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李處權送杲兄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送杲兄》

全文:
衲子誰為蓋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須鑒水能知止,未必歸雲可擬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龍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李處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處權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書法作品欣賞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五祖

佛教禪宗指“東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禪師。 弘忍 俗姓 周 ,七歲出家,改用《金剛經》傳法,開“東山法門”。下傳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贊寧 《宋高僧傳·神秀傳論》:“昔者 達磨 沒而微言絶 五祖 喪而大義乖。” 劉師培 《文說》:“因一己之私心,作萬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傳燈, 靈素 受籙,師承所在,罔敢或遺,可謂文章之桎梏矣。”

妙處

(1) 美妙的地方

西山是休養的妙處

(2) 奧秘之處

自有妙處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極小或很少。《列子·楊朱》:“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蘇軾 《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如今 韓生 吉帖婚書,並無一毫虛謬。”《鏡花緣》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屢要學劍,奈教師此道不精,不過敷衍教了兩個勢子,卻是一毫無用。”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更從利害遠近種種方面著想,覺得回去終於是天經地義。便把惱恨擱在一旁,臉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李處權名句,送杲兄名句

詩詞推薦

  • 效淵明

    洪邁宋代〕人生本無事,況我麋鹿姿。一墮世網中,永與林壑辭。此行獨何事,豈不為寒飢。弱歲慕古人,頗覺世好卑。那知
  • 猛士行

    李廓唐代〕戰鼓驚沙惡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單于衣錦日行兵,陣頭走馬生擒得。幽并少年不敢輕,虎狼窟里空手行。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詩詞名句
  • 題悅心亭

    乾隆清代〕一棹近可達前川,川上方亭春望便。名曰悅心真不忝,澄碧萬頃連水天。水天空明難為狀,浩乎吾意與之然。白洋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四

    晁補之宋代〕園林日夕好,花繁時鳥飛。少年玩芳物,不飲成坐悲。只今未白髮,念昔已依依。紛華戰吾道,決勝當有歸。挫銳
  • 詣黑龍潭作

    乾隆清代〕靈雨三月沾,望麥符農諺。天恩慶以懼,遑敢恣游宴。神湫來叩謝,願言吾誠薦。啟曙出御園,菁蔥被芳甸。露氣
  • 送慧知客還蜀

    釋鹹傑宋代〕踏破劍門關,十方無壁落。信步復南來,將錯還就錯。霜風颳面寒,梅梢初破蕚。去去又何言,寧負孤雲約。
  • 宮妓

    李商隱唐代〕珠箔輕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須看盡魚龍戲,終譴君王怒偃師。
  • 送僧往湖南(一作送清上人)

    劉商唐代〕閒出東林日影斜,稻苗深淺映袈裟。船到南湖風浪靜,可憐秋水照蓮花。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詩詞名句
  • 祖堂

    乾隆清代〕牛首山南寺,開堂說法融。本來無一物,安得有宗風。松蓋半庭綠,花梯百磴紅。片時成五字,翠蹕轉林中。
  • 討源書屋對雨(五月十六日)

    乾隆清代〕渥雨剛欣數日晴,朝來解作應時行。詢安退憩資搜詠,視事疇咨慰利耕。乍見庭凹起泡影,更聞閘口落泉聲。片時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