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辭·遠遊》:“聞 赤松 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韓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與天地統。” 漢 王充 《論衡·無形》:“ 赤松 、 王喬 ,好道為仙,度世不死。”參見“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落帆 金華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金華縣 有 赤松澗 ,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以火自*燒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華縣 北有 赤松山 ,相傳 黃初平 叱石成羊處。 初平 號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參見“ 赤松子 ”。
(2).亦作“ 赤誦 ”。複姓。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八:“吾姓為 赤松 ,名 時喬 ,字 受紀 。”《宋書·符瑞志上》作“赤誦”。
(3).常綠喬木,樹皮較薄,淡黃紅色。木材質粗,較堅韌,供建築、造紙等用,樹幹可采松脂。又為觀賞樹。
屹立
高聳挺立,比喻堅定不動搖
巍然屹立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唐士恥名句,兩溪名句
名句推薦
九鎖碧陰涼,行人古道長
姚顯《游九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