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梅仙舒伯虞為其尊人索靜閒軒詩

作者:戴炳 朝代:宋代

原文

人心元至虛,天下本無事。

舉世役於形,擾擾誰暫置。

先生自超俗,涵養老逾粹。

妙契無名翁,深造靜閒味。

壺中貯日月,胸次納天地。

婆娑閱四序,物物見春意。

林花高下紅,庭草淺深翠。

一笑扶瘦筇,行吟散微醉。

詩詞問答

問:《青陽梅仙舒伯虞為其尊人索靜閒軒詩》的作者是誰?答:戴炳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至虛

(1).謂心中不著一物。《管子·心術上》:“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

(2).極虛無的境界。《文子·精誠》:“若夫聖人之游也,即動乎至虛,游心乎太無,馳於方外,行於無門,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拘於世,不繫於俗。” 晉 應貞 《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行捨其華,言去其辯,游心至虛,同規易簡。”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世役

人世間的事務。 唐 白居易 《觀稼》詩:“世役不我牽,身心常自若。”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生自

尚且。《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活時同室,死後同槨,妻兒生自嫌我,何況他人?”

超俗

(1).避開世俗;脫離塵世。 漢 王逸 《九思·守志》:“攄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養神。”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始悟超俗之理,非庸瑣所見矣。” 宋 范成大 《次韻李子永見訪》之一:“混俗休超俗,居家似出家。”

(2).出眾;超越凡俗。《歧路燈》第七回:“ 東宿 看見兩箇學生品貌超俗,早已喜不自勝。” 嚴復 《救亡決論》:“超俗之士,厭制藝則治古文詞;惡試律則為古今體。”

涵養

(1) 修養

很有涵養

(2) 滋潤養育

用造林來涵養水源

妙契

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形容》:“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宋 秦觀 《和程給事贇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窺 曹洞 ,竟以清芬繼 肇生 。” 明 唐順之 《登孫登嘯台》詩:“清浄同 河上 ,沉冥異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無名

(1) 沒有名稱或名聲

師出無名

(2) 沒有緣由或說不清緣由的

無名火

深造

進一步學習和鑽研,使達到精深的程度

送他到體育學院深造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胸次

胸間。亦指胸懷。《莊子·田子方》:“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宋 黃庭堅 《題高君正適軒》詩:“豁然開胸次,風至獨披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頭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鄭振鐸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很舒暢,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婆娑

(1)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2) 枝葉紛披的樣子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書·律曆志上》:“然四序遷流,五行變易。” 唐 王勃 《守歲序》:“春、秋、冬、夏,錯四序之涼炎。” 清 顧炎武 《華山》詩:“四序乘金氣,三峯壓 大河 。”

物物

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物物各自異。——《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與物物爭。——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春意

(1) 春天的氣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淺深

(1).深和淺。《禮記·王制》:“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讚》:“雖淺深不同,詳略各異,其褒德顯榮,典章一也。” 宋 蘇軾 《學士院試孔子從先進論》:“其志不同,故其術有淺深,而其成功有巨細。” 郭沫若 《羽書集·由“有感”說到氣節》:“悲歌 燕 趙 已消沉,淪落何須計淺深?”

(2).深厚。 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自爾家事細微,必為賙給,使舉族免於流轉,得專孝思,其為惠淺深,以此可見。”

瘦筇

指手杖。筇竹,節高幹細,可作手杖,故稱“瘦筇”。笻,也寫作“邛”。 唐 賈島 《延壽里精舍寓居》詩:“雙履與誰逐,一尋青瘦筇。” 前蜀 杜光庭 《題龍鵠山》詩:“抽得閒身伴瘦筇,亂敲青碧喚蛟龍。” 元 仇遠 《與子野過永仙觀子野明發詩來予次韻》:“壞垣荒逕入蒿萊,不惹康衢半點埃。賞靜偏憐雛筍長,趁涼自引瘦筇來。”按, 漢 張騫 使 西域 ,曾在 大夏 見邛竹杖。見《史記·大宛列傳》。

行吟

邊行走邊吟唱

屈原至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詩詞推薦

青陽梅仙舒伯虞為其尊人索靜閒軒詩原文_青陽梅仙舒伯虞為其尊人索靜閒軒詩的賞析_古詩文